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谋杀》:一次只做一件事,便能做好任何事 (original) (raw)
2024-12-10 23:24:48 已编辑 浙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正念”+“谋杀”?
对这部德国电视剧产生兴趣,大概是因为这个名字太有反差感了。
正念,简单来说,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调节途径。它倡导我们用心去觉察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呼吸的起伏、身体的细微感觉,还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情绪的微妙变化,都一一纳入我们的感知范围。并且,在这个觉察的过程中,我们不做任何评判,只是纯粹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培育出一种深邃而稳定的觉察力。
而谋杀,意味着阴谋、暴力、黑暗。
影片开头便以一场震撼的抛尸场景吸引观众,剧集主角比约恩由德国“梁朝伟”之称的汤姆·希林饰演,他是一位顶尖律师,职场上的精英。
工作繁忙到堪称德国“牛马”的比约恩,一边拿着高薪工作,一边需要为黑帮脱罪。与此同时,他的家庭生活支离破碎,妻子不满,女儿疏远。
比约恩参加正念练习本想平衡生活,却意外将正念技巧“专注当下、放下执着”应用到杀死黑手党老大德拉甘上。不过凭借从正念大师那里学来的冷静与智慧应对困境,即使警方追捕、黑帮威胁不断,比约恩却能应对自如。
这才是适合中年人的“爽片”啊,剧集有着夸张的成份,可正念做事真的很有效果!
1 过度思虑的大脑
回想一下你心烦意乱的时刻,大脑一边反刍今天某人说过的某句话,一边又在为即将发生的各种事情担忧。
这不怪它,大脑有着一整套的反应模式,帮助我们应付任何潜在的威胁。
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同时要处理十几件事的压力,我们持续存在于“行动模式”中,停不下来,大脑通过反刍过往,展望未来来试图掌控任何事。
可结果呢?
往往是火上浇油,让本已经身体处于精疲力尽的你,在精神状态上也陷入崩溃。
当行动模式试图来帮忙的时候,它会聚焦于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差距上,让我们感觉越来越糟糕。
通过不停地评判自己、过度自我聚焦、过度反思自我,思维就像是一团乱麻,行动模式试图将它厘清,却越理越乱。
易怒、自责、敏感、脆弱…长此以往,情绪压力累积,最终将人推入耗竭之地。
2 心的波动
为什么越是试图控制,心却越烦躁?
公元前2世纪的瑜伽经典哲学著作《瑜伽经》中提到,人有三德(愚昧、善良、激情),而由于三德不平衡,便会产生“心的波动”。
而心的波动让我我们产生贪欲、憎恨和无知。
就像电影中的律师比约恩,他被乘坐着公司配置的宝马车,住着价值不菲的大别墅,干着帮黑社会脱罪的勾当,过着妻女关系破裂的生活。
他的贪欲、憎恨和无知,让他无法安静下来,无时无刻处于需要回复公司、客户消息的境地中。
他得不到心的安宁,因为在之前的认知中,及时回应各方的消息,是他的职业道德,是他必须达成的思想。
他永远都无法做到安静陪女儿,去构建一个专属于他们的“时光岛”。
而瑜伽中的“修习”和“不执”便是让心消除波动的最核心两个动作。
修习是一种努力,不执是一种态度。
不管是瑜伽还是正念冥想,都和呼吸有关,我们需要“修习”专注呼吸和当下,也需要通过“不执”,允许那些杂念升起和消灭。
通过关注当下的这些念头,我们会慢慢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对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看见就能有所改变。
“再长的路也是从一小步开始的,每走一步,都要关注是什么决定了这一步,观察你要做的事情背后的意图,然后冷静、专注地行动。”
比约恩在面对那么多极端事件发生时,他通过专注于当下,稳定自己的心,不为过去后悔,不为将来担忧。
此刻是全部,于是他一次解决一件问题,专注而高效,他在职场上对pua他的三个老白男架在火上烤,甚至将“杀人”这件事也做得云淡风轻,从而走上了家庭幸福、事业开挂之路。
3 你拥有全部选择
“我们总是必须做某事的假设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只有当你将'你不必做你不想做的事'内化于心后,你才能得到自由。”
我们总有选择,可自己却不知道。
比约恩便是学会了选择:
在选择“立刻回客户消息”和“陪伴女儿”之间,选择了“陪伴女儿”。
在把“黑手党老大从后备箱放出来”和“陪伴女儿”之间,选择了“陪伴女儿”。
当他明白了有些所谓紧急的事情并没有那么重要之后,当他知道何事才是重要之事之后,他就能做出有效的选择。
看完电影后,我学比约恩,尝试了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小空间:休息岛。
和比约恩一样,我的很多工作处于deadline上,一不看工作app,消息就有上百条。
和比约恩一样,我常常以及时回消息为职业道德,结果把自己精力耗尽。
说出来丢人,即使学习/研究心理好几年,依然逃不了耗竭时刻,后果便是:易怒、暴躁、脆弱、敏感…
而我的“休息岛”便是:
1、掌控节奏 2、正念+生活
毕竟正念冥想是拯救意识层面“心的波动”的利器。
我试着每一个小时才去看那些app的信息,每一个小时集中做处理。而其他时间专心致志用来做完整的一件事。
而在工作、吃饭、走路时,注意自己的呼吸,觉知自己的身体状态,允许自己的烦躁起来和消失,但一次只做一件事。
真的有用。
被工作撕成碎片的自己,慢慢变回了一个完整的人。
这个完整的人情绪更加稳定,做事效率更高,不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而应激。
当不再为烦恼而烦恼,为担忧而担忧,事情依然是那些事,但压力减少了很多。
每一次吸气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一次呼气都是全然的放下。
至此,我才理解这句话:
萨奇答南达说:“快乐与不快乐的生活是你自己的创造。没有其他的人为此负责。如果记得这一点,你就不会抱怨任何人了。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坏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