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original) (raw)

内容简介 · · · · · ·

老大哥死了,世界会怎样?

反乌托邦经典《1984》续作,奥威尔精神最佳继承!

如果说,多一个人读《1984》,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那么《1985》则是在说:自由的脆弱。

————————————————————————————

1985年1月,老大哥不治身亡。

《1984》的世界松动了。

上层最先酝酿变革,秘密警察奥勃良创办 《时代》文艺副刊,邀请被他折磨拷打过的温斯顿•史密斯担任主编,一切都在朝着看似乐观的方向发展,然而意想不到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这就是《1985》,我们的时代,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本书是匈牙利著名作家、历史学家道洛什•久尔吉的代表作,写于1981年,但直到1990年匈牙利体制改革之后才在国内出版,1982年西德出版时非常轰动,随后在日本、丹麦、瑞典、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出版,反响巨大,可说是东欧剧变最早最准确的预言之...

(展开全部)

老大哥死了,世界会怎样?

反乌托邦经典《1984》续作,奥威尔精神最佳继承!

如果说,多一个人读《1984》,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那么《1985》则是在说:自由的脆弱。

————————————————————————————

1985年1月,老大哥不治身亡。

《1984》的世界松动了。

上层最先酝酿变革,秘密警察奥勃良创办 《时代》文艺副刊,邀请被他折磨拷打过的温斯顿•史密斯担任主编,一切都在朝着看似乐观的方向发展,然而意想不到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这就是《1985》,我们的时代,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本书是匈牙利著名作家、历史学家道洛什•久尔吉的代表作,写于1981年,但直到1990年匈牙利体制改革之后才在国内出版,1982年西德出版时非常轰动,随后在日本、丹麦、瑞典、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等国出版,反响巨大,可说是东欧剧变最早最准确的预言之声。因为先有《1985》的存在,村上春树将向奥威尔致敬的小说命名为《1Q84》。

1985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道洛什•久尔吉(Dalos György):匈牙利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43年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家庭,60年代赴莫斯科研读历史,1968年因“毛派分子案”被禁止发表作品长达19年,70年代参加匈牙利民主化运动,80年代以后在不来梅、维也纳和柏林等地从事文化、新闻与出版工作,现任柏林匈牙利文化研究所所长,居住于柏林。

由于其独特阅历,写作主题几乎都聚焦于冷战时期的东欧社会,特别是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代表作是《1985》和《来自未来的客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和以赛亚•伯林》。小说《1985》写于1981年,1982年在西柏林出版,引起轰动,随后出版的英法美日各版本反响巨大,1990年才在匈牙利正式出版。

曾获得多项大奖,如2000年的匈牙利共和国总统金奖,2006年匈牙利共和国十字勋章。2010年荣获莱比锡书展奖,被表彰为“最能代表欧洲精神历史的...

(展开全部)

道洛什•久尔吉(Dalos György):匈牙利著名作家,历史学家。1943年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家庭,60年代赴莫斯科研读历史,1968年因“毛派分子案”被禁止发表作品长达19年,70年代参加匈牙利民主化运动,80年代以后在不来梅、维也纳和柏林等地从事文化、新闻与出版工作,现任柏林匈牙利文化研究所所长,居住于柏林。

由于其独特阅历,写作主题几乎都聚焦于冷战时期的东欧社会,特别是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代表作是《1985》和《来自未来的客人:安娜•阿赫玛托娃和以赛亚•伯林》。小说《1985》写于1981年,1982年在西柏林出版,引起轰动,随后出版的英法美日各版本反响巨大,1990年才在匈牙利正式出版。

曾获得多项大奖,如2000年的匈牙利共和国总统金奖,2006年匈牙利共和国十字勋章。2010年荣获莱比锡书展奖,被表彰为“最能代表欧洲精神历史的中欧人”。

"1985"试读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1985"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7.20元

29.00元

25.00元

11.99元

17.99元

喜欢读"1985"的人也喜欢 · · · · · ·

这不是一本好的小说,但书里的若干段落却让我们有一种很深的植入感。尤其是激进、中立、温和三派讨论的时候,很像当下左中右互相涂污的某种情形。最后一切都屈服于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在书里面也被处死了。更像是作者的一种预言。看那么多书,还有什么比现实更糟糕更一言难尽的呢?

作为紧接着1984的情节续写下去老大哥死后大洋国风雨飘摇的出自匈牙利“毛派”之手的这部小说,诞生于1981年,隐喻地写出了1976年的事情,也预见了1989,更有彼时彼刻恰是此时此刻之感。艺术成就四星,危险系数不亚于《盛世》,读着读着我都有好几次想化身真理部禁了这本书!

