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重大改革决策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些亲历者的口述,有对历史现场的生动描述,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为 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丰富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后记】
本书辑录的改革亲历者口述文献,是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持的中国改革资料库中选取的。2006年,世界银行前官员林重庚先生为该项目介绍了口述历史的国际经验。
在他的资助下,中国改革资料库项目于同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总顾问为安志文、杜润生、高尚全,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为刘鸿儒、吴敬琏、杨启先、许美征、林重庚,项目工作小组为杨启先、石小敏、鲁利玲、苏国利等。该项目执行至今,已经12年了。
资料库涵盖基础文献和口述历史两大部分,基础文献...
本书的口述资料几乎涉及所有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些亲历者的口述,有对历史现场的生动描述,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有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为 深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丰富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后记】
本书辑录的改革亲历者口述文献,是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持的中国改革资料库中选取的。2006年,世界银行前官员林重庚先生为该项目介绍了口述历史的国际经验。
在他的资助下,中国改革资料库项目于同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总顾问为安志文、杜润生、高尚全,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为刘鸿儒、吴敬琏、杨启先、许美征、林重庚,项目工作小组为杨启先、石小敏、鲁利玲、苏国利等。该项目执行至今,已经12年了。
资料库涵盖基础文献和口述历史两大部分,基础文献包括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文件、法律法规和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包括改革亲历者的访谈录、语音文件和摄像文件。其中,口述历史部分,主要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部分改革亲历者所参与的中央层面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过程。
为了客观地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我们本次从资料库选取了36位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资料,多为第一次发表。资料按照改革开放推进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领域排序,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脉络。
这里,需要提请读者和研究者注意的是,由亲历者口述历史,可以使人们回到历史现场,深入了解改革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的具体过程,这无疑是对正式文献的诠释与补充。
然而,由于亲历者所处角度和地位不同,对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同一个历史事件常会有不同的描述和结论。对此,我们尊重亲历者本人的认知,留待读者进一步辨别。
本书的编纂工作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同志主持,鲁利玲、马役军、胡玉平、余希朝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在编辑本书时,我们努力做了大量的考证和修订工作,以求尽量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方位、丰富多彩而又客观真实的历史画卷。
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因此,研究者在使用这些资料时,需要谨慎对待,如有遗补修正意见,亦请见告,以备再版时补正。
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本书,献给中国改革事业的无数参与者和奉献者,对他们几十年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深切的感谢与纪念。
本书对当前和未来的改革者们也寄予着历史的厚望和企盼,祝愿他们高举旗帜,不忘初心,勇破改革征程上的艰难险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 · · · ·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简称中国体改研究会)
成立于1983年2月。199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正式向民政部进行了社团登记,成为了国家一级学会;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成立大会上朱镕基总理指出“要充实、加强体改研究会”;199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进行了人事、财务等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在全国各省市政府和研究机构拥有众多团体会员和个人理事。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内部机构有:办公室、调研部、外联部、公共政策研究部、公众意见调查部以及培训中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起设立的独立机构,日常管理与运作与研究会互相配合。此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的独立机构还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传播影视中心等。中国...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简称中国体改研究会)
