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
全球视野下,19世纪最后十年
葛兆光 王笛 罗新 刘苏里 马勇 许知远 李雪涛 鼎力推荐
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廷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
改革与保守、现代与帝制、殖民与拳民、基督教与儒教……
全球视野下,19世纪最后十年
葛兆光 王笛 罗新 刘苏里 马勇 许知远 李雪涛 鼎力推荐
经过三十多年“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9 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廷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最后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洁而生动的文笔回归事件现场,考证中外人物,勾勒出百科全书式的历史群像。
……
李礼新著《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是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写作的一个新尝试。本书视野开阔,文献丰富,以全球史的眼光来观察1891—1900 年之间的中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这些关键节点,涉及中西互动、中外关系、中外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各领域中外人物。虽然写作方式是面向大众阅读,但是资料的使用非常丰富和严谨。这是一部精彩而生动的叙事史,对我们理解19世纪最后十年的中国,将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 王笛(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是重构中国近代史叙事的第一部。李礼以时代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新颖独到,引人入胜,这些故事涉及当时中国的政治、思想、外交、经济诸多内容,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善于将这些事件与进程置于“全球脉络”中予以讲述,进而能够将讲述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理解。 因此在叙述中很多以往的“近代民族叙事”和“国内变局”都成为“全球变化”的一部分。本书带给我们的那个中国,既是百余年前的过去,又是我们当代历史的起源。
—— 李雪涛(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 / 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比起一条直线,历史更似一张不断延伸之网——人物、观念、行动,构成一个个网结。在李礼的笔下,这十年充满了各种生动、出其不意的网结,精彩纷呈之间,展示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
——许知远(作家,单向街创始人)
失败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李礼,近代史研究者、历史作家、博士,先后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历史学人》主编。著有《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求变者:回望与重访》《古今之变:历史学家访谈录》等。
目录 · · · · · ·
推荐序
自序
引子
第一章1891年
南方传来的消息让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坐立不安,他们看到了一份又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排外”报道//张之洞关闭了几个印刷据点,并责令湖南巡抚抓了长沙宝善堂的三个刻字商,但因证据不足释放了//尼古拉提前终止了访问,5月19日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头戴纱布出席了西伯利亚铁路开工典礼//1891年6月,刚结束阅兵的北洋海军编队受邀访问日本。7月16日,日本贵族、众议两院议员156人登上“定远”舰//康有为的行动绝非个人之力,一个围绕他的师门集团在1891年后开始形成,这批年轻学生数量日益壮大
第二章1892年
· · · · · · (更多)
推荐序
自序
引子
第一章1891年
南方传来的消息让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坐立不安,他们看到了一份又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排外”报道//张之洞关闭了几个印刷据点,并责令湖南巡抚抓了长沙宝善堂的三个刻字商,但因证据不足释放了//尼古拉提前终止了访问,5月19日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头戴纱布出席了西伯利亚铁路开工典礼//1891年6月,刚结束阅兵的北洋海军编队受邀访问日本。7月16日,日本贵族、众议两院议员156人登上“定远”舰//康有为的行动绝非个人之力,一个围绕他的师门集团在1891年后开始形成,这批年轻学生数量日益壮大
