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声音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哲学家、学者、作家兼教授的胡适,不仅其诗其文对当时或者后世有一定影响,其演讲艺术亦因有独特的风度而受到学者的普遍赞誉。本书取自其演讲录音,贯通胡适前后各个时期,并配有CD。

目录如下:谈谈实验主义(1919)、研究国故的方法(1921)、打破浪漫病(1928)、中国禅学的发展(1934)、《水经注》考(1952)、搜集史料重于修史(1953)、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1953)、科学的人生观(1930)、工程师的人生观(1952)、提高和普及(1920)、书院制史略(1924)、大学的生活(1958)、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1960)、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1962)、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1931)、传记文学(1953)、白话文的意义(1954)、中国文艺复兴运动(1958)。

胡先生雅善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

(展开全部)

作为哲学家、学者、作家兼教授的胡适,不仅其诗其文对当时或者后世有一定影响,其演讲艺术亦因有独特的风度而受到学者的普遍赞誉。本书取自其演讲录音,贯通胡适前后各个时期,并配有CD。

目录如下:谈谈实验主义(1919)、研究国故的方法(1921)、打破浪漫病(1928)、中国禅学的发展(1934)、《水经注》考(1952)、搜集史料重于修史(1953)、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1953)、科学的人生观(1930)、工程师的人生观(1952)、提高和普及(1920)、书院制史略(1924)、大学的生活(1958)、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1960)、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1962)、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1931)、传记文学(1953)、白话文的意义(1954)、中国文艺复兴运动(1958)。

胡先生雅善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道沉痛处辄咬牙齿地一个字一个地吐出来,令听者不得不信他所说的话语。他曾对我说,他是得力于《圣经》传道的作风,无论是为文或言语,一定要出之于绝对的自信,然后才能使人相信。——梁实秋

我在康奈尔时代,演讲的地区相当辽阔——东至波士顿,西及俄亥俄的哥伦布城。这个区域对当时的在美国留学的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相当辽阔的了。为着演讲,我还要时常缺课。但是我乐此不疲,这一兴趣对我真是历四五十年而不衰。——胡适

我这一个徽州的小孩子,没有学过国语,没有受过国语的训练,站在那个字纸篓的旁边,找到一本破烂的、不完全的《水浒传》,“李逵打死殷天赐”,就这样地发疯。根据这个经验,我们就提倡“白话的文学”,这是我们有把握的。我们晓得,全中国凡是进过学堂的人,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凡是认得一千字或两千字的人,只要他瞒住了老师,瞒住了父母,半夜里偷看小说,把小说瞧得得意忘形而发疯,这班人都得了一个工具,一个文学的工具,一个语言的工具,将来都可能成为国语文学的作家。诸位先生,都是来自各地,来自不同的区域,最早没有受过国语的训练,没有受过白话文学的训练,我们当初提倡白话文学的人没有给你们开学堂,给你们辅导白话文学,大家却都能够用白话写文章了。不过,我们与白话文学也有一点关系。1915 年,我在外国做学生的时候,就同许多同学,通讯讨论,打笔墨官司,后来这笔墨官司的一部分,在《胡适文存》里面也发表了。在良友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本,里面发表我一篇自传,叫作《逼上梁山》,我把当时在国内的许多通讯发表出来,现在那一篇文章放在台湾版的《四十自述》的后面做一个附录(参见台湾远流版《胡适作品集》第一册《四十自述》第97 至第131 页)。我那自传在那个时候——在打笔墨官司的时候,就感觉到,不要怕没有标准的语言,没有标准的国语,没有标准的文学的国语,没有标准的国语的文学,不要紧。我们就是规定标准文学的人,我们的创作就是规定这个国语文学标准的人,不要怕。没有一个人要把每一个字都要看标准国语字典才能做文学家,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所以大家都知道。我们当初就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实在说来是不错的。不是我们创造的,不是我们几个人创造的,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给我们的,演变下来的。一直演变到现在可以说是最了不得的、最合逻辑的、最简单的一种文法的语言。同时呢,在这个七八百年当中,尤其在这个四五百年当中,有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这一类伟大的小说以后,我们有一个文学的标准国语,文学的标准国语就是标准文字。说这一个的“这”字是怎么写法,那个的“那”字是怎么写法,诸位要想一想,在那个语言还没有标准的时候,这些小说没有通行之前,要看到宋朝的《高僧传》,和尚的语录里头用白话,比方说“呢”字——你肯不肯“呢”?现在用尼姑的“尼”字加“口”字就够了,古时间的那个“呢”字怎么写呢?想不到的,古时间的“呢”字是用渐渐的“渐”字,那就困难了,在底下加个耳朵的耳字,那个字读起来,你看多么困难!再比方你们我们的“们”字,现在容易了,“门”字旁加个“人”字,这个“们”字,古时间就没有这个东西。当时有的人用“满”字;后来用每一个人的“每”字:“我每”、“你每”、“他每”;到后来,才标准到我们的“们”字。当初不单是我“们”、你“们”、他“们”没有,我面前这样的桌子也是没有的,播音器也是没有的,这样的杯子也没有的。后来,“人”有了,“兄弟”有了,“姊妹”有了,“学生”有了,“朋友”有了,这个都是老百姓创造出来的。回头想来,那个时候造个“们”字,造个数目字的多数,也是很困难,我们不能不感谢他们这个几百年的小说家,就是无意当中找到了这个公式,乱抓汉字,把汉字拿来写白话,写他们的白话的作品,写他们的活的文学。这样说起来,说破了所谓文学革命,是一个钱不值。简单得很,“白话”!就是“汉字写白话”!就是我们几千年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的语言,活的语言。这个几百年无数的无名的作家做的这些评话、儿歌、情歌、戏曲、小说都是了不得的东西。

