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离别与共春风:至情至性唐宋词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像看电影一样,读懂唐宋词!

【编辑推荐】

相信许多读者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时候,读到杨过念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曾跟着主角黯然神伤;听见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李莫愁反复吟诵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也曾一时语塞。

在我们年轻的岁月里,读到这样的情节,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有着某种莫名的感动。宋词之所以容易触动人心,因为作者缘情兴感、真诚为文。

我们喜欢读词、听词,不仅因为它的文辞声色之美,还因为它的真情实意打动了我们。词所诉说的是“常人的境界”,平常的人生。

作家填词主要是借着创作词篇,以梳理一己的所感所思。我们读词,面对自己的情绪,除了认同词人的体验,也可从中得到启发,以纾解心中的愁怨。而读写之间,成就的是彼此最美的心灵交流,以及不忍任其荒芜的情意世界。

词学名家刘少雄教授在台湾大...

(展开全部)

像看电影一样,读懂唐宋词!

【编辑推荐】

相信许多读者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的时候,读到杨过念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曾跟着主角黯然神伤;听见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李莫愁反复吟诵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也曾一时语塞。

在我们年轻的岁月里,读到这样的情节,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有着某种莫名的感动。宋词之所以容易触动人心,因为作者缘情兴感、真诚为文。

我们喜欢读词、听词,不仅因为它的文辞声色之美,还因为它的真情实意打动了我们。词所诉说的是“常人的境界”,平常的人生。

作家填词主要是借着创作词篇,以梳理一己的所感所思。我们读词,面对自己的情绪,除了认同词人的体验,也可从中得到启发,以纾解心中的愁怨。而读写之间,成就的是彼此最美的心灵交流,以及不忍任其荒芜的情意世界。

词学名家刘少雄教授在台湾大学开设了唐宋词品鉴通识课,每次开课,座无虚席。他的讲解充满想象力,情绪饱满,听他讲每阙词就像在看一部画面感十足的电影。邂逅一阙好词,就像走进了一场真实的穿越。40位词人,115阙词,你总能在其中找到疗愈你的那一首。

-----------------------------------

【内容提要】

欧阳修的词有着意欲向悲哀反扑的振奋精神;

温庭筠的词常以感觉和印象中的片段组合意象来呈现;

晏几道的词擅写高堂华烛、酒阑人散的空虚;

李清照《声声慢》其实是一种生命意志的展现;

白居易《忆江南》树立了回忆书写的正面典范;

东坡生命的底层一直充满着时间推移的焦虑感

……

词中有画,走进千年真实画境;

字中有情,倾听古人浅歌低吟。

作者简介 · · · · · ·

刘少雄,台湾大学终身杰出教师获得者,刘少雄教授从事词学研究三十多年,精注义理、词章、考证。近年来,刘教授专注于“东坡文学”研究,所写的《东坡词专论》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他多次被邀请赴国外讲学,主要的讲题就是苏东坡和宋词,先后去过美国、捷克、韩国和香港等地,反响热烈。2018年,刘教授荣获台湾高校教学殊荣,台湾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

目录 · · · · · ·

前言
一词的美感特质及其欣赏
(一)词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二)我们如何阅读一阕词?
唐五代
二伤离与感时—唐代文人词的人间情怀
· · · · · · (更多)

