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现象学——《现象学导论》笔记 (original) (raw)

索科拉夫斯基这本《现象学导论》是我见过最适合入门的导论书,抛弃了时间和人物叙述,只呈现现象学基本概念,并循序渐进,线索清晰,使得这本书不再像其他现象学书一样说着“胡话”。套用现象学的术语,这本书让现象学“显现了自身”。

索科拉夫斯基的现象学立场比较偏胡塞尔的,更偏好现象学揭示的人的理性的独特性一面(这也体现在附录里对海德格尔和萨特的不满中)。对语言、逻辑、本质直观的叙述中明显可以感受到这种倾向。甚至有时对理性的过度强调有些令人不适。

书中的举例生动活泼,接近生活,能够比较好的区分很多概念,不过有些地方说的还不够清晰(比如为什么心里主义和生物还原无法替代现象学?总觉得没讲明白,但也许这问题本来就讲不明白吧,不然自然主义也不会大兴其道了)。还有些地方讲的太少,比如现象学美学,专开了一小节但实际上什么也没讲。文末对现象学与现代性的看法比较有深意,还有和托马斯主义的比较。

中文的翻译也十分良心。现象学术语翻译与通行一致,有些难以翻译的用词都将原文标出,方便理解。给翻译打满星。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并花了三天时间整理笔记。之前读过很多现象学的书,似乎已经掌握了某些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但一直没法把它讲出来。整理完这些笔记,我敢说我终于入门了现象学T/T。现在把笔记放在下面,帮助对现象学有兴趣的同学更好地读这本书。

1.意向性与意识经验的范例(一、二章)
现象学的核心学说认为,我们实行的每一个意识行为,我们拥有的每一个经验,都是意向性的;它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我们所有的意识都指向对象。“意向”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意图intention不同,表达的是心灵或认知的意向而非实践的意图。

自我中心的困境
笛卡尔(洛克、霍布斯)传统:当我们有所意识时,我们首先觉察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自己的观念。意识被理解为一个封闭的盒子,印象和概念发生在这个观念和经验的封闭的空间里,指向内部的观念,而不是指向“外面”的事物。我们可以推论、建构外在事物,但我们不是以任何直接的方式接触它们。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够真正确信的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有意识的实存以及这种意识的诸多状态。
这种对人的意识的理解受到了现代大脑和神经科学的强化。

问题:这样的心灵观带来不了任何外在的明见性和真理;无法处理我们对共同世界的朴素接受。
心灵的公开性
现象学表明,心灵是公开的事物,它公开地活动并把自己表现在外,而不是局限于它自己的范围之内。
对于笛卡尔传统来说,在意识范围内没有任何结构上的差异,只有纯粹的觉察。现象学的意向性是高度差异化的。

现象学phenomenology——希腊词语phainomenon现象和logos构成的复合词。意指这种活动,即对各种现象以及事物的各种显现方式给出说明,给出其逻各斯。

对于现象学来说,事物不是在我们心灵里的一幅图像,事物显现的方式就是事物存在方式的一部分;事物如其存在那般显现,而且它们如其显现那般存在。

关于错误和幻觉。错误和幻觉是公开的,是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的结果。要产生幻觉,必须已经进入意向或者指向事物的游戏。

不存在任何“单纯的”显象,没有任何东西“仅仅”是显象。显象都是实在的;它们属于存在。显象不是心理学上的,而是存在论上的。

意识经验的范例:
当我看一个立方体的时候,立方体被作为整体给出了。当我在看这些侧面的时候,我也在意向、共同意向着cointend那些隐蔽的侧面。当下可见的侧面被那些潜在可见但世纪缺席的侧面组成的晕圈halo包围着。

客观方面:正在被观看的东西包含在场者与缺席者的混合。被给予我的是一个混合物。
主观方面:我的知觉,我的观看活动,是由充实的意向和空虚的意向所构成的混合物;我的知觉活动也是混合体,其中一部分意向在场者,其他部分则意向缺席者。

我的知觉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我可以绕着立方体走,也可以转动立方体,甚至我只盯着侧面,我的双眼也在扫视,即使我没有意识到。缺席和在场相互转化,充实意向和空虚意向也相互转化。

知觉样态modality不同。只有视觉和触觉才把这个对象呈现为立方体;听觉、味觉和嗅觉呈现制成立方体的材料。

侧面(side):立方体一共有六个侧面。侧面可以在不同的视角下被给予。(侧面可能像正方形、梯形、线段或者直接消失。)
视角面(aspect):侧面的每一个被给予方式。(与侧面一样是客观的、公共的。)
外形(profile, Abschattung):瞬间的视图view,是对象在时间上被个体化的呈现。(私人化的、主观的,可能依赖于心情或感觉状态。)
对象本身的同一性
侧面、视角面和外形都是在一个同一性的背景下被展现出来的。同一性不同于它所呈现的显象。
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是“关于”某事物的意识,即它意向着对象的同一性,而不只是意向那些被呈现给它的一连串显象。
这种同一性本身既能够以在场状态而被意向,也能够在缺席状态上被意向,也可能被意向错误。

这种对同一性的理解有助于现象学的实在论。

2.现象学中的三个形式结构(第三章)

一、部分与整体
整体可以被分析成两种不同的部分:实体性部分piece和要素moment。

实体性部分是能够离开整体而持存并且被呈现的部分;他们能够与其整体相分离。(树叶和果实,连队的一名士兵)当他们被如此分离以后,实体性部分自身成为整体而不再是部分。因此,实体性部分就是那些能够成为整体的部分。
要素是不能够离开它们所依属的整体而持存或者被呈现的部分;它们不能与其整体分离。要素是非独立的部分。(如红色,音调,视觉)

某个特殊的物项item可能在一方面是一个实体性部分,而在另一方面是一个要素。(果子作为树的一部分和作为知觉的一部分)

要素被混合到它们的整体之中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有些要素奠基于其他要素(奠基部分/被奠基部分:色调奠基于颜色,颜色是色调的基底substrate)

一个整体可以被称为一个具体物concretum,也就是某种能够作为具体的个体而实存和呈现以及被经验的事物。实体性部分自身可以成为一个具体物的部分,而要素则不行,它是抽象物abstracta。

心灵是世界和世上万物的一个要素;心灵的本质上与它的对象相关联。心灵本质上是意向性的。
心灵和存在互为要素;它们不是能够从其所属的整体中被分割出来的实体部分。(“外部世界存在什么”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有实体性预设)

