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性文学作品。因其以真言述真情,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并请张佳玮精心译述,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独家收录“沈复的一生”(年表)“沈复三十年游历图”,附“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这本书,从中获益。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成书后并未刊行出版,而在民间多有传抄,引以为珍。道光年间,由江南士人杨引传于...

(展开全部)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性文学作品。因其以真言述真情,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重新点校;并请张佳玮精心译述,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独家收录“沈复的一生”(年表)“沈复三十年游历图”,附“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这本书,从中获益。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成书后并未刊行出版,而在民间多有传抄,引以为珍。道光年间,由江南士人杨引传于街市书摊购得,转妹婿王韬于申报馆付梓出版。因其中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其中《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两记,杨引传购得版本已佚。民国时期有称找到足本,并付梓出版,收录佚失两记,然实为时人拼凑杜撰。后常有传言佚记真本现身,或有相关、或片段,但至今仍无被证实可靠完整的,故本版只收底本所录《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记。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然而我自信这种说法不至于是溢美。想读这书的,必有能辨别的罢。

——俞平伯

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林语堂

浮生六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沈复

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张佳玮

1983年生于江苏无锡。以一手古今皆通的文笔独树一帜。因其性情不拘、摒弃俗流,备受读者推崇。现在法国巴黎研习艺术鉴赏。

目录 · · · · · ·

目录
译记(代序) / 张佳玮
【译文】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 · · · · · (更多)

目录
译记(代序) / 张佳玮
【译文】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沈复三十年游历图】
【原文】
光绪三年初版序
潘麐生题记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光绪三年初版跋
【附录:沈复的一生(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果麦·中国古典(共82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世说新语》《红楼梦(全三册)》《中华经典名著》《唐诗三百首》《花间集》 等 。

喜欢读"浮生六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9.79元

21.60元

35.82元

6.00元

52.00元

喜欢读"浮生六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张佳玮译得很好。 看芸娘去世的时候那个情景,都忍不住哭了。 文中虽然写了很多乐事,但行文间作者的悲从中来非常明显,「乐事都是回忆,如今孤身一人,穷寒交迫,很是心酸」几乎是全文主旨。 还有看完觉得沈复这个人其实是非常典型古代书生形象,穷风流,瞎开心,自诩高雅,比如明明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才去经商,结果到了广州好不容易赚到些银钱,又一直上花艇,并且还觉得自己上花艇只叫同一个姑娘,大家也都喜欢他的专情,... 张佳玮译得很好。 看芸娘去世的时候那个情景,都忍不住哭了。 文中虽然写了很多乐事,但行文间作者的悲从中来非常明显,「乐事都是回忆,如今孤身一人,穷寒交迫,很是心酸」几乎是全文主旨。 还有看完觉得沈复这个人其实是非常典型古代书生形象,穷风流,瞎开心,自诩高雅,比如明明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才去经商,结果到了广州好不容易赚到些银钱,又一直上花艇,并且还觉得自己上花艇只叫同一个姑娘,大家也都喜欢他的专情,让他十分骄傲。别的不知道,我就心疼钱…… 最后老鸨希望他赎下他喜爱的姑娘,他又觉得苦恼,最后回了家再也不去了。姑娘后来可伤心可伤心了,几乎都要寻了短见…哎!说到底不也还是个薄情书生寻花问柳,只是为了排遣一时寂寞,让他与你共度人世?别傻啦,你不过就是一介妓女! 别的我也不知道,就是心疼姑娘… (展开)

译文熨帖,存在感也很低几乎可以无视。从初中“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开始就很向往这本书,先后看了原文和林语堂的英文版,都是草草翻过无心细读,所以很不同意热门短评一边倒骂翻译坑钱,还是有人(比如我)会很乐意花点钱降低阅读难度,而且想必即使你读懂了原文,也不保证能完全体味浮生六记里淋漓尽致的浪漫与意趣,“读不懂原文就不用读了”的优越感简直莫名其妙。

我要写书评

浮生六记的书评 · · · · · ·( 全部 1988 条 )

七个太阳 2013-11-16 23:15:1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渣男沈复

沈复这人,总体来说是个很失败的家伙。 沈复是一个无能的小清新屌丝,进不足以做入世将相,退又不能伴青灯古佛。在老爹的庇护下,尚能每日不思进取,以小清新的生活乐趣为中心来打发时间,插花、游山玩水、搞搞业余的高雅艺术和老婆。可是一旦被赶出家里,就发现自己连独立门户... (展开)

懒画眉 2008-10-26 23:55:5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

那手中的梧桐花何必放下

《秋灯琐忆》里的秋芙和沈三白的芸娘真不一样,尽管林语堂称她们为古中国最可爱的两个女子。芸娘很端庄,重礼仪,属于相敬如宾的那一种妻子,而秋芙却有一种倾斜的美,你看她的出场,“绾堕马髻,衣红绡之衣”,堕马髻就是一种偏垂在头发一侧的发髻,那薄红的单衫倾斜的发髻,... (展开)

jie 2005-10-14 21:07:0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若有此情 布衣饭菜 尽可终生

最近在读 《浮生六记》 巴掌大的小书 每晚窝在被窝里 艰涩的阅读 文言的字句 床头没有小灯 吊灯 光线投下来 总是暗色的阴影 很多时候 就这样 枕着浮生六记睡着了 梦里依稀是他们的生活 沈三白 芸娘 闲情逸致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沈复 字三白 浮生六记 写的是他的日子 他悼... (展开)

月小白 2016-03-01 21:13:57

浮生六记,浮生若梦

浮萍一样的人生,在多少是非里冷暖自知,半生潇洒也似梦迷离。纵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敌不过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浮生六记》从甜甜的到咸咸的。 陈芸温婉,沈复也可称得上翩翩公子。从初见时的两小无猜非她不娶,到以粥定情相濡以沫。他们就像六月的柳絮一... (展开)

叁柒 2007-09-12 14:30:47 华夏出版社2006版

初读《浮生六记》

我习惯把爱看的书不厌其烦地从家里运到学校,再从学校背回家。 其实家里也有可以阅读的书,学校也有。 可就是喜欢这样背来背去。好似蜗牛一般。生怕想看的时候,手边恰好没有这一本书。 从昨晚临睡开始阅读沈复的《浮生六记》。 今天值班时偷暇将《闺中记乐》读完。 只觉得... (展开)

果冻儿 2016-11-23 11:48:18

沈复会玩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亲爱的甜橙树》里面,作者借小男孩泽泽之口说出了一句蛮值得让人思考的话:人的心应该是很大的,要装得下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可惜的是,当代的人不仅心不大,却也总是空空的。好像什么都喜欢,其实又都不喜欢,没有钟情的人和事,更没有玩赏的愉悦心思。说白了,不过是消... (展开)

鲷鱼巡回 2015-09-24 13:04:49

致读者诸君

各位好,经鉴定本文并无剧透,请放心阅读。 我是该版《浮生六记》的编辑, 写作这篇小文,是想给诸位读者朋友增添一些阅读的趣味。 A. 本次出版所选底本系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七年第六版, 参考林语堂英译本(外研社1999年1版1印)、光绪三十二年《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 (展开)

月色倾城 2008-09-10 22:41:1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女人的最高境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人说,女人最高的三层境界:真实、通透和慈悲。芸娘完全能成为这种女人的典范,是我想象中的完美女人。 芸娘很真实。自幼家境贫寒,“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因此在满室鲜衣中,独通体素淡,人淡如菊;她并不很美,也不只是普通外貌,独其清秀而已。她所过的不过是普... (展开)

> 更多书评 19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