前言
一词的美感特质及其欣赏
(一)词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二)我们如何阅读一阕词?
唐五代
二伤离与感时—唐代文人词的人间情怀
(一)无尽相思:白居易《长相思》
(二)触景伤情:李白《菩萨蛮》
(三)回忆旧日的美好: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四)年华流逝的感伤:司空图《酒泉子》
三美丽与哀愁—花间词的物质性与精神面
(一)画屏内外的无聊愁绪:温庭筠《菩萨蛮》
(二)人花相映的缱绻之情:韦庄《菩萨蛮》二首
(三)流动景致与不渝之情:温庭筠《梦江南》孙光宪《浣溪沙》
(四)因物及情与沉醉忘忧:牛希济《生查子》韦庄《菩萨蛮》
四忧时与伤怀—南唐词深化的情感境界
(一)物我共感与情意转折:李璟《摊破浣溪沙》冯延巳《谒金门》
(二)浓丽之悲与执着之情:冯延巳《采桑子》《鹊踏枝》
五今昔与真假—李后主词的双重对比性
(一)乐以忘忧:李煜《浣溪沙》《玉楼春》
(二)往事不堪:李煜《破阵子》《虞美人》
(三)旧欢如梦:李煜《浪淘沙》
(四)虚妄人生:李煜《相见欢》《子夜歌》
宋代
六时变的感思—宋词里的时间意识
(一)美景不再的感触:晏殊《浣溪沙》欧阳修《浪淘沙》朱敦儒《朝中措》
(二)不堪回首的怅惘:柳永《少年游》秦观《千秋岁》李清照《临江仙》陈与义《临江仙》
(三)身不由己的哀叹:王安石《千秋岁引》蒋捷《一剪梅》朱敦儒《临江仙》
(四)功名未就的无奈:范仲淹《渔家傲》陆游《诉衷情》辛弃疾《破阵子》
七时空的失落─苏轼词中的人生空漠之感
(一)旧欢新怨:苏轼《永遇乐》
(二)流年偷换:苏轼《洞仙歌》
(三)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
八执迷与感悟—宋人化解时间忧虑的方式
(一)执着的热诚:柳永《蝶恋花》周邦彦《玉楼春》
(二)豪宕的逸兴:苏轼《江城子》黄庭坚《鹧鸪天》
(三)当下的珍惜:宋祁《玉楼春》晏几道《玉楼春》朱敦儒《西江月》
(四)生命的解悟:苏轼《临江仙》朱敦儒《好事近》辛弃疾《西江月》
九魂销与情长—宋人面对离愁的态度
(一)孤单独行:柳永《雨霖铃》秦观《踏莎行》吴文英《唐多令》
(二)人去心空:欧阳修《采桑子》《玉楼春》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三)沉醉不醒:晏殊《玉楼春》晏几道《阮郎归》
(四)珍重眼前:晏殊《浣溪沙》苏轼《望江南》
(五)两地相思:柳永《八声甘州》李之仪《卜算子》
(六)明月春风与共:欧阳修《玉楼春》苏轼《水调歌头》秦观《鹊桥仙》
十同心与相思—生离死别的哀伤
(一)同心而离居:范仲淹《御街行》李清照《一剪梅》
(二)当时明月在:晏几道《临江仙》史达祖《夜行船》
(三)生死两茫茫:苏轼《江城子》贺铸《鹧鸪天》
十一往事与今情—物是人非的感叹
(一)别后相忆:晏几道《鹧鸪天》欧阳修《生查子》
(二)旧地重游:周邦彦《瑞龙吟》辛弃疾《念奴娇》
(三)情怀不再:李清照《南歌子》周邦彦《少年游》
十二忠愤与抑郁—家国兴亡的悲感
(一)悲愤:岳飞《满江红》张孝祥《六州歌头》
(二)悲郁:辛弃疾《水龙吟》《菩萨蛮》
(三)悲怆:姜夔《扬州慢》吴文英《金缕歌》
(四)悲凉:张炎《高阳台》刘辰翁《柳梢青》
(五)
十三多情却无言—莫名所以的感喟
(一)不言不语:秦观《画堂春》周邦彦《诉衷情》
(二)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辛弃疾《南乡子》《丑奴儿》
(三)不理不睬:欧阳修《蝶恋花》
(四)难以言宣:李清照《声声慢》
(五)无言以对:柳永《雨霖铃》苏轼《江城子》毛滂《惜分飞》
十四同情与共感─男女同心与人我互通
(一)男女两相思:晏殊《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
(二)君心似我心:陆游《钗头凤》唐琬《钗头凤》
(三)思君君思我:苏轼《蝶恋花》贺铸《清平乐》
十五兴会与闲情─留住人间的美好
(一)沉醉与消闲:李清照《如梦令》《摊破浣溪沙》
(二)佳兴与赏景:辛弃疾《霜天晓角》《鹧鸪天》
(三)闲逸与清欢:程垓《小桃红》苏轼《浣溪沙》
十六飘荡到回归─词境与心境的开拓
(一)洞识人情世界:辛弃疾《鹧鸪天》朱敦儒《临江仙》
(二)走过人生风雨:苏轼《定风波》《鹧鸪天》
(三)境界的开示:辛弃疾《丑奴儿》《定风波》蒋捷《虞美人》
(四)境界的探寻: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
(五)此心到处悠然:苏轼《定风波》张孝祥《西江月》
结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词在读写之间、情理之际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伤离别与共春风:至情至性唐宋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9.90元