同样,人们常常把心灵与大脑和身体分离开,好像心灵是一个实体性部分,而不是奠基于大脑和身体的一个要素。

灵魂是个要素;它与身体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它奠基于有它予以生机并且加以决定的身体上,而且它在身体哪里得以表达。
人是活生生的身体,而不是物质化的精神。但是灵魂常常被歪曲地表现,被转变成实体性部分。

误置具体性:把要素当成实体性部分。

其他错误:我们联结一个整体的某些部分却忽视其他的部分;或者,我们把一个要素看成是和另一个要素完全一样的。

二、在多样性中的同一性
立方体的同一性不同于它的侧面、视角面和外形,语言的意义同一性也不同于表达它的方式。这种同一性不应该被误置具体性。
意义正是居于它的所有表达项之中但又在它们背后的同一性。

潜在和缺席构成的视域环绕着的事物的实际场方面。事物总是以多于我们已知的方式来呈现;事物总是保留着更多的显象。

通过其多样性的显象而被给予的同一性,它所属的维度不同于多样性的维度。同一性不是多样性的一个成员;立方体不是其中的一个视角或外形。
同一性超越其多样性的呈现,它也不仅仅是显象的总和。同一性总是绝不能被还原成它的显象。

如果同一性此时以一种方式呈现,他也保留着其他的被给予方式及作为同一事物而重新显现的方式,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其他人。
同一性总是既揭示自己又隐蔽自己。事物总是能够再次被给予,或许还是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而被再次给予。

在我们的哲学分析中要努力做到的,就是赢得这些同一性所具有的实在性,展现他们与其呈现的多样性有所不同的事实。,而且还要表明,尽管他们是难以把握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地是我们经验的事物的一个成分。

“什么是现象学分析?”——描述特定种类的对象所固有的多样性。
每种多样性都是不同的,都是其同一性所固有的多样性。“显象的多样性”和“同一性”是类似于analogous terms

现象学帮助我们保留每种多样性和同一性所具有的实在性和独特性。通过展现每一种存在者在其独立的实存上而且在其呈现能力上所固有的东西,现象学帮助我们避免还原论。

主体间性与同一性:一旦我们把其他人的在场引入进来,把主体间性的维度包括进来,那么就会有更丰富广阔的多样性开始发生作用。
事物的同一性不仅仅对我来说存在于那里,同时也对他人来说存在于那里。

自我的觉察。我们的自我同一性是某种通过一套特别的显象而呈现自身的东西。
我们始终在把我们自己的同一性确立成所有这些事物都向其呈现的同一性。我们把自己确立为表现的接受者。我们人格同一性的一个重要成分,就存在于记忆、想象和知觉的相互影响之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内在时间意识流之中。

我们自己的同一性显然有别于任何被给予我们的对象的同一性,但是它与其他自我、其他人的同一性属于同样的种类。
然而甚至在这样的语境下,甚至在主体间性的经验之中,我们以一种无法逃避的方式居于我们的中心之处。
我们永远成为不了任何他人或者任何他物。我们无法抛弃我们自己。

三、在场与缺席以及两者之间的同一性
在场与缺席是现象学的原创的主题。
在场与缺席是充实意向和空虚意向的对象相关项。

空虚意向:瞄准不在那里的、缺席的事物,对意向者来说是不在场的事物。(他人的“内在经验”是一个深刻的例子)
充实意向:瞄准在那里的事物的意向。(直观)

直观,常常被认为是某种私人的东西、某种无法说明的东西、某种几乎是非理性的东西。
现象学可以为直观提供清晰的解说:直观就是让对象实际地对我们在场,与此相对,就是让对象在其缺席状态下被意向。

空虚意向和充实意向都指向同一个对象。(在此刻缺席,在另外时刻在场。)在缺席和在场“之中”以及“背后”存在着同一性。

与传统所想不同,缺席是一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它应有的地位。哲学家们往往忽视了缺席在人的意识中担负的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他们企图借助于偷偷摸摸的在场形式,通过插入一些奇怪的在场者,诸如一些将会把缺席者掩饰起来的概念和观念,以此来遮蔽缺席的作用。
胡塞尔最具有原创性的洞见之一,就是让我们注意到空虚的意向,注意到我们对于缺席者的意向方式,并且凸显它们在关于存在、心灵和人的状况的哲学探索中所具有的重要性。

事实上,人的许多性情和情感都必须被理解成对于某种被给予的缺席的回应,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理解:希望、绝望、后悔、乡愁。
空虚的意向与对象的缺席相关联,充实的意向则与对象的在场相关联。

在场受到缺席的映衬会更深刻。当我们领会某事物的在场之时,我们恰恰是把它领会成并非缺席的;如果我们要觉察到在场者,那么就必须存在着它的可能的缺席之视域。在场作为对于某种缺席的消除而被给予。

辨识行为act of recognition、认定行为act of identification:确认对象本身的同一性。超越了空虚和充实的意向,也超越了它的在场和缺席。

出场presencings:在场与缺席的混合。未来的事物通过让时间流逝而来到在场,遥远的事物通过克服距离而被带到在场,复杂的数学证明通过一步步的思考而变成在场,危险只有通过冒险才得以被面对。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从空虚的意向直接转到充实,有时候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至少需要诸多步骤,从一个居间的intermediate充实走向另外一个,直至最后抵达对象自身。

两种充实:
逐级的或渐进的充实:一种充实通过许多不同种类的居间阶段而延伸,最终达到直观(这个直观没有任何神秘的或绝对的意味,如我从听到某个人名字到照片到电视最后到见到本人)。
添加性的充实,把越来越多的外形提供给有关的事物,没有顶点。

意向性是一个通称generic term,既涵盖空虚意向和充实意向,同时也涵盖意向着对象的同一性的诸多辨识行为。

3. 现象学态度(第四章)
自然态度:我们纠缠于我们最初的、指向世界的姿态之时持有的那种关注。缺省的视角,是我们由以出发的视角,是我们最初的视角。
现象学态度(先验的态度transcendental attitude):我们对于自然态度以及发生在自然态度中的所有意向性进行反思的时候持有的那种关注。

自然态度

世界: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被给予。世界更像是一个语境,一个而舞台背景,或者是一个对于所有存在着的事物、所有能够被意向并且被给予我们的事物来说的视域。世界是对于所有事物来说的整体,而不是它们全部的总和,并且,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一性而被给予我们。至大的单一singulare tantum,经验的背景,具体而现实的整体。

自我(自我self本我ego我I):“我”是这个最宽广整体以及其中的万物围绕着而得到排列的中心。

悖谬的是,“我”是世界中的一个事物,它在世界中,但也在认知上拥有世界的事物,作为整体的世界以及世界之中的所有事物都对它表现它们自己。
世界和自我彼此相关联的方式,不同于特殊的意向性与它所意向的事物相关联的方式。世界和自我给一切事物提供了一个终极的二元的椭圆语境。

世界信念world belief:是一种Ur-doxa原信念,这是一种基础性的信念,支撑着我们拥有的全部特定信念。特殊信念易受到修正或辩驳,然而世界信念却不是这样。它一开始就存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和行动。(孤独症患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依然有世界信念,所以依然有自我感觉)

世界和自我都求助于有关整体的观念,具有逻辑问题:这些整体即世界和自我如何彼此包含或者彼此排除,它们的总体如何与存在的事物之总和相联系?这种相互包含关系如何可能?

