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与Mauna Kea之巅 (original) (raw)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和女友去看,惟在Mauna Kea山上的那个镜头,她惊叹了一声。这应该最能代表“三无”——无清华关系、无学术经历、无理工知识——观众的反应:实在就是蔡老师的部分好看。
这部分里拍到的(无论在THU还是UCSC),多是我以前或现在的师长、朋友、同事。除了蔡老师,在京圈儿搞天文的人里,片子里出现(而没具名)的毛淑德老师、汪景琇院士、陈建生院士,也都是熟脸儿。造大望远镜是个拉支持的事情,天文界办事看上去都体面,但拍到镜头里,还是有许多弦外之音,让人意味深长地一笑。——这座冰山,当然没海面上那么简单。
前段时间遇到个央视导演说,想做个纪录片,跟拍科学家。要是真能找到某个事业上升期的实测天文学家,一对一地拍上三年,啥也不避讳,原片放送,一定是个绝顶有意思的片子。可惜清华自己拍这部片子,要唱的赞歌太多了。如今大多数独立纪录片导演,都注重解构、还原、揭露。居然还有团队在一门心思赋魅,确实够少见。要糅进去那么多冗余的素材,搞得油腻而浮光掠影,也在所难免。
这是个表达方式的问题。就像片子里蔡老师介绍的信噪比:大家都知道你好,你也确实有好东西,但你非拿1 sigma出来说事,那就怪不得被怼——干嘛不把3 sigma、5 sigma的部分好好挖掘一下呢?
不过能理解,受人所托,万事不由人。重大项目,名门之后,特招计划,基层服务——都是主流叙事,不容许平视的空间。110周年要喜庆,故事线不能抓得太清楚:一群连使用大望远镜经验都稀罕的人,想自己从头造一个新的。——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评审委员会的院士专家如此怀疑和不放心了?
女友说,感觉蔡老师一直都尴尬礼貌地笑,满脸弱小、可怜、无助。这种真实感,简直让人忘了他是顶尖科学家,忘了他是清华的副教授职称。但对同行来说,在宏大叙事的包装下,多少能读出一点宝贵的经验。
站在Mauna Kea山顶,云海茫茫,夕阳磅礴,这种吸引力显而易见。从前导师问我为什么转来做观测,我答的也是“和大型设备一起工作很激动人心”。好几层楼高的圆顶,球场一样大的镜面,运转起来当然非常震撼。
但是我慢慢意识到,做科学靠的不是这种吸引力——它靠的是更隐秘曲折的、对于科学目标的热情。就像片子里面一掠而过的两角秒见方深场,光谱红移的三维星图,非标准高斯的参考星。建个什么“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人类灯塔”,那都是后来找补的。最原初的动力是片子里没体现出的——有多少人能一看到仪表和代码就兴奋,刨根问底,夜不能寐?
在片中四位主人公里,蔡老师从中科大-UArizona-UCSC一路下来,是唯一从没在清华念过书的。他所表现出的紧张与谨慎,让我想到《太空部队》里首席科学家的一句台词:
豆瓣一千多人看过,评分还显示不出来,公关的力度太明显。为了Mauna Kea的美景,和最不“清华”的蔡老师,我给片子加两颗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方和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