哎呦这本书怎么审过的……能出现在这里就是奇迹了。比《1984》更为后现代的写作方式,包括文本拼贴,以及注释写作,尤其故事过半注释里开始展开情节,真是妙不可言。这是今年最好的科幻小说。

我要写书评

1985的书评 · · · · · ·( 全部 16 条 )

不锈钢老鼠 2012-02-29 23:09:19

论完美极权之不可持续性——关于《1985》的评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论完美极权之不可持续性——关于《1985》的评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匈牙利作家道洛什·久尔吉的小说《1985》。这本书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的续集。 1985年一月,老大哥不治身亡——小说《1985》以“摘录”《1984》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裘莉亚和前秘... (展开)

文身雕猪 2012-03-03 21:49:37

政治•权力与“自由”

久尔吉的小说《1985》在豆瓣上的评分之低让我吃惊。或许是因为《1984》过于光芒四射,但《1985》却绝说不上是狗尾续貂。不过,在我看来,对《1985》的差评与其说是出于“名人效应”,不如说是出于对权力的理解。 政治不是权力,它是权力的反面,是用来限制权力、保护人性的。人... (展开)

何适之 2012-04-23 22:22:25

1985:狗尾续貂还是另开先河?

当道洛什久尔吉决定续写1984时,不知是否已经做好了挨板砖的准备。撇开他的叙述文本不谈,1984作为反极权主义的小说力作,已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接受与认可,1985要想承续1984之后的世界图景,可以说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挑战。也就是说,写好了,读者会说那是有1984珠玉在前,而写... (展开)

摧服私 2012-12-20 13:56:44

刚读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1985》里,大洋国政权解体始于两桩事件:老大哥的死、大洋国空军被欧亚国全灭。 的确,《1984》里老大哥很可能根本不存在,大洋国与欧亚国的战争也是永不分胜负的幌子,而且,这些骗局以及其它一整套的专政愚民手段成就了一个无懈可击、永保无虞的专制机器,这也... (展开)

wolftotem 2013-02-28 10:53:18

是预言也是历史

如果说《1984》是奥威尔天才的预言,那么《1985》可以说既是预言也是历史。说它是历史,是因为作者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本书又写于1981年,不得不让我们浮想联翩,尤其是看到老大姐的出现更是让我忍俊不禁。说它是预言,因为仅仅10年之后,苏联和包括作者母国在内的东欧社会主... (展开)

Adrianwong 2012-12-10 18:41:42

未完成

《1985》这本书, 最吸引人的,除了“老大哥死了,世界会怎样?”以外,我想就是它下面的”多一个人读《1984》,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1985》则是在说,自由的脆弱“ (实际上,前者的“正确”版本应该是“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笔者注) 本书一开始 ... (展开)

颜悦 2012-04-11 10:58:43

《财经》:新话世界(作者:刘苏里)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刘苏里 时间:2012年4月9日 对没有经历过《1985》所描述生活经验的读者,这是一部警示小说。对有类似生活经验者,作品中的诸多事件、人物,事件发生背景、人物活动形状,皆会似曾相识。 此作的大哥篇,乔治·奥威尔的《1984》曾引起... (展开)

袖中 2021-01-06 22:34:19

《1985》短札

有猛回头之感。生动诠释了文学如何是危险的又是无力的。跟《新启蒙知识档案》搭配服用的话,会对新时期文学形成新的理解。(伤痕、恋爱、改革、纯诗、重写文学史、政治摇滚)一种危险的泡沫。膨大、逃逸,然而终究离不开那盆叫做政治的浑水。对比之下可能才意识到“寻根文学”... (展开)

里托·贝森 2017-02-08 17:06:26

《1984》的中国续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很疑惑《1984》何以能在中国出版,续篇《1985》的出版更是令我不解。《1984》的故事还可以安在苏联头上,《1985》的故事,尤其是前半部分,完全是在写中国啊。 《1985》中写道,老大哥死了,party高层出现分裂。老大哥遗孀老大姐夺权失败,掌权的温和派施展怀柔措施,容许一... (展开)

游伟 2016-04-02 22:52:34

大洋国1985年革命史

1984年底,就在温斯顿·史密斯刚刚“赢得了跟自己的战争”时,大洋国却在与欧亚国的空战中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虽然官方公告从未承认加那利岛上空的失利,但是这次战争——大洋国的公民此时根本不知道战争的结果——却影响了绝对领袖老大哥的健康,国家医疗特别委员会的250名专家...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