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情义立传 为后人写作 (original) (raw)
客厅的地上铺着方砖,正中一张八仙桌,旁边两把太师椅,桌上摆着茶壶茶杯。八仙桌和后墙间是条几,条几上摆着文房四宝、花瓶、插着成轴字画的瓷筒子。瓷器至少是道光年间的,桌椅准是紫檀木的。
“那时,家家都是这个样子。”
屋顶有燕巢,客厅门楣下有留给燕子出入的“燕路”。
“那时,家家都是这个样子。”
第二章《吾家》近尾声,这句“那时,家家都是这个样子。”被两次重复,透着满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下去的理所当然。岂料覆巢之痛紧随其后,所有的寻常都会被重重碾压。
《昨天的云》是王鼎钧四卷本回忆录的第一部,记述他1942年离开家乡前的人生故事,以故乡记忆和家庭生活记忆为主。以67岁之龄开始写作被他称为人生“最后一本书”的回忆录,鼎公说他想为生平所见情义立传。何属情义?支持帮助、安慰勉励、潜移默化、棒喝告诫、嘉言懿行、趣事轶话他认为都是。
故乡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田间家里的种种劳作,家教乡学等等,都镌刻在记忆里。这一部中,乡贤缙绅,族中精英,公子少爷,东家佃农,长工短工,大姑娘小媳妇,游击队,鬼子兵,翻译官,传教士,基督徒……各色人物满满当当,都十分生动。乡村教育,日军暴行,落荒逃难,乡村抗日力量的分庭抗礼……叙事经络清晰、细节饱满。初生情愫,文学梦,烙煎饼,拾麦穗儿,打高粱叶子,挑水,拾豆子,楼豆叶,赶集……点点滴滴,妙笔生花,趣味横生。“我并不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但他所蓄积出的那些“池泊”中,既有世事人情的详态,也有时代变迁的脉络,更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思考。博大丰富、厚重深沉。
“天棚石榴树,肥狗胖丫头”,这是当时衡量中产之家境况的标准,鼎公记得家里都曾有过。后来牲畜由拉车的骡子变成了耕地的牛,再变成了拉磨的驴,后来在逃难路上驴子也卖掉了。胖丫头被她家里人逼婚后,母亲便承担起了家中的所有劳作。少时家道的记忆,正是“一日不如一日”的具体写照。可仅仅往上两代,祖父有“德源涌”和“德昌”两个字号的酒厂和酒店,批发零售兼营,还在北京设有分销处,自酿的兰陵酒在1915年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金质和银质奖章。可他既没见过祖父,也没见过酒厂,只记得父亲济南法政专门学堂有个做了县长的同学登门造访,在镇里制造过不小的轰动,成为他们那个也曾显赫过的家庭最后一个小高潮。
王鼎钧的故乡在山东临沂县的兰陵镇。细数历代乡贤,汉时太傅疏广和侄子的轻财尚义,对他影响很大。少时见过的范筑县长,人称“范大牙”,不贪财、不怕死、勤政为民,对穷人心怀悲悯、言行尊重,对他影响也很大。战国时,旬子做过兰陵令,但兰陵人都是孔孟信徒,旬子对他产生影响,要等到他中年以后。
对小王鼎钧以及当时整个兰陵直接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人称“大老师”的王思璞先生。
