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卡夫卡的“梦境逻辑”与现代社会的噩梦完全一致,对个体生活的剥夺似乎在我们所有人背后悄然发生——

卡夫卡的世界不宜居住,但是他的语句渗入肌肤,发人深思,让人再也抖落不掉——

在充斥卡夫卡式荒诞的现实里,在迷信技术的时代,我们更应阅读卡夫卡——

☆德国文学史里程碑,德语传记的新标杆,查阅四千页材料,历时十八年而成;

☆匈牙利诺奖得主伊姆雷,爱尔兰作家托宾推荐,重温《变形记》《诉讼》《判决》的诞生;

☆施塔赫因此部传记获莱比锡书展奖、海米托·冯·多德勒特别奖、约瑟夫·布莱特巴赫奖等;

☆“卡夫卡迷”译者精心新译卡夫卡近百篇日记与书信,全景还原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时代;

☆卡夫卡影响加缪、博尔赫斯、村上春树、余华,讲述作家的动人爱情与爆发式成长。

【内容简介】

三部曲之二《卡夫卡传:早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

(展开全部)

卡夫卡的“梦境逻辑”与现代社会的噩梦完全一致,对个体生活的剥夺似乎在我们所有人背后悄然发生——

卡夫卡的世界不宜居住,但是他的语句渗入肌肤,发人深思,让人再也抖落不掉——

在充斥卡夫卡式荒诞的现实里,在迷信技术的时代,我们更应阅读卡夫卡——

☆德国文学史里程碑,德语传记的新标杆,查阅四千页材料,历时十八年而成;

☆匈牙利诺奖得主伊姆雷,爱尔兰作家托宾推荐,重温《变形记》《诉讼》《判决》的诞生;

☆施塔赫因此部传记获莱比锡书展奖、海米托·冯·多德勒特别奖、约瑟夫·布莱特巴赫奖等;

☆“卡夫卡迷”译者精心新译卡夫卡近百篇日记与书信,全景还原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与生活时代;

☆卡夫卡影响加缪、博尔赫斯、村上春树、余华,讲述作家的动人爱情与爆发式成长。

【内容简介】

三部曲之二《卡夫卡传:早年》: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327669/

广受赞誉的《卡夫卡传》三部曲,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体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传记。已译为英语、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斩获莱比锡书展奖、海米托·冯·多德勒奖等奖项。《关键岁月》乃最先推出的首部曲,聚焦1910-1915年那决定卡夫卡一生创作与生活的关键年月。那些年 ,曾经无拘无束、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年卡夫卡转变为敬业的公务员,成长为“卡夫卡式幽默”的大师。在极短时间内,“爆发式”写出《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突破之作,就此铺平那条他将一直走到底的艺术之路。此部传记集施塔赫二十年研究之所得,有如全景电影照亮犹太人身份、布拉格社会环境、禁欲主义、战争、与菲莉丝之恋等每一要素与经历在卡夫卡身上烙下的印迹。这六年,构成卡夫卡生存的中心。

施塔赫吸纳诸多至今尚未发布的最新卡氏研究成果,全书气氛感十足,以颇富画面感的生动叙述手法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读者身临其境,更在整体上为德语传记学树立了新标杆。

【媒体推荐】

施塔赫以极度的细心和同情心阅读作品与生平。他对卡夫卡生活的时代理解深刻,而与之相应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对隐于作品背后的冲动及欲望的敏锐体察。

——科尔姆·托宾

惊诧:德国没有卡夫卡传记;更惊诧:现在有了。最惊诧:它还如此出色。

——德国《时代》周刊

还从未有人像莱纳·施塔赫那样以如此优美而清晰的语言写卡夫卡,又写得那么富有同理心和启发性。

——乌尔里希·格赖纳

德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安德烈斯·普拉特豪斯,《法兰克福汇报》

卡夫卡传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莱纳·施塔赫(Reiner Stach),1951年出生于萨克森州的罗赫里茨,德国文学研究者、卡夫卡传记作者和时事评论者。

1971年-1979年,施塔赫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文学和数学。由于在学习期间对卡夫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博士期间专门研究卡夫卡,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卡夫卡的色情神话——女性的审美建构》

施塔赫曾在法兰克福大学短期任教,后进入S.费舍出版社工作。1991-1996年,他作为自由职业者为包括罗沃特和费舍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社担任编辑,并参与了弗兰茨·卡夫卡作品校勘版的出版工作。1996年,施塔赫开始撰写卡夫卡传记。

施塔赫的《卡夫卡传》写作历时18年,共三卷,德文累计2037页。传记第一卷2002年出版,题为《卡夫卡:关键岁月》(Die Jahre der Entscheidungen),描写卡夫卡1910-191...

