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枝桠与不着调的投篮——当影片类型的优势变成短板时该怎么办? (original) (raw)

唐乐 评论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 3

2023-09-21 17:06:06 已编辑 北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电影后,我不知道为何想到了两个作品,一个是堪称灾难级别的《跳舞吧!大象》,一个是冷门动画《BarTender》。

《BarTender》向我们讲述了烈酒所包含的温柔,挺像这部电影的回味——嬉笑怒骂之后,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温柔的回味,这这种温柔在影片里时刻在于我们躲藏,就像躲在树叶后面却总是发出沙沙声的枝桠。

《跳舞吧!大象》与本作在构架上我认为颇为相似,一个有着孽缘的教练带领一群杂牌军实现涅槃重生,都想告诉大家胜利是在赛场之外。

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过于台湾文学化,过于跳脱现实,再白话一点,就是太矫情了

而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几乎将热血沸腾可能会出现的的败笔全部展现了一遍:

失败的竞技镜头、矫揉造作的主角团、审美线以下的造型、强行煽情的尴尬、玛丽苏的宫斗、人上人标准的吃苦,还有一头毫无意义只是为了点题的大象……

从现在看,起码片名点题这块,导演是成功的。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这部电影成功点了题,的确没有那么热血沸腾。

针对特殊人群的电影,其实不少的,《逆光飞翔》《海洋天堂》《黄金花》,但是敢于大档期大制作的片子,这个独一份了

导演挺实诚的。

《好像也没有那么热血沸腾》(名字太长了,以下简称热血)的构架是篮球竞技运动+残障人士的组合。那么这种类型的电影主打什么呢?是主打体育的竞技精神,还是主打残障人士的顽强来共情观众?

体育题材,最大的魅力是在镜头前,在银幕上,展现速度、力量和瞬间的魅力,我们想看到油画般的扣篮一瞬,我们想看到训练场上充满荷尔蒙刺激的肌肉、汗水,我们想看到超越的一瞬间,我们想看到进球之后球队的涅槃和球迷的呐喊。

我们想看到的是美,是里芬施塔尔在《奥利匹亚》里展现出来的犹如希腊雕像般的魅力身躯,是《夺冠》中决定命运的最后一个腾空扣杀,是《火之战车》里奥运冠军们在海边奔跑的英姿和与之伴随的配乐Chariots Of Fire

里芬施塔尔的片,果然还是《意志的胜利》,那段早饭片段看了无数次

与之相应的,就需要有可匹配的剪辑、镜头、配乐,这一点,《夺冠》堪称是内地同题材电影的天花板了,无论是剪辑、镜头,还是配乐,都具备强烈的临场感,同时在关键的镜头时间内给出足够的仪式感和戏剧性,我认为从技法上看,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水准。

叨叨了这么多,我得出来的结论是——

以热血主创目前的水平,并没有达到一个运动题材合格的拍摄水平。

不紧凑的剪辑,毫无美感的运动动作,缺少节奏的加速,甚至投篮动作都很难用专业来形容。

该片的比赛环节缺乏力量感和对抗性,主要是因为人物设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开始就无法改变和解决的。

这个片在剧情架构上还是典型的运动题材:低估的教练带领菜鸟队——从状况百出到崭露头角——一鸣惊人冲击巅峰——陷入低谷亟待救赎——涅槃重生虽败犹荣——领悟到胜负不在赛场的真谛。

一般的运动题材多会在第一个球队的胜利以及最后一赛的时候做大手笔。

而本片导演很清楚,自己的水准就算是捆三个,也凑不出一个场合格的比赛来。

他很清楚,也很聪明。

虽然是运动题材,导演却把真正的亮点放到了运动之外的要素上。

而这一点在影片中也在不断的提及,无论是反复在说的“有时候比赛不是为了拼胜负”,还是最后比赛的最后一刻,导演都在告诉大家,比赛并不是这个电影的核心要素。

而如果我们认为,导演就会把所有的重心放到针对残障人士的同情以及煽情上也是错误的。

如今的观众已经不是看到眼泪和听到化蝶就会跟着痛哭流涕的那一批了。

在这里我挺佩服导演对于残障人士的态度表达。

影片主人公篮球教练魏国铮,和仁爱之家(残障人士保护中心)的老师乐光,代表了两种对残障人士的态度,前者认为残障人士需要的是公平,是一视同仁。而后者则是直面残障人士的弱势一面,认为他们是必须得到照顾和保护的。

