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作者王振耀长期担任国家部委的高级官员,后辞职下海,引起媒体热议。

这是一本官场回忆录,教会广大读者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这又是一本改革实录,真实地讲述了中国的未来方向。

“官场非虚构”——“为公书系”之第一部。

官场绝非虚构。然而,源于“虚构”的官场小说却被广大读者长期当做仕途参考的“活教材”,阅毕收获的仅是几条模棱两可的“潜规则”。让真正一些有政场经验(有的仍在其位)的官员写出鲜活好读、实用耐看、官话全无的官场感悟,此为“官场非虚构”的初衷。作者里有国家部委的司长、有管理一方水土的市长、县长、有县衙博物馆的馆长、有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考评专家,或偏于历史官场,或偏于公务员实务,或偏于国家改革,不足而论。

从官场里来,到官场里去,官民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是生于体制、长于体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为读者直接点破为官的“道”与“术...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作者王振耀长期担任国家部委的高级官员,后辞职下海,引起媒体热议。

这是一本官场回忆录,教会广大读者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这又是一本改革实录,真实地讲述了中国的未来方向。

“官场非虚构”——“为公书系”之第一部。

官场绝非虚构。然而,源于“虚构”的官场小说却被广大读者长期当做仕途参考的“活教材”,阅毕收获的仅是几条模棱两可的“潜规则”。让真正一些有政场经验(有的仍在其位)的官员写出鲜活好读、实用耐看、官话全无的官场感悟,此为“官场非虚构”的初衷。作者里有国家部委的司长、有管理一方水土的市长、县长、有县衙博物馆的馆长、有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考评专家,或偏于历史官场,或偏于公务员实务,或偏于国家改革,不足而论。

从官场里来,到官场里去,官民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是生于体制、长于体制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为读者直接点破为官的“道”与“术”,这是阅读“官场非虚构”为公书系的最大价值。

【编辑推荐】

白岩松亲笔做长序推荐:

提到规则,大家先想到的,往往是潜规则;提到潜规则,谈论时,几乎人人痛恨并喊打。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摇身一变,往往是潜规则的信奉者、执行者、制订者和受益者。我们需要的是规则,能让人向善守法有效率的好规则。好规则,会让心存恶念的人变好,坏规则,却会让心存善念的人变坏。用规则约束人、激励人,中国才会长治久安。

这是一部杰出的官员奇作!从国家部委走出的高级官员,连续15年的公务员面试主考官,新锐改革家王振耀为你讲述真实的“执政故事”!

体制内的人看见硬道理,体制外的人看见巧运作。

体制内,体制外,谁看谁受益。

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王振耀,1954年生于河南。先做乡村民办教师、后入伍为警卫连排长。1977年求学南开大学历史系,198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硕士,分配至国务院发展中心做助理研究员。1989年入民政部任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处长、救灾救济司司长。期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汶川地震后,调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

2010年6月正式辞职。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走进官场就不愿再走出,走上仕途就不愿再回头。

能上不能下,宁愿碌碌无为,宁愿退休终老,宁愿出问题了等着被撤,也不会主动选择辞职。这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官场和熟悉的官员。

王振耀“辞官”的选择,无疑会让同僚愕然,让舆论惊讶,让公众热议。

———摘于媒体报道

目录 · · · · · ·

白岩松序言:做人的规则
第一部分 部委规则
1. 部委机关的处长最有“实权”吗/ 003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尝不可 / 014
3. 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 / 024
4. 后台不神秘——部委是最大的“政策加工厂” / 037
· · · · · · (更多)

白岩松序言:做人的规则
第一部分 部委规则
1. 部委机关的处长最有“实权”吗/ 003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未尝不可 / 014
3. 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 / 024
4. 后台不神秘——部委是最大的“政策加工厂” / 037
5. 官员晋升与流动的规则 / 051
6. 上级就看执行力 / 064
7. 官员如何说真话 / 087
第二部分 公务员细节
1. 15 年公务员面试官的独家经验 / 109
2. 创新的功夫在平常:开好会、写好文件的铁律 / 118
3. 读懂文件的言外之意/ 132
4. 重点岗位的真义 / 140
5. 细节,还是细节——哈佛训练的启示 / 147
6. 公务员必须过硬的八种功夫 / 154
第三部分 官员沉思录
1. 抱着良好的意愿,为什么会制定出效果相当坏的规则/ 167
2. 官商、官民、官学能否做到泾渭分明 /175
3. 太爱讲道理的中国人 / 182
4. 尽“孝道”的更应是政府与社会,而非子孙 / 189
5. 解放知识这个生产力 / 195
6. 学会尊重让我们拿到未来大国的门票 / 203
第四部分 政府大趋势
1. 未来中国绝不能“头重脚轻” / 213
2. 欧美智库如何运作 / 219
3. 数据才是硬道理 / 225
4. 政府的钱怎么花/ 233
5. 国富后,政府走向何处/ 243
后记 辞官之后 / 24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为公书系(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机关的逻辑》《芝麻官随想》 。

