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棹满溪云 : 碑帖的另一种叙事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公元302年,皇室内卷,大臣遭殃,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是年秋天,入职不到一年的张翰递上辞呈:秋天来了,想吃家乡的菰菜鲈鱼。“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而张翰的同乡陆机,彼时也在为司马氏打工。在洛阳,出身江东士族、三世为将的陆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域黑”。他与弟弟陆云去见司马昭的女婿王武子。那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指着眼前的羊酪问:“卿江东何以敌此?”他说:“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陆机想不到的是,此后他竟被迫卷入司马家族内战,也就是史称的“八王之乱”,家破人亡,临死前只留下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而张翰呢?祸难来临之前,他看见秋风吹来,想起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跟他来时一样。之后一千多年,再没有人把“躺平”解释得如此艺术又直白:莼鲈之思。而在书法史上,有两个名帖与两人有直接关系,一个是欧阳询的《张翰帖...

(展开全部)

公元302年,皇室内卷,大臣遭殃,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是年秋天,入职不到一年的张翰递上辞呈:秋天来了,想吃家乡的菰菜鲈鱼。“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而张翰的同乡陆机,彼时也在为司马氏打工。在洛阳,出身江东士族、三世为将的陆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域黑”。他与弟弟陆云去见司马昭的女婿王武子。那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指着眼前的羊酪问:“卿江东何以敌此?”他说:“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陆机想不到的是,此后他竟被迫卷入司马家族内战,也就是史称的“八王之乱”,家破人亡,临死前只留下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而张翰呢?祸难来临之前,他看见秋风吹来,想起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跟他来时一样。之后一千多年,再没有人把“躺平”解释得如此艺术又直白:莼鲈之思。而在书法史上,有两个名帖与两人有直接关系,一个是欧阳询的《张翰帖》,另一个是陆机的《平复帖》。作者闫珍珍从媒介的角度观察,选取碑志、拓片、尺牍、手卷、图像、诗文等材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人文的视角,书写了一部关于中国书法碑帖的背后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长河中。书取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碑帖,如《张翰帖》、《兰亭序》、《宣示表》等,不仅介绍了这些碑帖的艺术特色,还深入挖掘了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创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中国书法的魅力,更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本书语言生动,叙述流畅,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闫珍珍,媒体人、主任记者,历史文化写作者。笔名梅思言,创作连载专栏《假如碑帖会说话》、《100个碑帖故事:书法里的人生智慧》。喜马拉雅签约主播、古籍唤醒人,主讲《梅思言读碑帖:书法那些事儿》《梅思言读古文:天下才子必读》,播放量累计近100万次。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章 谁棹满溪云
《张翰帖》 张翰和他的莼鲈之思
《平复帖》 恐难平复的陆机
《黑夫木牍》 一个秦国农夫和他的兄弟
《归去来兮辞》 桃花只待有缘人
· · · · · · (更多)

自序
第一章 谁棹满溪云
《张翰帖》 张翰和他的莼鲈之思
《平复帖》 恐难平复的陆机
《黑夫木牍》 一个秦国农夫和他的兄弟
《归去来兮辞》 桃花只待有缘人
第二章 诗酒趁年华
《新岁帖》 苏东坡与方山子
《兰亭序》 王羲之的永和九年
《韭花帖》 此书书后更无书
第三章 暗中偷负去
《前赤壁赋》 伟大的导演走错片场也能成就经典
《寒食帖》 来自十一世纪的手抄朋友圈
《曹娥诔辞卷》 一个字谜捧红的文人打卡处
第四章 此已非常身
《九成宫醴泉铭》 像魏徵一样“妩媚”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前度逸少今又来
《宣示表》 一位托孤老臣的自我修养
《万岁通天帖》 看你骨格清奇,请收下这份秘籍
第五章 愿为西南风
《十三行》 曾是惊鸿照影来
《我生帖》 如果东汉也有乘风破浪的姐姐
《中秋帖》 子敬与少年
· · · · · · (收起)

妙啊~书中说“对我们的古人来说,爱是“惊鸿照影”、爱是“明月前身”、爱是“流风回雪”,爱是“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爱是通篇没有一个爱字、却句句都是爱。”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作者在学书的过程中将几篇著名的帖子背后的故事给挖了出来,这正是我想要做但没做的。看得出来,作者也很爱书法,但不是那种只追求“术”的学习者,而是会融入历史之中,与作者“交流”,感受他们书写时的心理、气韵。