现象学态度

从现象学的视点出发,我们用分析的方式来观看和描述全部特殊的意向性及其关联物,还有世界信念以及作为其相关项的世界。

中立化neutralize:在处于现象学态度的时候,我们中止这些意向性的作用,让它们全部接受检查。我们没有改变意向性,而是维持其现状,并沉思它们。(冻结)

现象学还原reduction:把我们的关切引离开自然的目标,“回到”一种似乎更受限制的视点上来,这种视点只是把各种意向性本身作为目标。

悬置epoche:使自然意向中立化。加括号:把对象当做自然态度中的某种意向性所意向的那样来考虑它。全然保留了对象对于自然中的主体而言所具有的表现样态和方式。

在自然态度中,我们直接走向对象;我们穿过对象的显象,直接走向对象自身。从哲学反思的立场出发,我们使这些显象成为论题。我们对着我们通常看穿的东西看。

自然状态无法很好的区别事物与显象,要么倾向于把显象实体化,要么倾向于把事物还原成它的显象或显象的总和。
现象学态度区别开事物和它的显象——“存在论的差异”(海德格尔),即事物和事物的出场(或缺席)之间的差异。

自然态度中也存在着对哲学态度的预期,存在着伸向哲学的伪足(pseudopod)。作为理性的存在者,我们已经拥有某种整体感、自我感,也对意向性和显象有所察觉。我们试图用属于自然态度的范畴来处理所有这些事情,变成神话、心理学化、现象化或者实体化,使世界成为一个事物,使显象成为障碍,使自我被实体化,使意向被心理学化。

存在论的还原之路:

对于实证科学来说,对象方面可能得到了相当完备的认识,但是与它相关联的主体性成就将会受到忽视:这些主体性成就包括把正在研究的事物呈现出来的意向性,与对象相适应的证实方式,研究所遵循的方法,主体间性的修正和确证形式,等等。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的真理,但是至于我们如何据有这些事物,我们却没有这个方面的任何真理。

为了完善科学,为了达到充分的科学性,我们需要探究在科学那里起作用的各种主体性的结构性行为,而且这种探究不是继续研究分子生物学或者固体物理学,而是转入现象学的姿态。一门想要达到全面性的科学最终都必须深入探究它是如何实现的,深入探究把这门科学确立起来的各种意向性。(这种存在论还原思路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追寻“存在之为存在”。)

现象学科学弥补和完善这些局部科学,同时又保留它们以及它们的有效性。现象学是所有科学中最为具体的,它恢复了更为宽泛的整体和语境,克服了各门科学的“局部的遗忘”。

批判客观主义的天真——相信存在与展现漠不相干。

这种还原方式是缓慢但有把握的。

笛卡尔式的还原之路:
笛卡尔开始哲学的尝试所带有的问题在于,它把我们全部自然的信念样态都转变成被怀疑的样态doubtfulness。这不过是陷入了另一种自然态度,怀疑论的自然态度。

胡塞尔的还原学习笛卡尔,建议我们采取尝试去怀疑我们的种种意向的态度。尝试去怀疑/怀疑的区分,前者是中立的,中止信念。

笛卡尔破坏了我们的自然而有效的信念,即相信我们经验到的事物的实在性,相信我们辨识的各种同一性的实在性。而现象学恢复了我们在自然态度中拥有的确信的有效性。

这种还原方式是渐进的,可能会使我们认为现象学是怀疑主义和现象主义的。

最好的进路是二者兼用,取长补短。

与现象学态度有关的一些专用术语

绝然的(apodictic):我们从现象视点之内开始经验和分析,得出的断言在原则上是绝然的,表达必然的真理。被呈现给现象学态度的明见性存在着哲学的必然性。(立方体在缺席和在场中被给予同一性;我们只能拥有受到过去和未来映衬的时间上的当下。)

一项哲学陈述可能是决然的然而又缺乏充足性。充足性意味着所有的模糊性都已经从陈述中清除出去了,事物的全部维度都被显露出来,所有的蕴含都被引申出来。现象学的陈述是绝然的,但常常是不充足的。

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态度通常被称为“先验的”(transcendental,由越过trans和攀爬scando两个部分构成,意为翻过climb over 或者超越)
意识是先验的,因为它超出它自身而达到被给予它的事物和同一性。自我在认知之中涉及超出它自己而指向事物,自我可以被称作先验的,先验自我是作为真理执行者的自我。

先验还原就是转向作为真理执行者的自我,先验态度则是我们使这种自我及其意向性成为论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姿态。

自然态度——世间语:mundanese
现象学态度——先验语:transcendentalese

意向对象noema:意向性的对象相关项,指涉自然态度的各种意向活动所意向的任何东西。更确切的是,它指涉的是正在从先验态度出发而被看到的对象相关项,是已经被先验的现象学还原加上括号的对象相关项。它不是中介性的存在体,而就是从哲学的立足点上考虑的对象本身。
意向活动noesis:指涉我们借以意指事物的那些意向行为:知觉、符号行为、虚空意向、充实意向、判断、回忆等等。它考察现象学悬隔使其中止或失效之后的这些意识行为。

希腊语词根noein:思考、考虑、知觉;noesis:一种思考行为;noema:被思考的东西。

不应该在自然态度(心理学、认识论或语义学)下理解意向对象,即不能把它当做实体的部分,而是把它当做一个要素。

先验还原为什么重要?
先验还原的学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在哲学能够如何与前哲学的生活和经验相联系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界定。现象学对文化和理智生活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就是确认前哲学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的有效性。自然的意向性的确达到了充实和明见性,哲学永远不能替代这些意向性所做的事情,现象学寄生在自然态度及其哲学成就上。如果哲学要存在,那么久必须存在有真实的意见,必须有在先的信念doxa。

现象学实行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修复工作,避免了现代理性主义排斥前哲学的经验(这正是古希腊思想和中世纪思想的特点)。索认为,现代理性主义倾向在近年来已经分解成后现代主义,后者反冲到另一个极端,否认理性具有任何中心意义。现象学避免了这种极端。

