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沙之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王永年,著名翻译家,浙江定海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

(展开全部)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王永年,著名翻译家,浙江定海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曾任中学俄语教师、外国文学编辑,一九五九年起担任新华社西班牙语译审,曾派驻墨西哥等西语系国家,他的西班牙语文学译著有巴勃罗·聂鲁达的诗和散文、加西亚、马尔克斯《迷宫中的将军》等,还译有《耶路撒冷的解放》、《十日谈》、《欧?亨利小说全集》、《伊甸之东》、《在路上》等多部名作。

目录 · · · · · ·

另一个人
乌尔里卡
代表大会
事犹未了
三十教派
奇遇之夜
· · · · · · (更多)

另一个人
乌尔里卡
代表大会
事犹未了
三十教派
奇遇之夜
镜子与面具
翁德尔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贿赂
阿韦利诺 · 阿雷东多
圆盘
沙之书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博尔赫斯全集(共47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为六弦琴而作·影子的颂歌》《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讨论集》《诗艺》《伊西德罗·帕罗迪的六个谜题》 等 。

喜欢读"沙之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0.19元

11.39元

13.19元

14.99元

25.00元

喜欢读"沙之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代表大会》里的隐藏信息:亚历山大·费里=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西班牙语”菲耶罗“,短刀、匕首之意,和赫尔南德兹的《马丁·菲耶罗》遥相呼应;奥利维里奥·吉龙铎,Girondo和girando(转动),暗示吉龙铎喜欢周游世界;亚历桑德罗·格兰克,父权的缩影,格兰克影射苏格兰历史上著名的格兰克大屠杀,坎贝尔家族军队在格兰克屠杀麦克唐纳家族。小说结构上模仿《神曲》:地狱,特维尔向格兰克建议的无穷大的图书馆... 《代表大会》里的隐藏信息:亚历山大·费里=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西班牙语”菲耶罗“,短刀、匕首之意,和赫尔南德兹的《马丁·菲耶罗》遥相呼应;奥利维里奥·吉龙铎,Girondo和girando(转动),暗示吉龙铎喜欢周游世界;亚历桑德罗·格兰克,父权的缩影,格兰克影射苏格兰历史上著名的格兰克大屠杀,坎贝尔家族军队在格兰克屠杀麦克唐纳家族。小说结构上模仿《神曲》:地狱,特维尔向格兰克建议的无穷大的图书馆,“一个不断扩张的圆的中心”=地狱圈;亚历山大·费里在伦敦的一年代表他穿过炼狱,他和比阿特丽奇的爱情就是但丁在炼狱山山顶和比阿特丽奇的相遇;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就回到了天堂,格兰克接受神启,命令特维尔烧掉书,摆脱被误导的处境,变为慈父式人物,善终于战胜了恶,连特维尔也承认这一点。 (展开)

从与自己的隔空对话到最后对无穷无尽的书籍的再次隐喻。70多岁的博老再次回到了隐喻和幻想的写作中来,只是这本的篇目耐读性没有《阿莱夫》,《杜撰集》的高,但如果沿着他的创作顺序来读,这本有一种同样写于70岁以后的《布罗迪报告》也不具有的,那种年老者才有的冰冷而平静的叙事口吻,好像他在时间里住久了,只是出于习惯的在无限的空间里继续言说着什么罢了。说给谁听呢,说给他居住的宇宙听。

我要写书评

沙之书的书评 · · · · · ·( 全部 111 条 )

Claire Tsai 2015-02-13 11:52:43

我看《沙之书》的流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的沙制的绳索... ——乔治·赫伯特 一 有形 书籍是形,绳索是形,沙粒是形,无穷无尽的虚无中的每一粒尘埃也是形。 正如绳索之束缚,沙制之松散,沙之书也有它自身存在的一种形态——书,以无穷之流沙形容有形之书籍,或是以有形之书籍解释无穷之... (展开)

