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 (original) (raw)

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也是苏格拉底常用来启迪弟子的语言。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克里希那穆提说:“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端,你不可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由此看出认识自己,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正与卡伦.霍妮在《自我分析》中关心的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主旨不谋而合。
贯穿全书的是女病人克莱尔的案例。克莱尔和男友相处不和,每次男友引发她不快的情绪后,她进行自由联想,从每一个意象切入,逐渐的看到自己内在多个神经症人格:强迫性谦卑、强迫性依赖他人。追溯童年,看到问题源自母亲对她的忽视,她在无意识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信念:她是不重要的,必须要依赖一个重要他人而活。答录机一遍遍播放“你不够好,你不够好……”,耳濡目染的暗示,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的自卑慢慢侵入骨髓,这些画面感那般熟悉,遥想自己的童年,也是这般度过,自己既是受害者也是施虐者,对待孩子传承着这种教养方式。
记得我在上课时,老师放了一张美女在寺庙中与僧侣的合影,问大家的观感,同学们都在阐述这位僧人陶醉的心情,而我却一直注视照片中的光环,我沉思为什么关注点与大家不同,我只关注一个点,不是一个面,只关注细节不关注整体?总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顾忌他人的感受,凡事追求完美,对自己和家人造成很多伤害。正如霍妮认为,神经症性格的形成起因于长期心理压力,在基本焦虑的影响下,个体为自身防御而发展出一些非理性的神经症需求,霍妮指出,理想化的自我不同于真正的理想。很多神经症患者由于内心的冲突与焦虑,会以否认和逃避的方式面对问题,用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对现实自我的认识。这种态度使人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阻碍人的成长。
当你知道什么最重要,不管在哪里,都是你在活着,这让我想起曾奇峰撰写的《谁在活着》,我们何尝不是限于自己预设的陷阱,我们在乎别人的眼光,将自己的评价拱手让人,让他人操纵情绪,徒然增添烦恼。我们一生大多由别人主宰意愿,幼时父母,长大还有羁绊,我在那里?一声声叩问,将我惊醒。记得素黑说,最好的伴侣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不能享受孤独的话,便不能接受生命,无法好好爱自己。必须从享受孤独的体验中建立爱的力量。当你能自处自爱时,你才有能力恋爱,好好爱自己。诚然,孩子稚嫩的肩膀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我偶尔会在自己期望和孩子期望中过渡,慢慢学会抽离个人情绪,让头脑中的理论,逐步进入潜意识,明白父母爱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她成为她自己。
心理分析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自我分析和寻找分析师进行分析是一样的,在分析过程中都会出现阻抗,病人自由表达的频率越多,解决自身问题可能性越大,卡伦.霍妮《自我分析》指出“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如果将解决心理问题比喻成翻大山,那么理想的情况是心理分析师只充当向导,指出最佳路线。”病人自身才是这条道路的翻跃者、实施者,自我分析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自己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实现心灵自由…….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