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分析为何这版《倚天屠龙记》是历代最佳 (original) (raw)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部电视剧的优秀,一定是整体多个方面都很优秀,这部剧少有短板,所以从几个角度评价下。

一、此版张无忌的成功之处

《倚天屠龙记》是我看过最多次的金庸小说,连载版、三联版和新修版都看过。张无忌也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金庸男主,喜欢他的以德报怨、宅心仁厚,虽然经常显得不够聪明,但只是很容易相信别人造成的,这一点是成长环境带来的必然结果,实际上他的聪明机智在光明顶一役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因为小说里对四女的感情,张无忌感情上的优柔寡断一直被诟病。

熟读过小说的我也得摸着良心说一句,小说里的张无忌确实是四个都喜欢的,只不过他最爱的是赵敏而已。虽然他最后说了只有对赵敏才是刻骨铭心的爱,但实际上其他几个让他娶他也是肯的。所以代入赵敏角度来看,感情上真的很卑微很憋屈。而吴启华这版对张无忌改编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既保留了张无忌在大节上的大仁大义心智坚定,又弥补了张无忌在感情上的优柔寡断,忌敏从头到尾双箭头非常明显。

从外形上说,吴启华长相非常帅,超出我对原著张无忌想象的帅,身高182符合原著的描述,身量上对女性角色公主抱完全没问题,所以外形上真的很合适。

从年龄上来说,吴启华本人确实是比小说里张无忌实际年龄大出很多,但恰恰是吴启华丰富的演绎经历,让他在把握张无忌这个角色的时候非常到位。

小说里张无忌其实是个心理活动非常多的人,但不会情绪外放,表情不会太多,而且讲出来的话往往会很克制内敛,所以张无忌并不好演。演员眼神戏不够的话,就会像影帝那版演得过于呆傻(没有说影帝演技不好的意思,毕竟影帝也年轻过),再不然像某个流传甚广的版本演员全剧要靠内心旁白来推进剧情,真的不好看。

而吴启华实在是个眼睛会说话的演员,也是唯一一版用眼神演出对赵敏的爱,对周芷若的敬,对小昭的怜惜以及对蛛儿的感激。

最令我赞叹不已的是在万安寺偷听到赵敏对苦头陀说心事这段,吴启华这几秒的眼神变化,一句台词没有,眼神非常有层次的表现了警觉→恍然大悟→对赵敏的感情。又因为这版本的张无忌实在是个听墙角狂魔,所以吴启华在此类偷听戏份的眼神戏看得我非常过瘾。

我也曾遗憾吴启华若年轻十岁演张无忌就好了,但全剧看完下来,感觉一切都刚刚好,若是再年轻十岁,他对张无忌这个角色演起来未必这么游刃有余。

小说里张无忌是温文有礼的,但也会油嘴滑舌,爱美女。结合吴启华的形象优势,这版张无忌的改编放大了儒雅斯文的一面,将油滑的一面去掉了,为此删掉了张无忌跟周芷若有婚约之后一切亲密行为和哄人的台词,也删掉了张无忌和赵敏著名的吸肩血和同床共枕两处亲密行为。所以这版张无忌毫无疑问是个绅士,这里的塑造跟小说出入较大,但这样形象的张无忌更符合当代女性对男主的想象,我认为是可取的。

小说里张无忌其实非常有领导力,做了明教教主之后立刻给明教定了规矩,并给明教确定了以反元为大业的方向。在张无忌之前明教的反元事业一直不成气候,张无忌之后义军才浩浩荡荡。多数版本在改编时都着重刻画张无忌和赵周二女感情纠葛,对张无忌于明教教主一职的表现有不同程度弱化。

吴启华这版在改编上并没有牺牲张无忌的领袖能力,加了一些剧情反而显得他更加豪气干云,尤其是对张无忌退位的改编,我认为是超越原著了。最经典的小说三联版结局,张无忌是受了朱元璋的挑拨心灰意冷,几乎是落荒而逃辞去教主之位。这版剧改编让张无忌识破朱元璋奸计后自愿退位云游四海去了。虽然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我对张无忌的理解他跟金庸其他主角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天生的隐士,从小在冰火岛长大,回到中原就立刻失去了父母,我认为他应该是一直向往退隐江湖,而不是像其他金庸主角一样看破人心险恶之后才隐退。实际上张无忌从回到中原之后看的一直都是人心险恶,没理由到最后突然心灰意冷,所以我以为金庸这段处理不符合张无忌人设。

