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 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历时三年精心译成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本...
《小于一》是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现了他对文学、 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全面兴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本书收录了布罗茨基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于一》中也谈到了政治。这些散文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本书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1986年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先生历时三年精心译成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本书)展现出作者用英语写作的高超能力,文笔灵动,饱含智慧……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美国《图书馆杂志》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出,这些经典散文跨越了生活、政治与艺术。
——英国《独立报》
小于一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一个犹太家庭,15岁辍学谋生,很早开始写诗并发表于苏联地下刊物。1964年受苏联政府当局审讯,因“社会寄生虫”罪获刑五年,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1972年被苏联政府当局强 制遣送离境,随后前往美国定居,先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继而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86年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论悲伤与理智》等。
目录 · · · · · ·
目录
小于一
哀泣的缪斯
钟摆之歌
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
在但丁的阴影下
· · · · · · (更多)
目录
小于一
哀泣的缪斯
钟摆之歌
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
在但丁的阴影下
论独裁
文明的孩子
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1899—1980):讣文
自然力
涛声
诗人与散文
一首诗的脚注
空中灾难
论W.H.奥登的《1939年9月1日》
取悦一个影子
毕业典礼致词
逃离拜占庭
一个半房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大致有两种人,相应地,也大致有两种作家。第一种无疑是大多数,他们把人生视为唯一可获得的现实。这种人一旦变成作家,便会巨细靡遗地复制现实;他会给你一段卧室里的谈话,一个战争场面,家具衬垫物的质地,味道和气息,其精确程度足以匹比你的五官和你相机的镜头;也许还足以匹比现实本身。……第二种是少数,他把自己或任何人的生活视为一种测试某些人类特质的试管,这类特质在试管里极端禁锢状态下的保持力,对于证明无论是教会版还是人类学版的人类起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人一旦成为作家,就不会给你很多细节,而是会描述他的人物的状态和心灵的种种转折,其描述就是如此彻底全面,以至于你为没有亲身见过此人而高兴。合上他的书就像醒来时换了一个面孔。 (查看原文)
三皮 15赞
2015-04-05 21:28:21
—— 引自第241页 - 陀思妥耶夫斯基继续对虚无主义展开批判,我们可以想见,他在把屠格涅夫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生平延展到19世纪60年代。弗兰克考察了巴扎罗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手中的变形过程。从《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尼科夫到《群魔》中的比拉斯科尼科夫还要年轻的韦尔克霍文斯基。……这种批判不仅仅是在政治层面上展开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末世论想象中,虚无主义连同它那非道德的功利主义和前尼采式的自我神化,都是一种仍在发展的思乡病:俄罗斯要是沦入虚无主义的手里,它终将变成伪基督统治下的俄罗斯。 (查看原文)
三皮 15赞
2015-04-05 21:28:21