喜欢读"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很喜欢这本书!读罢此书,不但能对民政工作的相关情况、对政策如何出台和实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学习到作者从自身政府工作经历出发总结的机关工作规则、对年轻公务员机关工作的建议(如执行力的问题、公务员所必需过硬的八种功夫等),作者对政府工作改进的具体建议(如公文应更具有可操作性、不要让不切实际的道德标准影响政策制定),和国外的先进经验(智库究竟怎么建设、要对数据较真等)。总之收获极大!

我要写书评

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的书评 · · · · · ·( 全部 12 条 )

Mr.Theo 2012-11-13 11:03:09

做人的规则

■本书序 ■文/白岩松 振耀兄要出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意外,想当然地以为这该是一本与公益有关的书。公益,对振耀兄来说,是乐趣,是理想,更是职责,出一本与此有关的书,应该且必须。 然而拿到书稿,看到这个书名,我有些意外,但是,在翻过不多页之后,我明白了:这... (展开)

伊卡洛斯 2012-11-19 12:28:21

【笔记】以身作则不会天下太平

0)重视细节,敏感数据,在意程序,敬畏制度,尊重所有人; 1)政务事务分开,前者专注与社会沟通,后者强调执行力; 2)建立民间现代智库,对社会矛盾进行多方面深入研究,设计多项解决方案,与行政机关形成良性互动; 3)传统政治转向现代政治,以社... (展开)

维老爷 2012-11-26 16:14:45

一部“透明政治”的教科书

冯军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王振耀是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型官员之一,曾在民政部工作多年,2010年辞去民政部福利和慈善司司长职位,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公益学院院长。《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是王振耀对自己在民政部政治生涯的总结和反思之作。他以内部人的视... (展开)

唐甜甜 2012-12-12 01:21:51

在爱和恨之间,这书是一杯开水

记得我毕业的时候,公务员一举超过之前所有的国企外企成为了全民最热的职业。可惜,我一直都对这个职业一点都不感兴趣,主要的是虽然家里很多人都是公务员,可是公务员究竟干嘛的,我一点都没有概念也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CAREER PATH。而报纸媒体往往对公务员是一种... (展开)

我是卢俊 2012-11-26 11:00:44

一部“透明政治”的教科书

《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 王振耀 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年11月 冯军旗(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王振耀是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型官员之一,曾在民政部工作多年,2010年辞去民政部福利和慈善司司长职位,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公益学院院长... (展开)

懒懒豆 2013-01-12 20:24:25

无题

谈到官场,说到从政,似乎是一件神秘又遥远的事情。毕业之后,也参加了省考,可是并不是抱有希望的,当时只是想要抓住每一个机会罢了。事实证明,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道理的,公务员自此成为过往。看到这本书,又一次激起了我对考公务员的兴趣。 慢慢读下来,才明白原来公务员并... (展开)

两只老虎 2023-01-11 16:12:57

一点感想

这书不是给社会大众看的。 书中很多建议和论点,直到今天也中肯,又或者说是体制过了那么多年总是改不了顽疾吧。 至少浙江的数字化改革,和书中数据化管理遥相呼应,确实现代政府必须要有最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准确的决策,解决问题。泛泛而谈反而让导致众多本该实质... (展开)

小七 2021-04-24 23:37:52

司长级的教授,对体制内的分析与思考

离开官位看官位,真的是佩服王振耀这位前民政部的司长的站位和格局。说到站位应该是雪灾和汶川地震他都是亲身经历者,而且是具体负责抗灾救灾的一线指挥者。而就是在这种突发的灾难面前,他不仅指导有方还善于学习国外经验和听取国内专家的建议。在体制内工作不仅有创新还有突... (展开)

iamAlexxxxxx 2017-06-09 14:55:43

作者的一些见解与看法

1、西方的经验我们到底能不能用呢?可以借鉴,但不要照搬照抄,历史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甚至文字都不一样,解决的方式当然不一样。不同文化之间的生活习俗都不一样,更何况举国之国策。中国自有中国的逻辑,向全国推广一项制度时,先报告国务院,并且与有关部门协商,再通过试点,...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