当然结局如果只是这点改编还不足以令我觉得超越原著,原著张无忌解读出倚天剑屠龙刀真正含义,就是屠龙刀可凭武穆遗书号令天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是指倚天剑的武功秘籍可以上斩昏君下斩佞臣。吴启华版把这段解读处理得非常优秀,让张无忌退位后,将屠龙刀插在朱元璋床头,留下一封信。

信书:“向来君子成人之美,阁下既有逐鹿中原之心,谨送上屠龙刀一把,配合兵法武穆遗书,以做驱逐胡虏之用,倘若他日天下在握,有人不爱民如子,必定带同倚天剑前来取其首级。”

射雕三部曲的主角都是突出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夫妇战死襄阳,神雕之后一百年杨过后人还出来维护武林秩序,张无忌不想做明教教主,但还是为了救人和引明教入正途而担起重任,大结局撂挑子就走实在不符合三部曲的主角形象。而这版剧给朱元璋的这封留书,升华了张无忌作为仁侠的责任感,确实改得优秀。

整体来说张无忌作为第一主角,从演员表演到剧情上的改编都很出类拔萃,是我心中的最佳张无忌。

二、此版赵敏的成功之处

如果没有黎姿演绎的赵敏,我可能不会这么喜欢赵敏这个角色。黎姿在状态最好的时候能演一次赵敏,实在是观众之幸。剧里赵敏蒙古郡主造型那一头廉价七彩塑料球,都掩不住黎姿的惊人国色,“灿若玫瑰”四个字真是当之不愧。

书里赵敏让我有些耿耿于怀的一点,就是她对于三妻四妾这个事其实态度并没有很介意,感情上对张无忌也是处于相对弱势的,这真的不符合当代女性的爱情观。所以这版剧里的改编我非常喜欢,虽然显得赵敏非常能吃醋,但赵敏在这段感情上的强势,令她并不是处在一个被选择的地位,就让我看下来非常舒适。这版赵敏也许不完全符合书里的赵敏,但在我心里是超越了书里的赵敏的,甚至可以说是我期望能看到的那种赵敏。

这版赵敏在戏份上完满了许多。小说里赵敏虽然是代表朝廷统帅江湖,却一直没有什么朝廷对她的牵制。除明教失手,万安寺又被救走六大派,理论上朝廷对此一定会有个态度,但金庸没有写这方面,于是这版的编剧新增了原创角色平南王,堪称点睛之笔。

于是平南王这个角色成为朝廷向赵敏施压的代表,再加上平南王一直试图通过强权逼迫赵敏下嫁,因此剧情上还给这版赵敏增加了几次剪除平南王这个绊脚石最终成功的设计,显出这版赵敏比小说里的赵敏心智更强。而平南王的施压,也更能显出赵敏突破身份阻碍和张无忌相爱的难能可贵。

这个原创的逼婚王爷,被某个流传甚广的版本学了去,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塑造了个对赵敏深情无比的小王爷,不但没有显出赵敏遭受的朝廷施压,反而显得赵敏不识好歹,全程看不出小王爷哪里惹她那么不快。那版小王爷下线也处理得非常敷衍,完全跟赵敏计谋无关,反而像被赵敏的不识好歹带累死的。总之学得非常莫名其妙。

小说里还有个非常不合理的地方,赵敏和张无忌走了之后,朝廷方面完全没反应,就算汝阳王受宠,堂堂郡主皇上赐封,还身兼统帅江湖群众对抗明教总坦的任务,没道理走得如此潇洒。于是这版剧情又将这里进行了完善,汝阳王要捕捉张无忌,赵敏救走张无忌之后,又回去为父亲顶罪被判斩首,汝阳王最终用属下移花接木救了女儿,从此赵敏才无牵无挂和张无忌在一起。

这段剧情的增加,一是显出赵敏的情义两全,二是显出赵敏父兄对她的疼爱,原著汝阳王非常疼爱女儿,赵敏跟张无忌走的时候,他牵马跟着走了十余丈,那句“敏敏你的伤势无碍吧,身上可还带得有钱”至今想来都很感人,但几个版本的赵敏父兄都处理得毫无亲情,这版虽然没有还原书里的情节,却在原创情节里表达了赵敏父兄对她的疼爱。三是这段移花接木的假死剧情,也将张无忌和赵敏的感情推上高潮,显得后面那句“刻骨铭心的爱”很自然,反而小说里的刻骨铭心倒有些没来由。

