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男孩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托马斯•伯根索尔是著名的国际法学者和大法官,幼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对他的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导他走上维护人权和国际法的道路。这本写于六十年后的回忆录,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他17岁以前的生活,在凯尔采、奥斯维辛失去亲人、多次死里逃生的遭遇,以及从集中营被解救出来以后动荡漂泊的经历。书中朴实无华的讲述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2007年德文版率先问世以来,已译成近十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中文版是首次推出。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伯根索尔(Thomas Buergenthal),犹太人,1934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国际法学者。“二战”后,于1951年移居美国,他毕业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贝瑟尼学院,又进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学习,并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埃莫里大学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等校任法学教授,2000年至2010年,出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美国籍法官),并兼任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职务,为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除本书外,还著有Law-Ma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L. B. Sohn,),Public ...

(展开全部)

托马斯•伯根索尔(Thomas Buergenthal),犹太人,1934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国际法学者。“二战”后,于1951年移居美国,他毕业于西弗吉尼亚州的贝瑟尼学院,又进入纽约大学法学院学习,并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学院、埃莫里大学法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等校任法学教授,2000年至2010年,出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美国籍法官),并兼任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职务,为国际法研究院院士。

除本书外,还著有Law-Mak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with L. B. Sohn,),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in a Nutshell (with S.D. Murphy,中文版2005),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in a Nutshell (with D. Shelton and D. Stewart,中文版2010),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 the Americas (with D. Shelton)。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刘大群
前 言
第一章 从卢布赫那到波兰
第二章 卡托维兹
第三章 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
第四章 奥斯维辛集中营
· · · · · · (更多)

中文版序 刘大群
前 言
第一章 从卢布赫那到波兰
第二章 卡托维兹
第三章 凯尔采犹太人隔离区
第四章 奥斯维辛集中营
第五章 奥斯维辛死亡之旅
第六章 解放
第七章 在波兰军队的日子
第八章 渴望团聚
第九章 新的开始
第十章 在德国的生活
第十一章 去美国
结束语
后记
附录:六十年后对奥斯维辛的反思
关于作者
· · · · · · (收起)

"幸运男孩"试读 · · · · · ·

这本书也许在很多年前,也就是说,在我对书中描述的事件还记忆犹新的时候就应该撰写。但是自从1951年我到美国后,一直忙于学业、事业和家庭,这种生活使我几乎无暇顾及过去的事情。这也可能是,在潜意识中,我觉得我需要半个多世纪时间的沉淀才能写出我早年的生活,因为时间能使我以更超然的心态来看待我的童年遭遇,可以使我在写作时不至于陷入对细节的描写,而更能突出我现在所认为的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幸运男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幸运男孩"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偏爱这样的非虚构历史书,个人在大历史中的真实视角,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当然作者是一个奇迹,也是了不起的人。书中可以看到他的父母以及朋友老师,是如何带给他幸运的,虽然这里面有上天的安排,但是人的因素还是起了主要作用。可以看到命运是如何在大浪中造就一个人,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可以发展到什么样。诚意推荐,2016年读到的第一本好书。

我要写书评

幸运男孩的书评 · · · · · ·( 全部 21 条 )

小口袋 2016-05-03 10:20:45

我很幸运能够进入奥斯维辛

我很幸运能够进入奥斯维辛。 听起来吓人一跳,其实是实话。没有经历过大屠杀的人,是万万想不到的,能活着进入那人间地狱竟然被认为是幸运。因为大多数人被送入那里前,要经过一轮筛选,儿童、老人、病人会直接被送入毒气室。所以能够逃过筛选,直接进入奥斯维辛的小汤米和爸爸... (展开)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16-05-23 16:58:25

他为什么“幸运”?

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在我们奥斯维辛》中说过,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在后奥斯维辛的人生中,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不停地再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活,然后,他自杀了。 杜施•博罗夫斯基是人类这段不可抹杀的苦难的见证人... (展开)

Lovely Tom 2016-05-06 09:11:29

童年的回忆:关于死亡与人性

众所周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记录纳粹残暴罪行的地方,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历史类书籍的介绍,这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概括性的文字无法详尽揭露纳粹的罪恶与犹太民族的苦难,如果人类不能深刻了解、认识、反思这段历史,“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新... (展开)

不是wendi 2023-01-31 23:04:04

他,没有辜负命运赐予他的幸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旦进入奥斯维辛,人的生命就已经结束,只剩下躯壳。” 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曾在他的著作《在我们奥斯维辛》中说过。 竟然是如此,那么“幸运男孩”凭着什么让自己逃过了屠杀,存活了下来呢?刘大群曾经问过托马斯伯根索尔,是什么让他从集中营或者走出来。作者回... (展开)

吴情 2016-05-20 14:03:01

《幸运男孩》:当奥斯维辛成为人生的脚注

文/吴情 说来奇怪,人是现实的人,却又同时是记忆的动物。然而,现实与记忆之间,仿佛总有龃龉。现实意味着当下,记忆则诉诸往昔过去。人,一方面始终往前进发,一方面也在不断回望。现实中有太多细节难以消化,记忆里有太多事物莫名其妙出现。记忆构筑了人之为人的全... (展开)

Aileen清欢 2016-05-13 20:30:05

愿奥斯维辛悲剧永不重演

在电影《浪潮》中,一所高中里,一个历史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做法西斯,搞了一场教学实验,用整齐划一的行动、口号、严苛的纪律来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团体,学生们热情地投入其中,直到最后,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竟是纳粹曾近所为。电影背后的现实故事发生在美国... (展开)

柏拉图的背叛 2016-04-18 17:24:29

化解仇恨

作为一名中国人,对大屠杀绝对是不陌生的。大的有南京大屠杀,近的也有我们河北邯郸的百家村惨案。12月13日被定为国家公祭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那一天曾经发生过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止一次在课堂上提过这个日子。 这本《幸运男孩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回忆》讲述的... (展开)

芸香识意 2022-06-02 13:34:10

无数微小的善意,筑成生的希望,汇成人性的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奇迹男孩,他的幸存是幸运,更是其机敏与勇气的见证。 因为年代久远,作者的记忆已经并不清晰,但仅仅是通过作者对自己童年逃亡及集中营生活的简短回忆,我们也能窥见到“二战”时期种族屠杀的残酷与恐怖。 再次回望凝视那段灭绝人性的种族屠杀历史,... (展开)

weiviva 2020-11-24 13:38:09

有时候能活着的确需要运气

20201118-20201124,一共用了5个午休时间,大约4个小时左右看完200页的书。 不记得什么原因标记的“想读”,大概是曾经二战历史书提及,当时在图书馆里没能找到,然后做了标记。 作为集中营幸存者的儿童,后来成为国际法学者和大法官。要说遗憾,就说像作者说的,在几十年后写...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