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元朗:《冰繭庵詩詞稿》勘誤表 (original) (raw)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907565/

此勘误表为河北教育出版社《冰繭庵詩詞稿》所做,因为据说有两百多处错误,读者们可以下载此表进行更正。

繆鉞先生《冰繭庵詩詞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勘誤表

目錄
第1頁第10行 “君子山”,衍“子”。
第2頁第12行 “甲子”應為“癸亥”。
第4頁第10行 “於”應為“于”。
第14行 “九月”后脫逗號。
第5頁第11行 “惟”應為“帷”。
第6頁第6行 “辟”應為“闢”。
第7行 “宏”應為“閎”。
第12行 “驚”應為“警”。
第7頁第11行 “谿”應為“溪”。
第8頁第3行 “戍”應為“戌”。
第5行 “《元遺山年譜彙纂》”後脫“後”。
第7行 “《蒹葭樓詩集》”,衍“集”。
第11行 “漁”應為“魚”。
第15行 “居”應為“宅”。
第9頁第1行 “挽”應為“輓”
第5行 “蓀挽”應為“孫輓”。
第10頁第7行 “煩”應為“悶”。
第14頁第7行 “谿”應為“溪”。
第15頁第4行 “谿”應為“溪”。
第7行 “谿”應為“溪”。
第9行 “夏夜望月”後脫“有寄”。
第16頁第1行 “歸”應為“退”。
第7行 “祝廉先”後脫“先”。
第12行 “羅”應為“蘿”。
第17頁第7行 “志”應為“誌”。
第9行 “挽”應為“輓”。
第19頁第3行 “回”應為“加”。
第11行 “喜”應為“嘉”。
第12行 “谿”應為“溪”。
第21頁第9行 “戍”應為“戌”。
第13行 “範”應為“范”。
第23頁第1行 “詳”應為“祥”。
第13行 “寄賀”後脫“夏”。
第24頁第5行 “鐘”應為“鍾”。
第9行 “所”應為“近”。
第27頁第1行 “鐘”應為“鍾”。
第2行 “鐘”應為“鍾”。
第5行 “异”應為“異”。
第28頁第8行 “志”應為“誌”。
第12行 “谿”應為“溪”。
第13行 “谿”應為“溪”。
第29頁第14行 “《魏晉詩人與政治》也”,衍“也”
第30頁第13行 “谿”應為“溪”。
第31頁第5行 “谿”應為“溪”。
第10行 “谿”應為“溪”。
第13行 “吳”應為“景”。“《齊樂天》”應為“《齊天樂》”。
第32頁第4行 “谿”應為“溪”。
第14行 “無題擬李義山”,應為“擬李義山無題”。
第33頁第13行 “句”應為“名”。
第34頁第7行 “谿”應為“溪”。
第39頁第3行 “誌”應為“志”。

卷一
第1頁第3行 “弦”應為“絃”。
第2頁第8行 “嗚”應為“鳴”。
第5頁第2行 “弦”應為“絃”。
第6行 “于”應為“於”。
第8行 夾註右第4字(上“林”下“土”)應為“塋”。
第6頁第8行 “谿”應為“溪”。
第10行 “甲子”應為“癸亥”。
第7頁第7行 “谿”應為“溪”。
第8頁第5行 “裡”應為“里”。
第8行 “傷”應為“愴”。
第10頁第1行 “迹”應為“跡”。
第5行 倒數第2字應為“鐫”。
第11行 “谿”應為“溪”。“君昔”二字屬於夾註,改小字,分兩行,與下頁同。
第11頁第1行 夾註左“谿”應為“溪”。
第3行 “睹”應為“覩”。
第12頁第11行 應與第10行接排,此詩為一首五律,並非兩首五絕。
第13頁
第9行 第10字應為“繫”。“垂”應為“重”。
第10行 “重”應為“垂”。
第14頁第5行 “崑”應為“昆”。
第15頁第7行 “潜”應為“潛”。“迹”應為“跡”。
第8行 “於”應為“于”。
第16頁第1行 “事”應為“侍”。
第3行 “其”應為“共”。
第9行 “己”應為“已”。
第17頁第2行 “九月”後脫逗號。
第3行 “景”應為“影”。
第18頁第4行 “疏”應為“疎”。
第19頁第2行 “鳥”應為“烏”。
第20頁第2行 “範”應為“范”。