4.意向样态种种(第五、六章)

回忆:
记忆涉及一种更加彻底的缺席,但它仍然呈现同一个对象。它呈现同一个对象,但是带有新的意向对象层面:被回忆的对象,过去的对象。

不应该把回忆行为和图画行为搞混。回忆从来不是用心灵之眼看到内在意象,不是仅仅在直接地“看到”这个对象或者直接使对象呈像visualize。回忆行为更像是在知觉某事物,而不像是在把某事物图像化。

在回忆中,我们储存的是以前的知觉本身,我们并没有唤起意象,而是唤起了以前的知觉。在观看图像时,我们观看似乎是其他某事物的某事物;在回忆中,我们似乎正在观看其他某事物。

回忆会出错,记忆把一种新的多样性引入进来,把同一性所具有的新的可能性引入进来,于是,出现差错的新的可能性也就产生了。

回忆的意向对象:过去的知觉。

回忆使得自我产生了新的维度。
在回忆过去的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也把我自己移置到过去。我的自我就是在此时正在回忆的我自己和那个被回忆的彼时的我自己之间被构成的同一性。我的自我是在知觉和记忆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中确立的。

回忆构成自我。如果过去的经验使得我们羞耻和获得创伤性,这些经验构成了自我。回忆使得自我被卷入,而非只是旁观。

同一性的综合既发生在记忆的意向对象方面,也发生在记忆的意向活动方面。

想象和预期:
记忆和想象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固有的信念样态的不同。
记忆是与信念一起运作的,记忆与信念是一起到来的,正如我的知觉与信念一起产生。信念样态是“相信”。
想象充满了一种对于信念的中止,一种向“好像”样式的转变。这种信念样态是非现实的,仅仅是“好像”。被想象的事件不会带来真正的那种遗憾或恐惧。

想象的对象不具有知觉对象的那种厚重的坚实性,然而我们即使在进行各种想象的时候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事物在想象中依然保持同一性。(我不能想象朗诵一只猫)

广告利用了想象,利用幻想和严肃投射之间的差异,展现出种种诱人的但却全然非现实的情形。

自我的移置在想象中进入未来——帮助我们进行预期、规划,也使我们感到恐惧。我们提前尝试我们未来的自我,只是因为我们能够想象,所以我们能够生活在未来。

自我的移置
自我移置的形式结构使得我们得以生活在未来和过去,生活在自由想象的无人之境。意识的移置形式基于知觉而派生的,知觉给它们提供了原材料和内容。
知觉着的自我和被移置的自我总是在彼此映衬,如果不是与想象、记忆和预期相对照的话,甚至知觉也不可能是其所是。

对于自然态度来说,过去就早已过去,如今并不存在。自然态度被当下所吞没,我们拒绝把任何在场归于过去。在试图解释记忆的时候,自然态度倾向于把某种东西(意向、记忆的观念)设定成在场的代替品。
对于现象学态度来说,我们在知觉之中所拥有的关于当下的经验,由于记忆里的过去之维而显明,因为我们意识到事情可能成为过去,所以在它们被给予的时候,我们能够留意到它们的在场;它们现在被给予我们,尚未逝入时间上的缺席状态。

语词的在场
符号性的意向性——把意义赋予标记。这是一种空虚意向,一种被奠基的意向性,属于某种更大的整体的一个非独立部分,因为它依赖于把变成语词的标记呈现出来的知觉基础。
内在的意象并不是语词的意义。符号性意向直接穿过被知觉到的语词而指向实在之物,而不是指向一个意向。
空虚意向使我们能真正意向缺席者,而不是某种奇怪的在场者(概念、感觉印象或者语词本身)

渗透在知觉中的空虚意向都是连续而不断变化的,它们就像缓冲带或者晕圈,中心之处则是被给予的无论什么东西。它们逐渐给在场让路。
言辞的符号性意向则相反,它是离散的、不连续的。它一下子作为一个整体意指它的目标。符号性意向把那些可以放入句法并组成陈述的诸多离散的意义确立起来。
符号性意向是通向理性的入口,而渗透在知觉中的空虚意向仍停留在感性。

与符号行为相关联的意向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属人的意向性种类之一。

图像
图像性的意向性或成像的意向性imaging intentionality。知觉是它们的基础。
在图像行为中,被意向的对象被带向我,进入到我自己的临近处;在一块画板或一张纸片上,对象的在场在我面前被具体化。
符号性意向一下子指向整体的对象,图像性意向则呈现在一定视角下的对象,更加具体。图像性意向比符号性意向更接近知觉,是连续的,可能是清晰或模糊的。但相比知觉而言,图像性意向的侧面、视角面和外形都是被描画出来的东西。

图像的在场具有两可性,这说明我们的日常经验总是有很多意向性在起作用。
图像行为不仅仅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是一幅图像并非只是像别的事物,它是对于被描绘的事物的呈现。

指号、象征或信号
指号indication带出另一种意向性,象征的或指示性的意向性。
指示性符号一般把我们指向缺席的对象,但它们只是让心灵想到被指示的对象。这点与语词不同,语词明确具体地指定我们如何去意向那歌对象。指示性符号只是标示对象并且把对象带给我们的心灵,但没有对该对象作出任何具体的限定。
指示性符号和语词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前者没有进入句法,而只是串联concatenation, 而后者本质上是句法性的。句法性意味着可以组合和表达不同的东西。

同一性的增强
同一事物可以被不同的意向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对象可以被知觉、回忆、想象、预期,也可以被在更理性和属人的意向所影响,如符号行为、图像行为、指示行为。
这些不同的意向性行为都是相互依赖的,没有想象和预期就没有记忆;没有符号性意向和指示性符号,我们就没有能力实行图像行为。
同一事物本身在各种新的方式上被给予。同一性得到增进和强化,它的存在通过呈现的多样性的丰富而增强。一个事物的存在是与其真理相关的,随着它的各种展现被扩大,会享有更多的真理。

5.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第七章)
范畴的categorial 在希腊语那里指的是指责或者控告某人,公开陈述某种属于此人的特征。在哲学上逐渐变成意味着关于某事物有所言说的行为。在现象学那里,指的是那种把某个对象加以联结、把句法引入到我们所经验到的东西之中的意向活动。

