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食物们 (original) (raw)
帕慕克先生的新书《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里,讲到一种叫Boza的传统饮料,这是老土耳其人的记忆,千禧年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和游客们很多都不知道这为何物。我搬去伊斯坦布尔快半年,虽然常常在超市看到,但也一直没有买来试过。 伊斯坦布尔初雪的冬夜,我跟室友(一个土耳其男孩和一个法国女孩)在家里吃起火锅,底料是从国内带来的,连肉丸子也是托朋友从国内带过来的,为的就是给他们吃一顿地地道道的中式火锅。吃着吃着就听到了叫唤声,土耳其男孩眼睛一亮,“是Boza”。 我跟法国女孩都还没有试过Boza,因此我们仨冒着初雪,找了一个大碗,出门去买了Boza。回来打开一看,这东西鲜黄鲜黄的,闻起来有股麦芽香。土耳其男孩兴奋不已,说是很久没喝过新鲜的Boza了,“手艺人卖的新鲜Boza跟超市里装在瓶子里的可不一样,超市那些装瓶的时候就已经发酸了,根本不配称为Boza,新鲜Boza撒上一点肉桂粉,那可是人间美味呀!” 我趁着新鲜喝下,发现口感酸酸甜甜,有点像麦芽味的酸梅汤。法国女孩喝完一杯就直呼:“为什么这么好喝的东西,我们却一直没发觉?” 土耳其男孩说他小时候常常喝这个东西,但是现在真的是很难找到了,“没人卖Boza了,不挣钱”。几个月前,我在看一本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作的书,里面写道:“由于受经济思维、商业思维和金融思维的束缚,我们把整个生态链和产业链切割成不同多段。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投资关注的都是最赚钱的顶端,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顶端,利润率最高的顶端,而把它的末端一股脑儿扔给社会、扔给环境、扔给弱势群体。” 现在的社会,金钱是第一信仰,能赚钱的东西自然就能留下来,那些不赚钱的要么就留给社会底层的人去做,要么就整个行业直接消失。Boza的逐渐消失其实大概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原本它是伊斯兰世界隐晦的酒精替代品,酒精含量非常非常低,甚至到底是否含酒精人们都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但后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成批的德国啤酒开始在大街小巷出售,大家再也不需要同样由小麦发酵但酒精浓度很低的Boza了。 小说里卖了一辈子Boza的麦夫鲁特,最终也是贫贫困困这么过完了一生。在一个冬夜被无赖父子打劫后,他最终决定再也不卖Boza(事实上后来他还是卖了,他喜欢卖Boza时自己可以走街串巷去叫喊,像是跟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在对话)。《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我今年春天看过最浪漫又悲情的小说,悲伤的原因除了故事本身,也在于你可以清晰看到Boza对于一代土耳其人的影响和它逐渐消失无法被扭转的命运。服务了人类大半个世纪,但喜新厌旧的人类说丢掉就丢掉,慢慢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我小的时候,家对面就是一家饭馆,每天早上老板都卖亲手蒸的水粄(潮汕人叫“粿条”,广州人叫“河粉”),他所做的水粄真的是我在世上吃过最好吃,首先宽度比潮汕的粿条要宽一些,但是细滑很多,不是那种很厚的白色,是通透的薄薄的一层白色(有点像正宗的肠粉),配上新鲜刚打的肉丸子汤,或者加上肉片和油菜一起炒,那真的是好吃的不得了。可惜再也吃不到了,因为他退休之后,他儿子接手了这间店,就再也没有卖过水粄。 可能是不会做就没做了,也可能是不挣钱,一碗水粄,还要配上两三个肉丸子,才卖五块钱不到,和成本根本相差无几,又要四点一早起来磨米浆,一层一层来蒸,煤火和人力都没算进去呢。以前的人讲人情味,都是做街坊生意,大家爱吃,那无所谓,就做了。现在的人哪管街坊是什么玩意,邻居之间相互叫什么可能都不知道呢。 