第4行 “俊”應為“後”。
第9行 “蟄”應為“蛩”。
第11行 “裡”應為“里”。
第21頁第7行 “雲”應為“云”。
第9行 “辟”應為“闢”。
第10行 “弘”應為“閎”。
第22頁第4行 “分”應為“紛”。“製”應為“制”。
第9行 “嚐”應為“嘗”。
第11行 “鳴”應為“嗚”。
第23頁第4行 “含”應為“念”。
第24頁第2行 “棲”應為“湧”。
第25頁第3行 “豐”應為“丰”。
第6行 “和”應為“初”。
第9行 “獨”應為“猶”。
第26頁第9行 “泉心”,“心”應為“水”。
第27頁第9行 “初”應為“粗”。
第28頁第4行 “谿”應為“溪”。
第11行 “照”應為“明”。
第29頁第4行 “潜”應為“潛”。
第30頁第5行 “皂”應為“皁”。
第6行 “《元遺山年譜彙纂》”後脫“後”。
第9行 “綱”應為“網”。“遊”應為“游”。
第31頁第1行 “忘”應為“亡”。
第3行 “傳”應為“傅”。
第8行 “兼”應為“蒹”。“《蒹葭樓詩集》”,衍“集”。
第32頁第2行 “獲”應為“護”。
第8行 夾註右“杭州”後脫逗號。
第33頁第2行 “悽”應為“棲”。
第4行 “忝”應為“黍 ”。
第5行 “瀛”應為“贏”。
第34頁第2行 “皂”應為“皁”。
第3行 夾註右“趙”應為“赴”。
第35頁第5行 “空自覷”後之逗號應為句號。
第6行 “撃”應為“繫”。“斷紅流去”後之逗號應為句號。
第8行 “雍琴莫撫”後之逗號應為句號。
第36頁第6行 “居”應為“宅”。
第7行 “卜居”,“居”應為“宅”。
第37頁第2行 “志”應為“誌”。
第4行 “皂”應為“皁”。

卷二
第40頁第5行 “皂”應為“皁”。
第41頁第1行 “憩”應為“紘”。
第4行 “棱”應為“稜”。
第7行 “要盟”後脫句號。“屈”前之句號應移至其上夾註左文尾。
第8行 “揚”應為“楊”。“新營”後脫句號。“胡”前之句號應移至其上夾註左
文尾。“來”應為“未”。
第9行 “囥”應為“虓”。
第10行 “皂”應為“皁”。
第12行 “是”應為“有”。
第42頁第3行 “《春秋》”,衍書名號。
第6行 “壯”應為“莊”。
第7行 “龘”應為“牀”。
第43頁第2行 “煩”應為“悶”。
第9行 “膻”應為“羶”。
第44頁第3行 “下泉”,脫書名號。
第4行 “杰”應為“傑”。
第5行 “理”應為“禮”。
第8行 第9字應為“庾”。
第45頁第9行 “斗”應為“鬬”。“踪迹”應為“蹤跡”。
第46頁第4行 “溥”應為“漙”。
第47頁第8行 “發”應為“髮”。
第48頁第3行 “斑衣”后脫句號。行末句號應移至夾註左文尾。
第50頁第3行 “崑”應為“昆”。
第4行 “蔥倩”應為“葱蒨”。
第6行 “幾”應為“几”。
第51頁第5行 “裡”應為“里”。
第9行 “莅”應為“蒞”。
第52頁第5行 “發”應為“髮”。
第8行 “裡”應為“里”。
第11行 夾註右“偉”應為“傳”。
第53頁第1行 “臟”應為“贜”。
第2行 “岡”應為“罔”。
第54頁第3行 “瘴雲深”後句號應為逗號。
第6行 “祗”應為“只”。
第55頁第2行 “巳柳”應為“己卯”。
第4行 “采”應為“採”。
第56頁第3行 第3、4兩字應為“瞏瞏”
第57頁第7行 夾註右“雲”應為“云”。
第8行 “流涕高丘志可哀”應提行頂格,為第三首之首句。
第58頁第4行 “常”應為“長”。
第59頁第4行 “薹”應為“苔”。
第6行 “以”字衍。“奇”後脫“書”。
第7行 “歡”應為“歎”。
第9行 “薹”應為“苔”。
第60頁第4行 “迹”應為“跡”。
第10行 “滑”應為“清”。“谿”應為“溪”。
第11行 “湧”應為“棲”。
第61頁第5行 “迹”應為“跡”。
第62頁第5行 “歸本”後之逗號應為句號。
第9行 “汃”應為“黌”。
第63頁第3行 “谿”應為“溪”。
第64頁第4行 “著”應為“着”。
第5行 “心”後脫“畬”。
第65頁第6行 “并”字衍。
第66頁第5行 “辟”應為“闢”。
第67頁第3行 “迹”應為“跡”。
第6行 “辟”字衍。