这两个人的观点其实是构成了影片最大的矛盾冲突点。

而导演的态度直接体现在了影片中后段的一场训练赛上,这是一场非常不契合,或者说不平等的比赛,一方是主人公带领的队伍,一方是由正常人组成的精英篮球队。在观看这场比赛的时候,带给我非常强烈的不适感,这种近乎欺凌凌虐的一边倒比赛,丝毫不会给予观众同情感,即使那些人展示了再多的精彩扣篮,这些场景也称不上美。

而与我们感想一致的乐光冲击了赛场,作为了观众的代言人,发出了怒斥,这不是比赛,这是欺凌。

而后电影借用现场所有人的嘴说出了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用球说话!”

是的,赛场上最好的敬意就是尽全力打败对手。

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尊重。

赛后,这些球员携手揽腕,相互赞扬着对手的斗志和技术,此刻没有人是 残障。

这场比赛,在最后的几分钟我认为是最精彩的,它阐释了影片的主旨。

王子异扮演的林栋扮演那只精英球队的老大,我对他这个角色的评价就是鸡肋

这种赛场下的交流同样也是本片的主要看点之一。

当我们在看到特奥赛(针对残障人士的篮球比赛)的比赛时,虽然场上略显沉闷,甚至是滑稽百出,但是当镜头转到场下时,我们能看到,两只球队的队员能够在场下碰面时露出真诚的笑容,夸赞对方的球技。

这是只有小朋友才能做到的,而他们正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这里就要说到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我曾经最大的担忧,就是如何刻画残障人士,这既是一个媒体上容易暴雷的话题,也非常容易冲击普通观众审美观的禁区。

本片里对残障人士的刻画是成功的,如果说影片中这一群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和现实中我们对其的印象一致的话,那么这部电影从这些队员说出的第一句话开始,就充满了浓浓的童真,甚至是童话色彩,逐渐经过数十分钟的感染后,我们与这些主人公之间变充满了温暖的氛围,在他们出现的镜头里,永远是温馨。很快观众们对于这些队员们的态度便已经可以忽略他们的外在形象,而去感受他们的内心。

影片中这群队员,一部分演员,一部分“特殊演员”,在后面的片花里,我们能够看到大家对于这群特殊演员的包容和耐心,很是动容

这种感染不仅仅在于仁爱之家队的队员们,在赛场上下,这群队员和其他同样境遇的对手们交锋和相遇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于比赛的竞争精神,而更多的是因为有交流而获得的喜悦。

对于这些人,他们比起比赛的胜利,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这赛场上他们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为了超越自己,战胜孤独。

影片最后一场比赛的配乐,引用了《马戏之王》的“this is me”。如果大家去看了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首歌绝对是太契合本片的主题了,绝对是神之一首。

目前我觉得和悲惨世界堪称内地上过的唯二的NB音乐剧电影了

影片中魏翔扮演的魏国铮和王智扮演的乐光,同样给予了观众一次精彩的表演。

魏国铮这个人物,随着影片的一步步深入,我们才会发现他背后的事情,这里导演塑造了一个永不服输的人,而正因为他本身落了残疾,所以他知道一个残障人士需要的是什么。魏翔的表演有些人认为是过火了,甚至在本片里他也自我吐槽了一下,不过我认为这就是他本人的风格,只看哪些观众接受哪些不接受。

魏翔这种风格在处理强感情戏份的时候,蛮让人动容的。

而乐光这个角色,我得说,比起曾经的秋雅更适合王智的气质,充满爱心和耐心,略带傲娇和傻大姐气质。如果看片花,会发现王智对于和她配戏的特殊演员们耐心是出奇的好。

王智的风格非常明显,满清纯的,可惜这种气质用在秋雅身上就变成了绿茶婊了

这部影片比较成功地把观众的关注从赛场上的球,转移到了场外的人身上,一方面提取人物的可爱有趣,一方面淡化他们身上的现实困局,同时也塑造了不同的正常人,他们想法各异,却都是初衷为善,全片就没有一个反派角色,因此整体风格比起竞技更像是一个童话书写的励志故事。

最后,在点一下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

它讲了一个会让你笑也会让你哭的故事,这个故事没那么热血,但有一些感动,没那么疯狂,会有一些天真。

它讲的不是胜利,而是尊重。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唐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