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original) (raw)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二遍细看,收获多多
作为邓小平先生的侄子,邓野的这本书以其扎实的论证、精妙的叙述和扎实的文笔享誉史学界,向我们勾勒出一幅1944至1946年间的战后中国画面。
1、首先是资料引用上,作者选用的基本上都是公开出版的资料,比如中央档案馆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以及民国资料汇编、史实纪要等。并辅以诸如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王世杰等人的当事人日记和年谱,高层政治人物的回忆录。除此之外,就是当时发行的公共报刊,比如《中央日报》、《大公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等。 从材料看虽然普通,但是作者的见解却很犀利,而且语言非常流畅优美。
2、本书的框架限定在1944~1946,以这两年内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和国民党遵循的“一党训政”为研究主题,仔细考量国共两党围绕这两个议题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政争(政治谈判+武力)。
选用1944—1946这个时间段,而不以通常的日本战败的1945年作为研究的起点,作者有自己的主观考量。这是因为他看来1944-1946是一个完整的国共政治转型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变为内政问题。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得中国战胜日本只成为了一个时间问题、而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壮大使得中共以自身武力条件为支撑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的口号,因此从1944年起内政矛盾超越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并以此为起点继续延续至战后。此后国共两党在战后雅尔塔体系与美苏冷战的背景之下,围绕国家政权建设进入了边打边谈的环节。而1946年东北战役中的国民党四平之战的胜利,使得国民党开始撕毁谈判的幌子,正式进入不宣而战的军事环节,内战一触即发。 因此在1944~1946年之间的一系列政治谈判和武力角逐活动就成为了作者论述的主体部分。
作者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或者结论就是:民国的政治逻辑。 何为民国的政治逻辑呢?除了各章节的论述之外,作者在结束语中做了很好的总结和升华。无论是国共两党的政治谈判和协商,还是第三方的生存空间(民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亦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要把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宪政国家的政治奔走,最终都走向失败。这是因为决定近代中国政治命运和走向的从来不是“民主”、“自由”、“宪政”等一系列价值理念,真正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只有武力或者军队。谁掌握和控制了军队,谁的军事力量更胜一筹,谁在政治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就更大一些。即政治与武力的高度统一,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
3、作者为了说服他这个观点,本书的主体框架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一、中共军事力量的增强使得它有提出“联合政府”的底气(武力—政治)
二、国民党通过中苏谈判获得的政治利益和支持,以及国民党在军事部署上的优势地位,使得中共不得不在重庆谈判上让步,“联合政府”的口号改为“参与政府”(武力——政治)
三、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军事部署,苏联对中国利益上的双重性,马歇尔大使访华和英美苏三国外务长的外交压力,国民党不得不就此妥协,联合中共与第三党派就未来国家政权建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但是没有军事支撑的各方政治势力的平衡状态难以长期维持,后续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召开马上又对政协草案展开了批驳。(武力——政治——武力——政治)
四、 国民党与苏联就东北问题的矛盾争执进一步白热化,国共双方在东北的军事对峙日益加剧,在苏联的默许与支持下,国共上方在东北的交战一触即发。共产党四平之战的失败,让国民党正式放弃谈判,进入内战阶段。(武力——政治)
4、总的来看,这本书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它首先是一本考证扎实、论证充分的史学著作,为我们还原了1944—1946年间的历史真相。其次拥有大的国际视野,考量战后中国的内政问题时,充分考虑到了美苏两国的影响,并且将这一问题置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中综合考察,由内及外,入木三分。最后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又不仅拘泥于就事论事,而是上升到框架分析与理论构建,落脚点在于民国的政治逻辑,为我们阐述了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与最终依据这一结论。
5、战后中国有没有走上宪政和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作者虽没有明说,但答案却潜藏在书中不言而喻。当年的政治协商会议确实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高峰了,不仅就多党派的参政模式进行了前期演练,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也在当年的政协宪草中一一规定(如议会制、内阁制、直接选举等),可惜只是昙花一现。 孙中山对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进行修改,变动为五权宪法、权能分治,而这又成了后期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的理论基础,就这一层面来说,孙的改造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又有重待评估?若是好为何民盟、青年党、无党派乃至美国都希望效仿欧美重新建立西式的议会制,内阁制?
6、看完了这个,1944~1949确实是中国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除了两党政治力量的翻转外,战后中国国家政治制度的构建也存在着巨大的、多面的、多样的选择性和可能性。如果历史稍稍改动一番,或许历史的走向会发生巨大的变动。
此一时期的国际势力的卷入(美国、苏联)加剧了中国内政走向的复杂性,对苏联没有任何好感,美国基于民主理念的基础还稍稍有些好感。。。。。 其实也印证了一个说法,外交从来就不单单仅指外交,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放到今天的国际外交应该也说得通,周恩来作为国共两党的谈判者,出色地体现了他的个人外交能力。 书中就蒋和毛的论述来看,无疑是毛的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更好,看得远看的深,又善于利用复杂的国际力量为己所用,确实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政治家。 还是有些同情民盟、青年党、无党派人士,或许就参政动机而言,他们相比于国共更纯粹,也更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只是时代没有赋予他们实现的可能。 研究政治史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和对材料的敏锐度也不行啊......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十日十月谈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