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民改造研究 (original) (raw)

上海游民改造研究

上海游民改造研究

作者:阮清华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副标题: 1949-1958
出版年: 2009-6
页数: 306
定价: 4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ISBN: 9787532626922

豆瓣评分

5星

12.9%
4星

32.3%
3星

48.4%
2星

3.2%
1星

3.2%

内容简介 · · · · · ·

《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讲述了:近代以来,游民问题在性质上几经变换,从道德、伦理问题变成社会、经济问题,再变成政治问题,最后成为一个集政治问题、道德伦理问题与司法问题于一身的复杂难题,但不再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无业游民的文化程度及技艺水平都远远高于国民的平均水平,他们之所以成为游民,并非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或缺乏谋生技能,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

建国初期,在社会秩序的规范中,每一个人根据阶级出身确定自己的阶级成分,然后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城市中数量众多的流浪人群和其他无法划分阶级成分的人员,人民政府将其归入游民行列,帮助他们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从而完成对城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重建。

作者简介 · · · · · ·

阮清华

湖南宁乡人,生于1976年10月。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1999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到中学任教,2002-200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近现代社会史、上海史研究,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 · · · · ·

绪论
第一章 近代上海的游民问题及其处理
第一节 上海游民概况
一、上海游民数量估计
二、种类与名称
1.乞讨类
· · · · · · (更多)

绪论
第一章 近代上海的游民问题及其处理
第一节 上海游民概况
一、上海游民数量估计
二、种类与名称
1.乞讨类
2.扒(盗)窃类
3.薄刀党与黄牛党
4.娼妓及依娼为生类
5.散兵游勇
三、组织及分布
第二节 近代上海游民问题的处理
一、晚清到民国前期上海游民问题的处理
1.晚清民初的栖流公所
2.普益习艺所与新普育堂
二、民国时期专门处理游民问题的慈善组织
1.模范工厂和游民工厂
2.淞沪教养院
3.上海游民习勤所
三、日占时期的上海游民处理
1.救世军乞丐收容所
2.上海流民习勤所
3.上海游民劳动营
四、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游民问题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游民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游民政策
一、建国前的游民政策
二、建国后游民概念的变迁
第二节 游民改造预演——二流子改造运动
一、运动背景
二、运动基本情况
三、简单评价
第三章 上海游民改造经过
第一节 游民的收容
一、经常收容
二、突击收容
三、“哈尔滨大楼的故事”——重点收容
四、收容工作的结束
第二节 游民的教育和改造
一、机构沿革
二、教育内容与方式
三、劳动改造
第三节 游民的安置
一、苏北垦区的开辟
二、改造中安置——“劳动生产与教育改造相结合”
三、安置中改造——“安置与改造相结合”
第四章 上海游民改造对象分析
第一节 上海游民籍贯分析
一、籍贯统计
二、隐瞒籍贯
第二节 文化程度、技艺水平与职业身份
一、文化程度
二、技艺水平与职业身份
第三节 上海游民身份分析
一、收容三阶段
1.行为游民收容阶段
2.重点收容妓女阶段
3.身份游民收容阶段
二、收容对象身份分析
第五章 游民“反改造”探析
第一节 法总事件及其他
一、法总事件经过
二、法总事件发生的原因
三、其他相似事件及对策
第二节 游民自杀事件分析
一、自杀个案呈现
二、对自杀事件的认识
三、作为一种摆脱方式的自杀
第三节 游民改造中的谣言和诺言
一、主要谣言
二、谣言的实质
三、策略性手段
第六章 游民改造与基层社会秩序
第一节 权力与秩序——游民的处理问题
一、游民问题性质之转化
二、游民处理者主体的变化
三、处理游民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游民处理
一、游民新来源
二、旧游民去向
结束语
一、教授工艺——一个难以收效的游民问题解决方案
二、上海游民——1949年前后的比较
三、大扫除——城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重建
四、意识形态与政治行为之间的调适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史》《上海居,大不易》《上海工人生活研究》《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 等 。

喜欢读"上海游民改造研究"的人也喜欢 · · · · · ·

该书作者不知道是因为立场问题还是因为材料局限(所用材料基本均为官方档案),其对游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游民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城市形象、犯罪率高的传统观念,认为将游民从城市中赶走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等,而忽略了游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城乡差距。这是一种结构性难题,只要周围的农村继续处于贫困状态中,那么无论游民在上海的生活多么艰苦,那也远胜他们在家乡的生活。但是,此时即便是上海也难以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 该书作者不知道是因为立场问题还是因为材料局限(所用材料基本均为官方档案),其对游民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游民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城市形象、犯罪率高的传统观念,认为将游民从城市中赶走有利于城市的发展等,而忽略了游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巨大的城乡差距。这是一种结构性难题,只要周围的农村继续处于贫困状态中,那么无论游民在上海的生活多么艰苦,那也远胜他们在家乡的生活。但是,此时即便是上海也难以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满足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无法就业的一部分人口必然只能寻找其他的生存之道,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众多的灰色地带如帮会、乞讨、偷窃以及妓女等方面。因此,城乡差距以及就业不充分才是流民产生的根源所在,中共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单位化的形式对流民进行改造,但本质还是将流民赶出城市,这种做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

我要写书评

上海游民改造研究的书评 · · · · · ·( 全部 0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