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了我妈妈》恨你,是转嫁迷茫的借口 (original) (raw)

靠小聪明,及无畏的年轻的心,为不断完善的小宇宙搏杀出一条康庄大道,即便这是故意设计的一种发泄私欲的笔致,是巧夺了贩卖青春所得的利路,如果这是一本小说,我依然会愿意阅读它。回悟这样的感受,可以得出结论,《我杀了我妈妈》剧本很优秀。

再客观看待哈维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的才华,十六岁编写此故事,17岁开始自费拍摄,后因经费问题遭遇小挫折,最终得到加拿大魁北克政府代理机构SODEC的协助,经历了一个适应市场的小成长,把商业的制作概念转换成独立电影的拍摄模式,19岁完成整部电影。并在戛纳电影节收获艺术电影、SACD以及青年视野三项大奖,代表加拿大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等,以如此与众不同、年轻有为的幕后背景考量它,就更有值得赞赏的深度浮现眼前了。

会讲故事的多兰为电影开了个好头,这位小朋友显然很有主见,对事物也有独到的见解,有艺术涵养的他,还拥有易感的心、敏锐的眼光及哲学家思考问题的习惯,知道如何把观众引入到他的独白与生活中,在别人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电影开始,莫泊桑的话,像注入进故事血液里的文艺细胞,用理想化,救赎后的心智先肯定了母与子间深入骨髓的爱。接着,十六岁的男孩子于贝尔在黑白的镜头里,开始质疑他所受教育教化的真理。

在于贝尔的眼里,他的母亲似乎是个特例,母亲毫无品味的喜好,世俗虚荣的脾性,冥顽不灵的无知与固执,将从一帧帧充满火药味的画面里生长出栩栩如生的样貌来。当然,母亲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却可怜地只剩下背影,并埋在了于贝尔四岁之前的记忆里。有时,生活并不爱每个人人,它若抛弃了成年人,成年人就会用不自觉的冷酷抛弃他们的孩子。

蛋糕上的奶油胡乱地抹在母亲的嘴角处,不停舔食手指上残留的奶油、蛋糕屑,母亲不雅的吃相在主人公于贝尔的面前,像刺眼的光,激怒着他,使他无法克制地表露出鄙夷的眼神,厌恶的翻白眼,还有微妙的心理、举止。

母亲一边开车一边涂口红,并撒谎否认自己闯红灯,而对于贝尔的主张总是心不在焉地敷衍过去,这种秀才遇见兵无道理可讲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在高八度的嘶吼中,平息,拱起,再平息。可是,母亲始终不懂,她离前进的时代越来越遥远,她滞后于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那是需要用大脑思考的问题,而不是一味掩耳盗铃,以家长的淫威暂时囚住弱者的精神所能保住的太平。

母亲很爱于贝尔,只是独自抚育的艰辛与生活的磨难,无形中改变着她,她自保地钝化着敏锐的情感细胞,只用无谓与固我麻木自己。所以她爱得没章法,爱得笨手笨脚,爱得一无所知。她不知道于贝尔是个同性恋,她不知道于贝尔的精神世界需要一个家的温暖,她不知道她一旦试图改变自己,那不仅不是迎合孩子或向孩子服软,那会获得尊重生命后回报给她的敬仰,她还不知道她的榜样作用是如何摧毁了一个少年对美好、甚至也可能是女性形象的全部幻想(绝大多数是天性,但也不能否认有些性取向抑或对待婚姻等两性关系的的颠覆源自后天的成长教育,不幸的遭遇,极端的仇恨)。可是,她又有坚定的意志,试图去摆脱一切她所不愿承受的压力,那就像是人的本能。所以,她的伟大在不可爱的所作所为中,荡然无存了。