成立于1983年2月。199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正式向民政部进行了社团登记,成为了国家一级学会;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成立大会上朱镕基总理指出“要充实、加强体改研究会”;199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进行了人事、财务等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在全国各省市政府和研究机构拥有众多团体会员和个人理事。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主管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内部机构有:办公室、调研部、外联部、公共政策研究部、公众意见调查部以及培训中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起设立的独立机构,日常管理与运作与研究会互相配合。此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的独立机构还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改革传播影视中心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政府与主管部门等委托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及围绕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超前性调研,其研究成果主要供各级政府与企业做决策参考。
目录 · · · · · ·
彭 森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总结(代前言/)1
杜润生 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1
冯兰瑞 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的拨乱反正/8
顾洪章 知青返城冲破了传统就业体制的藩篱/21
梁传运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36
张厚义 共产党员雇工问题的三次讨论/51
· · · · · · (更多)
彭 森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回顾与总结(代前言/)1
杜润生 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1
冯兰瑞 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的拨乱反正/8
顾洪章 知青返城冲破了传统就业体制的藩篱/21
梁传运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36
张厚义 共产党员雇工问题的三次讨论/51
安志文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66
高尚全 亲历中央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上)/79
洪 虎 我所了解的国家体改委和经济体制改革/91
谢明干 亲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起草过程/114
杨启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138
徐景安 亲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决策过程/160
宫著铭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道路/174
成致平 改革开放初期价格改革的决策背景/187
白美清 1988年价格改革闯关的事实真相/206
曹尔阶 从“拨改贷”到确立银行的信贷功能/230
张彦宁 亲历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过程/241
厉以宁 我与中国股份制改革/252
吴敬琏 80年代经济改革的回忆与反思/263
林重庚 回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对外经济思想开放/296
李 灏 亲历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316
梁广大 珠海经济特区的艰难历程/336
林其辉 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351
乔 刚 亲历价格改革与建立期货市场/364
王波明 中国证券市场的酝酿与建立/379
龚浩成 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决策背景/396
王 健 创建深圳证券交易所始末/415
周瑞金 “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的前后背景/431
陈锦华 我在国家体改委的岁月/450
江春泽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历程/466
陈清泰 亲历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与决策过程/480
项怀诚 见证财政体制改革/514
姜永华 亲历分税制改革/528
许善达 1994年财税改革的背景与决策过程/550
吴晓灵 创建金融市场秩序的实践探索/571
宋晓梧 亲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改革/585
高尚全 亲历中央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下)/601
后记/62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以上的情况看,我们的改革目标模式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纠错、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步步地走向市场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凡是事先设计的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往往不能取得成功。但是,设计这些改革的规划和方案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有利于大家在改革的目标、方向和道路上逐步取得共识。实际上,真正影响很大的改革,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中央只是在改革方案中提出一些原则,指出改革的基本方向,尊重群众的创造,允许群众的创造,由下边试、下边闯、下边探素,这就是在改革初期阶段走出的一条路! (查看原文)
喵了个mon 1 回复 2赞
2023-03-19 16:52:04
