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家长吃苦式教育图鉴》· KILL MY KIDS (original) (raw)
2024-07-14 01:45:51 已编辑 河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时隔几年,终于又和哥姐在影院见面,上次看哥姐合作的片子还是《独行月球》。随着年龄和身份的变化,感觉哥姐都在尝试大跨度的转型,除去喜剧人的本分,也开始越来越注重“立意”的分量。 我是抱着看纯喜剧的心态坐定的,却在走出放映厅时长叹了一口气。大笑过后,我在“喜剧”的标签之下,窥到一部彻头彻尾的“教育片”,甚至于是一部“恐怖片”。 以上是褒奖的说法,以下,我想从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一下这部电影。 剧透预警! 『父母考验完我就会承认他们是富豪』 绝对不止我一个会如此幻想:父母是隐藏的富豪,他们只是在考验我,等有朝一日,他们会亮出身份,让我继承千万财富。 我不知道编剧是否也是从同样的幻想里获得这部电影的灵感,但它确实把我的幻想搬上了荧幕。 其实在打下这行小标题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也陷入了吃苦式教育的桎梏,我在下意识地认可所谓“考验”的意义,认可没苦硬吃是对孩子的磨砺。 本来不该是这样的,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在遇到苦难时,用原生环境积累的爱与自信去化解它,而非在遇到困难之前就率先脱离舒适环境,在苦难的鞭挞中建立自信。自讨苦吃,要怎么建立自信? 他们明明清楚,继业已经失去了自信,还是义无反顾地把他往深深的自卑里推。马成钢美其名曰,儿子重走自己的路,吃自己吃过的苦,才能更好地继承他的家业。这样是不对的。 『从可笑到可悲到可怖』 电影前三分之二我在座位上笑得七荤八素,开心麻花的天然幽默和各种谐音梗重名梗以及call back都使劲在我的笑点上挠痒痒,可是笑着笑着,我开始心疼继业,心疼他小小年纪吃着不该承受的苦,被蒙在鼓里,被欺凌,被长久的不安和愧疚环绕。直到同龄孩子们打翻他的破烂,围着他唱侮辱性的歌谣,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和那时看着监控的春兰一样,心痛,愤怒,恨不得冲上去撕碎那群霸凌者。 事到如此,这还是考验吗?我想我一定不会和故事里的春兰一样,拥有了荔枝纹包包就气性全消,我会在未来数十年里,每次想到骨肉被围攻时无助哭泣的样子,都心如刀绞。 继业的小演员和大演员都很厉害,小家伙的乖巧温驯写在脸上,而史彭元总会让我想起王北,那个同样渴求认可和关爱的小孩,他们很像。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可懂事的孩子会被教育不能轻易流泪,所以我看到小继业呜呜哭泣的样子会觉得难过,看到长大的继业在“奶奶葬礼”上肝肠寸断的样子会觉得恐惧,除了继业,所有人都在演戏,他们明白“假”的真相,只有他真的以为自己永远失去了奶奶。 那是他的至亲啊。 『“李老师。”』 一开始看到奶奶是萨日娜老师演的,我就觉得很温暖。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让我也想情不自禁地跟着叫一声“奶奶”,电影的几个爆笑点也都是由奶奶这里发出。而我唯一难过到落泪的地方,也源自于奶奶。 长久的付出与陪伴让诸如李老师这样优秀的教育大师也难以抵挡感情的力量,她在犯错后遗憾退场,心里想的是这辈子是否再也没办法见自己的“孙子”。她其实也受到了爱的感化,可他们再见面时,却是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刻。继业冲破牢笼,看到了自己楚门一般的人生,他在想什么?铺天盖地的监控设施印证了他的猜想,整面优秀员工墙上每位亲人朋友的头衔刺痛了他的脑袋,当他陷入混乱的绝望时,“奶奶”,“活过来了”,亲切地叫着他的名字,和以前一样。 她还是奶奶吗? 他想了想。 不。 “李老师。” 他对这个欺骗自己的人说。 这一刻,他真的没有奶奶了。 『楚门之死』 电影的结局是喜剧常见的欢乐收尾,皆大欢喜。我听着片尾曲,坚持和比比分享我的意见,我说这个结局是假的,真结局其实是马继业无法接受被欺骗十八年的事实,以奔赴自由的借口,奔向了癫狂或者死亡。比比诧异于我为什么会在看过一部喜剧片后有这样的想法。我也不知道。 我就是觉得继业是吃苦式教育下的牺牲品,是这个世界观里被监控的楚门,他乖驯了十八年,就算知道了真相也只是轻声说自己渴望自由,可他心里住着一只展翅的白鸽啊,被禁锢一生的鸟儿,在囚笼打开那一刻才第一次得以飞翔,但他的精神早就应该坏掉了,他飞向辽阔天空,就是为了自由地去疯,去死,去毁灭性地报复他的饲主。 