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欢迎翻开第三版!每当像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新领域出现时,人们对它的前途并不总是信心满满,甚至怀疑它会不会昙花一现。对新领域的新鲜热情就像看着一只第一次站立起来的小鹿一样,她能行吗?这崭新的生命能否发育长大?这新的生命中能放射出真正的意义吗?10年后的今天,认知神经科学已经空前繁荣。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体察这种进步:领先的大学已经着手实施创新举措,旨在发展专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向,以便为研究者提供这一领域研究所需的工具和跨学科研究的机会;新杂志每年都在创办,以适应认?神经科学新分支中文献数量的指数型增长;由于与会者人数激增,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的年会年年爆满:从第一次会议时的400人陡增至2008年第十五次会议时的1800多人。

认知神经科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国际认知神经科学界的著名人物,其中Gazzaniga教授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是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Roger W. Sperry的学生和同事。Gazzaniga教授除了编撰这本教科书之外,还主编一套大型的《认知神经科学》文集,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2009年已经出版了第四版。 译者简介:周晓林 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会长,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工作;2001年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年所指导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周晓林教授是多家...

(展开全部)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国际认知神经科学界的著名人物,其中Gazzaniga教授是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是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Roger W. Sperry的学生和同事。Gazzaniga教授除了编撰这本教科书之外,还主编一套大型的《认知神经科学》文集,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2009年已经出版了第四版。 译者简介:周晓林 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会长,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工作;2001年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年所指导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周晓林教授是多家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并曾为3种刊物编辑4期有关汉语认知的专刊。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神经科学(包括神经经济学)、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 高定国 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985”三期心理学创新研究平台负责人。1987—1997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是中文认知、双语学习、认知障碍以及社会性疼痛等认知研究,目前已发表论著四十余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认知神经科学简史
历史的视角
大脑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总结
关键词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认知神经科学简史
历史的视角
大脑的故事
心理学的故事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二章 细胞机制与认知
神经系统的细胞
神经信号
突触传递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三章 神经解剖和发展
?神经解剖
神经系统的大体解剖和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四章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计算建模
适用于动物的实验技术
神经病学
多种方法相结合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躯体知觉
视觉
多通道知觉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六章 物体识别
视知觉的两条皮质通路
物体识别的计算问题
物体识别困难
面孔知觉
物体识别的双系统模型
视知觉、表象和记忆之间的关系
总结
关键词
知识要点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七章 运动控制
运动系统的结构
运动控制中的计算问题
……
第八章 学习与记忆
第九章 情绪
第十章 语言
第十一章 大脑半球特异化
第十二章?注意与意识
第十三章 认识控制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第十五章 进化的观点
术语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万千心理(共2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认知疗法:进阶与挑战(万千心理)》《直视骄阳》《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战争中的士兵心理》《心理治疗实战录》 等 。

喜欢读"认知神经科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3.80元

41.40元

71.99元

26.99元

喜欢读"认知神经科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认知神经科学的书评 · · · · · ·( 全部 13 条 )

西闪 2013-03-14 12:02:24

探索认知:2012读书生活

西闪/文 每年写一篇年终读书总结,是我十年来自觉培养的习惯,今年也不例外。不过直到最近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的阅读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能力有限,根本原因在于,阅读所花费的单位时间差不多是恒定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读一本书,就像弹奏一曲《悲怆》的第一乐章,50年前的吉列尔... (展开)

DeepSci 2019-03-14 22:30:30

大多数人是热爱学习的,他们只是讨厌被教育

抽象思维能力是人类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人类理性之源。 我们可以从纷杂的万事万物中高度抽象出一个又一个的概念,而概念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我们可以对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并且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出一个又一个预期结论,其中最基本和固定的,我... (展开)

二五八饼 2018-07-01 23:07:01

认知神经科学:入门第一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8-7-1 近几年,一方面由于AI技术的不断突破,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遇到的瓶颈,笔者开始对认知领域有了些探索性的学习。而本书,提供了很基础的思考框架结构。 按照费曼物理学讲义中,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思路;从基础科学的包含层次,对于认知神经科学,少不了生理学、... (展开)

拉瓦拉 2018-06-14 11:31:08

脊髄有记忆吗?

脊髄是不是产生复杂杂运动的简单装置?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大脑的信号输入,动物也能做出类似于行走的动作……脊髓的神经元在没有任何外部的反馈信号时可以产生完整的动作序列。 这些神经元被称为中枢模式产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它们为运动的层级控制提供了一 ... (展开)

RickyZhang 2020-11-13 15:05:14

离“认知”的巨人更近一步

前前后后花了2年的时间,累计近21个小时,终于把这本砖头一样的教材看完了。 那到底认知神经科学是在讲什么的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探索结构与功能、大脑与心灵之间本质关系的科学。 也许我也只能这么简单的说,如果要汇总下所有的感悟和收获的话,那实在不是几千字... (展开)

野酸菜 2011-09-08 09:31:35

木有标题

很经典的入门基础读物,翻译水平较一般市面上的英翻中要好读很多,阅读起来不会有中文比英文难懂的感觉~在其中找到了很感兴趣的emoti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和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书后的推荐阅读待看,部分文献更新较慢,不如social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领... (展开)

万千心理 2023-11-21 09:56:4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3版

前言

欢迎翻开《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原著第五版)!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认知神经科学首次出现时,这个新兴领域是否会有“立足之地”仍然有待观察。然而在今天,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经十分清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已经以惊人的方式蓬勃发展起来了。认知神经科学在所有... (展开)

101:-I 2020-12-07 19:35:10

所谓工具书

所谓工具书。每次踏入新的领域,先不用google scholar,sci-hub也晾一边。翻一翻入选教材的文献,然后顺藤摸瓜,总之八九不离十。如果差十太多,也是咱水平有限。那么,另请高明吧。 有时比较经典教科书的演进,基本能掌握这个领域的脉搏。而属于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黄金... (展开)

万千心理 2023-11-21 09:58:0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3版

原著第五版译者序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在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至今的40多年里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如今,我国的认知神经科学也有了相当水平的研究基础。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系统纷纷成立了相关研... (展开)

迷城人 2020-07-14 22:38:13

生物角度还是有点乏力

本着对智能的好奇,对AI的不信任,买了此书。发现很多只是病例性解读,功能性的定位和部位的功能依然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中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它是一本我们上学时的权威教课书,大而全,却不会给你一些你本就迷惑的问题答案,大概只是启发。 居然要140个字才行。。。。。我晕...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