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季节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1965—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该国左翼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洗,约50万印尼共产党党员及其同情者丧生,这次大屠杀是二战后人类所经历的最为血腥的暴行之一,但与大屠杀严重程度极不相称的是,中外学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这场悲剧普遍缺乏反思。《杀戮季节》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指出印尼军队在故意煽动、指挥和组织1965—1966年大屠杀及抓捕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次,在殊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英国等外部势力在支持和鼓励印尼军队的大规模暴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印尼彼时的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紧张局势也为这一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杀戮季节》英文版于2018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问世就得到了来自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法学、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东南亚研究、外国语言文化等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该书自上市以来好评如潮,...

(展开全部)

1965—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该国左翼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洗,约50万印尼共产党党员及其同情者丧生,这次大屠杀是二战后人类所经历的最为血腥的暴行之一,但与大屠杀严重程度极不相称的是,中外学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这场悲剧普遍缺乏反思。《杀戮季节》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指出印尼军队在故意煽动、指挥和组织1965—1966年大屠杀及抓捕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次,在殊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英国等外部势力在支持和鼓励印尼军队的大规模暴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印尼彼时的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紧张局势也为这一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杀戮季节》英文版于2018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问世就得到了来自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法学、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研究、东南亚研究、外国语言文化等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该书自上市以来好评如潮,在世界各地吸引了大量读者,被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评选为2018年度最佳书籍,是近年来世界东南亚研究领域最受瞩目的学术成果之一。印尼苏哈托政权倒台至今已经20余载,印尼国内关于大屠杀的讨论逐步放开。《杀戮季节》印尼文译本Musim Menjagal于同年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2023年1月,印尼总统佐科威公开承认该国历史上发生了12起严重侵犯的事件,其中就包括1965—1966年对左翼的大规模清洗。这一历史性表态被认为是印尼官方的重大进步,有助于进一步为受害者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未来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杀戮季节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加]杰弗里·B.罗宾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东南亚的政治暴力、大屠杀、大规模监禁及人权等问题。《杀戮季节》基于罗宾逊过去30年中在相关领域扎实的研究基础。他的第一本专著是《天堂的黑暗面:巴厘岛的政治暴力》(The Dark Side of Paradise:Political Violence in Bali),探讨了巴厘岛1965—1966年间政治暴力的历史根源和其中的结构性因素。罗宾逊为该书的撰写进行了多年的档案及实地研究,许多在该书中未使用的材料(尤其是涉及美国政治干预的部分)成为《杀戮季节》的重要基础。

译者:

谢侃侃,历史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尼西亚近现代历史。

罗杰,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已出版多种著作,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前提条件
第三章 托词
第四章 冷战
第五章 大屠杀
第六章 军队的作用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前提条件
第三章 托词
第四章 冷战
第五章 大屠杀
第六章 军队的作用
第七章 “亚洲的一缕微光”
第八章 大规模监禁
第九章 释放、限制、规训和惩罚
第十章 真相与正义?
第十一章 暴力、遗产、缄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杀戮季节"的人也喜欢 · · · · · ·

雄辩到有些过于苦口婆心和冗长地去论证再明显不过的问题:谁在介入和制造系统性的杀戮,极化政治之下对立的全面爆发为什么不能成为系统性杀戮的理由,作为某种冷战模式的雅加达Method如何追溯到荷兰的殖民、日本的占领、美国的影响、苏中的共谋,又往下一路深入到印尼内外的巴布亚、东帝汶以及隔着大洋的智利。所谓“冷战与内战的双重结构”,具体到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人,那是无穷无尽的眼泪,是半个社会的陨灭,是封闭的心... 雄辩到有些过于苦口婆心和冗长地去论证再明显不过的问题:谁在介入和制造系统性的杀戮,极化政治之下对立的全面爆发为什么不能成为系统性杀戮的理由,作为某种冷战模式的雅加达Method如何追溯到荷兰的殖民、日本的占领、美国的影响、苏中的共谋,又往下一路深入到印尼内外的巴布亚、东帝汶以及隔着大洋的智利。所谓“冷战与内战的双重结构”,具体到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人,那是无穷无尽的眼泪,是半个社会的陨灭,是封闭的心灵。恶果持续到今天,要翻案、要求个正义已经几乎没有可能。唯有的就是诚实地、雄辩地去述说。是的,不完美的受害者总要自证清白,把所有可堪指摘的错、痛和不幸都摊开来分析,把流出来的肠子当作自证的证据。可还是要有人去写去说,也正是在这里,那个主体性的、等待完成的印尼一直没有被消灭过。 (展开)

