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与在场 (original) (raw)
现场与在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副标题: 2021《三联生活周刊》年度精选集
定价: 63.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4398816
豆瓣评分
5星
14.9%
4星
55.2%
3星
28.4%
2星
1.5%
1星
0.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杂志2021报道内容的年度好稿精选,涉及中国产业形态变化的解读,流量时代中的人物命运的体察,科学与理性主义的思辨,以及对文化和文学价值的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对中国与世界,年度Zui为精彩而浓缩的记录。 《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们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到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记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消费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情感。同时,他们也借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做的每一篇具体稿子的意义,使之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 如此,以本书为滥觞,《三联生活周刊》有雄心逐渐构筑一部独特视角的当代史记忆。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每篇文章后面的主编点评,解读相关文章的成功之处,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写作的标准,成为广大传媒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杂志2021报道内容的年度好稿精选,涉及中国产业形态变化的解读,流量时代中的人物命运的体察,科学与理性主义的思辨,以及对文化和文学价值的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对中国与世界,年度Zui为精彩而浓缩的记录。 《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们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到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记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消费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情感。同时,他们也借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做的每一篇具体稿子的意义,使之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 如此,以本书为滥觞,《三联生活周刊》有雄心逐渐构筑一部独特视角的当代史记忆。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每篇文章后面的主编点评,解读相关文章的成功之处,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写作的标准,成为广大传媒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值得借鉴的一部写作秘笈。
喜欢读"现场与在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现场与在场"的人也喜欢 · · · · · ·
商星星 2023-03-09 22:37:40 浙江
0 有用
读完蒲公英学校之后略翻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就结束了。一本书有一篇文章触动人心,值回票价就足够了,何况还是图书馆借的。如文后主编点评写的那样,这篇文章是反套路的,但也像校长讲的那样教育的目的是求真。文字表达直白,情感真挚,并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和刻意的戏剧性冲突,真实的细节就足够打动人。都经历过校园生活,能够引起共情,带入角色。做过学生 所以知道孩子的感受,步入社会,所以理解老师的困惑。是一篇值得推荐给别... 读完蒲公英学校之后略翻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就结束了。一本书有一篇文章触动人心,值回票价就足够了,何况还是图书馆借的。如文后主编点评写的那样,这篇文章是反套路的,但也像校长讲的那样教育的目的是求真。文字表达直白,情感真挚,并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和刻意的戏剧性冲突,真实的细节就足够打动人。都经历过校园生活,能够引起共情,带入角色。做过学生 所以知道孩子的感受,步入社会,所以理解老师的困惑。是一篇值得推荐给别人的文章。 (展开)
末本 2023-10-20 16:09:50 北京
0 有用
新传第四本(可能不算)。从高中起就特别喜欢三联生活周刊每年出的memo,15-18年的几本总是翻来覆去地看。从国际格局到民生琐事,从经济科技到社会伦理,开卷有益,每读一篇仿佛自己的格局又比周围同学们大了一点。舔舐着即得知识的虚荣,让我对这个系列充满好感。大学再想起这个系列时候,发现memo最后一刊停留在2018,只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它2021的接班人。我知道对于这种深度报道,永远没有过时的新闻,于... 新传第四本(可能不算)。从高中起就特别喜欢三联生活周刊每年出的memo,15-18年的几本总是翻来覆去地看。从国际格局到民生琐事,从经济科技到社会伦理,开卷有益,每读一篇仿佛自己的格局又比周围同学们大了一点。舔舐着即得知识的虚荣,让我对这个系列充满好感。大学再想起这个系列时候,发现memo最后一刊停留在2018,只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它2021的接班人。我知道对于这种深度报道,永远没有过时的新闻,于是依然抱着很高的期待去读了。 但最后我觉得自己并不喜欢。当然我还无法从写法技巧,报道深度这些方面去批评它,可能就是那最简单的理由,对选题我不感兴趣。感觉对比memo,选题的角度变少了。这一本大致讲了中国出口经济,教育,科技,人物,文物。其中比较感兴趣的只有范雨素那一篇。哎好吧应该是我口味刁了。 (展开)
现场与在场的书评 · · · · · ·( 全部 1 条 )
痰盂林 2024-04-09 21:44:25
差评在于 篇目太少了hh
印象最深的是三篇: 回不了家的孩子 蒲公英学校 卷入历史的狭隘 勿惋惜 勿嘲笑 勿憎恶 唯求理解,都做到了全方位地去倾听和理解声音 妻子和丈夫的视角,或许言语和暂时永远是轻易的,而拟合在时代里的韵脚是大多数人无法抗拒和自拔的。时间会诠释一切,到底什么更加重要,什么... (展开)
> 更多书评 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