—— 引自第24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师批评译丛(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独抒己见》《内心活动》《希尼三十年文选》《异乡人的国度》《J.M.库切文学评论集》 等 。
喜欢读"小于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5.00元
17.99元
15.99元
29.99元
48.50元
喜欢读"小于一"的人也喜欢 · · · · · ·
庄蝶庵 2016-04-10 22:22:13
4 有用
无论是对诗歌的文本细读,还是对个人身世与故国之极权主义的精妙分析,在在显出一个在思维上达到极致状态的伟大诗人的最高标准,这个标准既是诗学的,也是政治与历史的。其文字的敏感,令人称叹不已,确乎能证明诗歌作为文学的顶峰,确实能在极简的风格、透彻的思路、纤细的文理等方面影响散文的创作,并将散文也带到类似的境界。
小于一的书评 · · · · · ·( 全部 64 条 )
金赫 2015-05-02 13:24:43
被拔高的激情
草就。 这是一本去年饱受好评的书。黄灿然在布罗茨基《小于一》的中译本中称,这本书陪伴了他二十多年。受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这可省去我们很多时间。” 如果和那些时下流行的大多数出版物相比,我想黄灿然是对的,... (展开)
废人王亮 2014-11-12 08:55:00
我为自己树了座别样的纪念碑
已刊发,请勿转用。 作为一名诗人,布罗茨基曾不止一次地强调在艺术的万神殿之上,“诗歌占据着比散文高的地位,而诗人在原则上高于散文家”。一位诗人之所以“屈尊”偶尔写些散文,也是因为“受制于经济考虑,‘干旱’,或较罕见地受制于挑起争端的必要性”,这听上去多少有... (展开)
物不齐 2015-01-19 20:58:36
一切在熟睡,黎明尚远
老实说,布罗茨基先生《小于一》这本书摆在我床头已经很久了,原想睡前看半小时,很快就会有“全剧终”的一天。不料,半小时的时间被手机占去,于是咬咬牙再看十分钟——手机——睡吧。拖延至今,又不料,年底这本书大热,上了很多榜单。热有热的原因,“诺奖得主”,“政... (展开)
Benson老师 2017-02-03 11:20:39
中译本逊色
本书曾经在我采购的清单上,但从图书馆借阅后,感觉很不舒服,一些关键之处意思莫名其妙,缺乏连贯性,整体感觉别扭,决定放弃。 老实说,我很奇怪。作者J. Brodsky的文学造诣毋庸置疑,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诗歌和文集在西方有大量的读者。倘若这中译本就是他的水准... (展开)
远子 2017-02-26 14:47:08
笔记:大于零
1.格言式写作 艺术不模仿生活,哪怕仅仅出于担心陈词滥调。(《哀泣的缪斯》) 为了在极权主义压力下生存,艺术应发展出与那个压力强度成正比的密度。(《在但丁的阴影下》) 成为一个作家总是意味着成为一个新教徒。(《自然力》) 平等的概念,不是艺术本质固有的,而任何文... (展开)
思郁 2015-02-02 15:04:40
伟大的阴影
约瑟夫•布罗茨基生前出版了五部英文作品,其中三部是散文集,另外两部是诗集,其中一部诗集还是在他不知情的状况下,1967在英国翻译出版,他并不认同。1972年,布罗茨基被驱逐出国,着陆在美国,用桑塔格的话说,他像一枚从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承载着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还... (展开)
瘦竹 2015-01-11 08:25:37
布罗茨基《小于一》中的“小"与“大"
在俄罗斯众多与前苏联的历史有交集的诗人中,阿赫玛托娃与布罗茨基无疑是幸运的两个。阿赫玛托娃虽然历经磨难与苦难,最后总算寿终正寝。布罗茨基更幸运一些,三十来岁被苏联当局驱逐出境,十多年后,1987年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 (展开)
把噗 2015-12-10 11:45:44
汉语言现状
——基于《小于一》和《悲伤与理智》两份译文展开的冒险 (一) 与纳博科夫一样,布罗茨基对于那场“伟大的革命”同样摆出了全盘否定的姿态,这丝毫不让人觉着意外;但略为意外的是,布罗茨基在使用英语的天赋上,要比这位同胞逊色许多。而这恐怕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曾... (展开)
皮皮虾和米稀稀 2015-06-17 02:06:23
文学与政治
我相信这里的同学应该对这句话都很熟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句话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辩证法式的修辞。他可以简单地把事物切分成两个部分,然后简单粗暴地把历史运动和社会运动还原成一组对照关系。这种修辞仅仅停留在修辞层面,在技巧层面... (展开)
木南 2015-03-03 14:21:59
好书何必评
不评了,摘点自己喜欢的句子。 我在读的是布罗茨基的《小于一》,去年很多人喜欢这本书,也有很多推荐,但是真正要读下去、读懂,以我读这本书的体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书中有很多精妙的地方,非过眼即清。有些地方,我读得吃力,不过正像译者黄灿然先生在译后记所言... (展开)
> 更多书评 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