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杀的解析――精神分析小说集》读后感 (original) (raw)
《抹杀的解析――精神分析小说集》读后感
作者:李孟潮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12 第一版
借用书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经典精神分析术语,其实我到底是不是怀疑一种弑父式的情结来看待此书,或者说是我应该是以一种隐隐的愤怒感受,去寻找任何李孟潮先生的不足之处,用以证明我的不虚弱,用以证明我必须要比李孟潮先生要好。可悲,可怜的自己,虚弱不已的自己。
是不是任何一个事物,都经不起精神分析的诠释呢,阐释啊,受着此时此地的情感支配;阐释啊,受着彼时彼地的情感记忆控制。我似乎无法逃脱这个怪圈。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本小说集,没什么好与坏的区别,重要的是,这是李孟潮先生对于某个完成的祭奠。任何完成了的东西,都让广大的强迫症患者松了一口气。毕竟不需要在睡梦中,还在记挂着故事的结局会是如何呢?
加上,每个中短篇小说中,作者都不是十分在乎地加上一些随意的,率直的旁白。或许那个状态之下的作者的态度,已经在默默地表达着、传达着某些玩世不恭。而我们读者仍然顽固不化地强求什么,苛求什么,可能是不太那么的明智吧。
这真的仅仅是一本小说,而不是教科书,也不是某种论文般的著作。本书也没有太多的这个人,那个人写的推选序。就连目录,16篇小说的每个题目都仅仅是两个字。大概每个读者读完小说后,凭借每篇2个字的提示,似乎要记起全文的具体内容,也恐不容易吧。
F**k,这里省略几十个字。
或许我们不应如此废话连连地唠唠叨叨。“大多数写作目的是谋生,文章写得很“杂志化”。”【2】对此,我不是很相信作者写作的目的是谋生,凭经验而言,十个写书,九个穷死。李先生说自己是谋生,似乎有些牵强。相对而言,李孟潮先生在另外一本书上说过,自己的写作,更大的可能是进行一种转化。【3】我以为本书,大概也是作者的另外一种自我转化,只是作者在此不太愿意承认。作者曾经有那么一点点的羞耻、自恋情结之类的东西吧?毕竟,我个人认为作者的另外一本小说集《一生一次的初恋》似乎要比这本书,更加让人有那么一些触动感受。从后记的篇幅而言,足以说明作者对此书的不那么的在意。
后记中,作者提到一些读者的疑惑“朱丹心是不是你本人,那些案例是不是真的?”我在这里,替代作者给出一个比作者更加确切的答案,那就是,如果写作是代表了作者的一种转化,那么朱丹心肯定就是李孟潮先生的某种内心映照,至于这种映照和小说主人公朱丹心都多少距离,我以为应该乘以一个系数X。即李孟潮先生=朱丹心*X。至于这个X具体是一个什么数字,大概已经没有探究的必要,因为它代表了任何。在李孟潮先生心中有无数个具体的X,在无数的读者心中,也有无数不一样的具体数字X。
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我们一辈子都在写同一个故事,关于自己的自传故事。【4】那么李孟潮先生,无论是在写《一生一次的初恋》,还是本书《抹杀的解析》,本质上都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包含李孟潮先生生活至今的各种体验的故事。
李孟潮先生在《一生一次的初恋》引用王家卫先生的作品台词,说明李孟潮认同王家卫的某些部分。而其他人是如此评论王家卫先生的:从《旺角卡门》到《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阿飞正传》其实都在叙说着同一个故事,只是披上不同的外衣,用不同的角度展示着而已。我猜其中《阿飞正传》大概是王家卫自传式故事所有的核心吧,我至今还深切地记忆着阿飞搭乘火车的途中,那一幅凄切的窗外的绿意。
同理可证,李孟潮先生反复述说的都是他自己的故事。各种故事的主角、配角,不是包含李孟潮渴望的,就是包含李孟潮憎恨。我这种说法,是不是废话呢?大概吧。
“成熟带来的副作用是,他对任何人类情感都怀着一种悲凉的怀疑主义态度。虽然表面上他是一个人本主义者。”【1】这个有那么一丝丝的悲凉feel,正是符合我对李孟潮先生的期待与想象,呵呵。
参考资料:
【1】 本书253
【2】 本书后记
【3】 见《一生一世的初恋》李孟潮 第二版序
【4】 《成为作家becoming a writer》原著:多萝西娅•布兰德(Dorothea Brande)译注: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1 第一版
Dick_Zhao
20150922
佛山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