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宇宙开篇——《梵天神器》 (original) (raw)
今天聊聊印度电影《梵天神器》。
片名Brahmastra Part One: Shiva / Dragon (2022),别名梵天法宝1:湿婆 / 梵天神器:灭世开端。
《梵天神器》是印度出品的超级英雄电影,也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印地语作品,制作预算大约是5100万美元。
这部电影在全球上映的第一天就获得了约7500万卢比的票房,也是印度电影疫情后的最高票房纪录。
影片有关一个神秘的世袭组织,他们秘密守护着印度神器,保护着世间和平。
印度神器阿斯特拉(Astras)源于自然界的元素,包括土、风、水、火以及动植物精华。这些武器被伪装成日常用品,赋予那些使用者。
若干年后,当代人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允许现代婆罗门教徒在社会中占据权力地位的同时保持他们的秘密身份。
这些神器中,梵天神器开始觉醒,反派想夺取梵天神器统治世界,而正义的小伙伴们则要阻止对方。
在此过程中,一位名叫希瓦(Shiva)的年轻人与神器产生神秘联系,被卷入这场奇幻大战。
《梵天神器》以印度教神话为基础,其中湿婆(Shiva)、梵天(Brahma)和毗湿奴(Vishnu)被称为印度教三相神。
“Shiva”是湿婆的意思,也是年轻人希瓦的名字。
湿婆、梵天和毗湿奴分工各不相同,可以简单的看成湿婆主掌“毁灭”,梵天主管“创造”,毗湿奴主管“维护”。
如果大家和我一样喜欢玩《神之浩劫》的话,就会对这三个神明很熟悉。
游戏中有强大战士湿婆;还有毗湿奴有十个化身其中的两个:第五化身瓦玛那、第七化身罗摩;梵天则是一件出场率很高的武器。
大家如果想通过《梵天神器》了解印度教神话,真的不如直接玩几把《神之浩劫》。
开场一闪而过的罗波那
《梵天神器》有着和漫威超英类型电影极为相似的外观,充满活力的配色,炫酷到令人眼瞎的特色,以及堪比《复仇者联盟》系列的影片长度。
漫威超英电影鲜有思想深度,受众以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主,即便是有潜力的《美国队长3:内战》也按照堆砌特效和打斗套路演绎,《永恒族》之流想玩一把深邃思想,更是玩得全砸了。
《梵天神器》比起上述几部不成功作品,不但没能吸取成功经验,反倒是显得更糟糕更愚蠢。
实际上,《梵天神器》和漫威电影的联系十分近,影片由明星工作室制作,该工作室曾经由Star India和20世纪福克斯公司共同拥有,现在是迪士尼的另一家子公司。
本片中的视觉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出色,真可以称得上狂拽炫酷,直接亮瞎了我的眼睛。大量的粒子效果证明了高昂预算没有白花,每分钱都花在了视觉效果上。
抛开影片剧情和演员表演,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希瓦原本只是一个混夜店的DJ,随着奇幻大战拉开序幕,他也被卷入其中。
他原本凭借着一颗善心,只拥有寻找光明的能力,在对抗邪恶反派的过程中,他需要让自己的神力觉醒,渐渐拥有驾驭火焰的力量。
《梵天神器》是预定三部曲的第一部分,按照印度教三相神湿婆、梵天、毗湿奴来看,怎么滴也要拍摄成三部曲才能讲完故事。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希瓦成为湿婆的过程。
为了让他的觉醒时间变得足够长,影片中加入了希瓦和伊莎的爱恋故事,还有印度电影特有的大量歌舞。
说实话,如果《梵天神器》不加入那么多爱情和歌舞,单纯的就是战个痛快,影片会好看很多。在大量无关紧要剧情的冲击下,影片变得支离破碎,167分钟的长度令人昏昏欲睡,真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梵天神器》在视觉效果上有和泰卢固语热门电影《RRR》一战之力,但剧情上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
原本大有可为的印度教神话被简单处理成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大量堆砌画面特效并不能弥补剧情的短板,反倒让人觉得十分惋惜。
《RRR》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成长弧线,尽管有着印度神片的夸张特质,至少完成度很高,可以自圆其说,十分耐看。《梵天神器》与之一比,就只剩下画面了……
希望未来的两部作品能够在剧本上多下点工夫,别浪费了这么出色的视觉效果。
《梵天神器》号称要打造宝莱坞的第一个原创电影宇宙,“阿斯特宇宙”(Astraverse)。
但从这部开篇之作来看,这个宇宙很可能无法迎来自己的诞生……
电影宇宙需要有若干角色支撑,漫威打造漫威电影宇宙时也是试水一般地推出了《钢铁侠》,“阿斯特宇宙”一上来就以主神湿婆开场,不知道是出于自信还是破釜沉舟。
希瓦/湿婆的发展过程没有遵循传统常见的英雄成长弧线,反倒是特立独行地扭曲创新。希瓦除了反映出暖人的价值观,剩下都很尴尬无力。
《梵天神器:湿婆》的后续作品叫做《梵天神器:戴夫》(Brahmastra Part Two: Dev),就是影片结尾彩蛋出现的新人,说不定会有一个能够出彩的角色,但至少目前观众只能凑合看看这部开篇之作。
阿斯特宇宙开篇,
观影注意别睡着。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妙介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