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贞女王”的荣耀与苦痛 (original) (raw)
或许是由于英国在1840年带头开始了中国百年被蹂躏史的缘故,每当看文字的、图像的关于大不列颠如何强盛的东西时常常心生恨意,反倒是看反抗英格兰暴政之类的东西看的无比痛快。作为英国一段强盛标志之一的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女王当然是值得大书特书,好好神化一笔的人物,但是在凯特布莱切特主演的《伊丽莎白》和《伊丽莎白:黄金时代》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更接近人间的英国女王,看到了这个“童贞女王”人生的荣耀与苦痛,人性的故事往往比兵戈铁马更有征服力,所以,这个英国女王的故事将我深深感染。
两部伊丽莎白女王的故事,无疑第一部《伊丽莎白》更佳,故事一开始,就是著名的“血腥玛丽”时期,那个时候,这个名称不像今天的鸡尾酒一般可爱,我们看到的是教派纷争下的白色恐怖,神经质的玛丽滥杀无辜,甚至将妹妹伊丽莎白也关进大牢,但是却又没有下手杀害,所以,她病逝后,伊丽莎白顺其自然的接受王位,给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事实上,本片比较巧妙的没有赤裸裸的神化伊丽莎白,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要取她性命,但是又都逢凶化吉的情节来承诺她的形象,这样的不断死里逃生,不需要再用过多词藻歌颂,一个神赐君权的神化女王自然的站在时代前端。本片在宫廷斗争的展现上则是极力表现其险恶、丑陋和血腥,特别是伦敦塔内对犯人的一次次虐待和折磨,让政治斗争中的善恶不再明晰,无论是伊丽莎白的敌人,还是她的同盟,在彼此的争斗中都显的不择手段,残忍至极,而在这个过程中,伊丽莎白倒显的有些优柔寡断、菩萨心肠,对敌人一再退让,而正是这样的铺垫下,使得她最后的爆发显的理所当然,令人振奋,将一个女人到女皇的成长过程中的血迹用这样的悲情方式轻轻抹去,而她的坚疑和果断性格却渐渐予以烘托。
实际上,在两部影片中,对于伊丽莎白最大的悲情描写,恰恰在于她的“童贞”,在影片中,它不再仅仅是纯洁和神圣的标志,而是一个女人的苦痛和牺牲。无论第一部与罗伯特勋爵的爱情、还是第二部与海盗罗利的暧昧情愫,最后都不得不屈从与国家利益,而面对各国而来的“追求者”,她又对这样的政治婚姻坚决的抗拒着,于是,本片中,我们看到她一次次痛苦的与心上人划清界线,然后再穿上抹杀女人柔美的高贵的礼服,出现在女王的宝座上。在第一部中,结尾她饶恕了背叛她的罗伯特勋爵,并与之划清界线后,减去长发,面容凝重而庄严的接受子民们的朝拜,然后说“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一种决绝之气将其爱情的无奈烘托到了及至,又为一个铁腕女王的诞生渲染了最神圣的气氛。
与第一部相比,《伊丽莎白:黄金时代》就显的差了不少,布兰切特扮演的伊丽莎白依然出色,依然将女王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爱情的那种挣扎表现的充满感染力。但是,本片剧本确实次了些,与第一部通过女王多次逃出劫数自然的烘托形象不同,这部来了个赤裸裸,比如当女王在教堂祷告时逃脱暗杀,非要弄个她身上闪耀光辉将对手镇住的神化场面,让人看了作呕,这种过分宗教感的神化在本片中随处可见,可谓一大败笔。本片还有一大毛病就是对女王对手的过分妖魔化、弱智化,如西班牙国王菲利普斯在片中被演绎的自大、傲慢、神经质,像个神汉一般,不像第一部的诸多对手显的有血有肉,我们知道,要让一部电影试图歌颂的人物显的有血有肉、英明神武,对于她的对手的表现上也应该等同对待,否则一帮菜鸟怎能烘托女王的形象?不过,好在还有一帮出色的演员在支撑这部电影,如扮演海盗的克里弗欧文,将一个不羁而又有情有义的传奇海盗表现的魅力非凡,而扮演菲利普国王的西班牙演员加尔迪莫纳,将一个剧本设置的妄想症国王,表现的依然充满了尊严和悲情色彩。而总体看,本片的不足也是相较与第一部而言,比起同类作品中,歇斯底里的展现传主文治武功的传记片来说,还是更有可看性。
但凡涉及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总会引发争论连连,历史上的伊丽莎白是怎样的?这属于本片的扩展话题,其实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基于基本史实的演绎是多种角度,仁者见仁的,对于我来说,伊丽莎白本人就是多种历史和文艺作品形象的统一,在这一系列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天真烂漫的女孩成长为铁血女王的女人的故事,看到的是一个曾经对爱情充满期待的女人最终抛弃个人爱情,嫁给英格兰而终身未嫁他人的悲伤故事,看到的是一个开创了英国辉煌年代的女王的荣耀与苦痛,历史的真实远比电影复杂,但是这部电影中,那个昔日还在草地间与同伴嬉戏的少女和冷俊到冷酷的女王的反差已经足够复杂,足够耐人寻味。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64ec9e0ac1b9841994ca6bb2.html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