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还全面辑录了鲁迅先生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字,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包括序言、通信等,从中可以了解他对古代小说之研究的演变过程。
《中国小说史略》率先把小说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加以系统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小说史的独立体系,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作了大量的史料勾稽、考证工作,并据此作了许多精当卓越、言简意赅的评论。此次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郭豫适先生在其导读部分着重介绍了鲁迅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利读者更好地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从而更进一步领略民国时期的学术风貌。
中国小说史略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目录 · · · · · ·
1 题记
2 序言
3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4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5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6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 · · · · · (更多)
1 题记
2 序言
3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4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5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6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7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8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9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10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破情根必先走入请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 (查看原文)
人土土 1 回复 3赞
2013-09-28 20:22:13
—— 引自第108页 -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曰,”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原本《说郛》二十五。原注云,出《冲波传》。) (查看原文)
啊呜 1赞
2011-11-17 12:43:34
—— 引自第4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蓬莱阁丛书(共5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伏羲考》《简牍检署考校注》《汉代婚丧礼俗考》《当代中国史学》《魏晋思想论》 等 。
喜欢读"中国小说史略"的人也喜欢 · · · · · ·
斯 琰 🌈 🍭 2013-09-13 20:19:34
98 有用
四星亦可,五星亦可。迅哥儿的学术也不是盖的,这一本著作的意义在文学史上绝对是极大的,特别是对我这种专注小说的人而言,让我受益匪浅。迅哥儿的点评虽然言简意赅,很精到,但是感觉作为一部文学史的话,还是相对少了一些,而对于作品的介绍占的篇幅过大了。但是这依然是咱们中文系的必读好书~
Pygmalion 2024-11-04 13:37:08 广东
0 有用
鲁迅先生似乎把脂砚斋批语视作有别于程高本的另一种三十回续书的线索,可以说是另具慧眼卓识,在脂批神化的今天,它的确具有一种隐而不显的神秘魅力,但正如吴敬梓《儒林外史》被后人附会的第五十六回那样,若曹公真计划在末回写一警幻情榜,似乎自甘堕入俗套之中。然论者似普遍相信此情榜定是花样翻新不同于以往俗套,实则未必然也。此纲要中最具价值的不是考据,而是鲁迅先生自己的见解评价,惜乎讲史的道德感毕竟压制了在其他文... 鲁迅先生似乎把脂砚斋批语视作有别于程高本的另一种三十回续书的线索,可以说是另具慧眼卓识,在脂批神化的今天,它的确具有一种隐而不显的神秘魅力,但正如吴敬梓《儒林外史》被后人附会的第五十六回那样,若曹公真计划在末回写一警幻情榜,似乎自甘堕入俗套之中。然论者似普遍相信此情榜定是花样翻新不同于以往俗套,实则未必然也。此纲要中最具价值的不是考据,而是鲁迅先生自己的见解评价,惜乎讲史的道德感毕竟压制了在其他文本中个性鲜活的主体,不免引人想听他谈得多些,然若如是,则不成为纲要也。 (展开)
中国小说史略的书评 · · · · · ·( 全部 79 条 )
名字写在水上 2013-02-23 10:52:05
重读《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序言中称:“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此书重印时,鲁迅在题记中又说:“此种要略,早成陈言,惟缘别无新书,遂使尚有读者。”由今观之,此书的确有应补阙拾遗及辨讹疏证之处,如说《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似乎并未辨明《聊斋志异》与六朝志怪的本质... (展开)
坠楼人 2017-09-27 10:31:05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版
《中國小說史略》書單
花了半個月,草草將老大哥力作《中國小說史略》瀏覽一遍,順便將其中所敘之書大致羅列出一份書單,茲錄如下: 第二篇、神話與傳說 1、《山海經》 2、《穆天子傳》 3、《蜀王本紀》 揚雄(西漢) 4、《吳越春秋》 趙曄(東漢) 5、《越絕書》 袁康、吳平(東漢)(3、4、5三本謂... (展开)
李火火 2007-12-11 14:48:4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版
区区稗官 莫大幸福
《中国小说史略》上起远古神话,下迄清末谴责小说以至黑幕小说,网罗古今,气吞全牛。面对如此浩大的巨作,我选取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想要谈谈的几个点来说一说。 首先是对于“小说”一词的诠释。 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所... (展开)
jerrylin 2009-04-03 10:48:40
这个版本的一大优点
这个版本的一大优点就在于书后附录的李梦生编“《中国小说史略》引用小书书目简介”。 现引李先生简介说明在下:“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鲁迅先生原著,特将《中国小说史略》中所征引小说逐一查考简介如次。凡在正文中已作重点介绍的(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从简从略... (展开)
flyingbird 2011-02-17 16:45:33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鲁迅研究小说的功力
想了解中国小说源流的人,这本书不可不读;想了解作为小说家的鲁迅,这本书更是不容错过。 鲁迅的书,我到了大学,一度不愿读,大致是有些逆反心理,毕竟官方媒体造出’金刚怒目‘式的鲁迅形象还是挺误导人的。以为,鲁迅一天到晚没事,就是吹胡子,瞪眼睛,批评、讽刺、揭露... (展开)
古西西 2021-10-31 04:51:4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中国小说史略》笔记
中国在近代以前,对小说的研究一直都是零散、不成系统的,中国小说史更是一片空白。先生这本《中国小说史略》可谓此领域开山之作, 此书不仅限于对古代小说按年代进行系统梳理,还对对古代小说创作和作品进行评论,其独到的评论也是一大亮点,更增强我们对古代小说的理解。 1、... (展开)
苏二读书 2017-09-03 11:29:2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版
想写小说,不妨先看懂鲁迅这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每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写出一篇出色的小说,可以说是写作者的小梦想之一,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教写作技巧的书,都很实用,不过鲁迅先生这本书,不是教写作技巧的,他写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 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小说史略》。 或许原来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但我们肯定都会零... (展开)
十三時夢迷 2021-07-08 23:12:33
一本古书的再版,往往启发整个时代的复古
今日读罢《中国小说史略》。是书议论与选文相交杂,故用文言。所读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本,虽有注释,但标点、文字之误甚夥。 诗与神话,二者存在怎样的联系?鲁迅认为“诗人为神话之仇敌”,列维-斯特劳斯或有同感。鲁迅又道:“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诗歌... (展开)
十三维 2019-08-09 00:12:26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征与脉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对清以前中国小说脉络进行梳理和研究的一部专著,也曾作为大学讲稿。可以配套《小说旧闻抄》、《唐宋传奇集》进行阅读。 概念与定义 小说之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大意是小说非道术所在,只是一些被修饰的... (展开)
楚歌声 2010-02-03 18:12:5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版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2009-03-19 19:27 (分类:读书记评) 那天在寝室水槽接水,忽然想到写写看过的书。这些年看了这么多书,渐渐淡忘。希望有些感悟趁着还记得写写出来,顺带着记上来龙去脉的历史渊源也可以抚今追昔回忆青葱岁月。于是,就这么着,从这一本开始吧! ps:看... (展开)
> 更多书评 7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