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由作者在北大国发院上课的讲稿整理而成。书中以问题为导向,既系统介绍了宏观经济理论,也给出了理解中国经济运行的完整框架。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中国的债务问题、中国的金融乱象等鲜活经济现象在统一框架下得到了深度解释。
本书是一本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共分24讲,每讲对应一次授课,包括“通过GDP认识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分解”、“经济中消费与储蓄的决定”、“中国的消费不足”等章节,既有宏观经济学理论,又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本书以本科生能接受数学水平介绍了均衡宏观经济学,可以与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无缝衔接,因而是同学们进入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便捷进路。这本书也紧跟中国经济实践,对重要现实问题给出了解释,从而可以帮助实务工作者形成对中国经济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为中国经济的研究者提供灵感。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徐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与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他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等职。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著有《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
目录 · · · · · ·
第1讲 有关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 1
1.1 有关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 1
1.2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方法 8
1.3 经济学家应具备的素质 16
第2讲 通过GDP认识中国经济 19
2.1 从国民财富到GDP 19
· · · · · · (更多)
第1讲 有关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 1
1.1 有关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 1
1.2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经济学方法 8
1.3 经济学家应具备的素质 16
第2讲 通过GDP认识中国经济 19
2.1 从国民财富到GDP 19
2.2 对GDP的评论 21
2.3 通过GDP认识中国经济 25
2.4 初探中国经济的消费不足问题 30
附录2.A 利用Excel“规划求解”功能数值求解模型 33
附录2.B 两种商品情况下的GDP 35
第3讲 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面分析 39
3.1 有关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 39
3.2 供给与需求的争论 40
3.3 生产函数 42
3.4 增长计量 47
3.5 索洛增长模型 49
3.6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 53
附录3.A 中国增长计量的细节 55
第4讲 发展战略与经济绩效 60
4.1 从总量到结构 60
4.2 生产技术的资本密集度 61
4.3 经济对不同资本密集度技术的选择 64
4.4 发展战略与经济绩效 70
4.5 对索洛剩余的再认识 73
第5讲 均衡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上) 75
5.1 消费函数与持久收入假说 76
5.2 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 78
5.3 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会消失? 79
5.4 理性预期革命 84
5.5 均衡经济学方法论 86
第6讲 均衡宏观经济学方法论(下) 92
6.1 从理性人到一般均衡的思想渊源 92
6.2 单期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 94
6.3 对模型的讨论 97
6.4 一般均衡与福利 99
6.5 一般均衡模型的数量分析 102
第7讲 消费与储蓄的决定(上) 107
7.1 中国消费和储蓄的基本事实 108
7.2 拉姆齐模型:仅居民积累资本 112
7.3 拉姆齐模型:仅企业积累资本 116
7.4 模型求解的三点技术注释 120
附录7.A 多期模型中消费和储蓄的决定 122
附录7.B 理性预期 124
第8讲 消费与储蓄的决定(下) 129
8.1 拉姆齐模型:居民与企业同时积累资本 129
8.2 对储蓄的分析 133
8.3 从模型到现实:消费与储蓄是怎样决定的? 135
8.4 再论萨伊定律 138
8.5 模型与中国经济的数量对比 139
第9讲 中国的消费不足 143
9.1 引言 143
9.2 中国消费不足的模型分析 146
9.3 模型数量模拟 149
9.4 中国消费不足的成因 151
9.5 推进消费转型的国企改革 154
附录9.A 模型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 158
第10讲 从内部失衡到外部失衡 160
10.1 一些国民经济统计的知识准备 160
10.2 全球失衡与过剩储蓄 165
10.3 全球失衡的模型分析 168
第11讲 外部失衡与经济危机 178
11.1 开放模型的拓展 178
11.2 资产价格泡沫 181
11.3 国际收支危机 183
11.4 美国与次贷危机 191
第12讲 财政政策:凯恩斯vs.李嘉图 199
12.1 中国政府财政状况简介 200
12.2 有关财政政策的关键问题 204
12.3 凯恩斯的财政乘数效应 205
12.4 李嘉图等价 207
12.5 凯恩斯还是李嘉图? 212
附录12.A 扭曲性税收带来的福利损失 216
第13讲 灵活价格下的货币经济 218
13.1 真实世界中的货币 218
13.2 模型中货币的引入 223
13.3 货币经济的模型分析 225
13.4 对货币经济的讨论 230
第14讲 黏性价格下的货币经济与货币政策 236
14.1 总供给曲线 236
14.2 黏性价格下的倾斜总供给曲线 239
14.3 菲利普斯曲线 242
14.4 货币政策的
14.5 中国又如何? 248
附录14.A 估算产出缺口的几种数量方法 249
第15讲 货币政策传导与流动性效应 252
15.1 真实世界中的货币政策传导 253
15.2 货币政策传导与市场分割 258
15.3 市场分割模型 261
15.4 利率的决定 265
15.5 流动性“堰塞湖”与2015年A股的大牛市 267
附录15.A 市场分割与货币非中性 270
第16讲 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预算软约束视角 277
16.1 引言 277
16.2 投资项目的预算软约束 280
16.3 金融市场 284
16.4 透过预算软约束看中国金融市场 287
16.5 对预算软约束的总结 291
第17讲 常规货币政策 295
17.1 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295
17.2 常规货币政策操作理念 304