这个赵敏被判斩首从而假死的设定也被新版本学了去,可惜又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新版改成赵敏父兄设计她被判斩首,仿佛不是亲生的,救赵敏的变成范遥,也是瞎编完了没人好安排了,而张无忌哭坟更是学成一大败笔,让张无忌在元兵围攻少室山的时候不管不顾去哭赵敏去了,张无忌再儿女情长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不管别人死活去哭赵敏,这种发糖方式非常低级。总之也是学得莫名其妙。

不过这版赵敏的原创剧情里也有比较莫名其妙的改编,就是在知道蛛儿没死之后,赵敏反而瞒着张无忌,还差点害死蛛儿,而那个时候她还没有洗清自己害死蛛儿的嫌疑,照道理更应该赶快让张无忌知道蛛儿活着了,哪怕是怕蛛儿跟她抢张无忌,也感觉这样改不合理。

还有一处有争议的改编,濠州城抢婚那里,赵敏非常经典的“我偏要勉强”被改成“我从来就不勉强别人”。这个改编对于喜欢原作台词的观众来说可能会不喜欢,但看了全剧之后我觉得改编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版张无忌和赵敏的感情线非常明朗,这版赵敏确实有“不勉强”的自信。反而原著那句“我偏要勉强”倒是显出赵敏在这段感情中非常弱势。

所以这版赵敏的改编仍然是我心中的满分赵敏。

三、群像的成功之处

先说周芷若,这版周芷若很难招人喜欢,因为这是难得一版没有洗白周芷若的。其实周芷若从来就不是小白花黑化,小说里周芷若表现一直就是心性很强城府极深,所以在灵蛇岛才能操作一套绝妙的杀人嫁祸取刀剑的手段。而对她小白花的错误理解,完全是因为很多人代入张无忌角度去看她了,周芷若在张无忌面前是非常会示弱会以退为进的,这些行为往往都是带着目的。

这版剧的周芷若就是照着书里这样一个全面的理解去塑造的,所以一个并不小白花还非常有城府的周芷若,就导致这版的周芷若远没有另外两个洗白版本的周芷若受欢迎。

我个人觉得觉得洗白是完全在糟践这个角色,周芷若与赵敏都是非常有智谋的女子,但智谋又非常不同,周芷若是阴谋家手腕,赵敏是政治家手腕。所以这个角色洗白就是在弱化她,将她的一系列行为都归咎于黑化,完全就是把她的智谋降维了。

我对这版周芷若的推崇,一是在于编剧对这个角色的全面理解,二是佘诗曼的精湛表演。佘诗曼的演技实在令人惊叹,周芷若几场重头戏,光明顶刺胸口、濠州大婚、屠狮大会还有最后对张无忌最后一问,佘诗曼在这些戏份中对周芷若的复杂情绪把握非常到位,在还有些婴儿肥的年纪能有如此表现,夸一句天赋型演员不为过。

唯一问题就是佘诗曼虽然美,但从外貌上说和小说里描述的周芷若还是有些出入,再加上tvb给她的造型方向不对,导致很多人说这版周芷若不好看。但我想如果是真正会欣赏周芷若这个角色的人,一定会最喜欢这版的周芷若。

这版蛛儿和小昭我也蛮喜欢,蛛儿演得很接近我对书中蛛儿的想象,小昭则跟书中完全不一样了,更多作为忌敏感情的助攻,但善解人意这点倒是非常突出,然而这两个角色也是颜值不差却被造型毁人。

再说其他配角,实际上倚天小说中出场人物是真的非常多,影视化之后是一定要取重点,所以很多配角戏份都是要根据主线剧情取舍的。这版剧非常令我赞叹的是,在完善主线增加忌敏感情线的同时,山素、逍芙、亭悔的感情线也非常饱满,甚至连黛绮丝和韩千叶这条感情线也刻画得非常动人。

其中,因为张翠山殷素素的扮演者刘松仁米雪是非常出色的演员,更是非常默契的搭档,所以二人成为我心中不可能被超越的山素。尤其山素武当山自刎一段,刘松仁和米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催人泪下。