—— 引自章节:安志文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66 - 我查阅了当时那个未经审阅的记录。1989年7月12号下午,江泽⺠、李鹏在国务院第二会议室听取金鑫关于个体税收征管问题的汇报。汇报完了以后,李鹏先讲话,江泽⺠最后讲话。江的讲话中的确有这么一句:“对于不法经营的个体户就要罚得他倾家荡产。”那天,江泽⺠讲话的要点主要是这几条:首先说,他从上海到中央工作,就是要抓政治,抓党务。所以,他从政治方面讲几句。个体工商户的收税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提高到这个高度来认识。现在个体工商户有的收入挺高,有的人开饺子馆一年就有100万元的收入。他说:解放前,我在上海做过⻘年工作,教过夜校,晚上常常在四川路那个路口的摊儿上吃点心。我当时问过他们个体商贩收入,他们说,糊口而已。现在,不是糊口问题了,动不动就是几万,甚至开个饺子馆也能赚几百万,这显然有问题。再一个,现在社会分配方式有问题,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据我所知,现在大学本科是4年,医学8年,连人身上有多少块⻣头都要弄清楚。但现在学医的,做手术的,还不如拿刀破鳝⻥的个体户收入高。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显然不公!应该做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江泽⺠的这个讲话在当时影响很大,意味着对个体户的政策要收紧了。税务总局的同志讲,这个讲话以正式文件下发时,把“对于不法经营的个体户就要罚得他倾家荡产”这句话删去了。但这次讲话传到下边,还是对个体工商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再加上随后不久,江泽⺠在党校有个讲话,组织部根据那个党校讲话的精神,搞了一个报告,最后以中央批转组织部报告的形式,发了一个中央9号文,规定不准私营企业主入党。这些文件都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 (查看原文)
宫保鸡丁 1赞
2023-05-01 00:25:47
—— 引自章节:梁传运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3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见证重大改革决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见证重大改革决策"的人也喜欢 · · · · · ·
水草狗 2022-01-30 15:14:42
7 有用
我认为这部书重要性完全可以与薄一波回忆录相提并论。中高层技术官僚的视野正好能兼顾决策过程的政治导向与技术细节,这些论述天然地否定了对改革的big bang论述,也动摇了将改革视为一系列权斗的论述。尤其口述史的形式能展现出多部门的视角,比如涉及商品经济和物价改革的十来篇,既有安志文这样高级领导的视角,也有国务院、体改所、经委、财政部的不同部门视角,以及厉吴等学者视角,同样是技术官僚,高尚全、杨启先这... 我认为这部书重要性完全可以与薄一波回忆录相提并论。中高层技术官僚的视野正好能兼顾决策过程的政治导向与技术细节,这些论述天然地否定了对改革的big bang论述,也动摇了将改革视为一系列权斗的论述。尤其口述史的形式能展现出多部门的视角,比如涉及商品经济和物价改革的十来篇,既有安志文这样高级领导的视角,也有国务院、体改所、经委、财政部的不同部门视角,以及厉吴等学者视角,同样是技术官僚,高尚全、杨启先这些高级技官(“秀才”)与乔刚这种具体干活的初级技官的论述又有不同,许多细节在不同篇章中相互印证或相互龃龉,这种丰富性靠个别学者的访谈是难以企及的。即使脱离改革语境来说,这些很大程度上保留口述史特征的回忆录所展现的高层领导的决策方式和开会场景、技术官僚的日常活动和精神世界,就信度和细节而言也是难得的 (展开)
Todddd 2024-10-13 01:50:32 上海
1 有用
了解中国经济必读的历史资料。从白手起家开始,一步一步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悲观的人看到眼前的困难,乐观的人看到蜿蜒向上的趋势。现在的常识在当年是新鲜事物,80 年代居然还要讨论雇工问题,90 年代才开始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说,中国的所谓“现代企业”和证券市场与我同龄!黄河长江不会倒流,中国的改革也不会停止,开放的大门也不会关闭。眼前是近四十年来最困难的时刻,内忧外患程度堪比 90s 初... 了解中国经济必读的历史资料。从白手起家开始,一步一步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悲观的人看到眼前的困难,乐观的人看到蜿蜒向上的趋势。现在的常识在当年是新鲜事物,80 年代居然还要讨论雇工问题,90 年代才开始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说,中国的所谓“现代企业”和证券市场与我同龄!黄河长江不会倒流,中国的改革也不会停止,开放的大门也不会关闭。眼前是近四十年来最困难的时刻,内忧外患程度堪比 90s 初期,但我相信十年后往回看,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展开)
见证重大改革决策的书评 · · · · · ·( 全部 5 条 )
dollar 2021-08-31 21:22:37
改革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8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到大的记忆里,上不了一份份中央的政策、报告、决议,从单位的大喇叭,电视里的新闻,政治教科书中不断传进耳朵,铭刻在脑海里。直到有一天,这些曾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成为了一段历史。 而在这本口述历... (展开)
小小白先生 2022-06-14 11:17:19
摸着石头过河的三十年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前十年这三十年中的若干重大改革事件,诸如包产到户、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经济特区、证券市场、分税制等以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这本书和之前的《新中国财政金融制度变迁事件解读》类似,有些无... (展开)
QD 2024-07-20 21:40:52
身临其境感受一下什么叫干部
这本书真不赖,虽然里面的内容都在原来看过的很多书和事所形成的认知框架里,没有继续扩充框架。 但它却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感同身受的去了解到一个个历史阶段里当时的人和当时的事。 能够感受到那些人当时所面对的困难、压力;感受到上下各级的合作关系,与各自担当;感... (展开)
悦妙曦 2024-10-25 20:35:49
侧重经济,意在政治
本书从杜润生谈农村改革开始,一直到高尚全回顾自己参与起草多个中央重要改革文件为止,在时间上跨越了改开40年的历史。不过实际上重点的内容还是到1993年的14届3中全会为止,在这届全会上,全面确立了未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基本确定了在1988年因物价闯关而停滞... (展开)
136****7640 2019-05-22 15:45:39
建议书名改为《见证八九十年代重大改革决策》更为贴切
名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实则采访时间多在2009年,文中内容更是以80年代的改革记忆为主,90年代都寥寥数笔,更毋提新世纪的波澜壮阔。书是一本五星好书,史料价值较大,可是太有欺骗迷惑读者之嫌。本来对此书抱有较大希望,可是却失望满满,既然没有太多新东西,何必新瓶装...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