范畴意向性:对事态和命题进行联结的意向,使我们在进行述谓、联系、汇集以及把逻辑操作引入我们经验到的东西的时候发挥的意向。

有关范畴意向性的探讨对于我们研究人的存在是什么以及表现的接受者是什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理性。
来自经验的判断之发生
从简单知觉转到范畴意向(思维)的时候的意向性转换,是人的语言和言语的思想基础。特点:
这种转变是不连续的,转入范畴领域不是意味着更多的知觉和知觉被给予的多样性,知觉连续性被中断了。
这种同一性是一种被被提升了的同一性,更加离散和可认定。范畴意识中的同一性通过言语而被呈现、保存和传送的同一性。
范畴对象的同一性是被一次性地呈现了,整体和部分被同时给予(知觉是接续的外形)。当我们得到一个呈现给我们的被联结的整体时,我们不是现有整体然后再有联结。如此的整体仅仅作为被联结的整体而呈现。

构造:范畴对象的确立。“构造”一个范畴对象意味着使它显露,联结它,展示它,实现它的真理。不是将主观形式强加于实在。我们必须服从于事物显露它们自己的方式。我们的理智就其本性来说是与揭示事物的存在方式相配合的。去构造一种事态,就是去运用我们的理解,而且要让事物向我们表现它自己。

从经验到范畴是一种发生性的构造,较高级的对象性会通过较低级的对象性发展出来。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奠基于简单对象和简单意向,它们是非独立的部分。

现象学区分出述谓的意向性predicative intentionality/前谓述经验,并给后者以持续的关注。

新的多样性和同一性
整个范畴联结的领域,都依赖于“较低级”的意向性即知觉、想象、回忆和预期。
范畴意向性本身是一种新的认定,新的同一性综合,补充和渗透前谓述经验中达到的认定和同一性综合。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被提升到理性的空间(逻辑、论证和理性思维的领域)。同一性同时是知觉和思想之间的桥梁。

范畴对象
范畴对象是事物显现的方式,它们不是主观的,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灵之中的事物”。
当我们谈论缺席者的时候,我们仍然是在联结世界的一个部分。我们不是在求助于我们的观念或概念,用它们作为缺席事物的替代在场者。我们就是如此被构造的,以至于能够意向在其在场状态的事物,也能够意向在其缺席状态的事物。

传统哲学(包括弗雷格)将命题和意义作为心灵之物或者再现的存在体representational entity,似乎是万不得已的做法,一条死胡同,一种困境。

从“是一个事态”转变到“是一个判断”(我相信你告诉我的“餐具是银制的”→我开始怀疑餐具是银制的,认为你的“餐具是银制的”不是一个事态,而是一个判断),这个变化的发生对应着我已经采纳的新态度。这个新态度称为“命题性态度”,把确立它的反思称作“命题性反思”或“判断性反思”。
判断、命题或者概念不是受到反思之前就作为某种中介性的存在体而预先存在的。它是我们借助命题性反思而进入命题态度的时候出现的一个呈现的维度,一种呈现方式的变化。它是正在被联结的世界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正在被当做仅仅是某人的呈现来对待。

命题是”在世界之中“的,不过是在某人所投射的世界之中。世界就是这样通过某人正在言说的东西而被投射成存在着的世界。

现象学的真理理论不是在心灵或语义学的实体领域运作(这个领域完全忽视了意向性),而是完全在呈现之领域运作。(真理的符合论对于“命题”没有深入的理解,太过简单)

逻辑
逻辑在范畴层面上活动,一旦构造了范畴对象,我们就能够把这些对象形式化,并且注意形式化所得到的诸多形式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

现象学区分两种形式系统:
形式存在论:研究对象或事态所具有的形式结构的科学。
形式判断学:研究意义和命题的形式结构的科学。

模糊性现象
人的言语能力可能使得我们实际上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却显得是在思考。
无知状态:我们完全没有试图去联结有关的范畴对象;我们只是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
差错状态:我们表述有关某物的意见,但结果表明意见不正确。这种意见是明晰的。

模糊性处于无知和差错之间,是尚未成型的思想。
一个人的判断从模糊走向明晰,同一性是一样的。
模糊性可能怀有不一致性和不融贯性。

公众的舆论充斥着模糊性,总是向社会名人提出各种矛盾的要求,但这些说法仍然是本真思想的起点。我们的思想、我们构造的范畴对象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成和完善了。

范畴对象和人的理智
语言的句法元素被称作语言的伴随范畴性syncate-gorematic part的部分。
现象学把句法与成真的活动、与明见行为联系起来。
范畴对象是以离散包的方式出现的discrete packet。这些被给予理智活动的对象形成一个网络。所有这些范畴对象之间的联系是逻辑的,并非只是关联性的associative。

范畴对象并没有把对象粉碎成彼此失去联系的片段,而是更为深刻的连续性。范畴领域带来了一种新的、被联结的整体感;并非唯有前范畴的东西才是整体的holistic。

6.自我的现象学(第八章)
自我在现象学上是十分重要的。自我作为显象的多样性之中的同一性而确立它自己,向我们呈现它自己;我们又是作为意向性生活的中心和执行者。

自我的两可性(ambiguity):
经验自我:世界万物中的一物,经验性存在,处在因果链条之中。
先验自我:是显露的中心,世界以及世界之中的一切都对它表现它们自身。不再是世界的一部分。

经验自我和先验自我是同一个存在体,是以两种方式被考虑的存在者。自我以这种双重的方式而实存,我们能够以这种二元的方式来思考它,仅仅是因为它享有的存在方式允许它被如此考虑。

心理主义和生物还原论都把意义和真理当作属于经验性事实的事情来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支撑者并且因此超越经验之物的维度,不是当作属于事物的存在的维度。
现象学承认大脑的组成是语言句法、知觉、范畴意向、科学的一个原因,但人们还需要提出另外一种说明。事物为何能被区分为整体和部分,能够被知觉和图像化,为什么它们呈现给我们的时候能够区别出它们的本质方面和偶然方面?

先验自我
意义和呈现能够被传达、被记录、被确证和反驳,它们拥有某种持存subsistence,可以就它们本身而不是通过我们的主体性来表明它们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超越我们的主体性,作为先验自我而进行活动。生物还原论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正义问题。
就像棋盘上的马,当你把它仅仅看作一个孤零零的质料意义上的棋子时,它是经验自我。当你把它看作是棋局中的有规则的马时,这个马是先验自我。

动物有意识,但没有先验自我。因为它们没有进入理性的领域。(索这种说法对吗?)