第二章1892年
学英文的决定很可能来自皇帝本人,“他看起来甚至比他实际年龄还小,不会大于十六七岁的样子”//很多参与社会骚乱的人其实并非哥老会成员,却被官方以此对待。这“相当程度上建构了哥老会作为反清势力的形象。这股势力愈来愈为清政府和在中国的西方人所恐惧”//孙逸仙对当医生很快彻底失去了兴趣。慢慢有人注意到,此人偶尔在村子里实验炸弹,而他的诊所却入不敷出//伊藤内阁转而支持一度搁置的海军扩建计划,同意追加建造10万吨规模的军舰。此时,日本已提前完成了十年扩军计划
第三章1893年
中、日两国的差异在1893年被放大了,芝加哥世博会上,日本筹集到比任何国家都要多的资金,展位居于黄金地段//当汉阳炼铁厂1893年9、10月完工时,焦炭供应却没有解决,计划中的大冶、马鞍山配套工程也没有完成//招商局总办郑观应抛出了一个题目:如果中国采纳西方议会制,有何利弊?结果获奖的前三名都认为,中国如要富强非设立议院不可//1893年的新规意义非凡,它给了华侨自由出入祖国的官方保护。从这一年开始,总理衙门转而采取主动行动,保护海外华人出现了新气象
第四章1894年
清国第一套纪念邮票被赶制出来,计划农历十月初十发行,为太后六十大寿助兴,它包括9枚“万寿邮票”,总面值6钱6分,寓意“六六大顺”//众多新闻记者在东京、大阪等地集会,主张强硬外交,对华开战。实际上,自甲申政变这些年来,很多日本人一直愤愤不平//李鸿章上报北京,将大东沟海战描述成一场以少敌多的胜利,称若不是“济远”“广甲”逃跑,必可大获全胜//“督办军务处”不仅来得太迟了,而且从这时起恭亲王已把重心转到请外国公使调停上//“在我面前,正演着一幕最惨痛的悲剧”,美国货轮“哥伦布”号海员艾伦此时正困于旅顺口,他目睹了杀戮//皇太后“九五之尊”如旧,朝鲜使臣受赏、朝鲜王妃被赐缎匹,北京似乎与连续失败的战场暂时失去了联系
第五章1895年
《降服规约书》最终签字调印,日本联合舰队驶入刘公岛港湾接收炮台和军舰,“镇远”“平远”“济远”“广丙”和6艘炮舰相继升起日本军旗//李鸿章仍花了5个小时在春帆楼里“斤斤计较”,希望凭借中国式谈判手段把2亿两减去5000万两或2000万两//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却把日本的“文明”扭向一条奇特道路//《马关条约》最终支付超过了纸面数字,达3.9亿日元。如果算上从中国得到的现金及财物,总计合库平银3.4亿两,折合日金5.1亿元//《马关条约》签订这一年,几乎很少有中国人注意到无线电传输、X光诊断仪、电影放映机这些东西已经发明出来//7月19日,光绪要求北京和各地官员提交改革建议,把9个折子下发参考讨论,其中包括康有为、胡燏棻和陈炽的三份西化方案//这是革命者漫长失败中的第一次,这次行动夭折的很大原因来自内部
第六章1896年
一位御史1月21日参劾强学会“私立会党”,几天后上海《新闻报》发布了查封北京强学会的消息//《时务报》诞生后,体制内外的众多改革者和同情者找到了一个共同平台,这里似乎结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新党”或广义上的“维新党”人//“密约”传回北京时奕䜣坚决反对,李鸿章认为俄方并无特别过分之处,拒绝可能导致对方危害中国//到1895年下半年,赫德终于向总理衙门提交了44款邮政章程,“创邮政以删驿递”变成了当年改革讨论中的一个争议点
第七章1897年
就在南洋公学开学前一个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向北京奏请各省在省会另设新式学堂,获得批准//梁启超等人到长沙后把新政推向一个新高潮,此时第一批学生已经到位,时务学堂的选拔异常激烈,参加乡试的考生传出招生消息后,大约4000人报考了第一场考试//《马关条约》之后中国知识精英焦虑不安,翻译《天演论》可以说是这种焦虑的产物之一//“远东历史新的一章已经开始了”,莫理循写道。11月底,他到达烟台后英国领事告诉他,德国人已占领胶州湾
第八章1898年
1898年,“恐怕在19世纪历史上是最值得记忆的一年”,日本人高山樗牛写道,他得出这种感受的原因之一就是目睹“中国被分割”//一批远离权力中枢的改革者即将集中到皇帝身边,加入这场前途未卜的改革//废除八股的提议表面上来自御史宋伯鲁,实为康有为师徒及其联盟者推动。之后“中国经历了一场爆炸式的推崇新式教育的浪潮”//《时务报》改官报的提议很快摧毁了这张报纸的公共形象,而且迅速引发一场产权之争//真正点燃火药桶的是9月18日的一些事//“这一次她大权独揽,发誓要废止皇帝所做的一切。发动机被逆转了,火车开始沿着铁轨倒退。”//康有为搭乘日本邮船“河内”号10月25日来到神户,跟随他的包括三名弟子和一名随从,一场不知尽头的流亡生涯就此开始//光绪遭到软禁后,9月25日传出重病消息,中国皇帝的命运开始为外界高度关注
第九章1899年
大隈重信内阁(1898年6月30日—1898年11月8日)下野后,新内阁外务大臣青木周藏选择务实路线,不愿支持清廷政治犯//1899年9月6日至11月17日,美国正式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照会被分别送交英、德、俄、法、意、日各国//“一个秘密社团已在山东兴起,它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仇视洋人和基督教。因为某种神秘的原因,这个组织用拳民为名”//新任巡抚发出一份全省通告,称传教士和教会为中外条约许可,中国不能失约//保皇会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为光绪祈福。8月4日这一天,康有为乘船在维多利亚以北的文岛附近为皇帝祝“圣寿”
第十章1900年
