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绅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乡土中国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

(展开全部)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目录 · · · · · ·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 · · · · · (更多)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皇权与绅权
论绅士
论“知识阶级“
论师儒
后记
乡土重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乡村·市镇·都会
论城·市·镇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基层行政的僵化
再论双轨政治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节约储蓄的保证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生育制度
派与汇(汇序) 潘光旦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间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编后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名家名著·文化史(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创世神话》《善的历程》《方言与中国文化》《江村经济》《佛教与中国文学》 等 。

喜欢读"乡土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7.50元

6.00元

18.00元

45.00元

14.99元

喜欢读"乡土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乡土中国的书评 · · · · · ·( 全部 2034 条 )

亚比煞 2017-03-07 11:43:45

中国式婚姻:不爱才是天经地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真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他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 但又不像很多书,一提到“国民性”就是纯粹的批判,或嘲讽,他倒没有。他对中国人有踏实的了解,有敏锐的观察,有抽丝剥茧的犀利分析,却没有那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对“你... (展开)

landcentury 2009-04-03 16:14:51

读《乡土中国》

记得在村里读书时,一天夜里熄灯后和宿舍的兄弟们卧谈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人?或者再明确一点:中国人的特征是什么?即我们何以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讨论出结果,也不会一下子就得出什么结果,因为我发现在探讨“中国人”时,我首先需... (展开)

约格莫夫 2009-09-24 20:43:2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版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核心概念释义 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p9 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p9 3. 愚:文盲,不识字。p12 4. 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而且天天见面的一群人。p14 5. 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 (展开)

一了 2007-03-03 14:52:54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一) 第一章是“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 (展开)

好奇宝宝 2013-01-04 09:50:48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版

差序格局与今日之变化

一、“差序格局”概述 第一章《乡土本色》叙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概括了全书所阐述的“乡土”的概念。中国社会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形成了中国较西方的个人社会所不同的熟人社会。个人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熟人社会以礼治为传统。 法治与礼治... (展开)

Orimmmm 2019-06-20 14:39:5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乡土中国分章节总结:整理&引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乡土本色:礼俗社会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我们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 (展开)

诸神之黄昏 2009-12-27 15:40:39

对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些现象的分析

正如费孝通先生这部作品的名字:乡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和农业地域,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文明因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西方文明截然不同。 近代以来,西方工商业蓬勃发展促生的的资本主义力量在全球扩张,并按照西方文明的框架构... (展开)

whale0 2011-10-01 10:08:09

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的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启示】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不谈内容,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启示。这两点启示都是在当下的学术文章中难以被发现的。 第一是年轻人可以做学问,而且“年轻”是做出有创造性的好学问的优势条件。所以学术是没有年龄门槛的。 第二是学术语言可以优美。文采与学术性并行... (展开)

Raveon 2011-01-31 19:36:35 北京出版社2009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应该说是我的第一本中国文化入门书,读罢《万历十五年》后捧起费孝通先生的这本薄薄的小书,读起来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叹70多年前老人家的治学精神和大胆朴素求索的态度。薄薄一本小书自己读了两遍,字里行间体会书中的智慧,可谓收获不少。... (展开)

> 更多书评 20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