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脱胎换骨 (original) (raw)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约翰福音》第4章有一个关于忍受苦难的寓言,讲的是耶稣时代,当时犹太教宗教领袖指责撒玛利亚人为异端,对撒玛利亚人避之不及,但耶稣并没有舍弃这个女人,相反,他对她和她的同胞们伸出了同情和拯救之手。[撒玛利亚女孩]讲的是一个类似的故事,不同的是,这里的耶稣是一个有罪的父亲,这里的撒玛利亚女人,就是他的女儿。
对金基德来说,[撒玛利亚女孩]很可能是一个及时的、良性的突破。故事虽然还是很金基德,也就是说充满了极端的性和暴力,但结尾收的很漂亮,意味深长。两个未成年少女为攒够去欧洲旅行的飞机票钱相约去卖淫,其中一个负责和嫖客联系并望风,另一个则负责和嫖客交易肉体。一次,在警察抓嫖过程中卖身的女孩跳楼自杀了,目睹惨状的另一个女孩受到很大刺激,竟荒唐地决定和那些与朋友交易过的男人睡觉,并把钱换给他们,以期获得救赎。没想到却被她的父亲无意间发现,这个男人无法接受这个惨痛的现实,于是从跟踪女儿、殴打嫖客,到最后完全失控,在公共厕所里杀死了一个和女儿睡觉的男人,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杀人后,父亲带女儿进山给亡妻扫墓,还在山上农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下山后,他打电话向警方自首,警察赶到时他女儿正在学开车,看到父亲被带走,她拼命开车追上去,却跌跌撞撞地搁浅在山道上。
我很反对有些评论对金基德电影使用“伤感”这个词,“伤感”对金基德的电影与其说是奢侈,不如说是浅薄,金基德的电影是痛,是砸碎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痛。
金基德电影里有很多极端残酷的东西,在这个片子里,比如那个音乐人夺得女孩肉体的卑鄙方式,比如女孩父亲闯进嫖客三代同堂的家里对对方的羞辱,比如女孩最后被父亲杀死的梦(这其实是金基德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结局,一个符合他以往暴力美学追求的结局),都是极端反常态的人类行为,是对真善美进行无情的撕裂的野蛮动作——这部电影的色情场面其实非常有限,但却定级为“18岁以上观看”不是没有道理的。
影片在结构上也独具匠心,头20分钟里,它似乎是一个讲述两个少女暧昧关系的青春片(像岩井俊二);然后是一个女孩死了,另一个为了赎罪而出卖肉体(像古老的日本伦理剧);然后当第二个故事进行到一半,女孩的父亲才意外出现,这个故事到这儿其实才算真正开始,接下来讲的就是一段撕心裂肺的亲情。
我们应该集中探讨一下影片的收尾。这个父亲知道女儿卖淫后非常痛苦,于是一次次跟踪女儿并及时在暗中破坏她和嫖客的交易,他不敢被女儿发现,更不敢去面对女儿。金基德这样处理是很厉害的,因为父亲在一次次阻止和报复的过程中,会距离残忍的现场越来越近,他的心理也必然会越来越濒临失控,这时偏巧出现了一次他的车在跟踪过程中被意外阻挡的情况,于是他突然暴怒而殴打那个司机的情节就变得合理了。这个意外还造成另一个不可挽回的败局,那就是他终于有一次没能及时阻止女儿和别人发生关系,这也就导致了他后来的杀人——男人施暴的力度,从来都是和他所能承受的痛苦成正比的。
从间接杀人发展到主动杀人,父亲的未来已成定局,但整个故事的导向却仍可回天,这取决于金基德现阶段的美学追求。按金基德以往的风格,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父女俩人都死掉,比如父亲开车冲下悬崖,比如父亲在山坡上碾死女儿然后自杀,还比如金基德给我们的那个答案,也就是女孩那个梦暗示的那样——父亲掐死了女儿,把她埋葬在河边。但这一次金基德没有这么做,真是万幸啊,如果真是安排两人都死掉,这故事就太平庸了。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在山间,父亲鼓励女儿学开车,女儿很兴奋,开的还不错,这时警察赶到,带走了父亲,女儿看到就开车追,这个踉踉跄跄的追赶动作实在是绝望啊,令人心碎。我们可以认为,这辆汽车就是暗示着女儿还无法驾驭的一种未来的生活,而渐渐远去的父亲,就是一种无法挽回的过往。这个结局是非常深刻的,远远比两个人因为绝望而死要坚硬的多,这就是我所说的,“[撒玛利亚女孩]很可能是金基德一个及时的、良性的突破”的原因所在。
有评论认为[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电影思想的一个转折点,看来并非全无道理,这部电影也许没能让他彻底脱胎换骨,但显然却完成了他个人的一次艺术蜕变,[撒玛利亚女孩]想必就是这种蜕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