在雅典那会,认识了一个叙利亚人,准确来说是伦敦人,六年前从阿颇勒搬到伦敦,现在已经拿伦敦护照了。他跟我一样在雅典旅行,我们在青旅认识,后几天就一起去逛了卫城。他说他六年前去伦敦读书那会,叙利亚一片和平,他们一家人还住在一起;现在阿颇勒什么都没了,他跟哥哥都留在伦敦,一个姐姐在伊斯坦布尔,另一个姐姐嫁到了约旦,一家人就这么分开了。 有一天我们午饭的时候,我问他叙利亚有什么特别好吃的菜式吗?他说有很多,但是都吃不到了。我说那怎么会呢,在伦敦总是有叙利亚餐馆的吧?他说有是有,但是不正宗啊,有一些叙利亚菜,那可是要一天的功夫才能烧出来的,准备就要花好长时间,现在的餐馆哪有心思做这类型的菜。汉堡薯条炸一炸,端上桌就开吃了,食客们也不管这么多,大家都要忙着挣钱,没有时间耗这门子心思啊。 而且很多在叙利亚有的原材料,伦敦毕竟是找不到的,找得到人们也不愿意花心思了,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不是很多人能吃出来区别。就好像他们说印度菜分北部口味和南部口味,我也吃不出来,一定要在当地生活过的人,跟这些食物有过维系的人,才能吃得出来。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里虽然有24小时营业的火锅店,但我们总是在寻觅像《深夜食堂》这样的小店铺。因为越是这样的小地方,就越让你觉得他们的食物中熬煮的是人情味、家乡味和下厨时厨师的小心思。这些东西,连锁的饭店是做不出来的。 我也一直跟朋友说,验证一家客家菜馆正不正宗的菜,就是酿豆腐,好吃的酿豆腐要花力气将新鲜猪肉剁成肉泥,怕事的餐馆是不会这么做的,用机器打成肉糜就糊弄了事了。其次是包法,酿豆腐寓意好,豆腐切三角,中间塞肉泥,弄成“金元宝”的模样,所以过年我们家总是会有这道菜;但糊弄的餐馆都是切成四方形小块在上边放一丁点肉糜,又省事又省钱。好吃的酿豆腐,还要两面煎成金黄,用猪油是最好的,现代人讲究养生,那是很难了;就这样,热腾腾的豆腐起锅,沾点紫金椒酱,塞一点蒜片,用一片生菜包住,整个塞进嘴里,哎呀,真是太满足啦!光是写出来就要流口水了,但离我上一次吃也已经有四个多月了。 大概历史上也曾有过其他美味的菜式,后来因为人们嫌麻烦就慢慢消失不见了。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都怕麻烦,或者觉得做这个没有“经济价值”,好吃的酿豆腐就这么消失在世界上,我会觉得很难过。因为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没有什么比消失的美食更令人难过了。 到底是优胜略汰还是人类比较无情?我一直很难想到答案。 前几天看NHK《丝绸之路》喀什篇的时候,提到喀什老城里一个做土陶瓷的老人,他子承父业从18岁就开始干这行,但是现在都白发苍苍了也没找到接班人。人都去挖玉石了,玉石才挣钱啊,陶瓷什么的谁还学呀?更何况大家都有钱了,没人在愿意买土陶瓷,它们终究没有敌过城中越开越多的“上等”家具店,甚至都没敌过宜家。也不知道十年过去了,那个老人是不是还在做陶瓷,有没有找到传承的后人。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里,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个标题,叫“不干不净的食物最好吃”,一开始看到的时候觉得很惊讶。原因在于原本我以为只有中国人才会这么说,但没想到老土耳其也有这种说法。可惜的是,“不干不净”的这些街头美味,最终还是没有敌过现代化。 正如书中写道,在伊斯坦布尔的小街小巷那些沿街叫唤卖酸奶的人消失了,后来的酸奶都被整整齐齐摆放在超市的货架里——“全自动化机器生产,绝对无人工污染”,厂商们这么说。这样尝起来一个味道,不会因人而异的酸奶,大概也是Boza和酿豆腐最后的命运。说到底,可能所有的食物最后都会成为资本主义大浪潮中的一个棋子,要么消失,要么失去人情味。 这本书, 个人认为是帕慕克先生写过最好的小说,一边读一边总是在想:这条街区我也去过,也在寒冷的冬夜喝过Boza,看过土耳其老阿姨从窗口丢篮子下来找小贩买东西;最主要的是,也见过像麦夫鲁特那样,正直、单纯又平凡的土耳其人。所以能读到他们的一辈子,觉得满足了好奇心,也又一次爱上了伊斯坦布尔。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岛上的夏奈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