第68頁第1行 “谿”應為“溪”。
第69頁第1行 “谿”應為“溪”。
第4行 “挽”應為“輓”。
第7行 夾註左“餘”應為“余”。
第8行 “夏夜望月”後脫“有寄”。
第70頁第1行 “鳥”應為“烏”。
第71頁第1行 應接排於與上頁“深幾”之後。
第7行 “願”應為“愿”。“興”應為“與”。
第8行 “璫”應為“慨”。
第72頁第1行 “歸”應為“退”。
第3行 “噻W”應為“璠璵”。“風”應為“峰”。
第4行 “難”應為“艱”。“與”應為“欲”。
第8行 “挽”應為“輓”。
第9行 “後妃”,“後”應為“后”。
第73頁第1行 夾註右“穠”應為“瑰”。
第6行 “徒”應為“徙”。
第7行 夾註右“間”應為“問”。“大學”后脫“被”。
第74頁第3行 “燕”應為“眼”。
第6行 “薹”應為“苔”。
第7行 “祝廉先”後脫“先”。
第75頁第5行 夾註右“曰”後應加冒號。“在《曲禮》”應加引號。“雲”應為“雪”。
第76頁第4行 “迹煙”應為“跡湮”。
第7行 “範”應為“范”。
第77頁第2行 “蘿”應為“羅”。
第5行 “栖栖”應為“棲棲”。
第78頁第8行 “谿”應為“溪”。

卷三
第79頁第5行 倒數第9字應為“繫”。
第6行 “厭”應為“饜”。“亡”應為“忘”。
第9行 “君”應為“居”。
第80頁第1行 夾註左“三朝”後脫句號。
第5行 “挽”應為“輓”。
第81頁第3行 夾註左“詩句”後脫句號。
第82頁第7行 “采”應為“採”。
第83頁第5行 “寶”應為“賓”。“尋”應為“寺”。
第8行 夾註左“社”應為“杜”。
第84頁第2行 “已”應為“己”。
第4行 “谿上”應為“溪畔”。
第10行 “通”應為“適”。
第85頁第1行 “迹”應為“跡”。
第10行 “裡”應為“里”。
第86頁第1行 “誌”應為“志”。
第88頁第3行 “谿”應為“溪”。
第8行 “記”應為“紀”。“秦紀”應加書名號。
第9行 “無”應為“蕪”。
第89頁第1行 “誌”應為“志”。
第2行 “補”衍。“誤”後脫“增”。
第9行 “側”應為“惻”。
第90頁第1行 “保”應為“寶”。
第91頁第2行 “谿”應為“溪”。
第3行 “栖栖”應為“棲棲”。
第9行 “誌”應為“志”。
第93頁第2行 夾註右“範”應為“范”。
第4行 夾註右“範”應為“范”。左“誌”應為“志”。
第94頁第6行 “雨”應為“兩”。
第96頁第4行 “楊”應為“揚”。
第6行 “誌”應為“志”。
第97頁第5行 “本”應為“木”。
第7行 “誌”應為“志”。
第8行 “汃”應為“黌”。
第98頁第6行 “漫雲”,“雲”應為“云”。
第7行 “誌”應為“志”。
第100頁第3行 “範”應為“范”。
第101頁第8行 “谿”應為“溪”。
第102頁第5行 “裡”應為“里”。
第104頁第1行 夾註右“賦”應為“寄”。夾註左“裡”應為“里”。
第110頁第3行 “忘”應為“志”。
第7行 “發”應為“髮”。“贏”應為“嬴”。
第111頁第2行 “谿”應為“溪”。
第5行 “淪”應為“瀹”。
第8行 “鐘”應為“鍾”。
第112頁第3行 “裡”應為“里”。“後”應為“俊”。
第113頁第4行 “谿”應為“溪”。
第10行 “裡”應為“里”。
第114頁第7行 夾註左“誌”應為“志”。
第10行 “蘭”應為“闌”。
第115頁第1行 “暎”應為“映”。
第117頁第3行 “裡”應為“里”。
第10行 “製”應為“制”。
第118頁第2行 “裡”應為“里”。
第4行 “誌”應為“志”。
第120頁第4行 “天地間”後逗號應為句號。
第7行 “績”應為“續”。
第121頁第2行 “裡”應為“里”。
第122頁第2行 夾註左“枝”應為“校”。
第3行 夾註左“誌”應為“志”。
第5行 夾註右“聽”應為“廳”。左“厭”應為“壓”。
第6行 夾註右“飲”應為“欽”。
第123頁第3行 “采”應為“採”。
第7行 “薹”應為“苔”。
第124頁第5行 “鐘”應為“鍾”。
第7行 “新”應為“親”。“葉”應為“蒹”。
