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original) (raw)
第二性
豆瓣评分
5星
59.1%
4星
31.7%
3星
7.3%
2星
1.0%
1星
1.0%
内容简介 · · · · · ·
相同ISBN的还有2004年西苑出版社出版李强选译的《第二性》版本,从属于《西方哲理精译文丛》。
第二性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西蒙·波伏娃,出生于巴黎一个天主教色彩很深的资产阶级家庭。她具有作家,哲学家、散文家、戏剧家等多重身份,21岁时和萨特结识,从此追随萨特,并与萨特结成终身伴侣,选择不生育,因受存在主义思想的感染和启发,而成为存在主义代表性的人物,女权运动的先驱,主要作品有《西蒙·波伏娃的美国纪行》、《满大人》、《老年》、《第二性》等。
目录 · · · · · ·
译序/译者
第一部 现实与神话
第二部 历史
第三部 神话
第四部 女性的形成
第五部 处境
· · · · · · (更多)
译序/译者
第一部 现实与神话
第二部 历史
第三部 神话
第四部 女性的形成
第五部 处境
第六部 生存辩护
第七部 解放之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她专心于学习、运动、职业训练,或某种社会政治活动,就不会整天想着男人,对自己的感情或对性冲突的关注,也会小得多。然后,在把自我实现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方面,她仍会面临比年轻男人更多的困难。如我指明的,家庭和社会习俗都不会赞成她在这方面作出努力。而且,她即使选择了独立,也仍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给男生爱情腾出一块地方。她很可能是在担心,如果完全献身于某项事业,她会错过自己的女人命运。这种感觉往往不会被承认,但它确实存在。它消减了已明确树立的目标,对它加以限制。在任何情况下,职业女性都希望能把职业成功和纯属女性的成就协调起来。这不仅意味着她必须花许多时间打扮自己,更严重的是,它还意味着她的主要兴趣是不一致的。男学者在按部就班地工作的同时,还以思想的自由驰骋为快,因此产生最佳的灵感。然而女人的遐想方向完全不同:她要考虑个人的容貌,考虑男人和爱情;她将只给学习和职业留下最低限度的时间和精力,于是在这些领域里,任何事情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这并不是一个智能弱、思想无法集中的问题,而宁可说是两种不一致的兴趣很难协调的问题。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常惊讶的发现,女人一旦找到了丈夫,便能多么轻易的放弃音乐、学习和她的职业。在她的计划中,她明显涉及到自己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以致实现计划也不会给她带来多少利益。一切都在联合起来抑制她的个人野心,巨大的社会压力仍在强迫她通过婚姻谋求社会地位和合法庇护。当然,她也不想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她在世界的地位,或者即使想,也是胆怯的。只要社会上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平等,还要社会习俗还在批准女人以妻子或主妇的身份从某些男人的特权那里获益,那么,她不劳而获的梦想就会存在下去,就会阻碍她取得自己的成就 (查看原文)
lizzy 27 回复 420赞
2012-09-04 00:45:48
—— 引自第425页 - 她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劣等性才把自己交给了男人,而是因为她把自己这样交给了男人,她才接受了她是劣等的这个观念,才建立了关于这种劣等性的真理。 而且,实际上,她在男人心目中的价值,也不是通过增强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重要性取得的,而宁可说是通过根据男人的梦想去塑造自己获得的。在尚无经验的时候,她并不是始终都意识到这一点。她可能和男孩子们一样具有攻击性,可能想用一种粗暴的权威、一种自得的坦率去征服他们。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态度使她注定要失败。所有的女孩子,从最低三下四的到最清高孤傲的,迟早都会懂得,要讨人喜欢,她们必须放弃自己的权利。她们的母亲嘱咐她们,不要再把男孩子当成伙伴对待,不要去献殷勤,而要扮演被动的角色。如果她们想建立友谊或开始调情,就必须处处小心,避免显出主动的样子。男人不喜欢garCOns manques[男孩气的女孩子],女学者或聪明的女人;过分有胆量,过分有文化或知识,过分有个性,会把他们吓跑。如乔治·艾略特所说,在许多小说中,最后总是愚蠢的白皮肤金发碧眼的女主人公,击败了较有男人气的浅黑型的女人。在《弗洛斯河上的磨房》里,玛吉徒劳地想颠倒一下角色,但她终于死去,是金发女郎露西和斯蒂芬结了婚。在《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是索然无味的艾丽丝,而不是勇敢的克拉拉,赢得了男主人公的爱情。在制。《小妇人》中,可爱的乔只是洛丽的童年伙伴:他把爱留给了毫无生气的艾米和她迷人的卷发。 所谓具有女性气质,就是显得软弱、无用和温顺。她不仅应当修饰打扮,做好准备,而且应当抑制她的自然本性,以长辈所教授的做作的典雅和娇柔取而代之。任何自我表现都会削弱她的女性气质和魅力。由于在做人的使命与做男性的使命之间没有矛盾,相对来说,年轻男人的生命历程比较容易完成。 然而,年轻女人的情况则与此相反,她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地位和她做女性的使命之间存在着矛盾。青春期对女人之所以是一个非... (查看原文)
白开水 10 回复 98赞
2013-07-29 12:19:10
—— 引自第3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第二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0.99元
19.00元
25.00元
19.99元
15.99元