彩蛋结局里,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如愿考上了心仪的体育大学,驰骋在长跑的赛场上,阳光很好,人们都笑着,他也笑着。然后他看到了跑者扔了遍地的塑料瓶,那是他儿时每天都要捡拾的财富,于是他睁大了眼,放慢脚步,俯下身体,神经质地把瓶子们拥入怀中,落在整个长跑队伍的最后。你看,他明明得到了自由,但童年吃苦的记忆早已把他驯化成疾。 马继业,这部电影里的小小楚门,就这样死掉了。 『马成钢与春兰』 腾哥不同于他过往的选角,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典型的东亚吃苦式教育拥护者,一位深信父权制的父亲。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考虑过儿子真正的感受,这里的儿子,不仅包括马继业,也包括马大俊。他一边像说儿戏般斥责富养的大儿子一无是处,一边把自己经历的痛苦强加在小儿子身上,乃至于最后,由他一手操办的谎言都被揭穿了,他还在埋怨儿子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他看似痛心疾首,嘴里却喊出了“你以为我们在操控你,但你也在操控我们”、“我有让你真的受苦吗”这样挽回颜面的话,直到儿子冲出卷帘门,消失在他们眼前,他才哭着试图唤回他,就像我无数次在新闻里看到的案例,“你以为我在绑架你,难道你没有绑架我们吗”、“我到底哪里对你不好,你为什么还是会抑郁”,以及直到孩子选择用极端方式与世长辞,有些家长才悲痛喊出的那句“你回来,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再也不逼你了”,简直如出一辙。马成钢就是这场闹剧与悲剧的始作俑者,可他还在试图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的样子。我是真的很想看腾哥演一次非喜剧反派,他的演技绝不拘泥于喜剧当中。 再说说春兰:春兰之后,我更爱丽丽了。她绝对是个生活感极强的演员,春兰咬着牙狠心的样子和不忍儿子受委屈而崩溃的模样,演活了大部分现实母亲的形象。春兰的心不够硬,苦日子也不肯过得彻底,她的心理防线就犹如她对真正穷苦生活的底线,哪怕是给假“婆婆”多洗了几回脚,就几乎要前功尽弃地去向儿子摊牌。所以当马继业头脑昏昏地问他们,你们又是哪位老师时,她瞬间就被击溃了,她抱着儿子,和他道歉,眼泪泉涌,没了一点贵妇人的优雅模样。丽丽演马蓝星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她演苦戏的绝对能力,她是被喜剧标签化的正戏女王。 『马大俊』 马大俊是我给英文标题署名KIDS而不是KID的原因,他就是马成钢口中练废的大号,是被马成钢毁掉的另一个孩子。愚钝和随性成了他不可拯救的理由,在他眼里,自己是父亲口中少壮不努力的废物,得不到爱的弃子,他也愤恨过,恨父亲的冷漠,恨弟弟得到的关爱更多。他咬着牙实施行动,却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男伴一起登顶高原雪山,向父亲倔强地证明自己也能完成一个目标。这场特殊的洗礼让他脱胎换骨,方能在弟弟的长跑比赛上举着应援牌肆意奔跑,高声表达他对弟弟的支持和爱意。片尾曲里有句歌词:可我不想当风筝,我想当风。 我想,马大俊应该率先成为那阵风了。 『题外话和碎碎念』 写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小时,写影评的痛苦再次袭击了我。回头看前面的内容,感受是乱七八糟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部喜剧片,在我脑子里一定要冠上悲剧色彩和现实立意,我只是觉得,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东西不止表层那样简单,不然它后半部分的泪点和反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能就像我和比比说的那样,选择这部电影的好结局还是真结局,取决于观众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吧,我是后者。 电影里还有很多开心麻花前作的彩蛋,西虹市宇宙真的初具规模了。 也算见证小史弟弟的一路成长,从严良到苏木到王北再到马继业,弟弟越长越开,演技也越来越自然了,“葬礼”上哭得我好能共情。 千盼万盼,哥姐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我永远可以相信沈马。 要演一辈子的好作品,做一辈子的好搭档呀! 下个电影见!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长谷川航一朗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