17.3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 307
17.4 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 311
第18讲 非常规货币政策 314
18.1 常规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路径 315
18.2 货币政策传导的阻塞 317
18.3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伯南克路线图 324
第19讲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329
19.1 人民银行的历史沿革 329
19.2 财政主导时期的中国货币政策 331
19.3 货币主导时期的中国货币政策 335
19.4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 340
第20讲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346
20.1 认识汇率 346
20.2 汇率决定的模型分析 349
20.3 汇率的决定 352
20.4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与对外汇冲销 356
20.5 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选择 359
第21讲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房价 366
21.1 有关中国通货膨胀和房价的关键问题 366
21.2 理解中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372
21.3 理解中国的房价 378
21.4 理解中国的地方政府财政 382
第22讲 中国的债务问题与金融乱象 386
22.1 引言 386
22.2 中国去杠杆政策的由来 387
22.3 对中国债务问题的认识 391
22.4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乱象的由来 398
第23讲 新—新古典综合给出的正统答案 406
23.1 引言 406
23.2 新—新古典综合的历史由来 407
23.3 新—新古典综合的世界观 415
23.4 新—新古典综合世界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17
第24讲 非正统宏观经济理论给出的不同答案 420
24.1 次贷危机对新—新古典综合的挑战 420
24.2 非正统宏观经济理论历史溯源 423
24.3 需求不足的模型分析 426
24.4 对中国经济的讨论 430
第25讲 理解中国经济的六层思维 433
25.1 引言 433
25.2 次优理论 434
25.3 理解中国经济的前五个思维层次 436
23.4 第六层思维与中国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 442
附录25.A 最优税收理论 445
参考文献 451
数据库索引 455
名词索引 45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很多人都在讲中国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在资本方面的成本优势。 资本作为另外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成本是储蓄者对储蓄回报率的要求。 如果储蓄者要求的储蓄回报率很高,资本就很贵,低回报率的投资项目就无法启动。 而我们之前分析过,中国储蓄过剩的核心原因是中国存在大量不在乎储蓄回报率的储蓄者。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储蓄者对储蓄回报率的地要求意味着中国的资本成本很低。 所以我们能看到,凡是中国大举进入的产业区段,别国的企业往往都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企业能够承受比别国企业更低的利润率。这就是中国资本成本优势的体现。 (查看原文)
alfred 6 回复 2赞
2020-01-04 16:43:36
—— 引自章节:23.4 第六层思维与中国经济学人的历史使命 442 - 由于股票价格由居民所决定,所以最大化股票价值,也就间接最大化了居民的效用。 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叫“刺穿企业的帷幕“,即居民和企业两部分之间的收入分配变化不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决策 。 所以很多宏观模型都假设企业不做投资决策,只存活一期。 企业由居民所有,企业的储蓄也是居民财富的一部分,居民的总储蓄由居民的偏好和资本回报率(欧拉方程)所决定,与储蓄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之间的分布无关。所以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是负相关。 (查看原文)
理5打工人 4赞
2021-07-19 00:34:42
—— 引自章节:7.3 拉姆齐模型:仅企业积累资本 116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知识经济学教程(第五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界经济史》《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三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博弈论教程》《区域经济学》 等 。
喜欢读"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的人也喜欢 · · · · · ·
Johnyang 2019-04-10 00:08:37
42 有用
之前听朋友说徐高老师这本书要出版就十分期待,最近仔细看了多半内容,有3个特点:1.极强的问题导向。关于中国现实的问题都高度关注;2. 无缝对接高宏。里面的模型非常丰富全面,有一定的深度(较之其他的中级宏观教材),但徐高老师都做了仔细的处理;3. 整体宏观经济层面的思考,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地方!真正好的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告诉读者,作者是怎么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而不是简单挪列堆... 之前听朋友说徐高老师这本书要出版就十分期待,最近仔细看了多半内容,有3个特点:1.极强的问题导向。关于中国现实的问题都高度关注;2. 无缝对接高宏。里面的模型非常丰富全面,有一定的深度(较之其他的中级宏观教材),但徐高老师都做了仔细的处理;3. 整体宏观经济层面的思考,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地方!真正好的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告诉读者,作者是怎么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而不是简单挪列堆砌。此外,阅读时常常被徐老师经世济民经济情怀所感动。总之,此书不仅帮我重新温习诸多教材和资料,还让我理清和重塑了宏观经济的思考,十分推荐。(待全部阅读完之后,会写一篇书评来谈一谈此书) (展开)
银河漫游 2020-04-21 21:55:45
5 有用
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学经济学最大的问题是,讲理论头头是道,却无法解释现实。而徐老师这本书无疑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最好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结合徐老师的中经专25讲视频看)最大的收获是,第一,初步建立了一套分析中国宏观现实经济问题的框架;第二,学完后,一部分疑惑得到了解答,更重要的是,对宏观有了更多的好奇心,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
