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重看《甜蜜蜜》 (original) (raw)
2024-01-28 17:57:29 已编辑 上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了印证甜蜜蜜里最后播报邓丽君过世的新闻和我记忆中一致,我重新看了一次这部电影。长期以来,甜蜜蜜都以张曼玉的演技、多元又前卫的情感关系描绘还有对邓丽君歌曲的运用受到诸多褒奖。但这次重看,我的注意力放在了一些其他地方。 比如李翘和小军卖邓丽君磁带出师不利现在很难说服我,我仍然不太相信香港人彼时有这么排斥邓丽君,要知道76年邓在香港的利舞台演唱会就已经到一票难求的阶段了,当然也可以解释为76年粤语流行正起步没几年,观众们对国语歌、时代曲还尚有情感余温。但是80年代开始邓丽君已经红到日本和整个东南亚,在香港也经常开演唱会,80年代后期直到离世也基本都住在香港,在电影里设置的年代,她早就超越了一个仅被大陆人追捧的符号。 当然,结合起剧本为了服务于这个虚构故事本身,而设置了一堆所有有关大陆与香港区隔的象征这一点来看,也不奇怪,剧本里这样的功能性设置比比皆是,比如卖不出去卡带落寞的两人挤在小军简陋的房间里吃饺子,小军还说起北京人爱吃饺子,李翘没吃两口就放下说自己饱了。后来李翘东山再起做老板,小军去祝贺,两个人挤在人来人往的走廊里吃白人饭小吃,李翘说自己累了一天饿坏了,一直在狂吃(我希望这一段只拍了一次不然要吃那么多难吃的白人饭真嘅顶唔住)。两人感叹李翘终于能做香港人了,虽然这个身份更多是基于经济和阶层跃升等实用主义之上。 我也喜欢李翘、小军和豹哥主动/被动移民去纽约的这一段,上一次看是来纽约读书前,当时对纽约不熟悉,结果这次看一直看到去过/感受过的图景,比如时代广场到46街的george cohan雕像、成团打块走在曼哈顿的男性哈西德犹太人(因为哈西德女性至今不被允许上岛工作),还有他们三个赖以生存的曼哈顿Chinatown。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曼哈顿唐人街都以能够向新移民提供便宜的生活住所和远超家乡收入的工作而得到发展,如果再放眼到更广阔地区的唐人街,那些含有宝塔等传统中国元素的门等其他建筑,帮助这些社区建立起一种中华主题公园的氛围,从而让移民们远离种族主义(尽管电影中将豹哥的骤然离世归咎于系统性种族主义),甚至不需要掌握当地语言也能很好地在唐人街里活下去,豹哥提到说曼哈顿唐人街像油麻地,它的确能为上一辈移民提供庇护,但新移民和中国留学生并不会从这里感受到家的感觉,在许多新移民眼里,它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中国相比是停滞的,是会被质疑是不是不够努力的,哪怕它也曾为城市化中国做出过贡献。而它的衰落进程竟然也和今天我的家乡如此相似:畸形的房地产和士绅化使得它们很难完成转型和复兴。 这么一想,我又觉得李翘在自由女神像那边的台词写得太好,说着国语的游客兴冲冲地问李翘来了多久,李翘说自己下个月就会回去。游客们说以前出来的人都后悔了,还是国内发展机会多。而上一场戏,李翘刚通知家人自己拿到绿卡,终于可以回国。熟悉吗?这些对话在二十年多后仍然在一模一样地发生、引起争论,引起致命的敌意。一方面这几年的剧变让人们逐渐放弃去比较到底哪里才好,因为细想就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致命地让自己难以适应的部分,另一方面,又像是新一轮洗牌,一些更坚定、更坚硬的种子不同程度地在移民或者潜在移民心中生根,哪怕他们知道如今相同的选择,面临的问题只会更多、更难。 三年前被迫匆忙离开纽约,如今回到这里,我曾经花大力气去适应和喜欢的地方,此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做出了选择,我一定会在这里长久地生活,结果我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无法拥有李翘一样上一秒还在被移民局追着在曼哈顿狂奔,下一秒剪辑已经几年过去,她顺利拿到绿卡这样的流畅体验,如果有的选,我也想跳过那些艰难、怀疑、痛苦、自责的部分,虽然我深知也是它们塑造了这一秒走在这里的我。 终于见到了我最好的朋友和我曾经深深喜欢过的前任,三年多未见,即便跟李翘黎小军分别如此多年相比算不了什么,但我想这三年,所有人都体验了一回等待像是一辈子的感觉。我兴冲冲地和他们拥抱,想起半生缘里那句,秋风像盲人的手指在他脸上摸着,想知道他是不是变了,变了多少。 第一顿是在武昌好味道,上学的时候因为没什么额外的钱,总是来Chinatown吃这家廉食,如今,纽约疯涨的物价也使得穷游的我只能吃得起这里的食物。吃完沿着doyers street往北走就能走到南华茶室——李翘在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新闻后,失了神地走在这条街上,经过了这家经典的地标餐厅。李翘,你当时在想什么呢?一想到《甜蜜蜜》也是邓丽君在美国期间录制的,又想到邓丽君死前不停呼唤的也是妈妈,我更难过了。 李翘,你当时去了哪里?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大刀川美美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