面对这样一位母亲,必须依附于她,无法独立生活的于贝尔,他表现极佳,半自传体的说法得到验证,他并非在演,是在呈现自己。于贝尔的生活如此,爱恨交织,不得不说,不得不忍受并无奈试着去纠正眼前令他厌烦透顶的一切,因为障碍是一座大山,让叛逆期的少年如此疯癫的女人是他的母亲。或许在这里还要补充一些与之前相悖的观点,那是在多兰冷静而又客观的镜头里传递出的,在一个单亲家庭,孩子是悲剧的牺牲品,同时母亲也是最令人同情的可怜人,为了孩子她们抛弃了自我,绝大多数是身不由己的。所以,换位思考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像那位女教师所言:你无法忍受你的妈妈,也许你妈妈也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难过。说到这一点,于贝尔是不成熟、自私自利的,接近尾声的片段中,安东尼指出于贝尔只考虑自己,从不为别人着想,是用可怜伪装着的可恨之处,这种个性在我们成长中真实存在,我们并不都是正确的。

于贝尔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经历了歇斯底里的对抗后,在疲惫的绝望中,一面臆想着母亲离世后的葬礼,一面向不可预见但终将到来的未来走去了。这部电影的名字起得非常妙,不仅与剧情相关,还有引人思考的寓意。电影中那位替于贝尔发表散文及小说,投稿应征新人奖的女教师,在她揭穿于贝尔的谎言时,那句笑话,你杀了你妈妈,不仅存在于戏中于贝尔文学作品的主题里,又是这部电影的题目,这看来是很成熟缜密的逻辑结构。

类似这种情节上的巧妙编排,在多兰的处女作作品中可不是偶然的灵感迸发,似乎已形成了一套很熟练的叙事结构。其中支撑全重的承重墙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面儿上,于贝尔与母亲是一组,女教师与父亲的故事是另一组,再一组是于贝尔男朋友安东尼与母亲的关系。可是这又不是单一的并联,参与进来的配角,寄宿学校的同学甲,于贝尔的父亲,安东尼母亲的男朋友,即使是一个镜头,他们也同故事主人公紧密地连在了一起,亲情、情色、矛盾、冲突、友谊、假象、歧视,包罗万象,却不显做作,节奏流畅,极具戏剧张力,一路不停地展现病入膏肓的母子生活,透露出的是不健全的家庭背景这一现实。

说到于贝尔与安东尼的同志爱,电影的噱头或许是男色、男同,但主题应该是破茧而出时大方袒露的成人仪式。介于小说与随笔之间,声嘶力竭的咆哮与没有气口的焦躁,母亲保护下的纯净、平和与寄宿学校内毒品、斗殴、放纵与荒唐,动静中勾勒了终将结束的青春期。而在有关成长的困扰与迷茫中,用极其特殊却又能引起共鸣的个案,通过DV日记中留存的我的样子,把社会、学校、家庭推到讨论成长教育的讲台,在无法撼动的环境与我之间,引出了一系列值得从新界定、决断的社会问题。

总之,电影《我杀了我妈妈》是一部很讲究的影片。无论是画面还是电影配乐,都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小导演多兰的不俗品位。有古典的凝重与艺术底蕴,又有现代的浮躁与生活气息。而对于贝尔这种人物角色,从娘胎里带着吃饭的天赋来到世间的天才,或许也是在影射自己,的确多半是性格乖戾,才华横溢的怪人。最重要的是在使自己的性取向合理化时,虽然没有露骨的呐喊,也不解释它的根源是否在天性,但多少能嗅到他的抱怨,性情转变与家庭有关系,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地活着,伤害别人,且拒绝被伤害,可是对内心深处的我却无能为力。同时故事带出的各种感觉,又让观者怀疑,于贝尔欲拉来众多名人同志前辈为己助阵,并与之为伍的自豪与宿命论表现强烈,这也能理解,人都喜欢天下大同。

或许,残酷本身就是成长的主旋律。结尾多兰要表达什么?跳跃的画面剪辑,金灿灿的田园风光,穿着婚纱的母亲与他隔空相遇,他奋力追逐,难道他本不该来到这人世?他又像回到母亲腹中的婴儿一样蜷缩在浴缸中,他剥落掉了一直代表母亲的泥娃娃脸上的泪痣,他与母亲十指相合,四岁前幸福的画面复活。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会化解所有的憎恨,多兰可能完全明白了他与母亲间永远割不断的情。还有自省之意,只有成长了,才会读懂母亲,她们如此美丽可爱。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