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该书先后获得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学会2011年度列文森奖。
修仙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范德堡大学亚洲研究和宗教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的中国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较。除本书(2009)外,还著有《述异:中国中古早期的志怪小说》(1996)、《与天地齐寿:葛洪<神仙传>翻译与研究》(2002)、《冥祥: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灵应故事》(2012)等。
目录 · · · · · ·
致谢 1
序 1
第一章 将仙带回人间 1
解读仙传文献 8
修仙 23
概念、术语和说明 29
· · · · · · (更多)
致谢 1
序 1
第一章 将仙带回人间 1
解读仙传文献 8
修仙 23
概念、术语和说明 29
第二章 仙的文化总集 41
仙的总集 50
仙界的追寻者和创造奇迹的僧侣:一段题外话 63
结论 65
第三章 更加深入的总集分析:“断谷” 66
食用谷物、进行烹调,是文明的关键标志 67
农业控制、祭祀在国家中居于中心地位 72
另一类更加高级的摄食者 75
结论 88
第四章 秘术、展现奇迹 92
秘奥文化 94
展示秘术的成果 110
展示和隐蔽之间的张力 117
结论 129
第五章 语言的自我展示和听众回应 131
修道者的自我叙事 132
自证的评论 144
结论 150
第六章 修道者和他们的社群 151
场景、故事和听众 153
治疗 158
预言 163
管理当地的神与魔 164
其他类型的帮助 167
交换的经济 169
赞助人 173
祠庙和供奉 178
结论 180
第七章 修道者、他们的家庭和皇权 183
修道者和他们的家庭 183
修道者和君权 194
第八章 仙传的劝说 209
劝说效果 211
有争议的结局 213
刻在石头上的劝说 215
仙传的重建 234
仙传的吸纳 242
尾声 248
参考文献 256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共3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斯文》《改良与革命》《另类的现代性》《儒学与女性》《佛教征服中国》 等 。
喜欢读"修仙"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修仙"的人也喜欢 · · · · · ·
南池子 2019-04-30 22:22:18
18 有用
译本总体上是流畅的。康儒博把中国的“由人成神”的修仙与西方的Saint/圣徒研究作为对照,然后将修仙传记当做一种特殊的“生活叙事”来处理。“文化总集”这个词拽的也是挺够的,本质上还是认识论上的演绎式分类观念,并没有回答本质问题。其实这是个理所当然的前提,见信称义,不信则是屁。反正看完不想修仙了~【Alan Chan即陈金樑,Y. K. Lo即劳悦强,Lothar von Falkenhausen即... 译本总体上是流畅的。康儒博把中国的“由人成神”的修仙与西方的Saint/圣徒研究作为对照,然后将修仙传记当做一种特殊的“生活叙事”来处理。“文化总集”这个词拽的也是挺够的,本质上还是认识论上的演绎式分类观念,并没有回答本质问题。其实这是个理所当然的前提,见信称义,不信则是屁。反正看完不想修仙了~【Alan Chan即陈金樑,Y. K. Lo即劳悦强,Lothar von Falkenhausen即罗泰;Fabrizio Pregadio的Great Clarity,即玄英的《太清》;“胡冈”应为“胡罔”。67前文都提到张光直,后文就没必要再Chang。Practically Religious不是指“事实宗教”而是说“实用的宗教”;P124注释“峦大”为“栾大”】 (展开)
仙是社会构建出来的,很多修道者是假装修道,是一种表演,而其观众对这种表演的接受是这种表演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仙是对世俗社会的反动,构建出世俗社会人们理想的仙,仙是在两者的互动之中逐渐被构造出来的社会记忆,是叙事者参与加工制作出来的。借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构思很巧妙,对文本的解读还原也可以接受,回应的问题还是文本书写、历史记忆这种大问题。翻译实在是有待提高,有些表述读起来很奇怪,整个书中... 仙是社会构建出来的,很多修道者是假装修道,是一种表演,而其观众对这种表演的接受是这种表演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仙是对世俗社会的反动,构建出世俗社会人们理想的仙,仙是在两者的互动之中逐渐被构造出来的社会记忆,是叙事者参与加工制作出来的。借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构思很巧妙,对文本的解读还原也可以接受,回应的问题还是文本书写、历史记忆这种大问题。翻译实在是有待提高,有些表述读起来很奇怪,整个书中涉及到的引用著作的作者的名字基本没有翻译,是最大的问题,不看上下文怎么知道Chang指的是张光直?另外,如果从书的内容来说,making transcendents更类似于“制造神仙”的含义,副标题early medieval China直接译为“古代中国”不恰当,应该是“中古中国早期”的含义。 (展开)