(展开全部)

莱纳·施塔赫(Reiner Stach),1951年出生于萨克森州的罗赫里茨,德国文学研究者、卡夫卡传记作者和时事评论者。

1971年-1979年,施塔赫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文学和数学。由于在学习期间对卡夫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博士期间专门研究卡夫卡,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卡夫卡的色情神话——女性的审美建构》

施塔赫曾在法兰克福大学短期任教,后进入S.费舍出版社工作。1991-1996年,他作为自由职业者为包括罗沃特和费舍出版社在内的多家出版社担任编辑,并参与了弗兰茨·卡夫卡作品校勘版的出版工作。1996年,施塔赫开始撰写卡夫卡传记。

施塔赫的《卡夫卡传》写作历时18年,共三卷,德文累计2037页。传记第一卷2002年出版,题为《卡夫卡:关键岁月》(Die Jahre der Entscheidungen),描写卡夫卡1910-1915年间的生活与创作。第二卷《卡夫卡:领悟年代》(Die Jahre der Erkenntnis)于2008年出版,记录了卡夫卡生命中的最后8年。前两卷出版后,获得各方高度赞扬。第二卷获得2008年度 海弥托·冯·多德勒文学奖特别奖。第三卷《卡夫卡——早年》,涵盖了卡夫卡出生到1910年的童年、中小学、大学和工作初期的经历。该书于2014年9月出版,并且进入2015年莱比锡书展大奖的“非虚构类”提名短名单。2015年度巴伐利亚图书奖(非虚构类)授予《卡夫卡:早年》。同年,该书被《那时》杂志评选为“年度历史书”。施塔赫凭借三卷本《卡夫卡传》获得2016年约瑟夫-布莱特巴赫奖。

目录 · · · · · ·

导言
序:一颗黑色的星
第一章 在卡夫卡家
第二章 单身汉们
第三章 演员、犹太复国主义者,野蛮人
第四章 文学与孤独
· · · · · · (更多)

导言
序:一颗黑色的星
第一章 在卡夫卡家
第二章 单身汉们
第三章 演员、犹太复国主义者,野蛮人
第四章 文学与孤独
第五章 荣博恩疗养院,最后一站
第六章 一位柏林小姐
第七章 最初的狂喜:《判决》和《司炉》
第八章 坠窗事件
第九章 女孩,女士,女人
第十章 为信痴狂
第十一章 快乐时日,小小诡计
第十二章 鲍尔一家
第十三章 美国和回归:《失踪者》
第十四章 《变形记》:充满隐喻的生活
第十五章 害怕变疯
第十六章 巴尔干战争:邻国大屠杀
第十七章 一九一三
第十八章 《失踪者》:完美与坠落
第十九章 创造与夸张
第二十章 性恐惧与献身
第二十一章 工作领域:高科技与官僚主义幽灵
第二十二章 求婚
第二十三章 文学,只是文学
第二十四章 维也纳的三场会议
第二十五章 的里雅斯特,威尼斯,维罗纳,里瓦
第二十六章 信使布洛赫
第二十七章 堕入谷底
第二十八章 卡夫卡与穆齐尔
第二十九章 婚姻计划与禁欲主义
第三十章 柏林的法庭
第三十一章 世界大战
第三十二章 自我审判:《诉讼》与《在流放地》
第三十三章 东欧犹太人回归
第三十四章 杂音乱心
第三十五章 进入无人区
致谢
参考文献
人名书刊名索引
地名索引
卡夫卡作品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卡夫卡传"试读 · · · · · ·

布拉格犹太人、保险局公务员以及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博士活了四十岁零十一个月:从小学到大学花了十六年零六个半月,职业生涯持续了十四年零八个半月,三十九岁办理了退休手续,最后因喉结核死于维也纳附近一家疗养院。 除去在德国居留的时间,卡夫卡一生中利用周末旅行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大约四十五天。他游历过柏林、慕尼黑、苏黎世、巴黎、米兰、威尼斯、维罗纳、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文学纪念碑(共80册), 这套丛书还有 《生命是赌注》《薇拉》《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捍卫记忆》《纳博科夫传》 等 。

喜欢读"卡夫卡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56.99元

59.00元

73.45元

82.99元

喜欢读"卡夫卡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你无法对一个抑郁多年的公务员作家的一生做出干巴巴的总结。他的家人如同敲击琴键般无情击打他的神经机制;他的工作就像在失控的社会机器上做无谓的损耗;他的柏林女友带来幸福幻象也让他对失去独处的自由无限恐惧。把生存状况由外及里层层剥离审视一番后,他说自己时间太少,力量太弱,住处太吵。其他人都在沿着一个事先画好的半径走,他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句号。当文学终于也回馈他热情万丈,这位法学博士终于可以说:“我不需要任... 你无法对一个抑郁多年的公务员作家的一生做出干巴巴的总结。他的家人如同敲击琴键般无情击打他的神经机制;他的工作就像在失控的社会机器上做无谓的损耗;他的柏林女友带来幸福幻象也让他对失去独处的自由无限恐惧。把生存状况由外及里层层剥离审视一番后,他说自己时间太少,力量太弱,住处太吵。其他人都在沿着一个事先画好的半径走,他看到的却只是一个句号。当文学终于也回馈他热情万丈,这位法学博士终于可以说:“我不需要任何法官,我自己便是。” (展开)