29.69元

29.69元

69.30元

喜欢读"伤离别与共春风:至情至性唐宋词"的人也喜欢 · · · · · ·

刘少雄老师认为,理解词的时候,体会文本内容本身比考察写作背景环境更重要。我深以为然,之前的阅读往往无意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如今看来,如果抛开背景还能被文本打动,恰恰说明词中承载了人性中一些不会轻易改变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看,赏析词作的同时也是在认识自身。 书中列举的许多词篇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表面的坚强洒脱掩饰内心的难以释怀。我觉得这种写法很有魅力,它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 刘少雄老师认为,理解词的时候,体会文本内容本身比考察写作背景环境更重要。我深以为然,之前的阅读往往无意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如今看来,如果抛开背景还能被文本打动,恰恰说明词中承载了人性中一些不会轻易改变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看,赏析词作的同时也是在认识自身。 书中列举的许多词篇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表面的坚强洒脱掩饰内心的难以释怀。我觉得这种写法很有魅力,它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情感塑造的丰富立体。事实上人性本就如此,内在的矛盾与情绪的起伏是常态,而在消极中抗争地向往积极的过程,也是生命力彰显的过程。 词人在抒发悲戚时常常将矛头指向自然,冲着没有感情的静物诉说愤恨。我认为这反过来体现出人的无力感。既然自知这一通发泄只是徒劳,那么当亢奋散去,就更显出寂寥与脆弱了。 (展开)

词易入人心,它不与你说理论事,“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却点点滴滴全都说中了你的心事。品一阙词,便是一次心灵之交流,而《伤离别与共春风》则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情的唐宋词的世界里,从那些缠绵婉转的离愁别绪之中体悟最单纯的感动,在“离别”之情里寻觅“春风”拂面的“常人的境界”。

我要写书评

伤离别与共春风:至情至性唐宋词的书评 · · · · · ·( 全部 3 条 )

默扉 2021-10-11 15:11:39

最难得是常人境界,最珍贵是真情实感——唐宋词中单纯的感动

诗词歌赋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精粹,有人爱吟诗,亦有人爱品词。而在从事词学研究三十多年的刘少雄看来,正是词所诉说的“常人的境界”以及其中的真情实感,让我们喜欢去读词、听词。词虽写伤感之情,却不卑不亢;词常叙平常人生,却触动人心;词最是阴柔妩媚,却充满积极的力量... (展开)

吴呱呱 2021-11-04 16:13:23

在宋词里,体验人生佳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吴呱呱 嗨,你好啊,我是吴呱呱。 有人说:“现代人读古诗词,就是为了让枯燥无味的生活,增添些许色彩。” 对此,我深表认同。 闲来无事之时,读古诗词不仅能给生活增添色彩,还能让我们在古诗词里,找到在心灵上的寄托。 就像,我近期阅读的一本与古诗词有关的书,便是《... (展开)

松田耕作 2021-11-02 17:12:23

词中有画 字中有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南宋文学家刘过在《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中写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一时间我们如同与刘过一同在南方小巷,看一位中年人站在巷口感叹时过境迁,想要买上桂花带上美酒一同泛舟,但终究不像少年时出游拥有那种意气了,这是历经沧桑后才觉得凄凉。 “唐宋八大家... (展开)

> 更多书评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