* 2025-01-15 11:45:17 福建
1 有用
作者的立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即尽管修仙行为本身可能要求修仙者离群索居、飘然独立于世,但仙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及群体记忆传播。换言之,如果所有修仙者的行为都不被世人所知(和记载),那也无法形成相应的修仙文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个身份认定的问题:在世人眼中,总归是有一套认定对方为“仙”的大概标准,否则便无法用于区别对方到底是真的“仙”还是江湖骗子。 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产生修仙文化的社会环境,这... 作者的立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即尽管修仙行为本身可能要求修仙者离群索居、飘然独立于世,但仙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及群体记忆传播。换言之,如果所有修仙者的行为都不被世人所知(和记载),那也无法形成相应的修仙文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个身份认定的问题:在世人眼中,总归是有一套认定对方为“仙”的大概标准,否则便无法用于区别对方到底是真的“仙”还是江湖骗子。 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产生修仙文化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本书所要关注的内容。正如作者所言,“成仙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过程:成为仙意味着被其他人构成的社群视为‘仙’”。易言之,正是修仙者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造就了中国古代的修行文化。 (展开)
修仙的书评 · · · · · ·( 全部 6 条 )
欧宁 2020-08-13 14:38:16
神仙的生产和传播机制
葛洪在《神仙传》中写到左慈时,说他“少明五经,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乱起,乃叹曰,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也。乃学道术。”他捉弄曹操的故事就像是汉末的《V字仇杀令》(V For Vendetta)。曹操不相信天下有不食之人,把左慈关闭了一年,左慈却只... (展开)
理一分殊 2019-12-16 17:02:41
王启元评《修仙》︱当他们谈论“修仙”的时候,他们在谈什么
若问世间对胖子最大诅咒,胖子不能成仙,可能够得上前排了。有人就曾论证过,因为仙人中是没有肥胖的,传世文本和图像也都一致表示:仙是苗条的,轻盈的,有些文本则明确地将仙和体重轻联系起来,并嘲讽说:“肥肉是升往天界的阻碍。”(《修仙》54页;原文:There were no cor... (展开)
倚云 2019-07-21 11:39:13
《修仙》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序 个人永生不是与世隔绝的,往往受到社群、集体记忆的决定性影响,修仙的神秘性通常是某种社会环境的产物,所以本书的主旨是解释修仙的实现是通过什么样的社会、叙事和文本过程创造和表达的。 第一章 将仙带回人间 论证方法和概念的引入,试图打破前人的研究模式。提出了以下... (展开)
Barton 2023-05-03 08:51:51
听《修仙》
一位汉学家关于中国“修仙”的研究,挺有意思的。解读者把全书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修仙文化的总集。作者提到了一点,其实很重要,在中国文化当中,神和仙其实是有不同的含义的,尽管中国经常把“神仙”两个字连在一起说。神,跟世俗世界当中的凡人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而仙... (展开)
晃晃悠悠的飘 2021-08-03 15:15:59
作为集体记忆和个人逃离的修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本书中,作者不打算研究历史上、文本中、民间传说中那些散落的仙人仙事是否真实存在(因为这无法研究),而是要考察修仙者之所以成仙的社会建构过程。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仙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他认为,“正是这一种个人的永生,虽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事实上... (展开)
沧海明珠 2019-08-26 19:06:46
修仙:另一种意义上的“逃离”
工作后认真读完一本书真不容易,陆陆续续看了有半把个月吧,总算把“康师傅”这本书给看完了。 核心观点:成仙不仅是一个自我“修炼”、展演过程,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过程,成仙意味着被其他人构成的社群视为“仙”。 前半部分提到修仙的方法,其中包括饮食控制(最基础...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