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音乐 两段讽刺 三段妄想 (original) (raw)

一、一段音乐 地铁上,三个金融男在围殴小丑前唱的歌是send in the clowns. send in the clowns出自音乐剧《小夜曲》第二幕,故事背景是在舞台上倾倒众生的红伶Desiree,眼看昔日被她玩弄于股掌间的男士们均安身成家,而她自己孑然一身,好面子的她不信自己魅力已失,她向旧情难忘的老情人Frederick提出重续前缘时被拒,于是自嘲又伤感地唱出了这首歌。 歌曲名为send in the clowns,直译是让小丑进来,寓意是马戏表演中出现意外演出中断,往往都是赶快安排小丑进场分散观众注意力,好让场面不要冷下来。 歌曲开头r we a pair?me at last on the ground, u in mid air,我理解,人至中年的Desiree丢掉体面和矜持向老情人的表白,好比马戏里的空中飞人表演,奋不顾身的纵身一跃,结果没能被接住重重地掉在了地上。不知所措的Desiree,一个尴尬又可怜的女人,开始反复吟唱:where are the clowns?send in the clowns,there ought to be the clowns. 到最后,她开始醒悟:don't bother,they r here. 原来小丑早就进场了,自己才是小丑。 而文字背后的音乐情感更妙,整首歌旋律和歌词同构,in mid air是整首歌最高的音,从这一句往后,整个情绪和音高不断下落。而且歌曲第一段是大调,第二段变成小调,最后转成同时覆盖大小调,调性转变带来的情绪变换暗示真的是太妙了。 回归到电影,Arthur在面对三个金融男的欺辱时也是不知所措的,到底怎么办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只有send in the clowns,这是他内心的小丑第一次登场。 二、两段讽刺 讽刺一:小丑第一次杀人后,蝙蝠侠的父亲,哥谭市的首富Thomas Wayne在电视访谈里讲了对地铁杀人这个社会事件的看法:什么样的躲在面具背后的懦夫才能做出这样冷血的事情?在我们这些时时努力把生活变得更好的人的眼中,他们就是小丑而已。处在社会两极的Thomas和Arthur当然无法互相理解,而Thomas怎么也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的儿子会戴上面具成为黑夜里的私刑者,与同样带着面具的小丑成为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讽刺二:有不少人看完电影都想把内核往政治隐喻上带,我理解,这部电影无关政治,就像小丑自己讲的:我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终究Arthur只是一个可怜人,一个可怜的精神病人,一个可怜的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精神病人。他只想能领到救济的药品,能讲出好笑的笑话,能有一份工作,最多是奢求能有一个理解他的女人为伴,而最终他被生活逼迫,不自知地被民意裹挟成了暴乱和破坏的精神符号。卓别林说:人生用特写镜头来看是悲剧,用长镜头来看是喜剧。那我们用广角镜头来审视包括小丑在内的所有人群,这是一出巨大的讽刺,终归大家都是可怜人。 三、三段妄想 妄想一:Arthur妄想自己登上了Murray的脱口秀节目,和Murray亲密互动交流,Murray支持和鼓励着他成为喜剧人的梦想。在这一段妄想里,Murray承担着的是他精神导师的角色。 妄想二:Arthur妄想自己和单身母亲的邻居Sophie相恋,妄想她来看他的喜剧表演,妄想两人一起漫步街头,妄想亲吻Sophie发生亲密关系,在这一段妄想里,Sophie承担的是他伴侣的角色。 妄想三:虽然在影片中属于真实情节,但我理解,这是最真实能触摸到的一段“妄想”。Arthur从母亲的信中得知自己是哥谭首富Thomas Wayne的儿子,但是最后面对Thomas当面的矢口否认和精神病院的病历,他清楚了母亲是一名妄想症患者,还回忆起自己被虐待的悲惨童年,这一段妄想里,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同时崩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断了,整个精神世界就此陷落。 三段妄想里的对象都被Arthur杀死(Thomas被间接杀害),与其说是妄想的破灭,不如说是Arthur正常人格的破灭,对生活美好希冀的破灭。有人说这部电影三观不正,怎么可以同情杀人犯,美化暴力犯罪,将杀人合理化。同样,我也不同情杀人犯,我只是同情一个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的可怜人,但凡有人在小丑杀人前予以同情和关怀,可能世上就没有小丑了。 根本就没有小丑,或者,人人都是小丑。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