——选自《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胡适的声音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胡适,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笔名有希强、自胜生、铁儿、冬心、适、藏晖室主人等。安徽绩溪人,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他家是一个亦官亦商的地主家庭。其父胡传曾随吴大澂先后在东北边疆和广东海南供职,颇有志于研究边疆地理。母亲冯顺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是胡传的第三房妻子。1893年,胡适随母亲到父亲在台湾的任所。1895年回到家乡绩溪,入塾读书。胡适6岁丧父,由年轻的寡母抚育长大。1904年,他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读书期间,他受到严复、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影响。中国公学是由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留日学生因抗议日本文部省的所谓“取缔规划”而归国创办的,所以校内革命空气甚浓。这时的胡适经常为颇带革命倾向的《竞业旬报》写稿。从24期(1908年8月)起,他接任主编。从此,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的文章...

(展开全部)

胡适,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笔名有希强、自胜生、铁儿、冬心、适、藏晖室主人等。安徽绩溪人,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他家是一个亦官亦商的地主家庭。其父胡传曾随吴大澂先后在东北边疆和广东海南供职,颇有志于研究边疆地理。母亲冯顺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是胡传的第三房妻子。1893年,胡适随母亲到父亲在台湾的任所。1895年回到家乡绩溪,入塾读书。胡适6岁丧父,由年轻的寡母抚育长大。1904年,他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读书期间,他受到严复、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影响。中国公学是由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留日学生因抗议日本文部省的所谓“取缔规划”而归国创办的,所以校内革命空气甚浓。这时的胡适经常为颇带革命倾向的《竞业旬报》写稿。从24期(1908年8月)起,他接任主编。从此,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的文章更多,有时,一期杂志差不多全是他一个人的手笔。他常用的笔名有自胜生、希强、适之、铁儿、适庵、冬心、骍、蝶等等。胡适在他所写的“社说”、“时评”、“时闻”、“杂俎”等文章里,经常激烈攻击旧礼俗和批评政府官吏。此外他也时常发表一些杂记、小品、诗词等文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真如岛》。

目录 · · · · · ·


世脉篇
少年中国之精神
五四运动纪念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
同仁篇
· · · · · · (更多)


世脉篇
少年中国之精神
五四运动纪念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
同仁篇
报业的真精神——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上讲词
容忍与自由
为学篇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研究国故的方法
打破浪漫病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中国禅学的发展
治学方法
《水经注》考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
历史科学的方法
教育篇
提高和普及
书院制史略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大学的生活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文学篇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
传记文学
白话文的意义
附录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胡适的声音"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胡适的声音的书评 · · · · · ·( 全部 7 条 )

八荒 2006-10-22 21:03:11

让我认识不一样的胡适

胡适,我中学时代的教育给我一个模糊的轮廓,总之一句话,虽然是新文学运动的发起者和当时的思想教育家,但是他是亲国民党的。和那时候对待其他所有事物一样,我带着教育给的有色眼镜。 自从前几年慢慢熟悉了一些台湾的作家,才慢慢体会到他们独特的自由的思想,特别是对待历... (展开)

黄果 2009-11-25 19:24:22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决定于他在闲暇做什么。

《胡适的声音》 此篇是胡适演讲录的集结。 胡适先生的演讲一如自己的文字一样,平淡如水。 如果习惯了鲁迅先生的嬉笑怒骂,林语堂先生的幽默和梁实秋先生的洒脱,你可能会对胡适的文字很不习惯。 但胡适的文章很平和,说服一点不偏激,不强辞夺礼,不胡闹。 韩石山先生曾... (展开)

云水之遥 2011-04-23 00:08:05

听“我的朋友胡适”娓娓道来

胡适先生的中正平和,容忍与真实在这本讲演集里体现的很清楚。因为是学术性质的演讲,就像做学问一样,胡适先生把一个话题婉婉道来。很白话。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见到这样平静的演讲,胡适先生的人格魅力凸显出来。 书中分为“世脉篇”、“同仁篇”,“为学篇”... (展开)

孙聿田 2020-02-24 22:30:14

可爱的大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终于磕磕绊绊的把《胡适的声音》看完了。 这是一本胡适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演讲录的合辑。内容很广,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社科历史杂感等等,因为信息量太大,我只是粗略的翻了一遍。扉页“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自提很符合胡适先生的个性特征。在惊叹他的渊博学识、独立思考和严谨... (展开)

Nevend 2010-05-05 21:14:12

重拾五四精神

在五四这天我阅读《胡适的声音》,从新认识五四,看看在一个世纪以前的少年中国。 五四运动过去了91年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这样的一个世纪,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变,而现在的我们似乎依然迷茫不知方向。 我们慢慢变得失语,既不能无耻的赞美当下,又不能盲目仇视... (展开)

油头头的秋 2009-09-16 23:21:57

胡适的治学精神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胡适先生所推荐的治学精神 归纳起来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在书里,胡适先生举出了考据中国禅学和《水经注》的故事,来阐明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而在其中胡适先生提出的对于治学的良好习惯,对我影响最深 总结起来就是 “勤,谨,...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