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谈,还偏谈 (original) (raw)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片名还是《伟大的愿望》时,这部翻拍自韩国同名影片的电影,是一部“性喜剧”。它的内核关乎成长,友谊,家庭,生命的价值等等。

自然,也包括“性”。

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伟大的愿望》变成了《小小的愿望》,虽然剔除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但还是历经千辛万苦,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谓的“不可描述”,就是性。是影片里的“破处、做爱、处男处女”等等一系列,你看得见口型,却听不到正确发音的词汇。

一部所谓的“性喜剧”,当它失掉了性的元素,也就失掉了在语境之下,制造冲突的门径。电影本身的笑料,也在删除情色与情色的边缘化运动当中失去平衡。

于是,性元素的强行剥离使得情节的流畅性遭到破坏,电影呈现出来的东西,会给观者带来最直接的逻辑偏差,而非只剩下“喜剧”的外壳那样简单。

影片无形之间表达的东西:破处就等于谈恋爱,谈恋爱就等同于做爱,“点穴”就能制造恋爱的感觉……这一切,都非常的变态。在我看来,尺度也未必亚于直白的说出“破处”和“做爱”。因为这样的误导和胡诌,传达出来的信息,才是不健康的。

找一个女孩来破处,和找一个女孩来谈恋爱,这当中有着天差地别。显然,影片为了配合上映的“标准”,又懒得在现有剧本(韩版电影)上花费心思。于是,电影整体渐渐走向诡异。

比如说,如果只是找个可以和瘫痪男主谈恋爱的女生,最多算是来临终关怀,社会温暖。用得着整得这么大费周折,鼻青脸肿?很明显,因为事实上是人找来“做爱”,而非“谈恋爱”。大费周折的过程是笑点,笑点之后,逻辑就被影片囫囵过去了,给你个眼神,你也无法体会。

而那些强行笑点,也都是直男癌视角下,对于女性群体的低俗崇拜、恶意嘲弄。卖不了色就只能卖傻卖蠢,编改不足就用真实照片补凑拼贴——一面价值观崩塌破碎,一面正能量审美疲劳。

再比如,“标准”以下的高中生不可以谈爱,在校老师不能出入特殊场所。那么,影片设定里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已经下海辞职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再以师生的名义发生冲突?在丢失性元素的推进之后,连这类冲突都显得太过重要。

同样的手法尴尬用过几次,不免觉得可怜兮兮。

不能出现性,但是除了没有把性直白的说出来、演出来,其他该与之配合的内容依旧没有变,不管是跟从韩国原版的情节,还是剩余台词的暗示,“小小的愿望”,还不就是那个不能提的愿望。

不管怎么逃避、涂抹和修改,这份隐晦仍然摆在观众眼前,仍能够被拿出来津津乐道。剩余的情节脱跳和逻辑混搭,反倒成为了影片最大的笑料。

而超越这份破碎之外,能看到的,只有再熟悉不过的本土化手法:粗糙堆砌的年代符号,网络电影的滤镜搬套,创作者的疏懒和庸常。

很难想象,在一个回避性教育,不可以在影视作品中谈论性的环境里,人们却可以公开歪解事实,颠覆三观。

只字不敢提“性”,相关可以阉改,镜头全部照拍。电影如果这样搞,有没有所谓的“标准”和模式限制,创作的意义也都不大了。

的确,不论是《伟大的愿望》,还是《小小的愿望》,对于电影所涉及的东西,不能谈,还偏要谈,这件事本身就很难了。但是,并不能因为“标准”的限制而丢掉创作的诚意,删减和阉割也不能为影片的低质担负全责。

谈性色变的环境令人作呕,执意卖惨的滥造也充斥着油腻。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郝小勺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