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奶奶像不像一只摆渡船 (original) (raw)

花木 评论乘船而去 5

2024-04-13 00:09:59 已编辑 浙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村庄还没有被拆除之前,吃完晚饭后总是会和母亲从村头散步。那时奶奶住在村尾,和她的同样年龄的阿婆们也在晚饭后一同晃晃悠悠地散步。我们跟在后面,看着她们一边闲聊,一边往前走去。

母亲在那时对我说,“你看你奶奶像不像一只摆渡船,晃哒晃哒的。”

小时候基本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父母因为忙着做生意,很少有长时间的相处。与导演相似的是,在三四年级时父亲做生意失败(也许这是浙江人在那个时代最常见不过的故事),人情世故的变化在金钱面前是在赤裸不过,不同的是父母一同度过了这个难关,甚至那时本在家里照顾我们的奶奶白天还要去父亲为了还债开的快餐店里帮忙,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再给住在城里的我们做晚饭。

她每天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清晨摇去,在日落之后又摇晃回来。这辆自行车就像电影里的船,承载着家人的生活,承载着一些泛黄的岁月。即使直到如今,在父亲还完所有的债,在村里建起新房后,在新房被推倒搬进高楼后,她依旧会骑着她摇晃的自行车来到以前村子的附近,只是为了一块属于她的小小菜地。就像电影里,外婆院子里的花,我想那是外婆对生活持久的热爱,她们的心里都有小小的火苗,支撑着她们逐渐也变得小小的身躯。

电影里的外婆是那个时代的童养媳,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位小姑婆。她是我爷爷的第三个妹妹,八岁就给出去当了童养媳,是在当时上海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她的丈夫去世了,一人一猫独居在一百来平的房子里,孩子周末时来看望,倒也自得其乐,只是说起过去的岁月,也会有着淡淡的恨意。

那点恨意,在孩子身上却化作了更为深刻的爱。在她家进门的橱窗里能看到她儿子从读书到工作,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明信片,和她沟通中也能感受到她对孩子的支持。她有一手好厨艺,会五六点去市场上挑选鸽子,慢慢熬汤,做的南瓜饼比外面卖的更好吃,还在读小学的孙子会向她倾诉自己的心事烦恼,而她也更会理解孩子在学业压力下需要被珍视的自我。

丈夫在疫情期间去世,她一个人被隔离在医院对面的旅馆,半夜打市民电话沟通无效,这些在当下二十多岁的我看来是如此沉重的片段,她承受着走了下去,并且始终让生活保留着趣味。有时真的很佩服这一辈的女性,她们经过自己的风浪,依旧还能摇起船桨为偶尔迷失的孩子摆渡。

导演对电影里外婆那些苦难的表达是较为克制的,随着病痛的加剧才从人们的言语和往事的痕迹重透露出来,唯一从一开始就能看出的是外婆的要强,也许吃过苦的人才会有那么要强的性格。外婆取出钱来交代自己的后事,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时喊着钞票,让我想起自己要强的奶奶,她自己省吃俭用,却教训着如今做着木匠的父亲(又一个惊人的巧合,和电影里的儿子最后从事着相似的工作),“不做哪来的钱,没钱就会被人看不起。”她并不是那么看重金钱的人,却只是吃够了没有钱的苦。

电影里外婆出门逛的那一天,要戴上所有的金货。我的奶奶前几年也总是念叨着要买一只金手镯,在父亲带她买后,却在我去上海上班前问我要不要她的手镯。她们的好有时具有伤痛感,因为她们把自己放得太后了,也许因为没有孩子所以无法想象这种无私的爱,但对她们来说爱自己需要很多安全感,只有子女“安置”好自己的一切,她们才敢放心去爱自己一些。我的叔叔,也就是奶奶最小的儿子,患有电影里所说的尿毒症(第三个巧合,这部电影拍摄的仿佛也是我一直想讲述的故事),幸运的是,治疗尚且得当,从我很小就记得叔叔要每周去做血液透析,但他却那么乐观,会买很多金币和元宝状的巧克力带给我吃。

电影里的许多细节,仿佛就发生在身边。白绿色的墙面,脱落斑驳的墙皮,满墙的泛黄的奖状……记忆从电影里漫溢出来,回到每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孩子身上。

外婆几次走过的拱桥,像江南每个村庄都静静坐落在那里的石桥。白鹭从石桥上飞过,从船从水下经过的时代到船沉落到水下的时代,这幅景象却是不曾变化的。在家的一段时间,去了被改为景区的村庄。村尾的石桥被列为文物成为村庄唯一遗留下来的痕迹,也许它也很寂寞,那些在它身旁嬉戏的孩童如今都已寻不见了。

曾经也想过拍电影,去北京学习戏剧与影视专业(某种意义上的另一个巧合),但在许多懵懂的选择下渐渐偏离,甚至也从未真正靠近这条道路,毕竟理论的学习总在电影之外。这部电影却在无意中言说了我的乡愁,我的家园(同样是湖州),也说不清是何滋味了。

只希望真诚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到,也有更多真诚的人继续讲述这些故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花木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