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的一种 (original) (raw)
There is no client as scary as an innocent man。
众所周知,米国人喜欢看讨论法律的片子,尤其喜欢看讨论法律漏洞的片子。比如说,当法律和正义不能兼顾的时候,一个人该选择维护法律,还是选择违反法律、维护正义?
这种选择,在法律意识淡薄的国人看来,也许是稀松平常;但对米国人来说,这可绝对是个百看不厌的题材。特别是对维护法律的职业,比如警察、律师来说,更是如此。
我曾在“洛城机密”的影评里谈到,主角艾克斯利警官在最初的时候,坚信法律就是正义。当上司问他,当你知道一个人是罪犯、但无法搜集到足够的证据、从而有可能导致他在法庭上逃脱罪责的时候,你是否会(在上法庭前)在背后开枪打死他?艾克斯利坚定地说,不。
但到了影片结尾,艾克斯利选择在背后开枪,打死了大恶人。这是全片中最震撼的场景,它代表着艾克斯利的长大、以及对法律和正义的进一步的认识。
有很多人看不到这一枪的震撼之处,看不到它背后的对人心的折磨、摧残,单单觉得这只是个“恶人该死”的结局,那我只好说,国情不同,不怪你们。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至今尚未理解,“林肯律师”的主人公米克,为何只肯为他认为的恶人辩护,他心中的道德准则是什么。特别是豆瓣上的一些影评,说得相当的肤浅,只说了米克的模糊的善恶观念,其实这都是没看懂的表现。
米克只肯为恶人辩护,不是因为他道德感薄弱,相反,这是他道德感强烈的表现。作为律师,总有打输了官司的日子,米克和他老爹都认为,没有比为无辜的人辩护而败诉、从而使他入狱更让自己难受的了。最可怕的客户,就是无辜的客户。所以,米克宁可给恶人辩护,输了没关系,哪怕是赢了,让罪犯逍遥法外了,也比让无辜的人进监狱令自己心里好受得多。
对我们来说,理解这一点是可能比较费力的。我们要明白,法律的理想境界,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但在实际操作上,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偏向某一方。米国法律的精神是,宁可放过一千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这句话精确的阐述了米克的道德观念,也解释了他的辩护选择。
当然啦,会有人跳出来说,让那些罪犯逍遥法外,他们会犯下更多的罪恶,伤害更多无辜的人,怎么办?嗯,我也承认,这将是很不好的。但我刚才说了,法律必须有所偏向。显然,“宁可冤枉一千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也是一种选择,但它和“宁可放过一千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孰优孰劣?我只能说,目前来看,多数国家的立法精神,是偏向于后者的。
这是本片的核心情感纠葛,理解了这个,我们才能理解米克的一切。于是,当米克发现自己真的把一个无辜的人投进了监狱时,这对他来说,真真是最可怕的时刻。他的负疚感潮涌般的爆发了,精神世界几乎崩塌。他之后的行为,都是在为自己赎罪。
有人说,米克的搭档被杀才是他的动力。嗯,我觉得吧,这也是动力之一,但远非主要原因。单单“冤枉了一个好人”,这就足够了。
在电影结尾,我们可以看到,让米克恢复全部自信的,是那个无辜的人被释放的喜讯;而恶人入狱的消息,却并未让他有多大的反应。他的私人司机重复说着“恶人已入狱”时,米克依然沉浸在无辜者被释放的狂喜中。他可以继续无所畏惧的行走在黑暗边缘了,于是他再次答应了摩托党头目的请求,为一个恶人辩护。他心甘情愿,而且主动提出免除一切费用。
这部电影有很多亮点,不过本文旨在讨论米克的道德困境,其他暂且不谈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