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1944年,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米克洛斯·尼斯利一家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尼斯利曾在德国学习医学,后来成为一名法医。在集中营的“筛选”中,尼斯利被迫担任“死亡天使”门格勒的医学助手,参与了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像尼斯利这样被迫与纳粹合作的人被称为“特遣队员”。虽然他们暂时逃脱死神之手,但也只能苟活三四个月的时间。在“纳粹地狱”中,尼斯利见证了犹太人和其他无辜民众遭受迫害的过程,也纪述了受害者群体难以为外人道的心路历程。
作者米克洛斯·尼斯利既曾协助过杀人如麻的狂徒,又是那个悲剧时代的忠实记录者。透过他的眼睛,我们仿佛亲眼目睹那些特殊时刻;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得以重温一个帝国的缓慢瓦解。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凝视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自1946年首次出版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评论家和学者对本书进行了观点各异的阐释,而其中部分争议甚至引发了人们对...
1944年,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米克洛斯·尼斯利一家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尼斯利曾在德国学习医学,后来成为一名法医。在集中营的“筛选”中,尼斯利被迫担任“死亡天使”门格勒的医学助手,参与了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像尼斯利这样被迫与纳粹合作的人被称为“特遣队员”。虽然他们暂时逃脱死神之手,但也只能苟活三四个月的时间。在“纳粹地狱”中,尼斯利见证了犹太人和其他无辜民众遭受迫害的过程,也纪述了受害者群体难以为外人道的心路历程。
作者米克洛斯·尼斯利既曾协助过杀人如麻的狂徒,又是那个悲剧时代的忠实记录者。透过他的眼睛,我们仿佛亲眼目睹那些特殊时刻;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得以重温一个帝国的缓慢瓦解。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凝视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自1946年首次出版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评论家和学者对本书进行了观点各异的阐释,而其中部分争议甚至引发了人们对普遍生存困境的再思考。这部纪述由此成为同类题材中最具争议性的作品。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克洛斯·尼斯利,匈牙利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囚犯编号A8450。1944年5月,尼斯利和妻女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关押期间,尼斯利被迫担任集中营的医生和验尸官,参与了臭名昭著的人体实验,直到1945年盟军解放德国后才侥幸生还。1946年,尼斯利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述首次在匈牙利的《世界报》连载,引起世人瞩目。1956年,尼斯利在罗马尼亚去世。
目录 · · · · · ·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声 明
01 抵达奥斯维辛
02 编号A8450
· · · · · · (更多)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声 明
01 抵达奥斯维辛
02 编号A8450
03 死人也要站着点名
04 吉卜赛实验营
05 一场解剖测试
06 接管解剖室
07 浴场和消毒室
08 心内氯仿注射
09 从颈部射入子弹
10 又一批特遣队员“到来”了
11 “拜访”焚尸场
12 成为法医
13 火葬柴堆
14 清算捷克营
15 “错误”的诊断
16 重回下营
17 新来三名助手
18 别救了,让上尉去吧
19 这个孩子必须得死
20 小队长的“私人定制”
21 杀人根本影响不了我
22 游击队送来武器
23 档案上的油污
24 解剖报告
25 寻找我的家人
26 逃离C营
27 C营的女囚犯
28 特遣队的暴动
29 暴动平息之后
30 “有趣的工作”
31 遗忘是最好的结果
32 特莱西恩施塔特的犹太人区
33 特遣队又被清算了
34 再一次死里逃生
35 奥斯维辛被毁掉
36 新来的囚犯
37 奥斯维辛的末日审判
38 逃离奥斯维辛
39 我们自由了!
后 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它所讲述的故事虽然骇人听闻,却值得一遍又一遍重提,直到这些故事的意义能够被我们这个时代认可。 (查看原文)
月昕。
2015-10-03 12:53:51
—— 引自第37页 - 这种可怕的疾病非常罕见。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几乎不会遇到这种疾病,但在吉卜赛营的幼儿与青少年中间却非常普遍。由于它的流行,研究得以方便地开展与进行,医生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治愈它的有效方法。 (查看原文)
月昕。
2015-10-03 12:58:27
—— 引自第1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汗青堂(共15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古希腊民主制的兴衰》《丘吉尔的非绅士战争》《查理大帝》《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壬辰战争》 等 。
喜欢读"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5.46元
46.92元
29.26元
47.52元
55.00元
喜欢读"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类的残忍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了。这里的每一个字都让人毛骨悚然。很多人都听过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是大家错觉自己是特殊的一个,是一将。然而我们都是万骨,是在极权下死无葬身之地的普通人。这才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去侥幸,要警惕,否则历史随时会重演。
柳无码🌈 2018-08-06 00:31:02
2 有用
1这是少有的,看完后,我还强烈地想买下来的书,可惜还要等一段时间才有的买;2一定要从第一页按顺序看到最后一页,这样你才能感受到那句“我自由了!”包含着多么复杂的情绪,以及排山倒海一样的冲击力;3建议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4虽然是自家公司的书,但找了半天,也只从同事那儿找到本没封面的……明明看到了它的加印信息,可咋还没上市呢。