经元善大胆领衔发出一份上海“通电”,呼吁光绪亲政。共有1231位绅商在通电上署名//6月13日,大批拳民从崇文门进入内城。从这一天起,北京、天津大规模骚乱开始了//收到总理衙门的照会后,外交官们炸开了锅//援军迟迟未到,8月初却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坏消息,它显示慈禧消灭洋人的决心非但没有变弱,反而更强了//英国记者乔治·林奇绕城转了一周,发现俄军占领区最野蛮,“看起来一切都随着这个北方游牧部落的到来而毁灭瘫痪了”//这批传教士留下了一份“忻州日记”,记录1900年的逃亡经历//混乱之中,杨衢云和孙中山、谢缵泰一起去信鼓动李鸿章独立//自立军起义号称“勤王”,诉求却相当复杂。它可以追溯到戊戌政变前湖南成立的自立会
第十一章尾声
为了显示对流亡中央政府的不满,联军几支小股远征军从北京开拔分赴周边地区//这笔赔款(《辛丑条约》)实际执行到1938年,中国最后实际支付了576032750两//李鸿章死于《辛丑条约》缔结不久或许具有某种象征意味,这场外交悲剧显示,几十年来中外接触并没有让清廷真正接受新的外部世界//由于刘坤一的谨慎,会奏内容里没有涉及张之洞想加入的“议院”,实际上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变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山西本来是传教士觉得最有安全感的省份之一,“山西的百姓一直以驯良著称,在他们中间进行新教传教工作达20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严重骚乱”。1878年,晋省遭遇大旱,英国人和美国人为赈灾基金捐助了大约10万英镑,69名外国人到山西赈灾,其中包括很多传教士,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留了下来,不少人死于这场运动。整个庚子年山西共有191名传教士遇难,义和团杀害最多的是中国教民及其家属,在晋中和晋南,大约2000名基督徒被杀,北部靠近内蒙古的地区死亡人数更多。” (查看原文)
胡小猴 5 回复 7赞
2024-11-29 09:29:19
—— 引自章节:第十章1900年 - 正如维特所言,愤怒的中国人开始把俄国人视为同盟者,为此不情付出代价。然而历史已经和即将显示,每当中国政治家们转向俄国寻求援助抵拒其他国家,无论1858年,1860年,1895年,还是1923年,“中国每一次接近俄国之后总会紧跟着产生一阵怨愤和失望幻灭之感”。 (查看原文)
胡小猴 7赞
2024-11-27 22:11:52
—— 引自章节:第五章1895年
> 全部原文摘录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失败"的人也喜欢 · · · · · ·
Marlais 2025-01-15 17:56:56 浙江
0 有用
300多页的小篇幅却写出了世界史的开阔视角,注释详尽,叙事节奏紧凑,文笔给人一种错综交叠的时代蒙太奇之感。如作者自序所言,晚清的历史人们似乎相当熟悉,但也可能是陌生的,“充满了固化的故事框架和意识形态仲裁”,“宏观史学虚事也并没有获得真正解放”,期待作者的下一本1901-1911。
月下黑 2024-12-30 22:07:41 内蒙古
0 有用
没有人喜欢“失败”这个词,无论是发生在我们个人身上的失败,还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失败,都会令人感到痛苦难受。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能在一系列的错误和失败之中摸索出一条前进之路。否则,只会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
麻绳 2024-12-22 16:27:24 北京
0 有用
实际上写到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和李鸿章去世,甲午战争,庚子之乱,这确实是中国内忧外患达到顶峰的一个阶段。这段历史无数次被写过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编年体的梳理方式,侧重于清政府对社会变革要求和列强外交压力两方面的失败举措。满清对于变法和开放都是极度厌恶的,从根本上就不愿让渡皇家权力,这也许跟他们作为异族入主的心态有关,从而导致了面对危机的各种动作变形。书中提供了很多新鲜的细节,尤其是一些西... 实际上写到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和李鸿章去世,甲午战争,庚子之乱,这确实是中国内忧外患达到顶峰的一个阶段。这段历史无数次被写过了,这本书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编年体的梳理方式,侧重于清政府对社会变革要求和列强外交压力两方面的失败举措。满清对于变法和开放都是极度厌恶的,从根本上就不愿让渡皇家权力,这也许跟他们作为异族入主的心态有关,从而导致了面对危机的各种动作变形。书中提供了很多新鲜的细节,尤其是一些西方视角的言论,挺有意思的。缺点在于因为过于面面俱到而显得浅尝辄止,文笔略显干瘪,大概三成内容是注释,后来因为懒得翻来翻去的看注释,干脆就忽略了,如果把一些注释内容融入正文,阅读体验会好很多。 (展开)
失败的书评 · · · · · ·( 全部 13 条 )
麒麟 2024-12-07 15:29:08
精英们虽然挫败,但“意外的能量”影响至今
一本名字颇为简洁有力的历史类新书《失败》,此书聚焦于清帝国在晚清时期在国际关系中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以及社会中精英阶级众生相,和他们努力求变的细节。 如果说革命自古以来都是自下而上的,那么意图救大厦将倾的改革,自古以来都是自上而下的,扭转乾坤从来都是精英阶级... (展开)
胡小猴 2024-11-29 19:29:25
失败过,然后呢?