只是亭悔加的原创剧情有些用力过猛,到后面有些狗血感,以至于稍微有些带崩杨逍的潇洒人设。不过杨逍和杨不悔的父女情倒是很接地气,这版亲情着墨真的很多,并没有局限于张无忌一个人身上,殷野王和蛛儿,赵敏和父兄,都很打动人。甚至张无忌和杨不悔的兄妹情也是和别的版本表现很不同,两人相处方式非常可爱。

明教其余人如真相帝周颠、嘻嘻哈哈的说不得、严肃的韦一笑、蠢直的常遇春、心怀鬼胎的朱元璋都很让人有记忆点,范遥的颜值非常对得起逍遥二仙设定,不像其他版本因为毁容就随便选个长得不行的演员,有的版本甚至连杨逍都一言难尽。

惠英红的灭绝师太完美还原书中美貌尼姑设定,红姐打女出身动作戏相当加分,其他版本弄个一脸凶恶的老太太真的不知道在搞什么,张纪中版和新版演员虽然长得还行,但又扮相成道姑,也是不对。

赵敏三个手下阿大阿二阿三被改成非常忠心耿耿的设定,最后甚至可以为了赵敏牺牲自己,很打动我。

至于成昆和谢逊两个整部书的核心矛盾,本版成昆扮演者刘家辉老师外形年龄符合,但奸诈过于外露,03版张国立老师表现较好但外形年龄太年轻。本版谢逊扮演者骆应钧老师不能说表现不优秀,但看起来过于豪气粗犷,我心中的谢逊是文武双全的谦谦君子,所以更偏爱03版徐锦江老师的表演。

但整体上我心中倚天群像90%的最佳都在这个版本。

四、配乐的成功

这部剧极少有没有配乐的场景,经常一首配乐没放完就紧跟下一首配乐,与剧情配合得十分得当。除了一些TVB通用配乐,这部剧还有一张自己的原声大碟,配乐水准之高确实领跑武侠剧了。

胡伟立老师操刀的《蒙古郡主》堪称一代经典配乐,音乐一响起我脑海中就浮现赵敏在月下庭廊映着波光一步一步摇曳生姿走进张无忌心里的画面。

除此之外本剧在我心中还有一个满分的配乐使用,就是俞岱岩戳破殷素素的隐瞒之后,张翠山怒而剑指爱妻,最终不忍下手而在张三丰面前自刎谢罪这段。前后三分半的剧情,刘松仁和米雪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导演教科书级别的镜头运用,张翠山急奔的慢镜头,一闪而过各大门派咄咄逼人的嘴脸,张翠山死意已决向后急退,张三丰看出端倪向他走了几步还是没能阻止,再加上配乐《寒心》,当真是摧肝肠。

这一段所表现的悲剧之美是其他任何一个版本都没有的,甚至远远超过原著,仅此一段就非常彰显TVB巅峰时期做剧的功力了。

五、本版的不足之处

除了以上提到的演员表演、剧本改编、运镜还有配乐的优秀,本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

首先就是TVB棚拍通病,布景单一,可能是本剧预算确实比较低,外景也比较少,甚至大结局用了抠图,场景看起来确实不够大气。

再就是服装和道具比较廉价,造型也没有做到帮助演员扬长避短,只有两位主角张无忌和赵敏的服装造型算是比较用心。张无忌的造型还算适合吴启华,发带和服装都是配套的也比较用心。赵敏的服装虽然比较多,但蒙古造型材质看起来真的廉价,全靠黎姿本人姿色过人撑得住,换个人恐怕真的灾难,换汉人造型之后就好多了。

除了两位主角其余人的服装造型基本上没什么亮点,反而像周芷若、蛛儿、小昭前期都被造型扯了后腿。周芷若大结局的造型就很好,蛛儿灵蛇岛之后造型也正常了,小昭劫持平南王母亲时的蒙古造型也很好,如果这三人平常造型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这个水准,这版的颜值评价会上升很多。

除了取景和服化道,本版在我心中并没有其他短板。

总的来说,在我心中这版是瑕不掩瑜。因为我看武侠更注重人物,而TVB武侠的剧本配乐和运镜全部服务于角色,所以非常擅长塑造经典人物形象。当然大陆和新加坡还有台湾的武侠,在取景上是TVB拍马不及的,但取景并不是我心中武侠剧的重点,所以更多偏爱TVB的版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