先验自我是公开的,理性生活是一种公开的事情,先验自我是一个公开的存在体。先验自我的知觉、判断都可以涉及多个执行者。
(当我们因为失去了一个朋友而感觉惋惜的时候,绝不是只是因为他的肉体在世界上消失了,而是他的先验主体——他的知觉、回忆、预期、想象,他的语言和理性的生活,他的爱和恨,消失了)
先验自我不仅可以被自己认识,也可以被他人辨识。

现象学态度中的自我
先验自我在自然态度中获得真理,但是这种朴素的真理成就需要在哲学中完善。

对自我认定的三个阶段:
知觉及其变体的意向行为的执行者达到一种同一性。移置的自我是同一个自我。
范畴活动的执行者达到一种提高的同一性。自我能够指涉它自己(我相信P),这个自我有理性的力量。
自我不仅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意见或科学真理,而且还反思什么是拥有意见以及什么是追求和证实科学的宣称。自我取得作为真理执行者的责任。

自我与肉身性
我们从内部也从外部经验我们自己的身体。
当我用右手触摸左手时,我可以感到右手的先验自我于知觉和范畴联结之处活动;但同时,左手也可以被动地进行知觉,甚至通过意向性的转移,我能将这种被动转成主动,即主动知觉被触摸。先验自我可以在这两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上运作(只有在我自己的身体的触觉上)。

我们被感觉到的肉身性建立起一个处所(触觉、空间感、平衡感、抵抗重力),先验自我就在那里运用它所有意向性。
身体的空间性不仅是触觉的,而且是可移动的。

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的两可性在涉及记忆的潜伏性的时候特别突出——记忆作为化学和有机的储存在我的机体里,但是一旦被激活就在先验自我意义上运作。

非定点的自我
现象学的自我并非是一个实体,并没有把自我定点化(punctualize):它通过描述自我特有的多样性从而辨识自我的特别的同一性。它通过延迟和差异被现实化。自我的同一性是通过离心作用decentering而达到的。

7.时间性(第九章)
时间结构的三个层次:
世界时间(超越的时间或客观时间)。公共可测量。
内时间(内在的时间或主观的时间)。这种时间属于心灵活动和经验即意识生活事件的绵延和序列。内在时间不是公共的,而是私人的。
内在时间意识:对内在时间性的觉察或意识。有一种特定的不同于12的流。

内在时间意识有一种封闭性和完备性,在它之外没有任何进一步的层次。在现象学里,这个层次是一种绝对。正是在这个领域里,可以抵达作为现象的各种事物的最初开端。它并不指向超出它自己之外的任何更加基本的事物。它就是终极的语境、最终的视域和底线,为一切提供背景和奠基。内在时间意识领域是各种最为深刻的区分和同一性的起源。

超越的时间和内在时间的相互作用:
在客观上,超越的时间是基础,表明世界的实在性;
作为一种现象,客观时间却是依赖于内在时间的,被奠基与内在时间。第一个时间层次依赖于第二个层次。世间的事物之所以能够用钟表和日历来测量,能够被经验为持续的存在,仅仅是因为我们在主观的生活中经验到一连串心灵活动。如果我们既不曾预期也不曾回忆,那么也就不可能把世界上发生的过程组织成时间性模式。世界时间的意向对象结构依赖于内在时间的意向活动结构。

先验自我面对世界并让它向我们显现,这种显现的条件就是我们的意识经验的时间之流。

内在时间意识问题
内在时间之流被奠基于内在时间意识领域之上。内在时间意识不但构造内在时间性(内在的意识行为,如知觉、想象、回忆、感性经验),也构造客观时间性(超越的时间,围绕着树木奔跑等)。

如果时间性经验不过是正在播放的一帧帧影片,那么我们的经验不应该只有当下的图像吗?何来连续感?
我们从一开始就拥有直接被给予的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感觉。我们的经验按照它们的实存将其经验为“正在发生”(goings-on)或是“流逝”。
过去和未来的最初缺席,在我们的所有经验之中都是在场的。

活的当下:我们在任何时刻都拥有的对于时间性的充实的直接经验。活的当下就是在任何时刻的时间性整体。
整体由三个要素组成:原印象、滞留和前摄。

(前摄-滞留)原印象→内在时间性对象→世间的时间性对象

滞留:保持刚刚消逝的活的当下。不是立刻保持正在被经验到的时间性对象的某个先前的画面或者阶段,它保持的是消逝了的活的当下,保持的是消逝了的时间性经验。这个消逝了的活的当下本身也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滞留里还有消逝了的滞留。诸多消逝的当下形成了一个整体,我们的当下经验总是拖着一条由诸多消失了 的当下及其滞留所形成的彗星尾巴。

滞留比记忆基本的多,先于回忆行为,它所保持的东西尚未落入遗忘之中从而缺席。

前摄:直接一句我们现有的东西,把有关“来临的事物”的最初而原本的感觉给予我们。前摄打开了未来的维度,并且因此使得充分发展的预期成为可能,但它不是预期和投射,没有自我的移置。

海德格尔称这种突破直接的当下而进入未来和过去的方式为我们经验的绽出的(estatic)特性。这三种敞开形式被称为时间的绽出。在最基本的时间经验中,我们并不是被封闭在孤立的当下,而是“站出去”进入过去和未来。

活的当下所面对的对象:
活的当下(自我)-现阶段(now phrase 对象)
在意向对象方面,对象的时间性阶段也都按照它们彼此相继的顺序而被保持在适当位置上。

活的当下具有双重的意向性:
纵向意向性:它保持它自己的先行的当下,并因此而建立一种初发的自我认定。
横向意向性:通过这些同样的滞留,它按照对象在时间中的展开而建立被经验对象的连续性。

时间性黑暗:滞留在某个点上消退,与之对应的现阶段也会逐渐湮没,进入更为确定的缺席状态。回忆是一种离散的新开端,回到已经失落在意识之外的事情。

自我的移置就是意识的当下时间之流的中断,在内部引入第二个时间之流。移置不仅提高了对象的同一感,还提高了自我同一感。

内在时间意识中的细节与困惑之处
内在时间意识领域不是实体性部分,而是要素。内在时间意识附着于内在时间及其对象,并通过内在时间和对象而附着于世界时间及其对象。虽然内在时间意识比它们更根本,然而它却是它们的一个要素。对于时间意识的分析只提供了时间的形式结构。

内在时间意识是最基础的部分与整体、在场与缺席以及多样性之中的同一性的场所,而这些又是所有在经验之中被构成的更为复杂高级的形式的前提。
它是我们自己的自我同一性的起源之处,它是前人格、匿名的,我们无法改变它和控制它,但我们可以认定与它同一。

缺席在内在时间意识中的特殊之处:一个消逝的活的当下是一种缺席,但这种缺席因为滞留而被呈现。缺席被给予或呈现。

前摄不仅有特殊的经验层面(比如我内在时间意识里在活的当下继续在打字),还有形式上的带着情绪“等待某种事物”(如我一直盼望着新的现象学洞见)。

为什么不把内时间意识结构放在我们的感觉和意向性行为之流的内部、放在2中呢?为什么不是心理学的事物呢?

