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12822字导读,1083条注解。帮你真正读懂梭罗这本"文学、哲学、博物学的永恒经典"。
★《小王子》《追风筝的人》《与神对话》译者李继宏译作。
★与《圣经》一同被美国国会评为"塑造人类文明25部作品"之一。
★影响马丁路德金、托尔斯泰、圣雄甘地、海明威一生,从而改写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海子离开人世的时候带的四本书中的一本。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这本书清新、健康、引人向上,语言生动,意境深邃,闪现智慧的光辉,它会让你感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阅读《瓦尔登湖》,认准李继宏译本!
瓦尔登湖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美]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作家、哲学家、思想家。
毕业于哈佛大学,却选择了隐居瓦尔登湖。
倡导朴素、真实、清醒、自然的生活方式。
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自然随笔创始者。
《瓦尔登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经典之一。
他深深影响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罗曼•罗兰、马丁•路德•金、海明威、亨利•米勒、海子。
代表作:
《康科德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1849年)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1849年)
《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1854年)
《瓦尔登湖》 (1854年)
译者:
李继宏
生于1980年,祖籍广东,现居上海,翻译家。出版有百万级畅销译著《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与神对话》等,译著涵盖小说、散文、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宗教等领域。
目录 · · · · · ·
导读
生计
居所和生活的目标
阅读
声音
孤寂
· · · · · · (更多)
导读
生计
居所和生活的目标
阅读
声音
孤寂
访客
豆田
镇区
湖泊
贝克尔农场
更高的法则
野生的邻居
室内的取暖
原先的居民和冬天的访客
冬天的动物
冬天的湖
春天
结语
版本和注释说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人若是活得诚恳,那他一定是活在遥远的地方了。 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像果实上的霜粉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以保存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 文明人和野蛮人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有人给文明人的生活设计了一套制度,无疑是为了我们的好处,这套制度为了保存种族的生活,能使种族的生活更臻完美,却大大地牺牲了个人的生活。 查普曼:这虚伪的人类社会,为了人间的宏伟,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 文明制造了皇宫,但要制造贵族和国王却没那么容易。 为什么狱吏不把牢狱的门打开,——为什么审判官不把他手上的案件撤销,——为什么布道的人不叫会众离去;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服从上帝给他们的暗示,也因为他们不愿接受上帝自由地赐给一切人的大赦。 在一个智慧者的印象中,宇宙万物是普遍无知的。毒药反而不一定是毒的,受伤反而不一定是致命的。恻隐之心是一个很不可靠的基础。它是稍纵即逝的。它的诉诸同情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 然而我有时经历到,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 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慢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 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 相聚的时间之短促,来不及使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 们在每日三餐的时间里相见,大家重新尝尝我们这种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都必须同意 若干条规则,那就是所谓的礼节和礼貌,使得这种经常的聚首能相安无事,避免公开争吵,以至 面红耳赤。我们相会于邮局,于社交场所,每晚在炉火边;我们生活得太拥挤,互相干扰,彼此牵绊,因此我想,彼此已缺乏敬意了。 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 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 (查看原文)
Tumis 16 回复 140赞
2012-04-05 23:56:38