临素光 2018-07-15 20:53:09
26 有用
【2018第41本】作者既是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囚犯,又是备受党卫军长官器重的病理学家,这样的双重身份赋予他独特的视角,如同用一把手术刀精确“解剖”奥斯维辛的地狱图景:进毒气室先脱衣,死状层层叠叠,强壮者在体弱者上面,因为毒气是从下面开始渗透,踩着下面的人能让自己晚死几秒钟;做骨骼标本煮尸时,肉被囚犯偷吃;此外还有柴堆焚烧、后颈中弹、心内注射、火焰喷射燃烧等等屠杀方式。像作者这样既是囚犯又是... 【2018第41本】作者既是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囚犯,又是备受党卫军长官器重的病理学家,这样的双重身份赋予他独特的视角,如同用一把手术刀精确“解剖”奥斯维辛的地狱图景:进毒气室先脱衣,死状层层叠叠,强壮者在体弱者上面,因为毒气是从下面开始渗透,踩着下面的人能让自己晚死几秒钟;做骨骼标本煮尸时,肉被囚犯偷吃;此外还有柴堆焚烧、后颈中弹、心内注射、火焰喷射燃烧等等屠杀方式。像作者这样既是囚犯又是工作人员的活死人特遣队,只有四个月寿命,时限一到,全部灭口,再换上新的特遣队。在这里,作者在恶魔上司门格勒博士的要求下,解剖了上千具死在集中营的尸体,目睹了数百万具尸体在四座焚尸炉中烧毁,经历了一场英勇壮烈的特遣队武装暴动,最重要的是,他历经千难万险,亲眼见到第三帝国的覆灭,最终与妻女平安团聚。 (展开)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的书评 · · · · · ·( 全部 64 条 )
cocoa 2018-04-05 14:23:56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在人性最丑恶的那一面
和平年代我们总是习惯把人往好的方面想,也确实没令我们失望,世界上的好人总是比坏人多的,但鲁迅先生却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国人的”,这句话其实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尤其是战乱年代——纳粹时期更是将人类的劣根性和残酷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无法理... (展开)
后浪 2015-08-14 11:42:08
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纳粹制造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70周年。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这座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及其他无辜平民的“死亡工厂”。为了铭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记录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很多国家都... (展开)
空台 2016-07-01 07:57:02
关于纳粹德国“死亡工厂”奥斯维辛的大揭密
不知为何,我有非常浓重的英雄情结。父亲在我小时候给我讲过许多故事,但我最喜欢的诸如:游龟山、辕门斩子、三国英豪、杨家将等等。长大后,阅读了更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后,我自感这种英雄情结加强了,几乎变成我心中一桩不可思议的精神幻想。我偶尔会幻想自己如果生在三国... (展开)
文小妖 2015-08-28 17:12:57
铭记历史
文/文小妖 第二次世界大战,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这座被称为“死亡工厂”的阴森场所成为了当时的人间地狱。 记得第一次了解纳粹的恶行是看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具体的影像把我带入了那个恐怖的时代,我为那些无辜的犹太人感到担忧的同时,心里... (展开)
斑点紫罗兰 2015-09-01 14:31:59
只能等待黎明的曙光
也许以前理解二战还没有那么深刻,也许曾经还是有点“崇拜”希特勒,那么《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让我有了新的理解。本书已经让我对二战从悲痛、同情认识到了人性的冷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从开始期待“好”的生活,最终却是无尊严的死亡。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米克洛... (展开)
后浪 2015-08-19 15:24:33
纳粹来临时,尼斯利的抉择
这本优秀回忆录的作者是米克洛斯·尼斯利,他于1901年6月17日出生在特兰西瓦尼亚一个名叫萨姆列欧的小镇。当时,特兰西瓦尼亚还属于哈布斯堡帝国治下的匈牙利。在一战即将结束的那段和平时期,萨姆列欧划归罗马尼亚,改名为西姆洛·西尔瓦尼埃。1940年,它又重归匈牙利——当时... (展开)
去冰走糖 2015-08-31 11:19:12
尼斯利的自我救赎
我想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开头:“每个囚犯都会带几本书进来,书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这句话说明了两点,第一,犹太人的的确确是个喜欢读书的民族。第二,我认同尼斯利的观点,读书的种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思想和教育程度。例如我,... (展开)
璃人泪@2011 2015-08-26 20:57:46
历史不会忘记
在奥斯维辛,“特遣队”是非常特别的存在。身为纳粹的刽子手戕害同胞,仅换得一时苟且偷生,却如活死人般惶惶终日。身为其中一员,幸存者米克洛斯·尼斯利将这段经历写成回忆录《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真实地还原了这段历史。 尼斯利的回忆录是较早的一批关于奥斯维辛的证词... (展开)
Tduaky 2019-10-27 00:06:45
To remember : Auschwitz
屠杀的方式 千人以上:毒气室——氰杀粒。 小于五百人有三种:第一种是纯粹从颈部射入子弹,第二种和第三种是两个组合,在其使用的枪支类型并不能一发杀人的时候,或者颈弹+坠楼,或者颈弹+火燎。 实验品:氯仿注射入心室。 一个人在奥斯维辛可以有几种死亡方式?太多了,疾病... (展开)
雨夜闲潭梦落花 2023-03-31 11:43:13
我觉得我无权指责作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翻译的有点问题吧,我扣了一星,有些地方前言不搭后语的,但好在也不是很影响阅读。 我跟别人推荐了这个书,跟那个人讲完了之后,对方表示现在是肯定不会发生这种事了。或许有人生活在和平中,不是很重视书中这段历史,哪怕在网上看见极端言论,也认为是口嗨罢了。可是我在... (展开)
> 更多书评 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