对意向性和呈现的分析不能在12中完成,这两个层次的在场和缺席需要一种敞开和澄清的支持,需要一个层次来说明它们的来源。事件和经验在时间之中展开和持续,这个事实既不是一个机械的事实,也不是一个有机的或心理学上的事实,它起源于一个更深刻的层次,这个层次是所有形式结构和各种呈现方式的发源地。

对神经和生理的讨论无法说明某些内在词项的涵义——“想象”、“回忆”、“计算”……也无法谈到什么是时间。

海德格尔谈到“疏朗”(Lichtung)和“会成”(Ereignis)——使某个空间变得“开阔疏通”,从而使事物能够在这个空间里被给予,使我们能够成为这些事物的接受者。【古典哲学也触及这个层面,关于差异从太一那里的流溢,关于不动的推动者】

8.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第十章)

Lebenswelt
各门精确的数字化的科学都是从生活的世界中获得其起源。精确的科学都是对于我们直接拥有的关于世间事物的经验的一种转化;这些科学把这种经验推到更高的认定层次上,而且与此相关联,把我们经验到的对象转变成理想化的、数字化的对象。
我们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里,而且这个基础性的世界有它自己的真理和证实形式,这些形式不可能被现代科学引入的真理和证实来代替,而只能被其补充。

数学化的科学如何被构造
理想化的对象(完全平滑的平面和光线)来自于我们凭借一种混合了知觉与想象的特定类别的意向性来建立或构造的。
理想化对象排除变更和模棱两可。这在知觉和回忆中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本身就是模糊的和可变的。
现象学宣称: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精确的数学化科学不可能说明它们自己的实存。它们并没有可以用来处理诸如知觉、回忆、对他人心灵的经验等等事物的词项和概念。

主体间性
描述我们关于他人经验的两种进路:
我们简单地描述我们如何直接地经验到他人,如何把其他的身体辨识成为与我们自己相像的心灵和自我的体现embodiment。
我们并不观察我们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直接关系,而是观察我们和他们与此二者共同拥有的世界以及事物的关系。

从第二种进路开始:
当其他的知觉者同时参与对一个对象的意向的时候,我明白,他人的角度对我来说是潜在的,对他们来说则是现实的。对象因而对我呈现一种更大的超越性:它不仅是我看到的和可能看到的东西,还是他们在此刻看到的东西。对象同一的被主体间性地给予我。
我对我自己来说的显著性是在先验逻辑上的一个必然性,而不是事关道德上的自我中心性。

第一种进路:
某些身体作为表达意义的身体而在世界中伸展出来,这些身体也能够向我传达世界是怎么样的:它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存在方式的其他视点。它们体现着其他的先验自我。我把它们知觉成为封闭着而且表达着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一个时间性之流,这个有意识的生命将会总是对我缺席的。
本己性领域
向本己性领域的还原试图排除的是真正的他人之维,试图达到这种经验层次——还没有出现我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立。
向本己性领域的还原是先验自我所经历的经验的层次之一。

9.理性、真理和明见性(第十一章)
哲学是一项科学的事业,它不是关切某个特殊的存在领域,而是关切成真性truthfulness本身:关切人类的交往、人类为揭示事物的存在方式而付出的努力,以及人类遵循事物的本性而活动的能力;最终,它关切如其向我们显现其自身的存在。

两种真理
意义的同一性:在我们中间进行交流并且在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意义所具有的相同性sameness。
意义的同一性使真理成为可能。

理性生活中的两种真理:
正确性的真理(the truth of correctness):从陈述和命题出发,可以判断出与事物的存在方式背道而驰、遭到事物的表现所抵制的断言之虚假。
显露的真理(the truth of disclosure):某个事态的展现。可以理解为对象向我们在场呈现,是实在的或实际的东西的表现。与这种真理相关联的虚假,就是在显象发生误导的时候、事物似乎是它们所不是的东西的时候出现的虚假。

正确性的真理依赖于显露的真理;后者能够起到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的作用——确证或驳斥某个断言。真命题与之匹配的东西,并不是某种惰性的存在体,而是正在被显露的事物。前范畴的/范畴的。显露的真理出现在正确性真理之前(前范畴)之后(把他人的陈述“去引号”)

明见性
现象学用明见性一词来命名主体性的成就——对于真理的主体性拥有(包括符合论意义上的和显露意义上的)。作为意向活动的明见性与作为意向对象的真理相关联。
明见性evidencing采用动词形式,意为“明见行为,使……明显”,指的是达成真理,引出在场状态。不需前提推理和逻辑论证的直观自明显现。
明见性是某个事物进入到理性空间、进入到可理解的事物构成的世界之中的时刻。这个完善不只是在主体一侧的,也在对象那侧,对象被表明和认识,它显露它自己。它的真理被现实化了。
海德格尔将Dasein比喻为“存在的牧羊人”,事物能够在其成真状态上得到揭示,而我们就是这种揭示的接受者。
这种明见性也来自于我们的存在方式,我们的言语不只是在我们自己中间的闲聊,这种言语也是对事物的解释,事物在我们的言说中被显露。我们提供了一道光亮,事物在这道光亮之中能够显明它们自己;我们开出了一块澄明之地,事物可以在那里得到聚集collected和回忆recollected。
明见性表达了这个事实,即当事物呈现其自身时,我们是主动的,我们有所作为,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我们不仅是显露的与格dative,而且还是显露的主格。如果事物要被给予我们,我们就必须作为先验的自我而活动。

两种试图逃避明见性的途径:
将明见性还原成某种单纯是心理学上的东西。
我们断言,在我们能够从前提或公理推导出我们认识的东西,从而对它加以证明之前,我们决没有真正拥有明见性。

1、这种观点认为:我们的坚信状态不过是我们的主观状态、心理学状态(休谟和密尔)。
但我们觉察到的不是一种心灵心理学的状态,如果我们觉察到一种展现,本质上我们也就觉察到被展现的东西,展现并不是与被展现的东西对立的内心事物。明见性的行为更像是逻辑上的活动。明见性的活动是我们最大程度上作为人而存在。

2、这种观点认为:一个呈现给我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显象或意见。真理的唯一来源是证明。
这种对于方法的信任正是现代性的理性主义的一部分。但现象学认为,这是一种想要支配真理的企图,它企图对显露加以控制,使之服从我们的意志。

