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麦麦:不自知的受害者 (original) (raw)

it s okay 评论再见爱人 第四季

2024-11-01 15:46:54 已编辑 美国

写了上一篇《再见爱人》李行亮:扮猪吃老虎后,有评论说我是麦麦代言人。那我就自作主张,再写两句关于麦琳的主观臆断。

其实上一篇主要想说的是,在这段关系中,李行亮不是全然无辜。而麦麦的困境中,固然有她自己的问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外界和系统性问题。

社会对于全职妈妈价值的普遍不认可,是造成麦麦对自己价值认同感低下的原因之一。当然,昨天我激情开麦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她连自热火锅都不会,打包行李也不行。看来她对于自己能力的认知,和实际情况很有偏差。她在节目中看到杨子的嘴脸,曾经说过,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和杨子有那么点像。这样看来,她的确是一个会反思的人。但同时,她又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个强势的人。只能说,她有反思,但不多,且反思能力很需要提高。

我认为造成她自我价值感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貌。

我们当然可以说,任何身材都是美的。但很容易看出,麦麦是个有很多“传统思想”的人。在她和刘爽的一段聊天里,她说,年轻的时候很多人追她,不少还经济条件非常好,她为了李行亮,放弃了可以成为富太太的机会。这说明,她是个认同“男才女貌”、“财貌等价交换”婚姻观念的人。在婚姻中用自己的外貌条件换取财富而不是其它优良品质,是可以被接受、甚至是曾经被她考虑过的选项。

并且,在他们关系的最初,她是占着心理优势的,李行亮是高攀的那一个。她选择李行亮,一部分出于爱,一部分出于对他以后发展的期许。

这无可厚非。希望自己的丈夫赚更多钱,再正常不过。葛夕也说过,她当初觉得刘爽很有才华,觉得他能东山再起,没想到他直接在谷底躺平。

然而,李行亮名气渐涨的同时,麦麦慢慢失去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外貌和身材。她多少觉得自己hold 不住了。

葛夕刘爽的关系中,张泉灵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导者从刘爽变成葛夕,于是他们找不到新的平衡点和相处模式。

李行亮跟麦麦的关系中,天平也从麦麦这边逐渐移向了李行亮。在麦麦的评价体系里,自己的外貌价值一直在下降,她的心理优势一去不返,不安全感与日俱增。片中着墨不多,但依旧有蛛丝马迹。比如一开始李行亮给她拍照的时候,她反复询问自己看起来胖不胖;有一天早上在房车里,她一直一直在化妆,把葛夕黄圣依俩人都看愣了。

胖不胖,不是李行亮一句“不胖”能化解的。胖不胖,自己心里清楚。特别是看重“财貌相配”这样价值观的人。

而麦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她从来都不直面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胖,就减肥呗。她又不减。她想通过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块缺失,却只是头痛医脚,隔靴搔痒。

原本,外表靓丽才能配得上多金老公,是一个不健康的传统古板男权思维。麦麦跳不出这个思维,又不愿花力气减肥,只好把这一份不安全感拧巴成各种花样,传递给李行亮。

节目上黄执中和沈奕斐说,麦麦是“被爱模式”,不是“相爱模式”,她渴望的是被男人宠爱,而不是平等的交流和尊重。这些“想要得到公主般的宠爱”,认同“郎才女貌”,不认可家庭劳动价值,配得感低下等等,正是男性社会中培养出来的最模版化的传统女性形象。不少弹幕说,麦麦像一个典型的令人窒息的老母亲,而这样的“老母亲”,不都是来自于同一片“传统”的土壤么?之所以“典型”,就是因为普遍的大环境造就了这些普遍的观念、普遍的特性。

对比之下,葛夕明显就不处在这样一个困局当中。她的成长有目共睹,从翻看丈夫浏览器记录为他精心挑选礼物,到在世界各地跳伞追求自我认同,她对自己的评价摆脱了传统束缚,更中立,更真实,更自在。

当然,麦麦本身有很多问题,自我认知不足,不肯直面问题,pua 信手拈来,“我配得到一杯咖啡吗”。但同时,她是一个典型的困在系统中的女性,是整个系统性问题的受害者。她和李行亮的婚姻危机,她,李行亮,还有这个系统,都要背锅。

麦麦一直号称她是最爱李行亮的人,看客们听了都嗤之以鼻。她不仅不像自己说的那样爱李行亮,她也不爱自己。她并不太懂得爱,而我觉得,这是困在系统中的女性和男性,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