史料详实,条理明晰,论述较为严密。这领域似乎引进著作并不多,难得能引进,翻译也挺好。作者一一对印尼930事件的印尼共反叛、印尼暴力历史文化、外国势力主导等观点进行驳斥。作者认为印尼国内长期对立、政治狂热情绪是诱因,大屠杀、大规模监禁中能明显看到军方的操纵。外部冷战对立、美英澳等西方国家协助,国际人权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大屠杀、大规模监禁事件舆论热度并不高,如此灾难事件被舆论所忽视,很多罪行被顺... 史料详实,条理明晰,论述较为严密。这领域似乎引进著作并不多,难得能引进,翻译也挺好。作者一一对印尼930事件的印尼共反叛、印尼暴力历史文化、外国势力主导等观点进行驳斥。作者认为印尼国内长期对立、政治狂热情绪是诱因,大屠杀、大规模监禁中能明显看到军方的操纵。外部冷战对立、美英澳等西方国家协助,国际人权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大屠杀、大规模监禁事件舆论热度并不高,如此灾难事件被舆论所忽视,很多罪行被顺利掩盖。后期得利阶级依然能量很大,兼之长期的记忆塑造,想翻案也难之又难。书中关于中国部分能感觉到明显的割裂、不协调,找了下z有另外的翻译版,粗略一观似乎删减部分主要是中国对印尼共的武器等协助,不知有没提及印尼共艾地是否事前有和北京沟通、整个事件中北京扮演了什么角色,有机会再具体扫一扫外版。 (展开)

绝对是值得一阅的好书!清晰明了地对印尼mk进行了探讨,既有严肃的学术性,也兼具人文情怀,能出版难得。李丹慧的序。作者站在NGO偏左的位置,以human R的角度来审视了那段惨烈杀戮的来龙去脉以及迄今的影响及后续发展,指明了这场杀戮并非像过去(本人)认为的那样是针对华人发起,而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之争。方式则是在冷战背景下,有英美的背后支持或至少是默许而发起的,对苏加诺总统亲华亲共政策的不满导致的。在诱... 绝对是值得一阅的好书!清晰明了地对印尼mk进行了探讨,既有严肃的学术性,也兼具人文情怀,能出版难得。李丹慧的序。作者站在NGO偏左的位置,以human R的角度来审视了那段惨烈杀戮的来龙去脉以及迄今的影响及后续发展,指明了这场杀戮并非像过去(本人)认为的那样是针对华人发起,而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之争。方式则是在冷战背景下,有英美的背后支持或至少是默许而发起的,对苏加诺总统亲华亲共政策的不满导致的。在诱使亲印尼共的部分军方少壮捕杀几位军头后再一举歼灭之的策略。作者认为印尼共纯属受到故意的摧毁,而且也看到了接下来如柬埔寨、智利、泰国等也发生了类似的政变,这背后都存在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身影。稍遗憾的是对于中方的反应提及较少,不知道是不是咔调了。作者是《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本安德森的弟子。 (展开)

我要写书评

杀戮季节的书评 · · · · · ·( 全部 8 条 )

Accélération 2023-10-02 00:01:51

【转】:季风读书 | 李奕潮评《杀戮季节》

对于不熟悉印度尼西亚政治的中国读者来说,1965—1966的大屠杀可能是一团模糊的黑暗。在许多中译本读者的语境中,上世纪末“五月暴乱”的记忆,与这场大屠杀已经潜移默化地交织在一起。印度尼西亚背弃了教科书所预设的历史发展方向,废黜了老朋友苏加诺大哥(Bung Karno),以... (展开)

斑点紫罗兰 2023-09-21 16:02:23

印尼政治下的牺牲品

印度尼亚群岛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300多个族群,百种不同的语言,它没有统一的政体,直到二战结束后1945年8月17日,印尼民族主义者宣布独立。印尼的政治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是错综复杂,仅过了20年,在1965年发生了人性泯灭,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杀戮季节:1965-1966年... (展开)

校书郎公子熙 2023-09-12 14:08:36

不应被遗忘的人间惨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朝更替,权力斗争,总是伴随着无休止的杀戮。进入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屠杀事件屡见不鲜,如亚美尼亚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事件之后,许多相关作品应运而生,或揭露施暴恶行,或劝人珍爱和平。但是,发生于60年代的一场大屠杀事件却鲜... (展开)

狮子想来吃小猴 2023-08-27 15:49:37

打破危险的沉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第一次了解印尼1965—1966年大屠杀,大概是从约舒亚·奥本海默的两部纪录片《杀戮演绎》与《沉默之像》,凶手的逍遥法外、飞扬跋扈与受害者的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从来如此”。黑白颠倒,令人气闷。 纪录片主要聚焦了大屠杀的当代“遗产”,并没有详... (展开)

来杯奶咖 2025-01-19 10:14:16

权力集束、离岸操纵与集体记忆

高开低走但不影响整体质量,前五章信息输出密集,致力于从众多观点学说之中还原事件真相,试图找寻酿成悲剧的元凶,以求最终为九三零事件准确定性,颇有《宋案重审》的味道;后六章则相对流水账,不过是用大量的资料和举例堆砌起的文本,几乎就是一手资料的复述,应当整理修订... (展开)

康一來 2024-11-19 22:08:10 春山出版2024版

過去真的過去了嗎?

六零年代中期印尼曾經發生過一場由軍方發起的政變。 當時正值冷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各自組成同盟。一批不屬於這兩個陣營、奉行反殖民主義和爭取民族獨立自主的亞非拉國家,在六十年代組成了不結盟運動。而促成這個組織的一個重要契機,就是一九五五年、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