隐蔽与真理
明见性将事物带至澄明,但是一切明见性都从缺席和模糊状态浮现而出,而且,关注对象的一个方面,通常也意味着对象的其他方面都没入暗昧之中。理性生活并不是简单地一个一个相继出现的明见性和启明illumination,而是在场和缺席之间以及明晰和暗昧之间的推拉牵扯。

事物进入隐没状态,这可能是必然地也是好的。隐蔽不是丧失;它也可能是保存与保护。

遮蔽能够以两种形式发生:作为缺席或者作为模糊。
模糊状态很重要,最先就是对象的朦胧在场,对象由这个发源地出发,走向清晰地澄明。
但是,一旦对象被明见,它很有可能被视为理所当然,成为基础和预设,回落到模糊状态,以便进一步向前走。原初的明见性变成了沉积物,变成了隐蔽的预设,退回幽暗,不再被本真地联结。
这些隐蔽的原初性虽然受到忽视,但它们仍然是有效力的,它们生成一种文化的立场。
现象学试图恢复事物的原初含义,回溯我们思想史上层层积淀的明见性。达到事物的本质也意味着达到开端和本源。
在哲学中,黑暗本身尽可能地来到澄明,但是哲学也必须拥有良好的判断力来让黑暗存在。

意义之中的三种结构
句法是关于命题的逻辑语法,句法项被称为判断的伴随范畴性部分(不能单独出现,而要和其他语词一起出现)
一个陈述的内容起到的作用是表达正在被谈论的事物或方面。

三个结构层次:
第一个层次涉及产生出有意义的命题的各种句法组合。这里容易出现句法的混乱,句子无法满足真与假的先决条件。X伴随Y而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命题的一致性consistency。但依然关于句法而不是关于内容,是命题的组合学。
第三个层次涉及我们说出的内容,涉及我们提出的陈述的融贯性。“我的叔叔是难以读懂的”在第二个层次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第三个层次上是不融贯的。

形式逻辑只保证第二个层次的规则,不保证命题的真。批判一个论证可以从三个层面出发。

命题内容的融贯性来自于我们关于对象的经验,特别是关于个体事物的经验。我们与特殊事物遭遇时,发现某些内容或范畴是共属的belong together,然后我们把这些事物联结成具有这样特点的事物。

结构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都相信在符号行为的游戏之外不存在任何“中心”,但是现象学看到语言的形式模式被赋予了更大的尊严和美:它们不仅相互影响,而且还揭示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
明见性与美
显现不只是交给我们诸多事实,它还揭示出事物特有的美。

10.本质直观(第十二章)
本质直观:对本质的洞见,对eidos或对于形式的把握。我们不仅能够直观到(使之向我们呈现)个体及其特征,还能直观到事物拥有的本质。本质直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向性,具有它自己的结构。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同一性综合,有三个层次:
在第一个层次上,我们经验到一些事物并且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一种相当弱的同一性——典型性。我们的经验被程式化,但没有被提升到明晰的思维。
在第二个层次上,同一性综合发生了,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相似,而是相同的谓词,是多中之一。我们达到了一个经验的共相empirical universal。
在第三个层次上,我们努力超出经验的共相而达到本质的共相eidetic universal,达到必然性而不仅仅是规则性regularities。

在第三个层次上,我们从知觉进入到了想象领域,通过想象的变更找到事物的稳定性的特征,当想象撞上了不可能的时候,我们就成功地达到了本质直观,明见到本质。想象帮助揭露必然性。(类似于可能世界,但这样处理是否过于简单?)

本质直观作为一种意向性,与想象密不可分。但是这种意向性很有可能划入到没有本质的纯粹幻想中,可能导致误置的直观,对真实的远离(比如数学化的理想自然)。但这是一种哲学上的错误。

11.现象学的界定与当前历史语境里的现象学(十三、十四与附录)

第十三章:对现象学的界定
命题性反思/现象学反思
索认为,人的特殊性在于,我们可以在事态和命题之间进行一种往返运动。非人的动物不可能将事态命题化,它们不可能进行命题性反思,不可能把某种情况当做仅仅是被某人呈现的情况来看待。
但是在进行命题化的时候,我与某个特别显著的事态或一组事态拉开距离,但还是有无限多的事态、事物和语境都完全没有受到反思性批判的触动。它们的信念品质doxic quality依然完整无损。而现象学反思与自然态度的一切事物拉开了距离,是极度的全盘反思。

命题性反思是有限的;现象学反思是普遍的。
命题性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从这个命题中浮现出来的命题之真;现象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纯粹的沉思和超然,并不改变自然态度的确信。
含义是命题性反思的一个相关项,但现象学反思与含义无关。如果将含义视作现象学的意向对象,那么就把两种反思混淆了。

第十四章:当前历史语境中的现象学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索认为,现代性的两个维度——认识论和政治哲学,和传统不同,都将心灵理解为统治的力量,心灵不是被看作朝向事物的真理而得到规整的,而是被设想成正在支配着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正在通过它自己的努力而产生真理。(非接受性而是创造性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不是为知识而服务的理性运用,而是某种意志即统治意志、权力意志的运用。

现象学拒斥这种现代性,恢复生活世界本来面貌,提倡让事物自己得到显现。
现象学虽然没有具体的政治哲学主张,但它的思想资源可以导向一种更好的政治状态,即政治统治的运用必须契合人的本性,反映他们的存在维度。提倡公民理性、公民思考、公民共和。(我认为阿伦特的政治哲学已有这样的现象学视野)现象学能够强化或者恢复公民的自我理解,反对极权统治——人民是公民、是真理的执行者。

托马斯主义和现象学都相信人的理性是朝向真理而受到规整的。虽然前者是在宗教领域做出的。现象学以自然的角度完成了这项成就。两者相互补充。

附录:现象学百年
记录一点索对现象学家特点的经典评述。
海德格尔面对生存论问题,这有利有弊:
揭示出哲学并非是毫无牵挂或者无忧无虑的思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弊在于,海德格尔的哲学筹划没有充分地区分开理论和实践的生活、哲学和审慎、理论与宗教。
海德格尔对于焦虑、本真性、向死的分析的功能是分析性的,而不是劝诫性的,他只是表明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在思辨的形而上学中被揭示出来,而且也再各种各样的人类生存之中被揭示出来。但他往往混合了两者,成了“宗教意义上的先知”。海德格尔总是走向第一原理,这使得他过于简化了。

萨特出色地运用了缺席的概念。他揭示出否定并不仅仅是我们的判断所具有的特征,而且在先于判断的直观经验中被给予。但他的作品过于存在主义,自在和自为的对比太过二元化,过于强调差异和他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