有田为酒事 2014-07-26 11:50:07

[转载]《乌尔里卡》简评

转自:天涯博客 作者:逾忧 据说《乌尔里卡》是博尔赫斯小说中唯一讲到爱情的一篇,写了“我”与乌尔里卡的邂逅和情爱。故事时间跨度极小,博尔赫斯在小说开始便交代说:时间只包括一个夜晚和一个上午。而往往短暂的爱情富有神秘感、浓烈并近乎... (展开)

买超 2017-11-06 08:59:53

博尔赫斯的收官之作

这是博尔赫斯的最后一部小说集。晚年的博尔赫斯愈发悲观了,在《一个厌倦人的乌托邦》中你可以读到博尔赫斯如叔本华一样的悲观主义者本色。《沙之书》延续了博尔赫斯常用的众多主题,在前期对小说创作做了大量的颠覆之后,经历了多年时间的磨损,博尔赫斯未改初衷,从风格、题... (展开)

烬。 2016-02-29 13:50:01

初读博尔赫斯随便唠唠。

我很喜欢《另一个人》。经年后的垂垂老矣的自己与年少得意的自己相逢,一直是我这几年反复意淫的事情。老者不可避免地发现他与少者之间有太多的难以沟通,继而放弃了争论,“因为它不可避免的结局是要我成为我自己”。二人转身离去,第二天,我没有去,另一个人也没有去。博尔... (展开)

Chiupik 2021-05-07 13:40:26

关于《镜子与面具》《翁德尔》——国王与诗人看到了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博尔赫斯在后记中写,“题材古老的《翁德尔》和《镜子与面具》讲的是一个词”。《翁德尔》揭示出,这个词并非“上帝”,而是“奇迹”。单单这一个词令国王与诗人惊惧,并且害怕自己了解到美(真相)而犯下的罪孽。于是我联想到埃德蒙伯克所论述的“崇高”。崇高勾连恐惧与痛苦... (展开)

嘟嘟波鲁 2020-07-31 23:17:54

浅解《沙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另一个人》:年轻者劝服自己身在梦中,摆脱决定论;年长者害怕自己是对方梦中人,终归于虚无。 《乌尔里卡》:对爱情本质的探寻,即真切的幻象、定格的瞬息、占有的形象、终逝的虚妄。 《代表大会》:没有事物可被代表或提炼,花瓣即花瓣,菩提即菩提,现象即本质,所见即所... (展开)

十字君骑士 2020-03-25 23:12:34

拒绝精确——论《沙之书》的语言艺术

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的书我也是第一次拜读,从第一篇《另一个人》开始,我就被他高深的写作技巧和充满哲思的语言艺术所深深吸引。在《沙之书》中我们充分见证了博尔赫斯的写作艺术,他拒绝使用准确的定义和精准的叙述,常将故事归结为梦境,神谕,途闻,想象和不传之秘中。这也... (展开)

茨微格 2022-03-17 12:48:28

读书时记录的一些零碎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一次读博尔赫斯强迫自己一边读一边写读书笔记,记录当下的思考。于是这本四万字的小书我读的奇慢无比,几乎是每一篇都要陷入久久的沉思并大量补充相关资料。在这里整合一下自己的笔记。 《另一个人》 自我与自我在时空界限下的对话。其中的关键意象是“柯尔律治之花”:“有... (展开)

#蔚伊斯# 2018-08-19 09:08:19

读《沙之书》时候的细碎想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书的时候读完一点就是在笔记本上随意记下些些思路,最近觉得看书随意思考一下不深究、或者有思考不整理不表达是个危险的事情。稍微整理一下笔记本上杂乱的几句话。 *《另一个人》: 很奇怪的一个小说,可否说是人的另一种可能的思想轨迹与人生轨迹。过去的并不想探究清楚未来... (展开)

张叵测 2018-06-10 20:15:13

在沙之书出现之前

在沙之书出现之前,也就是我很小的时候,那时候电视只有中午和晚上有节目,其他时间是个带格子的地球(连广告都没有),我经常盯着那个带格子的地球发呆。有时候连带格子的地球都没有,我就盯着沙沙的雪花发呆。 那时候电视是黑白的,旋钮调台的,连着屋顶上一根天线。有时候天... (展开)

> 更多书评 1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