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真的就那么可怕吗? (original) (raw)
▲摆脱单身则摆脱了孤独?
时常听到人说害怕一个人呆着,会觉得不知所措,哪怕与一个关系一般到只比陌生人强一点的人去看一场不知所终的电影,或者去人多嘈杂的餐厅吃一顿味精压倒味蕾的徒有其表的晚饭,或者在购物中心消磨掉一整个下午,也总比一个人呆着强太多。这样的人即便是跟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也未必就能过得充盈,顶多算得上日常被填塞,但精神恐怕是萧条的。当然,这很难去通过口头的辩论而厘清,或许习惯于这样生活的人会相当相信自己过的是充实而不孤独的生活。但我更宁愿相信他们不是没有孤独感,而是用各种光怪陆离的近乎垃圾的快餐式生活方式掩藏了孤独感,前意识告诉自己这样很好,跟孤独无关。
当适婚男女被家长和亲戚逼迫到春节近乎成为每年一度的精神屠杀时,或许反思一下婚姻的必要性和单身的意义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作者克里南伯格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即独居与孤独并非同一个概念。这个观点的指出十分有必要,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分不清独居(独处)与孤独。
有的人在拒绝别人、拒绝迁就的藩篱中孤独着,有的人在娇妻贤母和儿女双全的中产家庭中孤独着,有的人在大城市的漂泊、小城市回不去的尴尬中孤独着,有的人放弃生活其他的重心、在以工作上不断取得傲人战绩获得的满足感中孤独着。孤独从来都是人生的命题,摆脱单身只是暂时用激烈的二人关系掩盖的孤独,但它一直在那。不然,我们也不会时常听说中年男人喜欢找年轻姑娘谈论孤独和爱情,从而骗感情骗炮的故事了。
▲单身日渐风行的原因
作者概括了四类主要的社会变化,而这四个变化则是如今单身社会形态逐渐形成的重要因素,分别是: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和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
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丰富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相比于过去的传统社会形态而大为不同的开放空间,“城市提供了小村镇无法企及的自由,让人们可以展现各种个人主义的怪癖,以及尝试探索各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当中就包括了对单身的较高接纳度。“单身亚文化的形成凝聚了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自我认知以及生活方式的人们”,而城市则是各种亚文化得以成形并保持的最佳空间,由于摆脱了传统社会中家族、邻里、村落之间盘根错节的纠缠式关系,个体的趣味和癖好不再需要刻意被隐藏,相反,在城市中,这还能得到鼓励和滋长。
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过“对于自身身体权益的主张,也彻底改变了当代两性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便是晚婚成年过渡期的延长以及分居离婚率的增长。”女性对性的看法变得多元,不再将传统观念中贞操、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对象、奉献家庭是美德等观念当作是美好人生的宝典要点。女性也开始学会将肉体和精神需求区分对待,教育的提升和职场的训练让女人发现到自身的潜能,突破了过去以往对女性自身的陈俗陋见。这一意识形态领域中获得的突破直接作用于两性关系和个人生活方式的现实,今后将会有大批女性开始切实地考虑婚姻带给自己的益处,从而使得单身的女性在数量和比例上有所增长。
书中也指出,通过调查发现,即便离婚的女性也从不否认婚姻确实有益于养育孩子、创建社区并建立强大的社会纽带,但这些婚姻的益处是建立在女性付出代价的基础上的。作为女性,在获得政治权利、工作权利以及时至今日更加多元化的权益时,不得不慨叹,历史上有两件物品的出现,具有扭转女性命运的颠覆性意义,一个是洗衣机,一个是避孕套。
▲告诉你独居会导致自杀高风险的人是骗子
独居现象随着社会的发达程度呈加剧的趋势。也就是说,在越是发达、体制民主、福利保障完善的国家,独居的现象则越普遍。这不能怪罪于某个社会群落或国家的发达,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不肯结婚、组织家庭以及担负起繁衍子孙后代的重大责任。恰是因为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自我需求才能细化从而显化,不需要捆绑个体、让渡自由以换取生活的保障和安全感的藩篱。为人类繁衍子孙后代的责任?呵,先管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活成人类的楷模、未来人类的标本,再来讨论是否担当得起人族繁衍的重大责任。这么说是因为有的人会遭遇到来自于父母和三亲六戚的这种口吻的责难,并最终是要归罪于子女的自私。