第8行 “裡”應為“里”。
第125頁第1行 “鐘”應為“鍾”。
第6行 “誌”應為“志”。
第9行 “裡”應為“里”。
第126頁第3行 “裡”應為“里”。
第4行 “績”應為“續”。
第9行 “四十”應為“卌”。
第127頁第5行 夾註右“尤”應為“甚”。“任教”後衍“時”。
第6行 “誌”應為“志”。
第128頁第3行 “裡”應為“里”。
第4行 “裡”應為“里”。
第129頁第6行 “裡”應為“里”。
第131頁第4行 “自”應為“至”。
第5行 “後”應為“后”。
第6行 “谿”應為“溪”。
第7行 “谿”應為“溪”。
第132頁第4行 夾註左“縣”衍。
第10行 “裡”應為“里”。
第134頁第7行 “勞”應為“來”。
第135頁第9行 “《魏晉詩人與政治》也”,衍“也”
第10行 “裡”應為“里”。
第136頁第4行 夾註右“系”應為“係”。
第5行 夾註右“系”應為“係”。
第137頁第4行 “誌”應為“志”。“鼙”后脫“鼓”。
第138頁第3行 “香”應為“春”。
第9行 “睛”應為“晴”。
第139頁第4行 “谿”應為“溪”。
第5行 “卷”應為“捲”。
第6行 第1字應為“繫”。
第140頁第7行 “漢”應為“江”。
第141頁第1行 “誌”應為“志”。
第6行 “鐘”應為“鍾”。
第8行 “谿”應為“溪”。
第142頁第8行 “谿”應為“溪”。
第9行 第18字(上“穴”下“尉”)應為“罻”。“梁”應為“樑”。
第143頁第9行 “生平”應為“平生”。
第144頁第3行 “凄凄”應為“淒淒”。
第8行 “迹”應為“跡”。“咏”應為“詠”。
第9行 “後”應為“后”。
第10行 “抒”應為“摛”。
第145頁第1行 “谿”應為“溪”。
第2行 “幾”應為“几”。
第146頁第4行 “一”應為“話”。
第9行 “裡”應為“里”。
第147頁第3行 “誌”應為“志”。
第7行 “無題擬李義山”,應為“擬李義山無題”。
第9行 “鴻”應為“紅”。
第148頁第5行 “綱”應為“網”。“此”應為“茲”。
第6行 “誌”應為“志”。
第9行 “卷”應為“捲”。
第149頁第8行 “紫”應為“柴”。
第10行 “萋萋”應為“淒淒”。
第151頁第2行 “恨”應為“悵”。“裡”應為“古”。
第8行 “後”應為“后”。
第152頁第5行 “疎”應為“疏”。
第7行 “梁”應為“染”。
第153頁第4行 “裡”應為“里”。
第7行 “裡”應為“里”。
第154頁第2行 “扉”應為“扇”。
第5行 “谿”應為“溪”。
第6行 “戴”應為“載”。
第155頁第1行 正文及夾註右“鐘”應為“鍾”。
第7行 “恨”應為“憤”。
第10行 “思”應為“恩”。
第157頁第2行 “蘭”應為“闌”。
第7行 “裡”應為“里”。“誦”應為“讀”。
第158頁第2行 “蘭”應為“闌”。
第159頁第5行 “谿”應為“溪”。
第160頁第7、8行 均應上移兩格。
第10行 “裡”應為“里”。
第161頁第10行 “災”應為“炙”。
第162頁第9行 “頭”應為“口”。
第164頁第3行 “姃”應為“秕”。
第166頁第2行 “誌”應為“志”。
第167頁第6行 “聞”應為“閒”。“谿”應為“溪”。
第9行 “弦”應為“絃”。
第168頁第2行 “活”應為“治”。
第6行 “棟”應為“欄”。
第170頁第3行 “鐘”應為“鍾”。
第5行 “嚐”應為“嘗”。
第6行 “誌”應為“志”。
第171頁第1行 “己”應為“已”。
第2行 “誌”應為“志”。
第172頁第5行 “偏”應為“遍”。
第173頁第2行 “鄉”應為“卿”。
第174頁第3行 “遊”應為“游”。
第4行 “著”應為“着”。
第175頁第6行 “龘”應為“牀”。“誌”應為“志”。
第176頁第3行 “薹”應為“苔”。
第177頁第1行 “誌”應為“志”。
第4行 “寇”應為“冠”。
第178頁第3行 “誌”應為“志”。
第7行 “遊”應為“游”。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