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登山家 (original) (raw)
为什么要去攀登一座山?问题的答案似乎非常简单。那么,为什么独自一人去攀登?为什么如此悄无声息?为什么不带绳索和任何安全设施?如果每一次攀登都是对自己生命最后的赌注呢?……要回答上这些就非常困难了。
时间来到1955年,“在路上”的代表,“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杰克凯鲁亚克在一节火车车厢里遇到了一个同为流浪者的干瘪的小老头,他称呼这个仅有过一面之缘的小老头为“达摩流浪者”。那个时候,杰克凯鲁亚克一直走在路上,停不下脚步,他疯狂地迷恋着中国的“禅宗”,崇拜唐朝诗人“寒山”。我相信,如果杰克凯鲁亚克能够认识这部电影的主人公,马克安德烈勒克莱尔,一定也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达摩登山家”。因为小老头、杰克、马克,是同一种人,具备同样的气质,他们是一脉相承的。
马克安德烈勒克莱尔,年仅23岁的他就已经是整个登山领域中的翘楚,但是他太过于低调,只有登山领域最核心的行家才知道他的存在。他行动飘忽,总是独自一人,随心所欲,从不留下什么视频。他是一个纯粹的登山家,只为自己而攀登,不在乎什么荣誉也不为竞争或是出名。他没有什么计划和爬山路线的详细规划,到了山脚下就开始爬,攀登似乎是一种停不下的流浪和旅行,可能是某种说不清楚的激情,也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修行。
马克是一个很内向羞涩的人,不习惯面对镁光灯,也不习惯接受采访。他没有汽车,没有手机,像流浪汉一样住在电梯井里面。在某一天,他会突然消失,然后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无法安放的灵魂,我们都不希望它被打扰,希望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寻找到平静和自由。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我们生活在各种规则里,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我们被生活驯服了,成为这个社会大机器的某个零件,成为了一个工具人,我们一直在忍受。从这一点上来说 ,马克是幸运的,我们是池中之鱼,而他在遨游大海。我们是家养的,他是野生的。你觉得他奇怪、疯狂、固执,然而他是比我们更纯粹的人,他才过着比我们正常得多的人生。
何为最纯粹的热爱?何为“达摩登山家”?那是因为行走、奔跑和征服高山的欲望被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DNA里,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和记忆。人类是一个流浪的物种,我们作为人类流浪了几百万年,我们走出非洲,足迹遍布了世界上所有的角落。农业出现的时间才一万余年,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刚刚停下脚步试着不去流浪。而我们被困在钢筋混泥土里面的历史才区区几百年而已。我们的祖先一直在路上,不停歇,这或许是为什么杰克凯鲁亚克会一直在路上。我们的祖先一直在攀登高山,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到达过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每一坐山峰几乎都留下了我们先祖的攀登的脚印,这或许就是马克像个幽灵般独自攀登的原因。当你搭着帐篷在野外露营,当你躺在山顶上仰望星光,当你独自一人享受着最为幽静的时光,某一刻你内心深处的记忆突然被唤醒,就像经历过了几百万年流浪的生活,有某个声音对着你的灵魂大声呐喊,忽然间,你决定抛开一切,成为了一个“达摩登山者”。
电影还讲述了一个包容和理解的故事。马克在小的时候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他无法在教室上课,而只能在家接受母亲的教育。她的母亲从小就给予他自由,从不束缚他的天性,一直在鼓励他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在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标准和喜好强加在下一代身上,而丝毫不在乎他们的感受。马克发生意外之后,母亲的悼词也格外让人触动。她感谢上帝赐予恩典,让她能够理解自己的儿子,而不是阻挡他对群山的热爱。她为马克感到高兴,因为他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无拘无束,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是开心的。她对儿子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感恩,感谢他这26年来给自己的陪伴。这才是正常的亲子关系,爱是包容理解而不是索求。每一个人都有他独一无二自己能够去选择的人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求马克这样天生的冒险家、这样的“达摩流浪者”过着平庸的被束缚的生活,他将会多么痛苦,他的人生将会多么灰暗,最可怕的是,他将毫无意义的虚度此生。
电影中有句禅味十足的话。托尔金在《霍比特人》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全的路径,你现在已经到了荒野的边缘。”最后,我想用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