这本书的写法让我想到诺兰的电影《敦刻尔克》。全书共十章,从1891年到1900年,一年一章,特写式地聚焦大事件、名场面,并织入多方历史当事人的视角,让读者在场感拉满。每一章都足以拍一部“敦刻尔克”。不同的是,敦刻尔克是战略撤退,大清是溃败再溃败直至败亡。当然,溃败... (展开)
威尼斯男人 2024-12-16 21:57:32
清朝的这10年,早已埋下了灭亡的伏笔
李礼的《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通过对晚清中国在这十年的社会动荡、内外战争、政府改革及民间排外情绪的深入剖析,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百年前清帝国在世界大潮中的沉浮。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李礼将清王朝内部的变革和外部战争、思想冲撞和外交压力等多种因... (展开)
上海译文社科 2024-11-15 14:42:20
书摘 | 1891年,亚洲格局正在悄悄改变
一 1891年春天,南方传来的消息让北京的西方外交官坐立不安,他们看到了一份又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报道,比如以下这份,一位目击芜湖骚乱的法国传教士描述说: 5月10日傍晚,“正当教会雇用的两位女教民走出教堂,穿过离道台衙门不远的运河南区的一条街道时,突然遭人殴打,并被... (展开)
上海译文社科 2024-11-07 14:54:13
许知远推荐序|时代的肖像和蒙太奇
1893年9月13日,光绪帝批准了薛福成的《请申明新章豁出海禁折》。在奏折中,这位洋务名臣建议,朝廷应准许驻外使臣或领事,发给海外华人护照,让他们自由出入中国,并获官方保护。 尽管保护常只是名义上的,它仍意义非凡。在漫长的时间里,私下出国都是一桩罪行,即使朝廷对此... (展开)
南南的书斋 2024-12-12 10:40:53
在屈辱中重新审视19世纪末晚清最后十年
翻开历史真实的一面,你就会发现,历史大事件的发生远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的单线程运作,而更多的局面则是如同一团乱麻一般,在混沌中被推行。而孱弱的晚清面对列强的侵入,其内外交困,亦是处在这种动荡不定的时代中。 资深历史作家李礼的《失败》,聚焦于 1891 - 1900 年清王... (展开)
阿元聊历史 2024-11-29 10:33:20
晚清,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失败国家”的?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李礼,上海译文出版社 - 1891年,清朝似乎正处于剧变的边缘,随着洋务运动的进行,清朝的国力看起来正与日俱增,西方的列强们也不得不重新评估起这个依然庞大的国家。但当时的人绝不会想到,短短十年以后,这一庞大的帝国就... (展开)
漱游 2025-01-02 12:01:08
“历史似一张不断延伸之网”
📖|《失败 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李礼 - “新政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它仿佛旧调重弹,又像新瓶倒入旧酒。 奄奄一息的帝国能因此重新焕发活力吗? 很多人将信将疑,这种情绪一直弥漫在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 - 一部精彩而生动的叙事史。 少时,... (展开)
月下黑 2024-12-30 22:25:21
有挫折,才会有成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有人喜欢“失败”这个词,无论是发生在我们个人身上的失败,还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失败,都会令人感到痛苦难受。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些时候,我们往往只能在一系列的错误和失败之中摸索出一条前进之路。否则,只会在泥沼... (展开)
aha219 2024-12-14 19:21:47
押韵的历史
2024-79 作者以“散点聚焦”的方式描绘了老大帝国在19世纪最后10年的社会缓慢变化及其屡屡意外的后果。 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天朝上邦终于不情不愿的将目光投向域外世界,但仍以天下中央自居,这种颟顸与误读在对外交往中反复左右失据,由一个失败走向下一个失败,屈辱的条约一...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