有些事情还是忘了比较好 (original) (raw)
沮丧的时候,就做些自己拿手的事情吧。——书内摘
这段时间发现我的一篇旧评下面冒出来个莫名其妙的纠缠者,张口就是污言秽语,着实是令人无言以对。大概是我有种习惯性回复的积习,也有想改,但终究被自己打败,而对方,也并不习惯成为被留言回复的那个。总要看到别人不再给她回复感觉才好,就好像这样就能代表自己又折服了别人式的。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克制,从不曾说过半点污言秽语,但是这对我的个人修养始终是个严重的考验。因为有些人本来就不是想要和你讲理来的。也有想过是否该以骂对骂,可惜,一来不想让自己拉低到对方的档次;二来本性如此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嘴里吐出类似的字眼。
就这样,边恶心边郁闷着,虽然没到茶饭不思的地步,但也对我的心情造成了很大影响。话说如果我能沿着网线爬过去,大概会拿一本《国民礼仪教养大全》直接塞进该人的嘴里吧!总之,昨夜风急雨骤,我恰巧再翻开了这本小书,正看到了那篇“遗忘是恩典”,莫名的感觉有点被治愈了O(∩_∩)O哈~
“遗忘是恩典”中的两则生活箴言,让人深受启发,愿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
○愈是耿耿于怀、难以忘怀的事,更需要努力去遗忘。
○试着逐渐淡忘过去,也是一种智慧。都让我深有感触。
其实,发散性思维来想的话,不独唯有作者所提及的那些令人心怀耿耿的愤恨晦涩回忆,是应该作为情绪垃圾被早早处理抛弃掉的。许多时候,就算是那些成功的辉煌的记忆,也是该被早早遗忘了的!毕竟欢欣只在当下,荣耀只属于过去,道阻且长,唯有前行。
若只顾着沉湎于过往的辉煌中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冲晕头脑一样的拎不清现状了吧?久而久之的,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大概这些人或者这样的人还会理所当然的想:为什么不呢?我以前有过那么多的成功经验,我依旧会成功,以后也会成功……如此这般一些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非常荒谬的想法呢!
总之,我们身边有着太多的这种人,他们或被冠以“江郎才尽”的帽子,或被打上了“眼大心空”的标签,因为旧日的成功经历,终于无法把持自己的本心,被弄得飘飘然了。但没有谁是能够因为以前有过大把的成功经验,所以就能够理所当然的一直成功下去的。怎么可能会有人因为之前有过许多的成功,就不需要继续再付出努力,也无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只要是他想的话,就理所应当的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不是太可笑啊,自信和自大可不一样,现实是,我们谁也不是上天衷爱的宠儿,幸运到不用付出足够代价即可轻易获得成功的地步。我们更多的人,还是需要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坚持找到正确的途径,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很艰辛,但是很现实。
其实这挺正常的,就像一个股票投资人,无论他之前在行业内赢得了多大的名头,但是如果只是没有经过审慎的思考,和严谨的准备就轻率的转行,比如说当个幼儿园老师啥的。他总不能因为自己之前获得过那么多的成就,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转行后完全不必去费心学习专业知识,只要他坚持“做自己”,就还是会获得成功的吧?
说来大抵是地缘和国情的不同,相较于国人,日本人要更讲究一个“小”之道。无论是工作学习上,还是平日的生活中,都很讲究抓住细部,深挖那些琐碎的东西。由物见人,推人及物,都是通过挖掘我们生活周遭那些不为人重视的点滴中的每个微小琐碎的细节,再通过具体的细节,使之展现以更加优美的姿态,使感官获得美的愉悦。所谓的和风大抵就是如此的吧。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倒是感觉日本引进版的书不止是制作,就连书的编排都很精巧,像这本书就是,摘录了该书的章节目录如下:
前言 发现“理所当然”的方法
1 期待明天:去发现新鲜事
2 快乐过今天:花点小心思,让每天的生活变好玩
3 不拘泥于昨天:抛去无谓的“坚持”
4 恰到好处的每一天:找出自己的笔调、原则与平衡点
后记 “理所当然”的本质
从开篇的序言,到后面每篇的标题,再到末尾的后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而且,这本小书虽薄,但就中的文字真的是很耐读的,值得你反复咀嚼再三回味。何不也尝试着去学习这种姿态,不是在日复一日的庸碌的生活琐碎中麻木,而是更加从容细致的面对生活,去过有节制的生活,去有分寸的待人。相信也唯有抱持有此种心态,才能够更加从容细致的生活,自然会有闲暇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起来。
好吧,这本书我是在读了两遍之后才终于开始动笔写评的,第一次的时候看看就读到了那篇“说人坏话等于吃毒药”,文中的奶奶恐吓“我”(作者本人),说“你讲别人坏话就是吃了很多毒药,会很快死掉哦。”(P.088)猛地看到了这段,心中很不是滋味,不免全无意兴,懒得再读下去了。
只能说大抵天下间所有的老奶奶老妈妈都是无师自通的会用这种方法来恐赫孩子的,想一想我儿时为此受到的惊吓,真的感觉特别的不值当——因为被长辈吓唬说天黑了窗户外面有吃人的妖怪啥的,虽然再大些也知道了那只是大人为了让小孩拉好窗帘随口说的。但被吓唬了这么久,直到现在都还受影响,一到天一黑就会感觉不安。真的不在乎,和在乎只是用意志力克服了,根本就是两回事儿好么。
或许对很多父母而言,他们只怕是早已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时的感受了,于是,他们可以因为各种各样的自以为正确的原因,轻率的拿床底下的妖怪,会吃人的大灰狼,把孩子扔去孤儿院等等诸如这样的言辞来恐赫年幼的孩子。而忘记了,曾经也同样年幼的自己为了这样的话,受到了多么大的惊吓。
固然能够体谅长辈是为了教育小辈儿的心态,但是这样任意的将恐惧和扭曲的不良影响灌输给孩子,真的大丈夫?诚然,“请改掉遇见无法理解的事物就予以否定的坏习惯吧。”(P.110)但现在的问题是,动辄这样口不择言地吓唬小孩的话,反倒更容易在其长大后招致其对非科学的深恶痛绝呢!
其实之前一直是很喜欢也很欣赏这位作者的文字的,我们能够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到,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那种源自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宁喜乐。他的文章总是很适合你静下来的时候慢慢的翻看。相信能够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也一定是一位真正懂得应当如何去生活的人,一个掌握着生活的艺术的“生活家”!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斗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