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的悬疑,大胆的创新 (original) (raw)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早就知道此片获奖无数,曾徘徊游走于imdb#250边缘、并位列英国人自己评选的百大名片之中(虽然是最后一名),但始终没有看的冲动。一方面是由于片子有些长,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对于所涉及的故事题材多少有些抵触情绪:西方人拍摄的关于柬埔寨的红色高棉的电影能有公正的视角和立场吗?但月前看过之后才后悔自己的当初的武断。导演罗兰·约菲根本无意于将重点放在政治或意识形态之上,而仅以此做为叙事背景去刻画不同种族和肤色的两个男人间的真诚而深厚的友谊。
但仅仅是主题的人性化倾向尚不足以体现影片的品质和特色。给人印象最为突出的还是影片对于传统类型电影表现模式的大胆突破,以及导演在叙事上所表现残酷写实与适度的悬疑的完美融合。
本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两位记者所经历的红色高棉攻克首都前后的相互救助。第二部分则令人惊奇地完全以Pran的逃亡经历作为主线。为什么要惊奇?因为记忆中的西方,特别是英美电影,在表现本国人士参与到异域文化和历史事件中时,很少给予该国的本土演员以更多的关注。《黑水仙》中对英国嬷嬷们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男人并不是静坐于古松下的印度智者而是她们的同胞;《永远的园丁》中,虽然故事是揭露西方对于非洲的掠夺但是核心角色依然是一对白人夫妇。即使在表现社会批判和民族和解的主题时,西方人也很难克制骨子里的优越感。但本片有了重大突破。一个柬埔寨演员扮演的柬埔寨人,在这部长达140多分钟影片整个后半部中成为了绝对的主角。仅因这一点就值得为导演拍两下巴掌。
很多传统的优秀的英国电影的特色之一就是,无论故事如何宏大主题如何深刻,总是力求借助相对轻松幽默或者惊悚悬疑的故事情节抓住观众,避免过于沉重的主题思想使其产生敬畏感。例如表现追求人性升华和神圣传统的鲍威尔的《坎特伯雷的故事》的中引子是往女孩头上泼胶的连环案件;而表现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的《绿色奇案》更是直接以侦破一起杀人命案贯穿始终。本片的英国导演罗兰·约菲很好的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各种悬疑手法在整部影片中俯拾即是,而且表现的适时适度,很少喧宾夺主地破坏残酷写实的叙事主体。一开始,纽约时代记者Schanberg为他的柬埔寨同事Dith Pran联系美国军方飞机转移其家属。结果眼看飞机要起飞,Pran一家人却还不见踪迹。后面,当将西方记者被红色高棉武装扣押情况下并危在旦夕时,是Pran冒着风险在武装头目前替他们说清。不得不说,这段情节给本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一般来说,涉及非英语国家题材的英语电影,在语言上都会遇到相当的难题。如果让外国人说英语,故事失去了真实感,而说原声下打字幕又破坏的观众(美国观众一般比较懒)的观影兴致。但在此处,导演却巧妙的利用了柬埔寨语这个叙事上的大“包袱”制造了极为强烈的悬疑效果:镜头中Pran始终焦虑的同游击队头子说情。但是没有字幕,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也就无从判断情况向哪个方向上发展。而穿插着高棉战士枪杀俘虏的情节,更是增加茫然无知的观众对于Schanberg等人命运的担忧。之后众人受困于法国大使馆。当红色高棉要求法国人交出馆内所有柬埔寨人时,Pran的西方同事们开始忙着为Pran伪造护照。这段情节也出色调动了观众紧张情绪:先是Pran行李被没收没有照片,然后寻找到设备却又屡次曝光失败。最终好不容易做成了护照,可就在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大功告时,照片被撕下,Pran还得被交出去。
相对而言,后半段Pran的逃亡过程戏剧性更强一些。虽然导演有意的加入了河畔万骨枯的震撼画面,以及搭救Pran的父子二人相继丧命的情节加以平衡,却总感觉多少还是参杂一些人为的操纵感。缺少前半部分那种悬疑与叙事的水乳交融的和谐。不过,就像上面说的,由于导演大胆的让一个柬埔寨人成为故事的绝对核心,所以对上述这些缺憾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哈哈。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脱险的西方记者都回到了美国,所以孤身一人Pran 逃亡段落中所涉及到语言对白的部分再一次成为导演要克服的叙事难点。但这次,他似乎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而只能照搬“外国人独处的时候反而说英语”的俗套。同样俗套的还有结尾前,凭借对柬埔寨的战地新闻报道而领取普利策奖的Schanberg和同事在洗手间的争吵。对白听上去都很发人深思,但只是此类西方式的反战、反思电影所惯用的类型化手法而已。好在这些东西并不是此片要表现的重点。
此片主人公原型战地摄影师Dith Pran与2008年3月31日在美国新泽西去世。享年65岁。谨以此文聊表对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亚洲同胞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