昨晚剩了五十多页不舍得一口气读完,夜里梦到了叫卡夫卡的大虫,困在了巨型建筑里,因为体型巨大不能灵活移动,却显然有移动的决心,即便那个决心看起来既不果断也不优雅。诚如他自己写的“我知道我不能放弃。”

很多事,让2020成为特殊年份。有的冷硬似冰,有的暗沉如铅,有的闪烁若火。只是还来不及念它、写它、端详它、记录它,已在一片喧嚷中远遁。跟雪媛老师这番合作,让2020升为“关键之年”,我在其中看见了穿透密林的光。这个春天,与卡夫卡重逢罢。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第一次世界大战搁置了卡夫卡和菲莉丝的婚姻,都算求仁得仁。卡夫卡的小说某种意义上都是他的自传,永远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写作、亲密关系、人生规划,一切都不得其门而入,是他在创作和生活中达成的美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我要写书评

卡夫卡传的书评 · · · · · ·( 全部 13 条 )

小阅读Random 2022-05-10 16:41:48

写作的热烈与翻译的清冷——《卡夫卡传:关键岁月》译后

文 | 黄雪媛 “最难的生活是无关痛痒的生活”,克尔凯郭尔在《人生道路诸阶段》里有这么一句,初读未解其意,再读似有所悟。对我而言,若想在流逝的日子里抓住些什么,让自身有所傍依,有所专情,便是写和译这两桩事。借由文字,筑起敏锐的自卫,在生活的平庸河流中保存一个小... (展开)

小阅读Random 2023-07-04 09:55:53

卡夫卡:“杀死我,否则你就是凶手”

曾经一个推销员梦中醒来成了一只甲壳虫,在生活节奏变得极快的今天,每个人都可能变成一只甲壳虫。文学的共鸣,可以跨越时空。传记里的真实卡夫卡是怎样的?而置于现代语境下的多媒体影像戏剧《变形记》又会是怎样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运转? 身为作家的弗朗茨·卡夫卡给后人留...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22-06-14 08:31:11

卡夫卡1910-1915 “我必须坚持写下去”

. 最难的生活是无关痛痒的生活。(克尔凯郭尔) ~~~ 《卡夫卡传 关键岁月1910-1915》 作者:莱纳·施塔赫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卡夫卡与家人的严重分歧,是石棉厂。这是卡夫卡支持妹夫、鼓吹投入的生意,家人对卡夫卡委以重任,指望他监督运转,他却很快... (展开)

张敞 2023-04-04 15:39:11

谁可至“空无一物之处”?

阅读马克斯·布罗德(Max Brod)所写的《卡夫卡传》(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本卡夫卡传记)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个声音,时不时会像小哨子一样响起来:无论作为卡夫卡最好的朋友,还是他遗嘱的唯一托付人,他即使有着许多值得人非议的缺点——违背遗嘱、删除对卡夫卡不利的个别书信... (展开)

黑色曼陀铃 2023-05-13 11:15:57

初见卡夫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大部头买来在书架上沉默了将近一年,因为这次共读会被请上了书桌。作者施塔赫和译者黄雪媛、程卫平一起为中文读者们呈现了卡夫卡人生中1910-1915年的时光。 “紧张就像雨,一刻不停地淋在我身上。” “就好像圣灵降临日的周日那天,在杂耍剧团里,菲莉丝和卡夫卡将有一场飞... (展开)

空山驿马 2021-01-30 09:11:13 S. Fischer2002版

Nicht leicht

Die Leserschaft hierzulande kann sich darauf freuen, dass der dicke Wälzer in seiner chinesischen Ausgabe schon beachtlich leichter zu lesen sein würde als sein deutschsprachiger Originaltext, wofür man sich jedoch als Übersetzer während der Ü... (展开)

小阅读Random 2024-07-19 10:42:23

他从不注解内心,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入他的内心

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爱就像运输工具那样毫无问题。成问题的只是驾驭者、乘客和公路。/《卡夫卡谈话录》 不同于巴尔扎克手杖上“我将摧毁一切障碍”的斗志昂扬,卡夫卡改变语序,自嘲“一切障... (展开)

24个唐泡沫 2024-11-27 20:39:27

我曾经跟人说,现实中我会远离卡夫卡式男人,朋友都没得做

对卡夫卡了解得越多,越觉得他作品里的每个逗号,每声叹息,都只关乎他自己。哎,我说我喊你一声病娇,不过分吧。 这本厚厚的传记断断续续跨越了几个月,好像没法一口气读下去,不是因为难读难懂,不是因为篇幅,像是出自一种隐隐的貌似生气的情绪,与其说气卡夫卡,又好像在气...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