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于化境的加瑞尔 (original) (raw)

看似随性,却处处见精准。

加瑞尔的电影不是按常规叙事逻辑发展的电影,但在人物的心理逻辑,却有精密、完整的铺设。

这是为何即便叙事零碎,人物仍能让观众共情的原因。

情节是不重要的,让位给人物的行为。通过人物的行动,观众将知道他的心理。

这是需要功力的。在剧作层面,理性放大到一定程度后,确实能够获得严密的叙事推进。但过度就会显得匠气,像锡兰的电影那样。

锡兰破解这条魔咒的办法是消隐叙事(留白),放大影像,用环境烘托和人物表演来呈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而感性放大到一定程度后,电影很可能变成个人的发声器,一种过度”作者化“的东西。

加瑞尔的剧作,是理性和感性平衡的结果。在叙事线上,情节有条有理的推进,同时设计上(场景和对话)又显见随性的质感。

这样的结果是,电影既不显匠气,又不过度“作者化”。

仅用感性思维是不行的,它是设计的结果;仅用理性思维也是不行的,它里面有直觉的东西。

它需要你交互使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达致协作的平衡状态。

这需要不断地精进,达到化境。无物言说,无物不在言说。加瑞尔做到了。

来自豆瓣App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