大老师年轻时剪掉辫子出去接受新式教育,毕业后和兄弟“二老师”放弃做官回乡兴学。校址选在孔庙,二老师亲自率众拆除神像,改建教室。大老师是个全能老师,除以校董身份主持行政外,还教授音乐以外的其他所有课程。兄弟俩不仅不取报酬,还四处为学校筹措资金。大老师在教学中将许多新生事物引进兰陵,包括拼音、话剧、木刻、荷马、安徒生、希腊神话、阿Q正传、许地山,甚至马克思。他不惧世俗,全兰陵人写字都模仿衍公,形成“兰陵一体”,他却另写一体。儿子结婚,他为他们操办新式婚礼。他还三读《资本论》,从孔孟的仁爱和释迦的悲悯出发,而非阶级观点出发,接受社会主义。在作文教学上,他反对闭门苦思、凭空抒情、套路和东拼西凑,鼓励学生走出去,多观察多听,从天地间找文章。他尤其强调文笔的简洁。王鼎钧在作文中写:“时间的列车,载着离愁别绪,越过惊蛰,越过春分,来到叫做清明的一站。”被他批“花腔”,改成“清明到了”。王鼎钧写:“金风玉露的中秋已过,天高气爽的重阳未至,”被他毫不留情地画上红杠子,改成“今年八月”。
大老师、二老师、衍公之外,兰陵还有学贯中西的松爷、得衍公真传的“疯爷”——王鼎钧后来跟他学唐诗,与“疯爷”诗书应和的潘子皋……这样的乡村图景,今日简直不可想象。不是仿若隔世,而是实实在在的隔世。
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读书,省教育厅长王寿彭不读新书,但他们促成给每所小学配发一套“万有文库”。学校竟然为这套书盖了间房子,成立了图书馆,小王鼎钧还当上了课外图书管理员。他躲进一个狭小天地,逃避干扰的性格就是从那时养成的。“那时,日子过得如同在一灯如豆之下做功课,眼底清澈,抬头四望昏昏沉沉。”抗战来了,孩子们竟觉金风送爽,因为不用上学了。他们天天听广播、演戏、慰劳伤兵、给兵工厂募集铜铁,伴着兴奋与新奇。那是真正的少年无知,直到日军轰炸兰陵。
王鼎钧的母亲参与了兰陵教会的创建,这在当时是相当少见的,对教会可以产生庇护作用。因为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兴起时,吸引的都是最底层最困苦的穷人。缙绅家里有人入会,影响非同小可。母亲是在将新旧约都读了一遍后,才决定成为信徒的。四个孩子相继去世、大家庭复杂倾轧、婆媳关系艰难……她太需要支撑了。礼拜堂最初建在城墙边,抗战爆发后弃用,母亲做主将家中余屋借给教会。这个简陋的小教堂,为兰陵信徒,也为小王鼎钧梳理着乱麻似的人生。母亲又做主,接待云游的布道人——成了后来改变王鼎钧命运的关键点——一个乔装成传教士的92军少校,为国军入鲁在山东四处查探,曾落脚他家。后来顺着他的指引,王鼎钧告别父母,去了安徽阜阳,进了22中,做了3年多流亡学生。——那段经历,是他回忆录第二卷《怒目少年》的内容。
“回想起来,母亲是个有智慧的人,在那样封闭的环境里,她老人家无从发展自我,服务人群,只能为这个简陋的小教堂添一分力量。”书中字里行间,母亲的智慧远不止此,而是熠熠生辉。她说年轻人结婚太早,一生都会被葬送。她说弯着腰的工作都难做,将来要直着腰做事。她说人一定要受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能做一番事业。她说女子不受教育,就难以自理,境遇就很悲惨……
临沂战事激烈,老百姓逆着炮声逃。王鼎钧父母逃难的指引是教会。“村子虽小,却有干干净净的礼拜堂。”他们逃到一大片桃树林尽头,一个被当地村民自称为“耳朵眼儿”、“胳肢窝儿”的小村子,可是村民手上有一本日军专用地图,这个小地方也赫然在地图上。他们接着逃,缠过小脚的母亲,年幼的弟妹,体力不强的父亲,“一个在天地间无以自存的家庭,几枚在覆巢下滚动不停的卵。”宿迁教会是美国长老会的财产,为免遭日军轰炸,把整个屋顶都漆成了美国国旗,他们逃了进去。为谢主恩,母亲带着他天天诵读《圣经》。
从宿迁回到兰陵家中,愕然发现门框门板门限门楣窗户都没有了,桌椅家具也没了,院子里的树都被砍走了,地都被犁过了——检查房主可能蔵在地下的东西。回忆那劫后残破的景象,鼎公意味深长地写道:“那时,我就应该想到,阶级斗争完全是可能的。”