—— 引自章节:1 - 常有人对我说:“我想你住在那里一定很寂寞,总想着和其他的人接触一下吧,尤其是在下雪下雨的日子和夜晚。”这个问题诱使我想作这样一番解释——我们居住的整个地球,在宇宙中也不过是一个小点罢了。而别的星球,我们用天文仪器还不能测其大小,你想象一下它上面两个相隔最远的居民间的距离又是多远呢?我怎么会感到寂寞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之中吗?在我看来,你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最无关紧要的问题。人和人群要被怎样的空间分开才会感到寂寞呢?我已经找到了,人腿再努力也只能让人们走在一起,却无法使他们的心彼此靠近。 ……. 大部分的时间里,我都觉得独处时对健康有益的。有了同伴,哪怕是最好的同伴,不久也会让人心生厌烦,变得很糟糕。我喜欢独处。我没有遇见过比孤独更好的伙伴了。当我们到国外,跻身于人群当中时,也许会比一个人呆在室内更感到孤独。一个人在思想或正在工作时总是孤独的,让他该怎样就怎样吧。不能以一个人离开他的同伴有几英里远来计算他是不是孤独。真正勤奋的学生,如果在剑桥学院最拥挤的蜂房里,只会感觉孤独的像沙漠上的一个伊斯兰教托钵僧一样。农夫可以一整天都在呆在田地上,或者在森林中工作、耕地或伐木,却不觉得寂寞,因为他有活儿干。可是当晚上回到家里,他却不能独自坐在房间里思考问题,而必须到能“看见人群”的地方消遣一下,按他的理解,这样做是为了补偿他一天的寂寞,一次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们可以一天到晚地呆在教室里而不觉得无聊和“郁闷”。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就像他在森林中采伐,像农夫在田地里或是在森林里劳作一样,过后学生也会去消遣,也需要进行社交,尽管那种形式可能更简练一些。 社交往往是很廉价的,我们相聚的时间是如此的短暂,以至于来不及让彼此获得任何新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一日三餐的时间里见面。大家重新相互品尝我们这些陈腐乳酪的味道。我们必须一致同意若干礼节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了不起的盖茨比》《动物农场》《月亮与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在路上》 等 。
喜欢读"瓦尔登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6.99元
36.00元
48.00元
39.00元
39.80元
喜欢读"瓦尔登湖"的人也喜欢 · · · · · ·
瓦尔登湖的书评 · · · · · ·( 全部 2034 条 )
Aslan. 2008-04-28 13:45:1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这篇文章写的评论好,转载过来大家分享下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hehh/swsb/sp/03.htm 梭罗和他的湖 一 想为一本寂寞的书打破一点寂寞,此愿巳久,这本书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本书在一八五四年出世时是寂寞的,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 (展开)
什一 2012-12-23 20:00: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不一样的生活
某个同事对我不结婚的想法表示不可思议,我说我安于独处,不需要他人陪伴,多一个人在身边反而是累赘。 表姐对我每月只赚2000多元表示不可思议,我想我有住的地方不用付房租和水电煤,不买新衣新鞋新包,不化妆不外出吃饭,日常开销不过是交通费加一些吃的,和一些必需品,我... (展开)
shiroi 2010-04-18 12:39:17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瓦尔登湖》的两个译本
《瓦尔登湖》徐迟译本,是好不容易读完的。时隔两年,虽然对于《瓦尔登湖》的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但某些句子的印象还是有的。然而重读王家湘的译本时,竟然完全不觉得自己在读一本读过的书,而更像读一本新书,并且读得非常流畅——那种流畅并非出自熟悉,仅仅是出于文字表达... (展开)
水底火焰 2006-10-14 17:17:59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版
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 (展开)
喵 2009-08-08 07:58:2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做一个哥伦布,发现内心的新大陆去吧
立秋前后,我读了这本书。很薄,只有三百多页,断续看了三天,把其他正在读的书都停下了,很有点迫不及待的味道。 今年夏天,北京几乎就没怎么热过。立秋这几天,一直在下雨,迫使人取消某些户外活动。 昨晚我去五道口,正是雨最大的时候,一群人躲在易初莲花的... (展开)
小康 2007-05-30 15:38: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给寂寞的人看的不寂寞的书——重读《瓦尔登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给寂寞的人看的不寂寞的书——重读《瓦尔登湖》 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是在读大学的时候,用了一个晚上囫囵吞枣的翻完,心里想也不过如此。第二天坐在一群朋友之中热烈的讨论关于隐居的话题,甚至在辩论赛的时候也要把梭罗的“不要企图占有大地”作为了环保的理论依据,... (展开)
安做茶候鳥 2011-09-24 01:10:44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版
鼓声
《瓦尔登湖》很像是指导人做人的教科书。 中学时代听说这本书陪伴海子走完了他最后的岁月,便好奇地看。断断续续,没有兴致,没有耐心。直到这个夏天,迫于某种任务的压力再把非剧情的文字串起来时,竟有种敬佩的感动。 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梭罗的归隐似乎比很... (展开)
何家炜 2015-08-27 14:51:5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我为什么要做一本《瓦尔登湖》的注疏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书为什么要做,一本书为什么不做,在我近十年的编辑生涯里,一直将此类问题作为出版的核心工作。换句话说,让不让一本书在自己手上出版,这不只是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工作”。 多年前,我编辑过一本出版人传记:《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