泽泽酱 2020-06-24 11:08:45
3 有用
读完彭文生,继续一本业界前辈大作。有趣的是,书后面能看到一些与彭的争锋。 本书有三好:一是摆脱了宏观教材的理论化(物理生从没学懂过ISLM)和宏观报告的看图说话算命论。能够真正框架严谨又实践的从经济思想到经济现实应用。二是,切合国情。如果对消费不足、贸易战问题、房价股灾钱荒、债务高企有疑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系统分析。三,最重要的是,徐高提倡实践,任何理论都有边界(前提假设),认知局限后的选择才是... 读完彭文生,继续一本业界前辈大作。有趣的是,书后面能看到一些与彭的争锋。 本书有三好:一是摆脱了宏观教材的理论化(物理生从没学懂过ISLM)和宏观报告的看图说话算命论。能够真正框架严谨又实践的从经济思想到经济现实应用。二是,切合国情。如果对消费不足、贸易战问题、房价股灾钱荒、债务高企有疑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系统分析。三,最重要的是,徐高提倡实践,任何理论都有边界(前提假设),认知局限后的选择才是选择(这一点芒格也强调)。 历时三周,早上晚上周末抽空狂看,终于节前读完…看的快吐了 读小说也没这么努力🤯 但,不失为一场思想的盛宴! (展开)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的书评 · · · · · ·( 全部 31 条 )
Windray 2020-09-03 03:50:28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 课程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课程的三个主线: 1. 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是问题的根源:消费不足储蓄过剩。原因在于中国缺乏调整消费与储蓄结构的市场机制。不仅在于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结构,并且对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有重要影响——中国的富裕储蓄外流与全球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2. 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央行——... (展开)
Von.Y.Erick 2019-06-04 22:44:01
翻完书给老徐发了条微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下: “前段时间工作忙没有读完《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最近临近季末闲下来才看完。 从12章开始真的是登峰造极, 一方面,把凯恩斯乘数、李嘉图等价、CIA、MIU、粘性价格、卢卡斯拉平供给曲线、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NK等理论由浅入深的陈列出来; 另一方面,又巧妙地控制模... (展开)
意纳百川 2021-07-28 11:09:07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问题背后的逻辑
徐帅此书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话语揭露了中国近些年经济问题的本质,而不像很多经济学家和教授那样,要么沉迷于数字游戏不能自拔,要么故弄玄虚,说一些故意让人云里雾里的话。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本书的出现,是无数经济学子的福音。而这种教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材... (展开)
JensenABC 2020-03-23 11:28:03
工作思考与读书笔记
读本书的动机有二,一是早已心向往之。前期徐高老师来我司路演中,我即被其深刻的洞察力、独特的思维视角、精彩的讲授艺术所打动,本书作为徐老师在北大国发院的讲义,自然是其思想之凝练和精华。二是补足短板。近期对在组合管理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开展了框架性的整理,自上而下... (展开)
Kristin 2021-06-23 23:23:15
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中国经济结构失衡 (一).内部失衡 1.数据(结构问题,看各值与GDP比重): (1)消费:居民消费占40%左右,公共消费占20%左右,一共占60%左右。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60%左右。 (2)储蓄:同时储蓄率偏高(45%左右,其中居民储蓄23%左右,企业储蓄16%左... (展开)
MR.Mao♈︎Ⓜ︎ⓐⓞ 2021-05-05 16:00:35
写给自己,看看什么时候能考出经济师证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数学是最大的短板,还有逻辑分析能力。 下一步准备重新拿起大学课本,再学一遍基础课程。 真他娘的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这门课,是入门,但是对我们所在的国家,我们所处的变局时代,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够在自己所在的行业中看到更加清楚的未来。 是一门可以反复学习... (展开)
dollar 2020-04-18 22:56:39
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经典之作
疫情期间天天在家办公,事情也不是很多,忘了是谁给推荐的徐老师的这本书,就买了一看,想的是也不求甚解,只是能够提高一点自己的思维水平就好。 整本书看完,果然是不求甚解,因为拉格朗日函数是什么早就忘得光光的了。可是这并不影响我把整本书看下来,正如徐老师前言所说,... (展开)
1276725122 2020-11-01 03:07:34
温故知新
这本书是徐老师在北大国发院讲授宏观经济学的配套讲义。全书从卷首“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石头”(市场运行的约束条件)这个比喻来切入已然改革开放40余年基本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但仍受许多计划经济残余成分约束的中国经济,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中国货币政策传导... (展开)
TE🐳™ 2019-05-03 02:43:40
极富洞见
极富洞见、富有启发性的一本书,整本教材的分析框架是当前宏观主流的一般均衡模型,作者能够在整本书使用统一的分析方法来剖析中国经济问题,同时作出不影响结论简化现实的假设以求提供对问题的本质的洞察,足见徐高老师的学术功底。徐高老师的书让我不再对国外教材持过分迷信... (展开)
白胡子 2024-03-20 17:40:37
中国视角
71,在资本比较稀缺的时候,生产几亿条裤子去换别国生产的一架飞机是完全合理的。如果试图违背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非要自己去生产飞机,那就飞机和裤子都造不出来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好地沿着自身的比较优势进入了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业,从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