“九一八”后,国民政府号召“寓兵于农”,在各乡镇成立“乡农学校”,集训当地青年精英,为期三个月。当时训完就完了,可是抗战爆发,受过训的青年纷纷组织起游击队来。“受过军训的人能愤怒,而且愤怒较能持久,而且可以化为行动。”兰陵的那支游击队绰号“王团”——都姓王,正式番号“12支队”,不过上不见总队,前不见1至11支队。父亲把王鼎钧也领进了游击队,司令副司令几个支队长,他都要叫“爷”。司令员想办一分油印刊物,分派给他的任务是四处看看,找点写作素材。鼎工白描十几岁的自己其时所见所闻,今日读来,那样的乡村抗日图景,既让人惊异,也甚觉荒诞。在高涨的抗日救国情绪下,土匪都自动变成了游击队,广大乡村被各种品牌的游击队所割据,土匪的、国民党的、八路军的,他们互相视对为为“敌伪匪”或“敌伪顽”,摩擦不断——不止相互间,内部也会闹到枪上膛的程度。“王团”的司令员“松爷”是读书人,敦亲睦邻,誓言坚决不打中国人,但他也不主动出击打日本人,可是当儿歌童谣都在唱“十二支队是逃难的”的时,整个“王团”上上下下都感到了耻辱,摩拳擦掌要跟鬼子干一仗。做足准备主动出击,但枪声一响就撤了。再后来,“王团”就散了。
八路军的游击队却不仅帮农民挑水推磨,教农民唱歌,还劝诫小孩子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进步要趁早。乡民们平日里唱的小调,唱着唱着,词儿就变成歌颂八路军的了。老百姓极其擅长归纳总结,有顺口溜道:“日本鬼子抱窝,国民党吃喝,八路军唱歌。”副司令员“成爷”知道王鼎钧对“王团”向百姓索要给养,还挑肥拣瘦有看法,把他找去,先谈《辨奸论》,然后讲全民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都出钱买武器了,吃点喝点农民的,有什么不对呢?但少年王鼎钧却把种种不同看在眼里。
12支队曾抓来个“大汉奸”,他们当他面说他是投诚反正的,可在申报战功的公文里,说他是汉奸领袖。这人就是“疯爷”。“汉奸”头衔如何而来?日军入据兰陵头一年,乡民怂恿他去与日军交涉一些管制政策,他去了,被日军委以护路之责,组织了形式上的护路队。在游击队眼里,他是汉奸,可在日军档案里,他是游击队领袖。“疯爷”得乃父亲传,一肚子学问。“王团”解体消失后,16岁的王鼎钧拜他为师,习书法、学唐诗。书中记录了不少“疯爷”父子的诗,“疯爷的诗自己不留底稿,他写给我看,是有意还是偶然呢?吾乡没有人收集他的诗,今日天地之间,有谁能够为疯爷的感情和心血作证?除了我,谁还能记下这断简残篇?”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家乡,这都是最高的报答了。
离家前,父母千叮万嘱,看着他喝了稀饭,逼着他吃了包子,母亲为他作了祷吿。父亲终于说:“你走吧,不要回头看。”
“我一口气奔了五里路才回头,已经看不见兰陵。
“回想起来,离家这一幕还是草率了。这等事,该有仪式,例如手持放大镜,匍匐在地,一寸一寸看。”
我读得心口发痛,因为我先读《怒目少年》,知道他承载着父亲那么多期望、母亲那么多不舍、五姨那么美妙的梦想——“高中毕业以后,你想升学由政府保送,你想就业由政府分发,到那时候,当然是抗战胜利了,日本鬼子打跑了,你站在山头上看吧,东西南北全是出路。”可是,等在乱世之后的,是另一个乱世。那个乱世里的故事,他隔了13年才提笔,它就是《关山夺路》。
(请勿转载)
我读《怒目少年》—— 乱世烽火 烛照人性我读《关山夺路》—— 水要走路 山挡不住我读《文学江湖》—— 柱文学之杖 跋涉过冷战时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石头摇篮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