喜欢读"第二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小仙女爱吃肉。 2020-01-29 11:41:46
131 有用
生理结构的差异是让女性成为附属地位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她被自身力量束缚无法捕猎,丧失了主导权,她被生殖哺育孩子牵绊,深陷深宅闺院,而此时的男性一直在与外部世界不断碰撞,从最初以饱腹为目的到权利的扩张,社会的规则被男性一次次改写。哎~
第二性的书评 · · · · · ·( 全部 477 条 )
飞天PP猪 2009-02-19 02:59:46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版
当代女性现状浅析
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相反,世界女权运动和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一样,充满了迂回与曲折,并缓慢上升,成陀螺波浪形。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妇女涌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1939年到1945... (展开)
无痛剜肉术 2021-11-02 23:11: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宁把英语补,不读郑克鲁——疑烂有据
郑克鲁这个译本貌似是最广为人知的,而且豆瓣评分奇高(目前9.2分)。然而我却读得苦不堪言,一直疯狂怀疑自己。痛苦在于打开评论,目之所见没有几个人指出翻译有问题,有一个 吐槽 的还被围攻了,看得我满头问号,因为一般只要是译作,豆瓣前排评论里面一定有吐槽翻译的。痛苦... (展开)
一只小矮子 2012-10-14 01:15:49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版
被宠坏的男人们
最近读《第二性》,读到第七章了。 看到很多女性被剥削压迫的事实,尤其是圣经古兰经中的某些言语,还有某些思想家的言语,心里很多的愤慨,联想到身边的某些事实。 我爷爷是一个瘸子,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几乎所有的劳动,无论是农务还是家务,都是奶奶做,奶奶的一生几... (展开)
人类无聊指南 2018-08-07 10:58:5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郑克鲁的译本千万不要买
首先,推荐@Mon老师的这篇书评。例举《第二性》郑克鲁译本翻译错误及语法问题,例证丰富,胜我这篇情绪宣泄的书评百倍。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69262/ 接下来是正文。 开宗明义第一句话:郑克鲁的译本不要买。既不要买这一版《第二性》,也不要买与他有关的任何译... (展开)
闲寂 2010-03-09 12:03:20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版
和这本书在一起的十年
在《第二性》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评价:“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 上大学后不久,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的书架。在那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几... (展开)
萨尔斯堡的树枝 2022-08-02 21:34:0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书给年轻女性
1、 前阵子看《爱的艺术》, 看到弗洛姆讲弗洛伊德,说后者的理论在当时确实具有强烈的挑衅性和革命性,但是—— “在1910年是革命的东西,五十年以后就不一定是了。” 我轻巧地写了一句笔记:“你也是。” 毕竟在弗洛姆眼里女人天生该遭受生育的奴役,同性恋出现在世界上也是... (展开)
王二刀哪猫 2010-10-12 23:28:03
不是书评是书摘而已
长久来困扰我心的种种疑惑竟然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根源 下面作一些书摘 1、这就是人类不认为分娩生命的性别具有优越性,而毁灭生命的性别却被认为具有优越性的原因。 2、与真切感受相比,最清晰的回忆也让人觉得乏味。 3、人们灌输给她的观念是,要讨人欢喜、就要尽力来讨... (展开)
周丹薇 2012-01-12 13:54:51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版
没结婚的女人是一种很高级的动物。
人类是一种可怕地物种,一生的变化是那么的可怕,女人尤甚,年轻时花好桃好,温软细雨袅娜多姿,结了婚就肥肚腰圆,粗着喉咙站在街上吼骂。 老就老,不可怕。可怕地是,老了,还面目可憎。 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人类有着十分猥琐的社会规范,美其名曰法律保障内的婚姻制度,... (展开)
一样的耳朵 2018-05-14 11:23: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版
我为什么讨厌过母亲节
每年母亲节,一大波题为“好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怎样做一个完美妈妈”、“了不起的妈妈们”、“脱下羽衣的天使”就会在朋友圈里刷屏。 全年集中在这一天的歌颂声,掩盖了一个常被主流世界忽视的事实:对“母亲”一词向来存在不少偏见,实际上,根据是在反抗、忍让、满足... (展开)
April 2010-01-29 01:55:46
I am a woman
俯瞰整个世界 她们备受人们的赞誉 诅咒和诋毁 她们一样崇高 神圣 一样凶残 卑鄙 她们是永恒的主题 ——第二性 很早就想整理出关于《第二性》的读书笔记,很入迷,想抽个时间再消化消化。 昨天和朋友探讨他的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