世界上独居者人口比例最高的四个国家都集中在欧洲,分别是瑞典、挪位、芬兰、丹麦,大约40%-45%的比例,日本占30%,美国28%,中国、印度、巴西则增长最快。斯德哥尔摩作为瑞典的首都,其独居人口比率高达60%,已经超过了一半的人口数。
作者特别指出了一个广泛流传于世间的谣言,即大多数人似乎都相信北欧诸国的自杀率很高,尤其瑞典,而该国的高独居率应当为此承担显著的责任。但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揭穿了这个谎言,报告显示瑞典的自杀率仅为每十万人中26人,远远低于名列前25位的其他高自杀风险国家,而这些高自杀率国家中,中国则“有幸”名列前茅。此前不久恰看到有关中国自杀调查的几段文字描述,其中指出,在中国,农村女性是高自杀率的人群。简单想想,封闭的风气习俗,以及纠缠牢固且不易变更的家庭村落式关系网络,加之性别等级森严和性别压迫严重,这些则是农村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
▲独居其实是很难彻底抛弃的人生选项
可能对于年老者,独居最大的恐惧则是疾病和无法自理,但有伴侣的或有子女的人似乎也并不如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可以不用面对这类问题,尽管可能会有所帮助,但从渐渐多起来的各种社会新闻中,我们逐渐发现养儿防老的古训并不是真理,儿女多了反而出现推诿赡养责任的情况,那些被迫住在天桥下或者破楼楼梯间的老者们,若不是无儿无女,多半是因为这种情况。独生子女异地求学而落居他处,从而与父母长期两地分离,即便每年能利用假期回家探亲,当面临衰老和疾病时,如何去处理和获取及时的救助则依然是相当具体的事情,这与独居又有何区别呢?而即便是有老伴的人,总有另一方会先走的一天,独居也是迟早要面对的生活。要重新学会跟自己相处,回到重新学会吃饭、穿衣、安全下楼梯等简单的日常琐事中。
社会关系网有利于构建健康身体,已婚仿佛形成了家庭拖累健康和精力的情况。这种情况似乎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有人自进入婚姻之初便是相互揪扯的姿态,婚姻中各种明争暗斗、同床异梦,或者另一种则是,忙碌于孩子的陪伴、学区房的奔走、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之间的此消彼长或剑拔弩张、疲于应付工作的坐立不安,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随着人的成熟和拥有了家庭而应有的沉稳与淡定,相反,却是愈发慌乱而神散。家事疾速消耗了他们的精力,他们一边努力地去挣得许多看起来拿在手里的东西,如房子、车子、孩子、好的学校、出国的经费等等,但另一方面,身体像是打了无数个筛孔,大量的精力不断地流失而浑然不觉。
这种更趋功利化的社会关系并非作者在书中所指的有利于自身的社会关系,前者重点放在它者身上的,而健康的社会关系则应该聚焦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单身人士也需要陪伴,因此他会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趣味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网,而这种人际关系的建立并不同于家庭式的关系网的建立,带着任务感和义务感。独居者也需要选取住所,不管是租住还是购买,但会聚焦于自身的需求,或是考虑离工作场所更近,或是考虑到能便利满足自己常去酒吧的需求。一旦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中某个个人或环节出现了问题,并非自己所想要的那样,那么可以更换或停止,这是独居者的社会关系最大的不同,即它的关闭成本通常小于功利化的社会关系。显见人到中年陷入家庭危机的人能够轻而易举摆脱身陷囹圄的困境的。如果有,那更大程度上是小说。
单身社会是个人主义成熟的表征,无义务的“轻生活”是未来生活的趋势。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齐美尔对自由的阐释:
“个人自由,并不能消极地理解为单纯的个体行动自由,或是仅仅被庸俗化的偏见归纳为思想解放运动,自由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生而俱来的特殊性与不可复制性,这恰恰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既有特征,遵循着内心与自然的规律,我们就能找到自由。”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会惊讶于为何过去的人类非要婚姻,非要组成家庭。那时的我们将不解于个人的相互捆绑以换取安全保障,一如现在的我们痛惜可怜过去的女人自结婚后受累于不断的生育和繁琐的家务却不自知,或者爱上了自己的男伴却迫于父母的面子、周遭的眼光而采取形婚,含恨一世。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