我要写书评

谁棹满溪云 : 碑帖的另一种叙事的书评 · · · · · ·( 全部 28 条 )

燕晓小读 2025-01-05 23:50:35

指尖挥动乾坤,笔墨书写人生

写了几年的书法,最大的收获不是笔墨上的成就,而是对历史越来越爱。 许多人学书法非常勤快,每天练习,但却连全篇的字都认不全,只是一笔一划对着写而已。这样的人其实一辈子都不可能练成,但他们却总在相互吹捧,实在看不下去,慢慢就淡出了圈子,专心看书写作了。 无意中读... (展开)

白衣苍耳 2025-01-15 17:42:51

碑帖+人文碰撞出的火花,真的很有魅力

书法的艺术美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它的人文温度却常常被忽视。 2100多年前,两名服兵役的士兵写了一封家书。 “老妈还好吗,姐姐还好吗,媳妇还好吗?给我寄点衣服,寄点钱……” 这封家书是在一个叫做衷的人的墓里找到的。 这个木简的发信人,是他的兄弟,黑夫和惊。 在史书中... (展开)

盲猜世界 2025-01-20 22:19:03

字韵流转,感悟人生

最近临近过年,大家都忙碌了起来,前一段时间还陆陆续续看了几本书,也许是身边一切都变得嘈杂起来,我也久久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写作,于是我开始练起了字帖,一天练上半小时,我发现练完后,总想继续看书写作,这也让我看到了字的一种力量。 闫珍珍老师的《谁棹满溪云:碑贴... (展开)

書海漂流記 2025-01-19 16:53:21

看碑帖,看到的不只是碑帖

北宋元祐二年,为保藏唐代遗存的《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开始兴建西安碑林,崇宁二年迁于现址至今。近千年的历史中,历代对此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 (展开)

木心 2025-01-14 11:15:59

谁棹满溪云,透过碑帖我看到他们苍凉的一生

说起来,写毛笔字似乎是一个有年代感的爱好。年轻人里很少有人极其热爱写毛笔字,但是字如其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对文字有热爱,能够慢慢书写自己的人,都是有着闪闪发光灵魂的人。 一 我们大多数人写书法,只得其形,而不知其魂。点画与线条的临摹只是基本,如果你不了... (展开)

蔓越橘 2025-01-05 19:55:22

碑帖简牍述文明(坐对流云思转凝)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1.从年度热词说浓淡 浓人淡人是2024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浓”指浓烈、热情,“淡”指平淡、宁静,“浓人淡人”代表了两种不同性格特点的人:“浓人”热情洋溢、乐于社交、表达欲... (展开)

风雨同行 2024-12-28 09:35:05

谁槕满云溪:碑帖的另一种叙事

羊肉配韭花,一直以为这是我家吃货队友独家研发的呢?没想到这吃法居然还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一叶报秋之处,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太子少师杨凝式为感谢友人送去的小肥羊而书的《韭花帖》中的内容,实则这本是杨凝式记录生活中的... (展开)

咖啡拾光漫读书 2025-01-22 10:27:29

谁棹满溪云?

我不知道那句诗还能比“谁棹满溪云”来概括这本书,来形容古人的碑帖更贴切,那么就拿这句诗做书评的题目吧。 “谁棹满溪云”是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的诗句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是说不知道在那小船上的月亮,时谁划动船桨使得满溪的云彩都漂动起来。那是一种... (展开)

一粒豆子 2025-01-21 09:27:23

原来碑帖也会讲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为碑帖?碑帖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主要用于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前辈们将文字形式和书法家的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这些碑石不仅具有文学和艺术价值,还被裱装成轴或册页,形成了碑帖。 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是传播文化的重要... (展开)

漫步秋叶 2025-01-19 14:58:46

谁棹满溪云|碑帖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书中,作者闫珍珍宛如一位经验老到的领航员,引领读者穿梭于碑帖的历史长河,挖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闫珍珍以独特的媒介视角展开叙述。她精心选取碑志、拓片、尺牍等多样材料,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碑帖世界。这一视角如同多棱镜,折射出碑帖丰富的内涵。 从公元302年... (展开)

> 更多书评 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